时间:2022-08-16 09:26:16
导语:在工业经济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为基本特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方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循环经济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均衡及效益最大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
二、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趋势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因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以及能源消耗较高、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等,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产业。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产生了大量污染物,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发展下去,化学工业的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代际公平。当前,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第一,能耗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近些年来,我国化工行业能耗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更加突出。第二,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行业特性,化工企业往往排放大量废物,且有一定毒性。据美国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一项调查统计显示,世界排放废弃物最多的10类企业中,化学工业名列榜首。第三,资源匮乏明显。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第四,运输量大。化工行业是运输量非常大的行业,大宗产品多,运输量大,随之而来的运输消耗和能耗较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化工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
化工企业作为化工行业的主体,直接承担着生产的重任,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必须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浪费、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做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减少环境污染。世界著名化工企业杜邦公司,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把工厂当作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应用循环经济三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成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即,(1)改革工艺,减少废物产生量(Reduce);(2)循环利用,将废物用到其产生的工艺(Recycle);(3)将副产物再利用(Reuse)。依靠完整的闭环,使一个流程的废物变成另一个流程的原料,最终实现低污染和零排放。杜邦公司的成功经验给化工企业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抓手,借鉴杜邦的“3R制造法”,我们化工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循环经济。
1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化工企业应从细节抓起,加大节能降耗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能降耗工作应与技术改造、安全、环保等工作有机结合,从全厂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出发,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一点一滴的能源浪费,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和持续改进。如从生产负荷、运行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使装置经济合理运行;既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抓好节水、节汽、节原料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降到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持续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使污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化。化工企业可以重点从清洁生产过程着手,改革工艺技术,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回收处理废弃物及污染物,使生产过程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少,物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例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变革氯乙烯生产技术,采用二氯乙烷催化重整工艺,避免传统电石法氯乙烯生产中氯化汞的使用,有效解决汞污染问题,目前此技术已到中试阶段。
3充分利用副产物,延长企业生产链条某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副产物或者废弃物,有可能是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化工企业可以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伸生产链条,充分利用副产物或废弃物,开辟新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的同时,使资源再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聚氯乙烯企业所产生的电石渣,可以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可以配套水泥生产线,使废弃物得到再次利用。
4园区化发展对于单个化工企业,在其内部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延长生产链条等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废弃物最少量的排放。但企业自身能力毕竟有限,有可能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上下游生产企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但考虑到远距离运输不经济,这就需要政府或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化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集合多数量、多类型化工企业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园区内有氯碱、农药、水泥等企业,氯碱生产过程中的富余氯气,可以提供给农药企业作原料,电石渣可以提供给水泥企业作原料。
四、总结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论文摘要:评价企业规模是否适度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1 江西省工业结构现状
近几年来,江西省坚定“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经济总量逐年提高,2005年江西省工业增加值达1455.5亿元,比2001年的595亿元提高了近两倍。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工业经济类型也取得不断的调整,下面从工业经济类型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就业结构及江西省各市工业产值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江西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1 工业经济类型结构从2001年以来,江西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民营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工业经济总体规模迅速壮大,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多元经济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江西工业经济类型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和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
