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信息化教学

时间:2022-06-08 04:17:39

导语:在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信息化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 英语教学改革 创新 综合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涵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技术特点,基本特征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

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依靠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信息技术促进创新功能

1.学生学习自主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促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具有交互功能,对于这一功能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每个学生在个人学习的方式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为每个学生提供真正了解信息社会的关键。

在教授每单元的新课时,我们往往会运用音视频媒体,设计歌曲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比如,在教授一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Spring》时,我们运用了“Seasons song”进行导入,在教授一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Are you ready》时灵活运用了上学期教授的歌曲“I can sing”,既温习了旧知,也为下文的教学做了铺垫。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形象、合理运用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很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互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老师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在学习中选择学习内容、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有积极的参与的自,教育信息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化。

2.教师教学灵活化。在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标准规划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教学。而在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导者,运用现代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写教学软件,促进课程以地方性、校本化、个性化、全面发展,实现对课程整合和知识的掌握;主动加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英语学科的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甚为紧密,《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在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尽量设计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一年级英语下册本第三单元《I like carrots》的教学时,笔者将文本内容与同时期热映的电影《疯狂动物城》联系了起来,创设了以兔子Judy为主角冒险闯关的情境,孩子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获得新知识,学习能力也在情境和游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英语;教育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学英语教育课程标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教法的改革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完善。但是,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资源,它也是应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而顺理成章地出现的。信息化教学利用其自身诸多优势,可用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指导。开展信息化教育,有利于减轻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降低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总目标。

1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所能呈现的功能日趋完善。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图像、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教学信息串联起来,构成全面、立体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传达的信息完整。例如在水果单词认知教学时,传统教学要求学生要同时理解水果名称和对应英文名称两个抽象的概念,并将其结合在一起记忆。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实物图片或者动画,直接在课件中标明其英文名称,并且配有标准的英文发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依旧处于少年儿童阶段,心智与思维方式尚在成长过程中,单一的板书教学和不断重复的方式无疑增加了教学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课堂真正的活泼生动起来,在这样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被极大的吸引,培养学生的兴趣。

2互联网+教学

本世纪初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Internet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尤其近年来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促使互联网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现代化教学也应该跟紧潮流,利用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功能,将其作为学习的引导工具,指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学习。英语同时兼具包容性和时效性,这意味着英语教学也应该紧跟英语发展趋势。传统课本提供基本语法等内容教学,而互联网+教学则在此基础上,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国家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明确的规定,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互联网可以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如视频短片、音频、电影、歌曲等,在培养学生兴趣上有明显优势。

3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的特点是以教学视频为主,每个视频单独讲授一个或一类知识点,单个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将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点化整为零,而每个视频又能展现出知识点的精华部分。微课教学是一种可以将知识—教师—学生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开始,微课视频可以提炼出课堂的知识点,通过在视频中提出有引导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总结归纳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通过录制微课视频或者在网络上下载相关视频。其次,微课视频可以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多次播放,加深学生的记忆与印象。老师可以从中借鉴学习更为优秀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可以体验到更有效率的学习模式。

4教育游戏及软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子游戏作为信息时代独特产物而迅速发展。游戏对小学生到大学生甚至部分成年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部分教育界专家和学者大胆的提出了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的新理念,希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无疑有一定的帮助与引导。教育游戏更改了游戏与教育“对立”的关系。教育游戏可以创新性的提供一种学习氛围,发挥寓教于乐的特性。游戏本身的如规则、竞争、娱乐和公平等特性是与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模拟、互动学习、人人参与是有相关性的。一方面教育游戏营造的氛围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游戏中的闯关、养成、经营等模式让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用于游戏中的“升级”;另一方面,游戏中也可以通过提供视频短片、听写、人机交流、写作等方式达到对学生语境培养、听力锻炼、语法英语等基础知识的教育。

5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早在几十年前就在美国出现了,那时的翻转课堂仅仅是为了克服交通不方便的应急之策。在互联网急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翻转课堂有了新的定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改良教育方式,由单一的教师授课逐渐过渡到学生探索学习为主,教师起引导与辅助作用。老师在课前引出学习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将学生们分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学习资源,主动探索新知识,学生有头绪,能够直观的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同时,在课堂中学生有足够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6总结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语言技能与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服务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为原则,真正使学生喜爱学习、自主学习,达到英语语言学习可以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凤丹,陈仕品.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中小学翻转课堂[J].中小学电教:上,2016,(1):37-38.

