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10:47:43
导语:在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探究图书馆外借服务具有的特点
(一)图书外借具有服务性
外借服务作为图书馆中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图书馆中相关工作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外借部门在工作时的服务态度以及展现的业务水平对图书馆中优良馆风馆风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外借具有交流性
在图书馆工作中广泛地开展外借服务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将图书馆中的资料以及信息提供给更多的读者,也唯有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图书馆进行社会服务的有关功能。因此这就要求,外借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承担起对文献资料进行管理的任务,而且还要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二、图书外借服务工作面临的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有一些图书馆在开展外借服务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一直是处于被动进行服务状态,从而也就很难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
外借服务工作具体面临以下以下的发展困境:首先,进行服务方式较为落后。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具有公共性图书馆中的设备还不是特别完善,针对计算机信息的普及力度还有待加强。例如一些读者在对自己想要的图书进行寻找时还要采取自行解决任务卡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些图书馆还采取闭馆的方式进行管理,有的图书馆还仅仅停留在对图书进行手工借阅的阶段,从而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图书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第二,图书外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图书馆的外借工作环境较为安逸,同时外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时间也主要集中在借书、还书的时间段内,因而导致外借图书人员对工作缺少一定的积极性。
三、如何做好图书外借服务的管理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1.对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催促之下,图书馆中的服务也在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过渡,因此图书外借服务要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变化,对过去局限在借和还简单的状态进行改变。并且要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牢固树立起一种先进的服务性理念,从而打破传统形式下的图书馆格局,将图书馆中的资源变成广泛的知识传播出去,使广大读者得到更好的服务,我馆制定“馆外服务点计划”以及“送书上门”等工作计划,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
2.对读者阅读需求进行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主观意识因素的影响,具体可以包括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同时读者具有的知识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的需求,因此这就导致了读者对阅读出现的差异性需求。因而外借服务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对这些读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解,从而对其阅读的方向进行明确。比如说,我馆实行的“送书上门”计划中,将有针对性的挑选各服务点最需要的书籍,如各社区服务点,以文学类、生活类、养生类等图书为主;设于学校的各点,则以经典名著配以教辅类读物为主;各军营服务点,则片中官兵们喜闻乐见的军事类、时政类书籍;各企业服务点,则多一些职业训练、经管类书籍。力求使各服务点的数百册书籍能够贴近读者需求,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提高图书外借人员的工作态度
外借服务作为图书馆的窗口性工作,外借服务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对待工作中的细小的问题,要处处留心,对待工作态度认真、仔细。要做到心中有读者,时刻站在读者的角度分析问题。例如,工作人员若是遇到超期借阅需要缴纳罚款的读者,作为图书馆的外借服务人员要仔细留意这类读者的信息,从而在快要到借阅日期时,对这类读者进行善意提醒。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转贴于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63-02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Gao Jie
Abstract The library is the source of university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carrying for education, an important role in paving the way for research.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old model of library managemen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reform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demand for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library and maximize library service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value.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Author’s address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nservancy, Rizhao, Shandong, China 276826
高等学校是进行科学研究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知识的圣殿、人才的天堂。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政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师生群众,应该提到重点日程上来,探索出一种创新、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1 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在服务和管理方面,缺少与本校相适应的规划和计划
在这里,笔者根据先后走访的数十所高校图书馆所了解到的情况,做出简要介绍。根据经验所养成的思维定势,各图书馆均开展了管理制度建设、资源数据建设、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规模建设。为检验其所带来的服务质量上的效果,做了大量的导读体验、网络文献资料推介等工作,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反思旧的管理模式,单纯发挥图书馆职能,忽略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没有考虑读者的真正需求。
1.2 现存服务设施、服务方式陈旧老套
在新的形势下,对待高数量的读者,高校图书馆也会手忙脚乱,暂且不论其他硬性条件,也确实需要改进服务模式,几十年来的购书、藏书、借书,严重脱离了教学、科研职能。而数字化图书馆更是一味照搬其他地区的范例,形似而神伤。究其原因,就在于沿用老一套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把师生的需求放在工作的重点上来,导致读者不能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1.3 没能把人性化的观念融入服务制度当中
管理要依靠制度,制度应指导管理,在众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中,均对书籍损毁、遗失、甚至盗窃等提及各种形式上的处罚。如某高校规定盗窃图书馆书籍者,罚款XX元,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记入学生档案;严重情况者,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笔者认为,这对于一名学生来说,造成的伤害将会是毁灭性的,可能因此而不会再去图书馆,甚至厌学、辍学。高校是教育的圣地,对表现不良的学生应本着感化、挽救的方针,而不是采取大棒高压的政策,以严治学。