1.2 工业产值结构在工业化核心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江西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轻重工业比例不断的下降,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转折。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经济发展呈现出新一轮重工业化的趋势,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为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2005年为例,江西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0.50,比2000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在江西快速增长,2004年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59亿元和618亿元,表明江西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开始显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江西297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增加值110.7亿元,利润24.5亿元。在空间和产业布局上,呈现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已建立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赣州、景德镇及星火化工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和13个民营科技园,形成了“四区多园”的基本格局。另外,能源、资源等基础工业有所加强,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04和2005年,江西工业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这两个行业依赖于矿产资源而生存表明工业生产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主要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使用上。
1.3 工业就业结构从江西工业就业结构来看工业结构,可以得知江西只有一小部分工业企业在岗职工分布在采矿业,而大部分都在制造业,其中又基本上分布在一些简单加tt业上。比如像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表明江西工业就业结构比较偏重于轻工业。伴随着经济结构及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江西工业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更加多样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5年末国有经济类型企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05.98万人、202.21万人、199.33万人,可以看出国有经济类型企业提供就业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与此相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就业人员为420.14万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为45.91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5.29万人,增长13.02%。
1.4 各市工业产值的比较从工业总产值来看,江西省11个市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从工业总产值来看主要在南昌、九江、赣州等几个地区,特别是南昌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不论是在政策,地利等几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各市;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南昌、九江仍是江西工业的重要地区,但同时可以到赣州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上升57.91个百分点,表明赣州的发展潜力和速度也很大。
2 江西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把江西工业放在全国范围来看,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还很多,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业经济总量偏低,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业关联度低,工业增长的科技含量较低等,工业基础和规模同发达省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工业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还比较明显。
2.1 江西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发展,工业基础薄弱和基础设施落后,制度创新和机制的滞后,是江西工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由于工业起步晚底子薄,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工业规模上都明显偏低。到2005年末,江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置由2000年的第17位推进到16位。
一直以来,在全国的产业地区划分中江西就作为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江西却错过了很多机会,经济发展在低位徘徊,农业一直是江西的主导产业,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时,江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1.6%,而工业只占26.6%,随着江西经济的发展,虽然工业比重有所上升,但速度比较慢,2005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35.9%。
2.2 工业产品差异小、附加值低江西工业经济中,比重较大的多数行业属于产品差异性小、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通过区位商分析,2005年江西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主要是有色金属采矿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除医药、烟草等少数行业外,多数为初级产业,附加值很低。江西产品的生产雷同比较严重,质量和包装不上档次,市场占有率低。江西近几年来工业品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在低位徘徊,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后劲。据统计2005年末,江西仅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14个中国驰名商标。
2.3 工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度低从江西工业经济内部看,以采掘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而江西省资源开发型大型工业企业是由中央投资兴建的,属于“镶嵌式”的企业,带有“单株移植”的特点,远辐射能力较强而近辐射能力较弱,导致江西工业产业结构不高,这些大企业的产品主要输出到区外加工,生产链条甩在区外,与当地小企业的关联度低,不能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降低了大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央大企业也难通过经济技术联系向地方小企业传递、扩散先进技术,带动地方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2.4 工业企业规模不经济评价企业规模是否适度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市场或经营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张而减少了市场或经营成本时导致的经济1。规模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大量增加,必然促使工业经济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2005年末江西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6家,超10亿元的企业24家。2005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企业只占60.6%,低于全国87.2%的平均水平。从规模以上企业来看,江西工业经济总量和企业的资本较小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不无关系,在一些主要行业中,缺少实力很强的企业,大企业的规模也不大,特别是缺少特大型、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对行业具有龙头作用的企业。这种偏小的企业规模,导致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企业竞争力不强,规模效益难以提高。