[2]邹珍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97-98.

[3]凌珑.小学英语教育软件辅助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模式;英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42-02

1 前言

当前信息化教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让教学更有效率,学生学得更好。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交流语言,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沟通,而信息化的手段其目的也在于沟通,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化手段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发展趋势。当前,很多学校已经把信息化手段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展这一类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仍然存在不足,有些时候信息化手段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和陪衬,只是在英语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或者简单的课件,就认为是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因此,探索英语教学和信息化手段的充分结合,就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

2 在教学准备阶段促进英语教学和信息化手段之间的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其主要的方式是采取集中统一化的教学。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目的仍然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刺激,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不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是看到日常的教学效果,却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心理反映,这样就不能够让学生热爱学习英语,最终在教学上相对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信息化手段,对于英语教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在英语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很多英语课程的教材、书籍等内容都已经成为信息化内容,这样,学生对于相关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信息化的途径,能够提前搜索即将要上课的新知识,这无疑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存能力、综合检索能力、信息化表达能力等进行一次综合的提升,也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弥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信息量不足的状况。

比如在教学“气候”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预习,包括通过互联网上的英语词典对有关气候的词汇进行搜集和汇总,并且对于一些典型国家的气候状况进行搜集和了解,以英语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方式对于即将要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预习和掌握。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相关的预习活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效率[2]。

3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对于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教学准备阶段,而且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也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而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和英语教师之间的互动。信息化的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造性,而且将会对教师的知识空间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之中,学生对于英语的信息来源往往只是来自于英语教师,很多学生和英语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是集中在课间休息时间或者是放学之后有限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和英语教师的交流也就受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局限,不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知识和信息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通过网络信息化的手段,教师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打破英语学习上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

比如,英语教师能够让学生去相关的英语学习论坛上进行互动交流,一些英语学习的BBS能够让学生和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保持互动交流的状况,进而更快地拉近学生和英语学科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出现一些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BBS向其他的英语学习者提问,也能够提升学生自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学生同时可以带着问题去网络上进行搜索,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更有成就感。

特别是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在英语课程方面基础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在面对面的课堂上,因为抹不开面子或怕丢脸而很少参与交流,但是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自由地交流以及提问,在网络上也可以大胆地运用英语进行聊天,能够提升综合英语应用水平,这也是学习方法上的转型和革新。互联网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缩小了学生和教师互相之间的距离,学生有一些关于英语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即时交流或者留言,对于文字无法表达清楚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语音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也是对学习模式的一种突破[3]。

4 利用教学资源载体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承载手段。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让英语教学资源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和传递自己的学习信息。网络环境有一定的松散性,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必然不容易进行组织,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不脱离学校班级授课的模式下,将信息化的网络手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载体加以运用。网络上的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组织形成自己教学脚本和材料的重要资源库,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学生相关学习资源的交流互换平台。教师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以电子形式上传在信息化平台上,作为云文件可以提供给学生下载使用;而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的习作、作业以及问题,进入学习平台,可以让教师和班级内的同学浏览和点评。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将教学资源进入一种互动交流的状态,而班级集体授课的英语课程则是作为主轴,引导这些网络交流行为的发展。因此,教学资源载体作为信息化手段的本质,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应该加以定位,并且把信息化时代的自主性、创造性作为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综合素质拓展方向。

对于任何一种新生事物而言,都需要进行细致的钻研和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传统的题山卷海的教学模式里解放出来,用新的思维对待当前的信息化教流,为传统的英语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 结束语

英语课程教学朝着网络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是一个时代潮流,它对于英语教学而言,不仅仅是提供了便捷的教学手段,也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的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子计算机的操作中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将信息化手段作为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以此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手段将对学生和教师的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也能够让学生热爱英语,从而主动学习英语,提升英语课程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67-74.