相比之下,也有某校图书馆,取消盗窃书籍的处罚规章,取而代之以私下提醒。同样是执行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大不相同。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制度理念和管理理念也应有所转变。
2 创新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
2.1 建立健全部门服务规划及发展规划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摒弃旧的管理模式理念,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地制定本部门的全面规划,在做好图书馆基本职能发挥的同时,更应该展望未来,把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详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效率优先,兼顾方向,使图书馆与本校的发展、读者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贯穿工作的始终。
2.2 与时俱进,根据读者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模式
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参照以往范例,管理人员一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忽视了馆内的软环境建设。前者对应的是效能,而后者对应的是效率,如何在效能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需要管理人员认真把握。在走访案例中,很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并不高,首要原因并不是技术、资源等硬性缺陷,而是没有规范、高效的馆内职业化员工队伍。
2.3 以人为本,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应以读者需求作为首要出发点,这要求管理人员确立为师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式,优化馆内软件设施建设,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环境。修改各项规章制度,避免生硬严肃用语;增加读者借阅次数,尽量延长开放时间;开展馆内工作人员素质培训;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内布局,力图打造良好学习环境;定期更新馆内资源,把握时代信息,拓宽读者视野;配备专用阅览室,方便师生使用;尽量引进优质数字化阅览系统,实现信息现代化。
2.4 拓宽服务领域,适度面向社会,更好地服务群众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的传播中心,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心,涵盖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如果单纯面向本校师生开放,未免浪费公共资源。所以,在管理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建议高校图书馆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方便不同人群接受知识,也可适当增加有偿服务,使图书馆更加市场化、企业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图书馆收入,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资金,也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3 坚持正确管理策略,维持部门良性发展
只有一个素质过硬的舵手才能保证安全的航行。管理人员在图书馆的运营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是总指挥的作用。那么,形成优越的管理思想、执行正确的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能力,全面把握馆内运营情况,定期召开员工及师生座谈会议,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从读者的立足点出发,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职能。
4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从旧的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方面以及管理者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出发,阐述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一些见解。图书馆在管理上的创新是顺应历史潮流,代表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读者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传统的僵化服务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甚至全社会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最大职能,实现图书馆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泉.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3):25-26,33.
【论文摘要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管理过去”和“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办法。
图书馆绩效管理是馆长和馆员双方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的共识,并增强馆员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非凡强调沟通、辅导及馆员能力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管理已经或计划推行绩效管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图书馆管理实行绩效管理后,大多没有实现图书馆管理当初确定的绩效管理目标,这主要是由于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存在一定新问题。因此,实施绩效管理之后,不仅没有解决图书馆管理绩效和馆员绩效的新问题,反而还带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新问题。所以,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如下办法。
1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绩效评估和管理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其英文的含义和中文“绩效”的意义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中文的“绩效”表示的是成绩、效果,从字面上看,具有结果性的含义,但英文中的意义却内涵广泛,其主导的意义是执行、实行、行为、工作、表现、功绩、演出等,既具有结果性的含义,更具有过程性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把英文的意思理解为具体的行为过程,以及这些行为所达到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绩效管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于过程,在于对行为的管理。这种对于过程和行为的管理,不仅体现在绩效目标的确定和沟通过程,体现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讨论和改进的过程,更加体现在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确定和过程管理中,通过对达成绩效的行为、过程和能力的管理,实现达成绩效结果的保证。而绩效考核的含义则相当局限,仅仅侧重于对绩效的评价,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假如仅仅实施和关注绩效考核这一个环节的工作,非凡是假如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对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就轻易使我们的关注点出现偏执的情况,也就非常轻易造成另外一个新问题,即关注过去和面向未来的新问题。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2将“管理过去”和“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最难以直面处理的环节,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的确定不难,绩效过程的管理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对每位馆员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是如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如实反馈给馆员,是绩效反馈和沟通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功能,使馆长和馆员最后都能够心情愉悦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出现这些新问题的原因,正是因为害怕面对过去,所以也就无法面对将来。绩效管理是前瞻和发展的,要正确处理过去和未来的矛盾,仍然还是要正确理解结果和过程的关系新问题。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为馆员主动服务、跟踪、监控、落实、指导、帮助、激励和沟通的管理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全方位的支撑服务和绩效辅导。假如做好了过程,也就无须害怕直面结果的沟通和馆员绩效状况不佳的现实。在做好日常的绩效过程辅导外,面向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是处于关注过去和面向未来矛盾的中心,绩效沟通效果的好坏,体现在部门负责人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之中。绩效反馈和沟通应当符合人性的需求。在指出别人工作中的不足时,要先行表扬,赞扬别人的闪光点,才能使别人信任地敞开心扉;然后,以面对事实的态度,诚恳地真情相待,不仅说明自身工作中的管理责任,也清楚明白地指出他应该注重和改进的地方,并帮助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再用赞扬和鼓励来结束谈话,给人以希望和勇气。由此,馆长和馆员就能够分享绩效管理所带来的宝贵财富,在伴随着图书馆管理业绩不断提升的同时,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得以不断成长和提高。