2.5 工业增长的科技含量较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作为划分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江西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总体不足,大部分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影响力在全国较小。由于江西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科技综合实力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在全国的份额只有1%左右,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只有7.6%,低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而发达省份一般在20%左右,有的高达30%。江西工业科技含量低,产品知名度不高,成为制约江西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3 江西省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策
江西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十一五”时期将是江西省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江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发展壮大六大支柱产业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在工业,而工业的主要差距是缺乏一批像西门子、松下、小天鹅这样国际化、集约化、多元化、现代化的企业,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支撑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必须靠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支撑和带动的支柱产业。加快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就要增强江西工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走出江西工业低位徘徊的处境,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围绕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的步伐,江西省将着力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即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化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
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吸引、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技术。江西工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江西传统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提高江西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大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建立相适应的有效政策和措施,从投资、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各类高新技术园区的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利用江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3.3 以信息化带动江西工业结构调整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改造、带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使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具有后发效应的国家或地区是难得的机遇。如韩国紧抓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仅用30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充分说明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进程是可以缩短的。目前,江西在信息产业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光电子、软件等信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促进江西工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江西工业经济发展要充分依托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发展以光电子产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发展龙头,加快光电子产业带、移动通信产业带、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带、光纤及光电子产业带和软件产业带建设,形成以南昌为中心、沿京九和浙赣铁路辐射全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加快实施企业网上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将信息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进手段,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实现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管理网络化。
3.4 搞好工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江西工业园区建设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江西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所以政府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对工业园区进行准确定位,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自己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园区和后发优势,用产业集群优势吸引本地产业界和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建厂,促进工业园区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大企业、名优产品为龙头,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
论文摘要:自从人力资源会计诞生以来起,就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研究。然而,研究的成果却并不丰硕,这当中有人力资源本身难以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也有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过程中的不足的原因。文章旨在揭示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避免在研究道路上走入研究误区,以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并尝试进行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困难重重。
现阶段,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研究的论文虽然很多,但是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人力资源的计量及其资本化,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其分期,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以及人力资源在报表上列示的四大难题。究其原因是现在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陷入了几个误区,导致研究徘徊不前。
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混淆宏观和微观视角
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会计学家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却忽视了人力资源在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不同。在经济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提出的人力资源,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发展中人的创新能力和高知识水平而言的,这其实是个宏观的概念。而宏观环境下,强调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但是将宏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应用引入微观领域并不一定正确。在宏观层次上,人力资源的结构会自动趋于合理,但在微观层次上,未必如此,对单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国家就业政策、企业盲目扩张都可能带来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人力资源。如果会计研究者以宏观思维指导微观实践,得出的人力资源越多越好,人力资源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好的结论,无疑是不合实际的。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其实最佳的人力资源应用应该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过于强调人力资源质量的观念是错误不正确的。