第4篇

1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现状与需求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各高校依靠教育卫星电视系统,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网络,这是我国依靠信息技术的初步尝试。进入21世纪,我国的宽带网络实现了全国联网。在高等教育系统,我国的教育科研计算机平台通过直接与教育卫星相连接,实现了覆盖全国高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一些高校形成了内部校园网,并在校内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以及校园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网络课程等多种应用项目。同时在有条件的高校之间实现了校际之间的数据高速互传和大数据共享,使得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共享图书馆等各种资源。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们已经习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工作中,多媒体环境可以把教学内容用各种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多媒体素材中,以供学生课后下载和学习,大大节省了教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在硬件设施上,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但是在软件设施上尤其是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仍旧延续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高职教育虽然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师资力量、学生水平、教育目标和本科院校还是有所差距。高职主要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这两者的教学目的是不一样的。

高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是掌握一定英语基础和技能以及有关技术专业英语,而本科院校主要突出学生英语的全方位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各类高职院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然而在英语方面,各院校都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有的院校用大学本科教材,有的用中专教材,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在高职英语教学课程中,使用中专教材,起点较低,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人单位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怀疑。而使用大学本科教材,难度很大,开展教学工作十分困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市场上有限的高职教学教材,普遍是一些大学英语教师编写的,起点高、难度大,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虽然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被英语教师熟练使用,但是在教学工作中,仍然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把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电脑上而已,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无法培养。而有的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来源不同,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将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2高效的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探索

要提高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效果,除了要加大硬件投入和教师软件操作的熟练度提升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提高所有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定位和信息化的教学意识。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上,应该制定全国性的或者行业内部的英语标准,使各个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化教学的优势。在标准之下编写出版适应高职院校的教材和制作出各种相应的多媒体软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教材的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各种多媒体软件应该顺应学生活泼好动、喜好交流的特点,有针对地编写适应高职教学的各种作业,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教材和附赠的多媒体软件上,还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多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视频和其他英语材料放在自己的个人网页或者网盘中,方便学生下载和浏览;通过建立各种英语教学聊天室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语;通过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的资源优势,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意识到信息化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把黑板上的内容放到多媒体上,而是应该针对高职英语的教学工作特点,开发出各种英语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内心对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的求知欲。英语教师在熟悉各种软件硬件操作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学习各种软件知识,开发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种课程资源设计,巧妙多样化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

第5篇

一、 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

1.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以现代教育媒体及教育信息资源为中介,教育者和学习者应用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

2. 信息化教学的本质

信息化教学与一般的教学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它们都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活动,重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并以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但信息化教学更重视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从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认识教学活动。所以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扩大教学容量、推进教学改革。

3. 信息化教学的判断标准

判断是否是信息化教学,不能简单地以课堂中是否出现了现代教育媒体这一外在的形式为标准,关键要看现代教育媒体是否真正在教学中起了作用,发挥了功能。真正的信息化教学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教学中必须有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其次,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必须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为目的,并且这种使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 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途径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语言的交际能力。在英语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把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可观察的经验或者把教材设计制作成视听材料,那么教学容量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1. 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教育媒体

现代教育媒体按感觉器官分类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视听媒体是通过视、听两个感觉通道同时呈现信息的媒体,具有直观、鲜明的图象与生动的言语有机结合的特点。这种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教学信息充分表达,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研究表明,视听觉并用所获得的信息记忆保持率较高,学习效果也较好。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如果上听说课,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视听媒体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阅读和写作课中,就要采用不同的媒体方式了。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不可只把某一种教育媒体奉为圭臬。