3将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在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必须要首先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文化,将图书馆所提倡的战略重点、图书馆管理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绩效管理的战略新问题由此就成了一个重要和复杂的新问题。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仅仅关注和追求短期服务指标,追求短期服务的行为,会带来对图书馆管理战略的长远发展和图书馆管理核心能力建设关注的不足,或者说没有充分的动力去做那些只有通过长久建设才能产出效果的事情,如馆藏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同样,仅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单一方面或矛盾的某个侧面,如馆藏、读者等,都可能会在整体上妨碍图书馆管理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而片面强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运作,也许会对面向读者的及时响应造成程序;仅仅强调面向读者的灵活性运作,也可能会使图书馆管理内部管理无序失控等。因此,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矛盾的、平衡的观点来代替任何具体的、短期的、单一的衡量尺度。我们可以借鉴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教授创立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实质上是基于综合平衡的战略思想,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从创新学习、内部流程、外部市场和财务成果四个角度分别将企业管理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设置了相应的测评指标。那么图书馆管理平衡记分卡在保持对馆藏流通业绩关注的同时,清楚地向图书馆各个流通环节传达长期的馆藏流通业绩的驱动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对馆藏、读者、馆员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借用平衡记分卡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确保实现年度馆藏流通业绩的同时,引导各个流通环节主动去思索未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致力于图书馆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长远建设,为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
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档案实体的管理;二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的管理。图书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及存储等内容。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是对档案中包含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存贮, 形成可供二次开发和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图书馆档案的形成、分类、归档、保管、开发和利用等。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支柱之一,而图书馆档案是“高校文化之母”、“图书馆历史文明之母”,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档案见证了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 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参考及保存价值。图书馆的许多工作的开展也离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档案完整地记录了图书馆一切工作历程,做好档案管理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交流、提升,促进各项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为图书馆业务统计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供重要参依据,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档案工作是深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工作效率提供强力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亟待改善的问题
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偏差
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对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无关紧要,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档案管理是额外负担,不能给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是档案管理的保证,然而,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有些没有制度,有些只有部分制度,有些虽然有制度但很多也只是将其他图书馆的档案制度复制过来,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造成档案管理无章可循,档案管理混乱、随意性强,收集的资料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
3、档案结构不太合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不足,以及没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很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方式。文书档案材料较多,纸质档案最多,其它档案如电子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甚至没有。
4、档案资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馆是学校的窗口单位,图书馆的工作会产生的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但是,很多图书馆档案资料一直躺在图书馆“睡大觉”,成了堆放在图书馆的“废物”。如何变废为宝,让这些档案的价值得以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要努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 要敢于突破那些与当前图书馆工作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 积极主动地研究当前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视角、新的手段和技术来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图书馆建设现代化的步伐。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作者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档案管理人员也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关注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只有图书馆相关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认识到图书馆档案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有明显改变,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完善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简明实用、具有约束力和严肃性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的安全存储、科学利用得到制度保障,为高效、规范地开展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规执行、有条不紊,确保档案的妥善保管。