(二)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正如早几年,刘大贤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看法所说,“介绍性的论文较多,实际研究并能知道实践运用的论文较少;个人独立研究的较多,有组织的开展研究相对较少”。在现阶段,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例如,在谈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时,大多数论文都以大篇幅的文章介绍成本计量模式和价值计量模式中的计量方法,而这些内容其实早就是国内外研究既定的成果了。提出新见解的论文很少,即使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介绍新的计量模式,也都是各家说各家话,缺乏针锋相对的讨论,以至于对于新计量模式没有统一的研究重心,使得研究过于分散化。当然,这可能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上的特殊性有关,各个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但这样导致缺乏统一的讨论平台。本文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否则研究就只能是在各家的屋里打转,花费大量精力,但缺乏效率,很难出成果,也不利于整个人力资源会计学术气氛的形成。
(三)忽视国情,没有从实际出发
人力资源的提出是基于西方国家整个社会都已经发展到较为发达的地步的背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必要性,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和全民教育体系都相当完善,其经济模式开始从以固定资产为企业核心资产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模式转向以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为企业核心资产的后工业经济模式,一些以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即使是传统的企业也倡导创新性人才和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在这块时期,公司的成功已经不是单靠实体资产而是靠人力资本和实体资产共同作用的。而其的可能性是由于经济发达国家的人才市场比较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比较规范,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已经建立并趋于完善。但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以固定资产为企业核心的工业经济模式,虽然已经有不少高科技企业的出现,但毕竟为数不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市场上不仅没有形成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和高级人才市场,就连企业制度中人力资源体系都没有完全建立。在此基础上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和运用无疑好高骛远了一些,更何况用于指导实践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都没有系统的构建好。
(四)过于强求会计系统
财务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以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但会计工作并不是单独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还依靠很多其他部门的共同合作才可以提供出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系统只能保证自身产生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是正确合法的,得出的信息是可靠相关的,并不保证其他部门提供的材料在完全意义上的合法准确性。同样的,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实施中,人力资源的考核方法和数据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会计部门对这些数据只是起到加工处理作用。因此,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应当把重心放在会计处理加工方法上,对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不需要考虑过多。因为,由于会计处理对象自身的缺陷——“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通过会计处理来纠正其缺陷的,会计的工作就应该是公允的反映这些信息而已。否则,就过于强人所难了。
(五)过于渲染传统会计,对研究的支持度不高
近年来,有的学者试图从产权角度去研究人力资源会计,认为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成果的应用不尽人意的原因,是过多地陷入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应该是到多少”和对“人力资源的利益分配应该得到多少”的纠缠之中,而对于决定其会计程序之合理性的有关制度约束机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作为系统性核算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会计,就必须对人力资源产权运作的有关制度安排进行深入地分析。以人力资源产权结构为基本依据,解决人力资源的确认问题;以人力资源权能交易为基本事实,解决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以人力资源权益构成为基本内容,解决人力资源的记录问题。
本文认为,从产权视角研究解决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确实是个新的思路,文章中提出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也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产权会计也是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其本身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没有完善。现在谈从产权角度去解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难题,理论上需要研究者有很强的理论驾驭能力,实际操作和制度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对研究者的要求也会更高,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障碍。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重工业;经济预测
中图分类号:F201
一、引 言
重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工业、特别国防工业发展的基础[1-6]。重工业发展趋势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准确的预测可以使政府、相关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更好地把握未来经济运行状况,从而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和发展策略。影响重工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例如能源产能、交通物流、资本环境、环境保护以及地方政策改变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最终使得重工业经济系统呈现复杂性、开放性、时态性、非线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经济预测给出了许多方法。从预测基础体系而言,经济预测方法大体分为两类: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方法和经济理论定性分析预测方法。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时间序列分析法、遗传算法、动态规划法等;经济理论定性分析预测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市场调查法、销售人员估计法等。此外科研工作者亦开发了多种基于上述方法组合和改进的预测方法。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和多维性,现代重工业经济发展已经是一种综合性发展,传统预测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预测需求,需要一种兼顾历史数据内部关系及经济基础理论的方法才能够进行准确地预测。