2. 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也是决定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呈现方式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如在词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用图片来呈现新词或用图表来标注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由一词联想起多词,这种形象直观的呈现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阅读和口头材料,要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语和短句或增加几幅带有语言环境的插图,通过增强材料的生动性来激起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于较难听力材料的呈现可采用化难为易法,可以把长难句设计成填空题,只让学生填出关键词来降低难度;教授写作时给学生呈现一些写作模板进行训练,以提高写作效率。

3. 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加深对语言文化的了解

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换句话说是对另外一种文化的了解,所以了解讲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也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短语和句型,却不能进行正常的交际,其原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际交际情景的训练,或者说缺乏对语言文化的了解。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使大量的视听材料图文音并茂,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们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成为现实。现代教育媒体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交际情景进行交际训练,能达到实际交际的效果。

4. 以教材为依托,开发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并使教学系统化、生动化和多样化,从而提高课堂和学习效率。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和组织;二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制作。

第6篇

近日,《中国教育报》刊登文章《课堂教学为何难让学生入迷》引起广大高校教师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两位作者老师提出目前所有高校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在互联网便捷的今天,学生这边‘淘课’,那边‘逃课’,一边是千方百计的‘逃’,另一边又如饥似渴地‘淘’。课堂上隐性逃课现象比较严重,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做其他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学生这么不待见?”剖析上述这个问题,不难解释为今天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学习的成功。作为95后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求欲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愿意彰显个性的学生们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大一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行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使用英语的体验,更无法获得使用英语经验的积累,所以,学生至始至终只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忽视英语的文化性,更无从感受英语语言源远流长的魅力。为此,如何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成为每名英语教师努力去解决的问题。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放式的教学模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英语课堂的应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为学生营造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是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进而实现英语知识经验的积累,同时上升为学生的生命体验。

2开放式教学的概念

开放式教学理论以科恩(1969)的“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和斯皮罗(1992)的“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里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开放式教学理论指出,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是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包括所学教材,也可以来源网络上、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等的自我学习;探索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关系,教师不再只局限于所教的内容,应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引领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知识的积累,获取成功的自信。为此,开放式教学营造的开放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热情,让学生的思维甚至处于开放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及教学设计原则

教育变革和创新离不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支持,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消除信息鸿沟,更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特征的一种现代教学形式。“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现代的信息化教学发展经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阶段。信息化教学理论以建构学习理论和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强调建构学生“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指导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即“教学应该在发展的前面引导着学生发展”,“学生通过与老师之间相互作用,逐渐地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必须是在知识经验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亦即有某种知识经验的人与准备学习这种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遵循下面五个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4基于开放式背景下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

2013年5月,刘黛琳教授在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中提出“英语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一方面丰富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优化了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纯正的英语发音和国外场景及演员,使学生强烈的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英语的兴趣。网络、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微信群及QQ群等多样化的聊天工具为学生学好英语提供有利条件,强化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为了实现上述提及的教学理念,笔者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二册第十单元sectionA《Howtogetthejobyouwant》为例,来阐述学习本课中应用开放式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

4.1教学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一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行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提供语言基础。学生经过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量小,常用的表达方式掌握不好是他们的不足;作为95后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比较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追求更强烈;他们可以同一时间承受多重任务、喜欢感官式的学习、对互动式和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心理上、行为上有认同;但是他们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方法欠妥、学习主动性差,因此学习上缺乏后劲。根据上述分析的学生特点,遵循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本单元学习设定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和面试相关的词汇与短语;2)能力目标:通过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面试中正确的英语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面试中doanddon’t(禁忌),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观看和面试相关视频及课文理解,掌握面试情境中正确的职业交际能力;3)素质目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语言交际素质;掌握面试中禁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人文素质;面试情境中正确职业礼仪,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掌握面试中相关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教学难点即运用所学相关面试的词汇与表达方式完成一次模拟面试。