3、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硬件是提升高校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高校建设的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或档案室,购置专用档案柜及档案盒,库房内可适当配备空调、去湿机以及防火、防虫、防盗等基本设备;按需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软件方面,应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将相关档案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储、处理、控制、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发展,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4、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由于图书馆的规模和作用的逐步体现,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首先,要实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成的档案管理团队。图书馆要安排有责任心、有经验、有耐心、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善档案管理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责任人,将档案管理涉及到的档案的搜集、整理、汇总、归类、保管及开发利用等职能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责任意识,并做好奖励工作。其次,要对高校图书馆档案进行分类,做到科学分类,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按部门、内容等形式上的异同,分成党务工作档案、工会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人事档案、业务工作档案、财务档案、设备档案、综合档案等若干类别,对不同的类别,依据其属性,实行不同级别的管理。由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从而促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5、强化档案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
图书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储存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师生所用,以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能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的过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环节,做好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是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步骤,促进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做好做活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学校科研服务。在开发利用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和深层次的开发。开辟档案信息网络,减少档案管理实际空间利用的矛盾,方便了高校师生,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TN7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00-01
Quality of Modern library Manager
Li Xiaoming
(Jixi city Library,Jixi158130,China)
Abstract:With the modern society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of human knowledge, all information is being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updated. How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y needed from so many information ,the general reader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is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posed requirements for library manager
Keywords:Books;Manager;Quality
一、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加速膨胀,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在面对如何从浩若烟海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一般的读者是难以做到的,这就在客观上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
具体讲就是通过组织、计划等行动,最合理地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图书馆管理的目标之一。作为各级图书管理部门,笔者认为,抓好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二、现代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根据图书馆的工作特点,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政治思想、知识、智能、性格作风等四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之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二)智能素质
产生新思想、新方案的能力就是一种智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从理论上推算出它的构成因素在120种以上。对于管理者来说,其中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远见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能力。高瞻远瞩的远见能力是指管理者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优秀的管理者在空间方面,视野开阔,高瞻远瞩,通观全局;在时间方面,有较高的远见能力,善于收集、利用情报和信息,预见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有战略眼光。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是指管理者有渊博的学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利用现代决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卓越的组织能力是指管理者应有运筹规划能力,既有奋斗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既有长期发展设想,又有中期、近期计划和安排。
最后还要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图书馆馆内与馆外之间,馆内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之间,同一管理层次各部分之间,以及部门之间、各业务组之间、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中要经常发生联系,相互之间难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人际关系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此外,为了取得社会各界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要求图书馆中高层特别是领导者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力、宣传能力和鼓动能力。