支持向量机(SVM)最早发展于分类,20世纪90年代Vapnik等将支持向量机首次应用于回归问题,是一种介于定量预测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分类预测方法,在解决小样本、高维度及非线性问题上优势明显[7]。SVM方法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字符识别、手写识别等[8][9][10],SVM算法在准确性上已经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分上下。其缺点也很明显,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效率较低,运算时间较长。
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能够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较好地进行了非线性经济预测。 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历史数据,预测重工业同比月增长率,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符合较好。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支持向量机用于重工业领域经济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二、基础理论及模型
SVM理论基础及预测模型分析如下:
(一) SVM理论基础
SVM函数预测,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个非线性映射,把输入空间的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线性回归函数实现原空间中的非线性回归问题,最终做出预测。具体算式如下:
算式中系数ω和b可以由下式来估计求得:
(二) SVM预测模型
通常给定数据点集 ,其中 xi是输入向量,di是期望值,n为数据总数。建立SVM预测模型,实际上,SVM预测也就是方程 的求解过程。根据相关数学理论,转换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和核函数后,得到支持向量回归函数:
具体而言采用SVM进行预测的一般运算流程如图1所示:
三、基于SVM重工业经济预测研究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准备、预测过程、预测结果及分析。
(一) 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
传统重工业经济预测模型包括如下几种,分别是:
1.经济计量模型
以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建立模型,根据给定的外部变量以及宏观政策变量预测相关经济量。该模型对于季度、月度预测效果较好,且应用时间广,但是存在方程组过多运算量巨大,历史数据质量不高的缺点。
2.决策树法
利用贝叶斯原理,根据每一可能事件给定概率进行预测。由于事件概率均为人工给定,受人主观影响干扰较大;且一旦出现未能预估事件,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
3.回归分析方法
在长期观察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关系,建立模型来分析预测的方法。重点在于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并不是对于经济进行短期、长期预测。
4.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基于研究和分析产业部门之间产品和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此种方法应用于产业部门较多,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不存在特定的产品和消耗之间的直接制约关系,因此在宏观经济领域应用具有局限性。
5.销售人员估计法
销售人员估计法是将营销网络各级销售预测值自上而下加和统计进行预测的方法。其受销售人员主观影响较大,销售人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会对于数据进行一定处理,加和统计数据误差较大,数据可信度不高。
6.时间序列模型
此方法不以经济理论为依据,根据历史数据自身变化规律利用外推机制来描述时间序列的变化。其存在理想假设过多,受经济社会结构影响较大的弊端。
7.专家预测法
将营销、生产、财务等多方面专家联合起来,结合其工作经验和直觉进行预测。此种方法如采取模糊数学进行处理,预测效果较好,但人为主观性较大,且耗费人力物力巨大,成本过高。
上述为常见重工业经济预测的一些方法,优势明显也有一定的弊端。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结构最小化原理,通过一个二次规划方法,获得了较高的性能。众多学者将其推广到经济预测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尝试其用于重工业经济预测,力求获得一种高效的重工业领域经济预测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准备
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基础之一,也是第二产业的核心之一,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力求做到真实全面。由于我国地理原因、季节因素,如我国地处温带,四季气候变换较大,经济预算决策大多于二月做出,且以五年为经济计划周期,综合结合二者因素,且照顾经济连续性,采用2002-2006年五年的重工业增长数据(具体数据值见附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对于2007年度数据进行预测,为经济决策做出依据。考虑到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多维性,根据相关分析和文献参考,建立如下预测指标体系:
表1中季度、月数及年份均是重工业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季度由于我国位于温带,季节性气候变换对于我国重工业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用电量是重工业能源重要来源与投入产出量相关的重要因素。根据2002-2006年数据构造训练集,建立SVM预测模型,预测2007年重工业产量同比增加值。
(三) 预测过程
预测过程算法步骤如下:
(1)输入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形成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
(2)建立SVM模型,参数初始化,拉格朗日乘子 和 以及阀值b赋予随机初值;
(3)利用训练样本集建立目标函数(2),求解函数,得到拉格朗日乘子 和 以及阀值b的值;
(4)将求得的参数值带入估计函数(4)中建立预测模型,用测试样本求得下一年度的预测值;
(5)计算函数误差,当误差小于预先设定值时,结束学习过程,否则,返回继续学习
以上学习过程参见图1。
(四)预测结果及分析
表2、表3预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参数下相同训练集,同一参数下不同训练集,算法的测试效果有所不同。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可看出,测试集中2007年预测结果都与实际值有偏差,在0.029~0.001之间,误差范围为0.083%~3.439%。预测值总体满足以实际值为中心的正态分布要求。预测值在一月、十二月误差均较大,这与我国重工业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企业计划制定、生产过程推进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的痕迹。每年一月份为我国制定本年度经济计划的时段,十二月存在为完成财政计划突击支出或收付的特殊情况,政府政策干扰较大,故预测误差较大。本文作者对于提高预测精度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利用可行的技术进行聚类分析,将远离多预测数据的预测结果舍弃,对余下的数据进行集成集中,将数据包含在平均值附近正态分布区域内;二是选择更好的核函数(目前选择的是RBF),可能会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值。
四、结论
从上述经济预测结果不难看出,样本训练数据只采用了近5年60个月度的数据,所建立SVM的经济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总体上还是达到了期望值的。如何选择更好的核函数和将聚类集成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经济预测领域,成为未来使SVM方法在经济领域预测具有更广泛适应性的突破点。论文的研究为小样本经济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吴雅,等. 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 周子英,等. 基于PCA-SVM的区域经济预测研究 [J]. 计算机仿真, 2010,4(28):375-378.
[3] 郭崇慧,等. 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体系研究 [J]. 运筹与管理, 2001,12(4):1-8.
[4] 周鹏,等. 一个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及算法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3):129-132.
[5] 彭珍端,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26):269-272.
[6] 张新红. 经济时间序列的连续参数小波网络预测模型 [J]. 运筹与管理,2007(4):72-77.
[7] VAPNIK V. 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 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5.
[8] 杨明. 重工业用电恢复最快,未来电力消费高企 [N].中国工业报,2010-05-06.