4.2教学策略

为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应用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网络、微信及人机对话软件等,依照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语境与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交际互动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4.3教学过程

古人云:“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起-课前自学、承-课上讨论、转-课堂展示、合-课后拓展。据此四个步骤,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1)起-课前自学在这个阶段,提前一周把本次课的任务通过该班的微信群给学生,学生将以寝室为小组进行自学。Task1Learnthevocabulariesandphrasesbythemselves;这个任务需要学生通过观看与教材配套的光盘,利用有道词典来完成词汇和词组的自主学习。Task2Whatshouldapersondoduringaninterviewbywatchingavideo?这个任务,学生观看班级微信群共享中视频,总结出面试中的禁忌。(2)承-课上讨论(3)转-课堂展示为课堂教学环节。整个教学环节为90分钟:warming-up5分钟、discussingandpresenting35分钟、self-practicingandrole-play40分钟、assessment10分钟。Warming-up利用bingo游戏,检测学生课前词汇自我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性。对学生难理解的词汇进一步详细解释,巧妙过渡到今天的课堂主题。Discussingandpresenting:Task1Discusswordsandexpressionwhicharedifficulttobeunderstood;Task2SearchinginformationfromTextA,这个任务需要全班同学一起阅读本单元文章,寻找面试中禁忌及正确回答面试的问题等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精确阅读能力及正确的语言交际能力。Task3Askthestudentshowtogetthejobandgivesuggestions,通过观看视频及网络查询,由学生总结出找工作的步骤、个人简历的写法、准备充分的面试。这个任务需要各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展示答案;至此,学生学会了和面试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了解面试中的禁忌和面试中的职业礼仪等,下面为实际操练阶段,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Self-practicingandRole-playTask1Self-practice:PracticeyouroralEnglishdealingwithinterview课堂上,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纠正学生的发音。学生应用智能手机中的英语流利说软件,进行人机对话,反复练习面试相关的词汇和短语。本软件有智能语音打分功能,学生可以将练习成绩直接分享到本班级学习小组中,进行对比。Task2Role-play:Makeaninterviewinagroup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参加美国花旗银行组织的校园招聘。利用所学的词汇及礼仪等,学生自己编写对话脚本,完成一次面试的展示。Assessment课堂教学最后环节,教师点评,既鼓励学生还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互评,增加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生之间的竞争性;智能语音打分软件,更能体现测评的公正性。三方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手段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更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枯燥的英语课堂充满了活力。(4)合---课后拓展本单元的作业,需要课后学生登录到校园网的英语学习网站,自我观看和面试相关的英语视频,拓展自己的知识,重点学习“面试官想听到的答案”的视频,完成视频中设定的作业。至此,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已经完成课前预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教学重点已经掌握,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4.4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本单元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和面试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培养了学生实际使用英语技能;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及交际互动教学的应用,实现了课堂翻转,加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及职业素养。三方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手段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不足之处: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继续培养、信息处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无法及时掌握。