(三)知识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管理者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
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掌握图书馆工作规律和特点,热练掌握自己担负岗位的具体业务技术,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专业知识还指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预测科学、人才学、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柳胸的主力军。
(五)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者还应具备以下良好性格和作风:一是遇事果断,有决断魄力。具有快节奏的作风,讲究时间效率。二是冷静、不易动感情,能理智地权衡轻重、利弊。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意志顽强,不屈不挠,善于摆脱困境,转败为胜。四是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精神,容易接受上级和下属的意见,积极改进工作。五是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富有竞争意识。六是兴趣爱好广泛,勤奋好学。七是善于交际,机敏灵活。联系群众。
1.1年代分布
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8年李子瑞和郭晓都开始对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进行研究,郭晓都的《关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整体构思》刚一发表即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这说明当时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已经开始重视。2000年之前发表的文章共4篇,2000年之后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2000—2009年间最多的一年发文5篇,最少的一年2篇。2010年后文献数量增长较快,2011年达到18篇,说明战略管理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图书馆界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1.2期刊分布
从文献发表的期刊上看,有30篇分别发表在9种核心期刊上,占文献总数的32.3%,说明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文献质量相对较高,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图书情报工作》发文6篇,列在首位。另外,所发文的9种期刊占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47.4%,可以看出其刊物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大的。
1.3作者分布
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既有来自高校图书馆,也有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不仅有重点院校图书馆参与,不少地方院校图书馆也纷纷着手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吴建中、柯平、赵益民等为主的业界知名专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30篇文章(独著17篇,合著13篇)共涉及作者44人,这些作者分布在11个省市的28个单位当中,其中高校图书馆19个,公共图书馆及研究院所共9个,说明高校图书馆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从核心期刊发文的人次上看,仅南开大学就有24人次,云南师范大学6人次位居第二,这可能与柯平(南开大学)、赵益民(云南师范大学)两位专家重视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有关,可见专家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
2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虽然历程还不长,但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呈现出研究热情持续时间长、研究范围覆盖面广、知名研究者多、研究成果质量高等特点。
2.1图书馆战略管理意义与内涵研究
2.1.1图书馆战略管理意义。
在信息与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媒体和信息服务机构不断涌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一些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直接威胁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图书馆视野从面向现实到面向未来,图书馆从一般管理走向高层管理的必然要求”,将战略管理理论和竞争优势思想引入图书馆领域,对图书馆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雷永立认为战略管理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者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同时规避可能对图书馆构成的威胁;战略管理有利于图书馆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有利于图书馆提高内部各部门的高效运作,有利于发挥组织的协同作用;战略管理可以对图书馆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2.1.2图书馆战略管理内涵。
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考证》揭开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从图书馆角度来说,“现代图书馆战略管理是指图书馆从整体利益和根本宗旨出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充分研究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之上,选择和确定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规划,进而培养现代图书馆的相当能力,并将这种规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也可以说“图书馆战略管理是为保障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规划与指导图书馆的全部活动”。实施战略管理,就是要使图书馆在当今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挖掘和创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实现自己长期的发展目标。
2.2图书馆战略管理范畴与过程研究
2.2.1图书馆战略管理范畴。
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理论角度的研究。柯平、陈昊琳的《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系统介绍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关系模型,以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观点与成果为基础,提出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的目标。2)实证角度的研究。李敬平《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图书馆战略目标制定与调整之探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为例》总结了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只有适时调整战略目标,战略管理才能行之有效。3)技术角度的研究。符绍宏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战略管理》、陈和溪的《强化高校图书馆技术战略管理的思考》分别从图书馆工作的技术角度如何实施战略管理进行了分析。4)用户角度的研究。陆萍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战略管理》强调用户是图书馆所有管理活动的焦点,指出图书馆战略管理应随用户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变化而变化。5)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刘爱琴的《论图书馆战略管理中的竞争情报支持》和蒋丹的《高校图书馆的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图书馆战略管理与情报学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2.2.2图书馆战略管理过程。