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常德市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常德地区1988年撤消,建立常德市后,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加大对常德市县域经济的研究,将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
一、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其中县域单位为6县1市,包括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和津市市。常德市总面积为18190平方千米,县域国土面积1544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9%。2009年末,常德市总人口达到616.69万人,其中县域总人口为492.79万人,占总人口的79.9%。2009年常德市完成地区CDP为1239.2亿元,其中县域CDP总值为 646.79亿元,占常德市CDP总值的52.19%,只有桃源县、澧县、石门县三个县的CDP超过100亿元,其中桃源县以CDP总值为118.4亿元,位于湖南省2009年GDP总量第15名的县市;湖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20226元,常德市人均GDP为达到22496元经济学论文,而常德市县域人均GDP只有15571元,分别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76.98%,常德市平均水平的69.21%,且只有津市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0亿元,其中县域财政总收入为27.7089亿元,占常德市财政总收入的39.58%,财政总收入超过7亿元的县(市)有津市市l个,2009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09元,而常德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810.57元,均低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只有汉寿县、澧县和临澧县过5000元;略超过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31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9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996.42元,均高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有澧县和临澧过20000元。桃源县和安乡县的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工业总产值。
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不强,经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突出表现为大多数县域为农业经济,其发展水平仍然是低水平,低层次的。
二、影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
由于常德市位于湘西北地区,属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缺少对外开放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常德市又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县域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各县(市)财力不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造成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常德市农民在县域居民中占有较大份额,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而工业企业少而不大,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人才匮乏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是人才匮乏。目前,常德市县乡创业人才、实用乡土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缺乏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区域内懂市场、懂经济、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人短缺才,造成农民增收缓慢。
三、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已从原来低层次、“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逐步过渡,经济发展已进入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常德的各区县市应牢牢把握紧紧抓住中部崛起,以及湖南“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长株潭”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学论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常德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2、立足县域农业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农业繁荣为前提。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县域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目前,常德市形成了以桃源县、澧县等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澧县、安乡县等为主的棉花产区;以各县城郊及石门高寒山区为主的优质蔬菜产区;以石门县、桃源县等山丘区为主的柑桔产区;以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等省定烟叶生产区为主的优质烤烟产区;以山丘区自然草场和滨湖滩涂草场为主的草畜区。因此,各个区县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打造生态品牌,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经。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常德市的各个区县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连接点,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发挥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以快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快区域脱贫致富。常德市的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挺拔俊秀;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逶迤绵延;东部为洞庭湖平原。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支流众多,具有水乡的特色,这些特征造就了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常德市的各个区县应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强化各级政府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完善旅游服务系统,进行旅游开发的招商引资,将常德建设成为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城市,从而促进常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常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矿藏开采与加工的相互依存关系。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常德的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常德市各个区县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重点建设好县域内的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见表1),合理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
表1. 常德市县域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统计表
县域名称
主要工业
主要工业园区
安乡县
造纸、棉纺、油脂化工、橡胶、建材、机械、
安乡县工业园区
汉寿县
纺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
汉寿经济开发区
澧县
水泥、煤炭、氧化锌、芒硝、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业机械制造
澧县工业园
临澧县
水泥、烟花、食品、陶瓷、机械、纺织、食品
太平工业园、安福工业园
桃源县
铝业、农产品加工、纺织、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
创元铝业工业园、漳江、热市、陬市工业小区
石门县
电力、食品、建材、化工、机电、硅砂(石膏)
石门县工业园区
津市市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的现实,认为传统企业经营管理将面临全方位的冲击和挑战,并就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系统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转化予以分析。
经济形态的每一次交替,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作为继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即将步入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其对社会价值观念、资源配置、经济结构、分配原则乃至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样是全面而深刻的。然而,目前理论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转型、产业提升以及体制构建等宏观层面,而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变革微观层面的探讨,却显得较为薄弱和散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实际上,随着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企业经营管理将面临全方位的冲击和挑战。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是其管理模式,也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系统还是其组织结构,均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其一,企业管理理念从刚性的以物为本向柔性的以人为本转化。