5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教育;信息化教学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克雷明劳伦斯在1976年提出的,将教育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研究教育中各个组成因素之间生态关系的学科[1]。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其中,宏观的教育生态学主要研究教育发展方向、教学体系构建、教育功能、教育的交互性等问题。宏观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框架中,先需要研究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再分析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资金、信息技术等输入,通过一定的转换过程弹性调控,从而获取人才和教学成果的输出值。而微观的教育生态学主要集中在学校和课堂内部,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如教室、教学设备、座位分布等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如何设置课程目标、构建课堂评价体系、优化师生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教育生态学认为,在教学生态系统中,包含了社会、学校、教材、教学设施、信息化设备、教师、教室、学生、师生关系等多种教学因素。每个教学因素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构成了动态平衡。而如果其中某一个教学因素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他教学因素也会随之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教学生态失衡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此外,教育生态学具有以下几种基本规律:第一,迁移与潜移率规律。从宏观的角度,教育中政府拨款、学校融资可以体现为径流。而从微观的角度,通过金融机构将资金转入到各个学校、院系、专业、个人中,则可以体现为潜流。第二,富集与降衰率规律。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通过多个渠道获取教育资金,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属于一种富集过程。一般而言,学校获取的教育资金越多,学校的发展水平越高。而如果教育资金富足到一定程度,则容易产生资金浪费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资金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限度内,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教育生态平衡与失衡规律。在自然界中,某种生态组成部分受到破坏或过度生长,会影响到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生态失衡问题。而在教育生态学中,保证各项教学因素的生态平衡,也是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由于部分生态失衡问题呈现出隐性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体现出来,这也就使教师保持教育生态平衡具有较大的困难。第四,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规律。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存在于每个角落。良性的竞争有利于竞争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协同进化模型。第五,良性循环规律。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博硕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子系统,受教育人群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还有社会中各种有学习需求的人群。在教育系统中,只有构建了良好的人才、能量和物资循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学中包含了以下几种基本原理:首先,是花盆效应,受到过多溺爱的学生会失去个体和群体生存能力,离开父母、学校的庇护就如同花朵离开花盆,其适应能力较差;其次,是限制因子定律,主要是指教学中能量与信息会对教学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摆脱了限制因子的制约,才能更好促进教育生态环境的提升;再次,是教育生态链法则,在不同的阶段,英语信息化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现状

1.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主体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使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学资源。但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非所有教学资源都符合学生的需求,甚至存在部分有害的信息资源。因此,需要通过英语信息化建设,有效筛选并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然而,英语信息化建设水平会受到如城市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后。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而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打破,但部分地区学校仍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没有与信息化进行深入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但教学模式并没有随之进行调整,这也就导致了英语信息化教学产生生态失衡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英语信息化教学质量。

2.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多数学校都集中在中小型城市,学校的建设资金相对匮乏,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一线城市的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部分学校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开放程度较低,对于信息化教学持保守态度,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大多数学校还存在师资力量紧张的问题,一名教师往往需要承担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学生的教学工作,即使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也会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过大,难以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进度缓慢,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听不懂所讲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经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高度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而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一线城市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教师存在信息化教学素养偏低的问题,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根据生态学规律,某一种群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制,保证教师能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实现双方的信息及能量交互。这种交互过程能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从而改变英语学习态度,提升英语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学评价是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一段时间内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目前,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听力、口语、作文、阅读、翻译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但对于部分中小型城市的学校而言,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的项目偏重学生的听力和解题能力,忽略了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同时,英语教学质量评价脱离实际,没有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问题,即使具有较强的英语解题能力,也很难利用英语知识流畅进行英语交流,体现出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生态失衡问题。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信息化教学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如果某一个或几个教学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会导致其他教学因素产生连锁反应,如果教师不能有效调整其他教学因素,使之与英语信息化教学相协调,会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失衡,英语教学水平下降。因此,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需要结合教育生态学理论,深入探讨不同教学因素之间的联系,构建教学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提升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目的。