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因各馆的性质、规模等情况的不同不可能有一种固定模式,但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致的。刘爱琴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过程由战略定位与分析、战略选择与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几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阶段和若干必要的环节构成。柯平对战略管理提出了五项任务,他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主要有提出使命和战略远景、建立目标体系、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与评价战略等五项任务。雷永立认为,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几个方面。战略制定必须抓好战略调研、战略决策、战略具体化等三个环节。战略控制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保证战略计划的执行所采用的不断审定实际工作、信息反馈和纠正偏差的系统。战略管理的三个过程缺一不可,战略制定是前提,战略执行是关键,战略控制是保障。
2.3图书馆战略管理原则与方法研究
2.3.1图书馆战略管理原则。
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中应遵循一系列原则:1)先进性原则。图书馆是一个发展中的有机体,在确定其发展目标时,既要考虑实用性,更要体现先进性。如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管理系统都应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不能只满足一时之需。2)可行性原则。张素认为明确图书馆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方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使制定出的战略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整体性原则。陆萍认为战略管理关系整体和全局,使原来在管理中不断分工的局面得以扭转,强调整合而不是分割。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应有整体观念,要将自身办馆条件、服务水平、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通盘考虑。4)全员性原则。雷永立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为制定战略献策,为执行战略出力。曹明国认为让图书馆的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规划管理的进程中,让每个人明白自己在图书馆事业中的职责所在。
2.3.2图书馆战略管理方法。
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需要运用相关管理方法:1)分析法。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前提就是要通过分析图书馆复杂的内外环境、借助战略制定和选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和发挥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图书馆的人才、文献资源、网络资源等,以达到对图书馆发展、创新的优化管理。在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图书馆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内外环境和不同的目标任务,管理者就要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对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做出相应调整。2)舍弃法。战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发展理念的更新,现代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摈弃传统的工作计划式的规划思维,树立足够的战略意识。图书馆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的管理者一定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要清醒意识到图书馆面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只有更新理念采用现代管理的方法才是时代所需。另外,图书馆战略管理还需要用到如借鉴法、对比法、分类法等方法,限于篇幅笔者不一一列举。
3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县级图书馆;少儿假期培训;
中图分类号:G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县级图书馆担负着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少儿读者服务,是新时期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少儿假期免费培训工作,是县级图书馆趁学校放暑寒假之机需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现状与问题
县级图书馆能否开展好中小学生寒暑假期培训活动,往往会受到来自图书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制约。从外部环境来分析,影响图书馆开展假期培训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学生压力大,负担重
在拼命追求升学率和分数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老师常给学生施加压力,增加过量的作业,使学生在节假日都忙于做功课,没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阅读和玩乐,让图书馆利用寒暑假期举办少儿培训班受到了影响。
(二)社会上假期办班种类繁多
社会上不少的个人和团体以赚钱为目的,趁中小学校放假期间举办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等,千方百计吸引拉拢家长和学生,从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这部分办班者成了图书馆办班的重要竞争者。
(三)现代化娱乐形式丰富多彩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不断发展,中小学生的娱乐形式也随之丰富多彩,他们的娱乐活动已不仅限于单纯的打球、滑滑板、捉迷藏,而且还有网络游戏、电子娱乐场等更有吸引力。他们不想放弃如此难得的假期疯玩机会,从而使图书馆办班培训工作受到冲击。
从图书馆内部环境来看,尚有以下方面也会影响到图书馆办班活动的开展:
1、部分县级图书馆领导对少儿假期免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少儿图书室已普遍设立,但是相较于成人读者工作来说,少儿读者工作还比较薄弱,特别是部分县级图书馆对成人读者服务比较重视,将大部分的经费都投入到了成人读者服务工作中,却没有充分重视少儿假期免费培训工作。这是由于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学生开学上课时较少有时间来馆学习,而利用假期时间为少儿举办培训班,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作用的最佳时机。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就不会主动去组织开展此项工作,就会造成少儿假期培训工作缺乏经费,必然会降低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
2、少儿假期培训活动形式单一,注重宏观效果,缺乏个体关注。有些县级图书馆所举办的少儿假期培训活动虽然不少,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有的馆长期仅停留在书法、美术、舞蹈方面的培训,有的活动时只注重整体效果如参与人数、受表彰人数、活动场所等,而缺乏对参与个体的关注,缺乏对参与者产生的实质影响的观察与研究,使不少活动流于形式或只片面追求轰轰烈烈的场面,无视少儿读者能否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中得到哪些方面的提高,因而活动的效果并不显著。
3、县级馆到馆少儿读者数量日趋下降。由于县级图书馆受条件限制,多数存在经费缺、人手少、场地小等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等、靠、要”的现象,导致服务方式单一、服务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以至于公众吸引力和满意程度下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县级图书馆存在购买的新书不及时、少儿书刊种类匮乏、知识不全面等现象,加之近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计算机的大面积普及,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和娱乐性强,对读者形成了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下降较大。同时,少儿阅览室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数只能在放学时间和假期借阅,而且这些小读者还要受地理位置和活动能力的限制,这就给他们安全与顺利借阅造成了较大麻烦,在一定时间内有些少儿阅览室还出现了“空室”现象。曾几何时,县图书馆少儿室门庭若市,排成长队等候借书的场景已成为历史。
二、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县级图书馆少儿的假期免费培训工作