存在决定意识,理念是实践提炼与升华的结果。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管理实践的发展与变化。传统工业经济作为一种以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耗为特征的资源经济,实际上是人对物质依赖的经济社会。因此,适应于此种资源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是其管理方式,均是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即使是由被称其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创立的“科学管理”,尽管其通过标准规范操作、设立工作定额以及差别工资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企业从早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引发并完成了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但其实际上依然是以机器为中心、视人为物这一管理理念的体现。当然,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此种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正逐渐被以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等理论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所替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人本主义色彩日渐浓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企业所处的资源经济的社会存在环境,长期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却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难以真正地在企业中予以普遍确立并付诸实践,这已为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所充分证实。而相形之下,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形态,实际上是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其更为强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更为注重人力资本的经营与效率,更为注重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这不仅将促使企业真正实现其管理理念由刚性的以物为本向柔性的以人为本转化,而且实现此种转变,也恰恰正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其二,企业资产管理模式从有形资产的价值管理向无形资产的知识管理转化。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向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的发展过程,就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来逐渐替代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其不仅将引发企业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而且将带来企业资产管理模式的重大调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占有自然资源的多寡与优劣,资本与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既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主导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基础。因此,企业的资产管理必然是通过对有形资产价值的取得、使用以及收回的管理,以实现企业资产增值最大化的过程,也即采取有形资产的价值管理的管理模式。而相形之下,在以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分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战略性资源,不仅成为与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并重的企业发展的必备生产要素,而且是企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再单纯决定于机器与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知识资源等无形资产的多寡和利用。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企业的发展要从主要依赖有形资本的积累和投入,转向更为关键的无形资本的积累与更新,与此相应,其资产管理模式也将从有形资产的价值管理向无形资产的知识管理转化。可以断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管理这一崭新的资产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价值管理模式的时代。
其三,企业组织管理系统由静态的职能型向动态的过程型转化。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多建立在经济学之父斯密的“劳动分工论”和管理学鼻祖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上。此种组织形式,强调企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和明确的组织界限,主张按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按管理职能设置管理部门,采取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集权管理模式,是一种静态的、以管理职能分工组合为特征的、职能型的组织管理系统。应该承认,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中,由于产品与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生产和消费需求变化不甚明显,市场及竞争态势较为平稳等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应变能力要求不高,此种静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系统,尚能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对平稳的经营环境,并一度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实际上也是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必然结果。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现代经济的复杂多变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则要求企业组织及其管理系统具有动态化的特性,以增强企业适应多变市场环境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原有组织和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企业再造”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流模式和必然趋势。这不仅要求企业针对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对现有经营过程、业务流程予以根本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实施过程创新,而且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并依此实现企业在速度、质量、效率和柔性等方面经营能力的强化和提高。显然.此种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的态势,不仅将导致企业传统职能型的组织结构为现代过程型的经济结构所替代,而且将促使其相应的组织管理系统由静态的职能型向动态的过程型转化。
其四,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从层级的金字塔型向扁平的网络型转化。
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效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组织如何设置及其结构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经营目的。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由于生产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动相对缓慢,产品与市场的同质性相对较高,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也相对稳定,企业往往以效率作为经营的核心。为此,企业组织设置主要考虑的是,要善于利用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的效用,充分取得其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强调建立大型组织;在管理方式上,则强调按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按管理职能设置管理部门;在管理内容上,注重对各部门人流和物流的严密控制,强调对各部门资本运作的预算管理。因此,随着企业的逐步扩张,形成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层级分明、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此种组织结构形式,决策高度统一,但却易产生官僚主义,脱离市场实际;分工细致明确,但部门各自为政,管理效率低下;任务简单规范,但使完整的业务流程支离破碎,整合功能薄弱;信息集中度高,但信息容量有限,传递速度慢而易被扭曲,是一种对外部环境变动反映迟钝、只能适应经营环境比较恒定状态的结构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是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复杂多变、竞争态势日趋激化、经营机遇转瞬即失的经营环境。这不仅要求企业组织的设置与管理,要善于利用知识创新和知识资本带来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而且要及时准确反映市场的变化,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实力。因此,要改变立足于传统分工理论基础上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强化综合性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小型的局部组织,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式。这不仅将导致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从层级的金字塔型向扁平的网络型转化,而且也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和演变的必然趋势。
其五,企业竞争从表层的产品优势竞争向深层的核心能力优势竞争转化。