(一)县级图书馆领导对少儿暑期培训工作要重视
如何让当地的少儿过上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是县级图书馆领导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工作做得好与不好,领导者的决策意识很重要,要想把少儿假期免费培训班的工作做好,那么领导必须要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其纳入到全年的工作计划当中去。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毫不吝啬地从馆里有限的经费中挤出部分,专用于办班培训。并及早确定培训内容,落实授课教师与培训场地。
(二)强化宣传,引起广大家长和少年儿童对培训活动的关注
县级图书馆开展假期培训活动的最大优势有两点:一是免费;二是有现成的场地。这是其他以创收为目的的办培训班.者所无法比拟的。我们要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家长们懂得,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图书馆参加培训学习,不用花钱也同样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宣传工作应尽早抓起,首先,可在每学期开学之初,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到当地中小学校分发宣传资料,宣传介绍图书馆在本年度假期内开展哪些培训活动,张贴图书馆办班海报,让学生了解图书馆举办培训班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参观图书馆,熟悉图书馆环境,让他们从小了解图书馆,培养他们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能力。如广西象州县图书馆每年假期来临之前就把假期免费培训班的活动打印成宣传单,分发到县城各个学校学生的手中;在县城内各宣传栏张贴办班海报;利用馆大门的电子屏开展滚动屏幕宣传;馆内个科室给到馆的读者发放宣传单,以此吸引众多的少儿读者参与享受免费的文化培训大餐。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馆员素质
现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由原来的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变成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下想要做好少儿假期免费培训活动,需要县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这也是少儿假期培训活动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只有转变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馆员清除各种陈旧观念和告别不文明行为,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才能产生适应时展的新思路、新想法,少儿假期培训活动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所以,对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其一,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文明礼貌的语言,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为少儿提供优质服务。其二,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除了要求工作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外,还要懂得一些少儿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掌握小读者的心理特征及阅读爱好,才能为广大少儿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做好少儿假期培训工作。在开展办班活动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本馆人才的作用,如利用有特长的馆员充当少儿培训班的老师,有从美术院校毕业出来的馆员,可利用馆藏名家字帖描红、名家视频欣赏、简笔画等资源开展书法、美术授课;图书馆中从事电脑工作且经验丰富的行家,可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设备、网络资源给少儿读者免费开展电脑的基础操作、利用网络学习的技能和电脑小报制作、网页制作等内容的教学。可见,提高馆员的素质,是县级图书馆办好少儿假期免费培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有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办班培训,我们虽然可充分利用本馆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作为教员,但毕竟县级馆人员编制有限,不可能拥有各个领域的人才,那么要办好各种专业的培训班,就需要向社会征聘专业人才。我们可效仿国内外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做法,向社会征集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专业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的人。这些志愿者不光要有一技之长,而且更要有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图书馆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本馆的人才库,当需要开办某种专业的培训班时,则将具备有该专业特长的志愿者请来任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组织志愿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社会力量,缓解县级图书馆人手紧缺,有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四)从儿童的生理特征与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摘要 通过对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情况调查,指出提高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率需改进的方面:扩大收集的途径,加大征集的力度;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开展自我宣传;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关键词 重庆图书馆 地方文献阅览室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反映着当地图书馆的馆藏特色。2004年初,我们对重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分析,以期利于重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建立
早在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之际,重庆图书馆就开始筹建地方文献阅览室,并启动征集地方文献的工作,走向社会,深入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机关,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纳入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列,当时即起草了《关于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重点、方法(草案)》,并安排了专人兼职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通过几年的征集,地方文献的收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2000年设在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式对读者开放。
2.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现状调查
2.1 地方文献征集
2.1.1 地方文献征集人员
依照《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和岗位设置要求,该馆所设立的社科图书采购、自科图书采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邮函采购等岗位的职责中都包含了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其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岗位的人员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的征集。
2.1.2 地方文献征集的途径及问题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的要求,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接受缴送、查访索取、互相交换、订购邮购、委托收集;凡长期建立缴送和交换关系的单位应建立“重庆地方文献征集联系卡”,并随时记录缴送和交换情况;征集复本数每种不超过4册(份)。
在实际工作中,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途径:现购、交换、征集、捐赠、接受缴送。从近几年地方文献征集的情况看,各种渠道所占比例为:现购10%,交换5% ,捐赠40%,征集30%、接受呈缴15%。可以看出,读者主动捐赠的地方文献比例最大;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征集也不小;接受呈缴本的情况是,目前仅有重庆出版社和西师出版社两个单位向重庆图书馆交送呈缴本,不过,重庆出版社只送定价在50元以下计划内的
图书和部分计划外的图书,西师出版社也仅送部分图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制约着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
一、没有由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文献呈缴制度文件,使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局面难以打开,特别是限制了呈缴本的收集。
二、地方文献征集人员困难困扰:
1、无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征集人员大多只能凭私人关系去请求赠送:
2、地方文献征集人员的“现购”职权范围受限制,在被征集方不愿赠送的情况下,常常不能收集到文献;
3、一些小书摊虽有部分地方文献出售,但由于征集人员在外书目困难、无发票报账困难、乘非月票车报账困难等原因,常常不能如愿收集到所
需的地方文献。
2.2 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文献数量、范围
2.2.1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数量
截止2003年12月底,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共藏有6532种图书和一些非公开出版的报纸。其中,图书6055种,内部资料447种(见下
表)。
年代 1999 200O 2001 2002 2003
人藏量(种) 2422 925 1457 232 510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1999—2001年成立地方文献阅览室之初之所以进入地方文献室文献数量较多,是因为历史的积极积累,把以前收藏在基藏库的文献提到了阅览室,实际上1999年重庆出版地方出版物712种,2000年869种,2001年658种,2002年927种。此外,我馆的地方文献,没有把民国文献、线装文献中的地方文献纳入地方文献阅览室管理,但是目前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在建立一套我馆收藏的民国文献和线装文献的卡片目录,以供工作人员和读者使用。
2.2.2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入藏范围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规定的征集范围是:凡是内容上反映重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人情、人物生平事迹等重庆市区、县、市级以上单位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画报、音像制品、机读型文献等均属于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征集重点包括:一、地方史志,包括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和市直各单位编辑出版的各类地方史志、史料、统计资料、水文、地质、有色金属、水稻等方面的资料;会议资料;气候灾异资料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二、重庆市新闻出版单位(包括高校出版社)公开发行的各种出版物(少儿读物及中小学教材转赠市少儿图书馆)。三、革命历史文献。包括从“五.四”运动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献,尽量全面收集本市及各区、县文史资料。四、重庆名人资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传记、学术评价、声像资料、字画、金石、藏书等。
2.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入藏的情况
地方文献阅览室中反映本市主城区的文献大于边远地区的文献,反映整个重庆城的文献大于反映局部地区文献,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的文字文献大大少于图片文献;各区市(县)的地方年鉴较少.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没有;许多连续出版的地方文献收集不连贯。
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情况
据统计,2003年地方文献阅览室读者量为217人次,提书1115册次,复印2402页,全年平均每个工作日读者只有1人次,平均每次提书5册次,人均每次复印l0页。由于到馆读者人数太少,提书册次少,总体文献使用利用率不高。从近40位读者意见反馈上分析,读者一方面记录了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工作人员对文献熟悉、揭示文献具有深度;另一方面反映文献的数量太少,许多文献不齐、没有连贯性,建议加大采购力度。
3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途径
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发挥地方文献阅览室的作用,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我们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扩大收集的途径。
加大征集的力度遵循“广征博采、宁多勿缺”的原则,在征集中要拓宽收集途径,只要是属于重庆地方文献都收
集。同时,要改变我馆目前仅有一人专职负责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局面,成立“地方文献征集小组”,委派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及责任心强,又能吃苦耐
劳、甘于奉献的同志,专门负责。此外,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势在必行。另外,通过各种活动征集地方文献,扩大征集工作的影响。如开座谈会,地方文献展览等,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我们还可在网上通过检索,直接下载收集信息,分类、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链接到网页上。
3.2 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
要用好购书经费,逐年加大对地方文献采集的投入。提高文献数量,主要反映在博采上,地方文献由于多数并不是热门小说,所以在购买时不要求过多的复本。提高地方文献的入藏质量,主要重在专而具特色上,要在地方文献室中设立专门的文献架,如:针对重庆文人名人众多,设立郭沫若等老一辈研究专架;还可针对重庆汽车摩托车发展较好,设立汽车摩托车专架;针对重庆是“红岩精神”发源地,设立“中统军统”研究专架和红岩英烈研究专架,等等。
3.3 开展自我宣传
地方文献深藏“深闺”无人知晓,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应对自己所收藏的地方文献进行大力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举行和参加各种地方文献的研讨会或知识竞赛,开辟地方文献通报、简介、评价专栏。也可由馆领导牵头,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负责定期编制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在网上。
3.4 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的开发
由于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专职人员太少,目前主要停留于提供借阅书刊的简单服务。我们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将分散于各学科、分布于各种载体的地方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集中起来,既能弥补馆藏的不足,又可方便读者。其次,我们应将地方文献开发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3.5 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有偿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是在我国新经济政策下产生的一种“以文养文”的手段地方文献专题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市场,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大量的有偿专题信息服务,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服务的方式主要以专题汇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开展的有偿咨询服务很值得我们借鉴:①为编修行业史志或专业史志而搜集资料;②为各项地方建设提供背景设计资料;③为文艺创作提供史料服务;④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王祝康 重庆图书馆研究辅导部、参考咨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王恒明 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