企业竞争及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临的产业态势和市场环境。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经济与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产品和消费市场稳定性较高,企业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的竞争,其竞争优势也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内在性能、外观设计、质量优劣、品牌形象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因此,企业往往以产品为中心,实施其相关经营战略,开展其经营活动。应该承认,产品作为生产与市场的结合部,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载体,也是组织市场营销的主要依托。产品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基本形式,产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在短期中,企业的竞争优势首先也直接来自于其产品市场的优势,甚至构成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基础。然而,从长期看,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行业态势波动剧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和消费市场难以稳定,市场边界也日趋模糊,在此经营环境下,企业即使能够准确定位目标市场,也只能是暂时的;企业即便具备某种产品优势,也不可能长此风光依旧。此时,如果企业仍采取产品竞争方式,围绕产品优势开展其经营活动,那么,随着市场的变化所导致的产品优势的失落.今朝市场的宠儿将沦为明夕市场的弃儿。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经营日趋国际化,使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竞争成功不再是转瞬既逝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战略的结果,而是其是否具有能够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发明独特营销手段这一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产品市场的变化,而且更要注重积累和整合其内在独特的资源,发展和造就其特有持久的、可以推而广之的整体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产品市场的竞争,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较量。企业核心能力既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24-02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就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分析
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我国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是有一定差异的,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
2.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3.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加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但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趋同化严重。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因此,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
1.依托工科背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在工科院校中由于学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而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了现实的需求。同时,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除了工业经济之外,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学生在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三、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
工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实际又能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模式。
1.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2)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则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2.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1)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
工科院校应该吸收“实践技能型”和“专业核心型”的优点,采取以“宽口径、厚基础型”为主的综合兼容模式。这样,既可突出自己的特色,又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工科院校的文科力量相对弱一些,这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中表现得较明显。因此,理工科大学必须想办法克服这种弱势,而较好的途径就是采取综合兼容模式。工科院校作为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如数学、会计、经济、计算机等,学校要制定鼓励措施,鼓励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双专业或双学位时,选修文科专业。
工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科背景在采用综合兼容模式中,更要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在兼容模式中的地位。同时,大学要调整政策,适当减轻教师科研的压力,鼓励经管专业的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制定具体有效的考核标准,对教学质量好、学生评价高且有效实施了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减免其科研工作量,并把它作为评奖和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2)深化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将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针对我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对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工业法律等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借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强化和改善外语教学或实施双语教育,甚至可以从国外引进精选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为工科类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就业。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设计必要的实践课程之外,教学实验室和实践落地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的管理层容易忽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对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实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此应予以重视。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免除学生陷入专业只培养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错误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树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及其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24-25.
[2]张凤凉.理工科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4,(1):107-108.
>>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评介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 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谈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论中国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中农民的安置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研究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年元月7日访问.
[3] 周明勇,肖宏伟.生态民间借贷制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1).
[4]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http:///zcfb/zcfbtz/2010tz/t20100527_349482.htm,2014年元月8日访问.
[6] 周明勇,易丹辉.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
[7]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黄卫平,胡玫.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9] 搜狐新闻.湘西集资案:曾成杰担责最重数十政商人士受处.http:///20130718/n381 982879.shtml,2013年12月8日访问.
[10] 曾鸣.神木民间借贷调查:所涉官员高至厅局级有人获利2亿.http:///shendu/nfz- m/detail_2013_07/25/27902117_0.shtml,2014年元月2日访问.
[11] 张成.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京津冀冀乡村旅游区域PPP融资制度法治化研究”(项目号:HBTFKL201516);2015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项目“京津冀冀区域经济制度生态化研究”(项目号:15ZR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