1.英语信息化教学主体建设

在英语信息环境教学实践中可知,人是影响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不足[2]。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建设资金不足,难以花费大量资金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导致高水平的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具有较大难度。因此,英语信息化教学主体建设应主要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英语信息化教学有效缓解了城市之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也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中海量教学资源,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广泛利用学校建设的教育资源库、教案库、微课教育、慕课教育等资源,学习到更多英语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面。还要建立平台教学资源库,利用教育大数据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得到更准确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达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提升英语信息化教育水平的目的。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云存储平台,搜集、整理和存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资料库,系统地整理自身知识框架。同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建立学习社群,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获取学习成就感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2.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机制建设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传统教育模式得到革新,构成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循环。但由于部分学校的建设资金有限,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导致。因此,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利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学习模式,提出统一的问题供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阐述分组讨论结果。而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答疑和总结,能够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渠道,建立以探究模式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此外,在教师答疑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增进师生感情,在遵循教育生态学耐受率定律的同时,推动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英语信息化教学不应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角度,重构英语教学目标,结合市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将提升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时,要将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提升英语科目的核心竞争力。在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开展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研究性及小组学习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人际交际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实现教育生态学中的能量交换[3]。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英语信息化教学目标与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与城市发展需要相符的高素质人才。将城市经济结构应用到英语信息化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同步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对英语的认知水平,并获得更高的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可以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提供的信息资料,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的自动化测评,建立评分反馈系统,从而达到英语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目的。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能有效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并且这种建设方法对建设资金的要求较低,即使是资金紧缺的学校依然可以使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解题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听力水平进行评测,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将所得结果直观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反馈结果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生态平衡。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23.31

伴随着多媒体以及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小学生英语教学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小学教师如何从信息化的层面出发,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正因为如此,本文对基于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信息化的必然性

从小学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信息化的应用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应用,通过影视、图片、音响以及文字等各类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将小学英语教学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经过组合与整理的教学方式[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因为我国有数十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为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信息化奠定了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现有的教学方面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信息化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加之我国现有的大量信息化应用的案例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简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体现小学英语教学手段所具有的形象性,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现有小学英语教学在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所要发挥的作用是代替教师的一部分工作,本质是教学工具。但是从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学来看,在信息化的应用中,有的教师没有处理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小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小学生所具有的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而合理的安全图片或者影视作品的播放,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2]。又如,有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应用中存在的课堂管理失控的情况,由于课件内容选择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观看教师所选择的课件时注意力分散,进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三、基于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结合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确定以下基于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高低,与是否存在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动态的合作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应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进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应用中,教师应以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化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3]。如在小学的英语复习课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一个苹果所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复习数字从one到ten的变化,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句型“This is a…… /That’s a……”的课堂教学为例,让学生通过各类活动来学习与领会 This 和 That 的用法。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层面出发,在课堂上播放和bedroom 有关的图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用 This is a……或 That’s a……的句型向其同学介绍房间里的家具摆设。进而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所具有的辅助效用。

(四)合理的进行教学安排

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化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4]。以On The Farm 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必须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优化,进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多媒体课件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信息化的应用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教学安排。

(五)合理的应用评价

基于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应坚持合理的应用评价。应通过开放性与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极大的促进自身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习的学习成绩进行动态的评价,增加评价的多元化,如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家庭、社会以及其它同学对自身的评价,改变传统只有由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教师以现有的小学生英语教学的需求出发,在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灵活的将其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5]。值得强调的是,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仅仅发挥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因而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于信息化层面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伟良.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J].学周刊.2011(14):116

[2]邰彦彦.浅谈学校多媒体英语教学特点[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189-190

[3]刘晓明.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166

第9篇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微课程作为先导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特点,这也体现出现代教育适应媒体时代要求的新特点。作为当前媒介生态的鲜明特点,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推动现代化人才教育理念的形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应这一时代需求的专业性英语人才,要求首先应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外语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责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多元化、整合化以及融合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微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提升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推动英语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微课;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提高措施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之中,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实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提升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成为提升学校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众多的教育资源中,“微课程”因为其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其高效性、灵活性、便捷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空间的限制,迎合了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和全民教学的时代要求,必将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模式。选择将“微课程”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之中是一项顺应时展和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部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微课的基本内涵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或者微型课程,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视频教学为主要的学习载体,依托PPT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完善记录围绕某个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进行简短、完整的教学工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要针对某一项专门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辅的增加教学设计、练习作业以及专家点评等模块。因此,微课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延伸,而是一种新形势下具有完善的开放性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世纪的十几年发展中,国外学者对于微课程的重视和研究逐步扩大,并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微课程视频,对全球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方面,有教育部和教育技术委员会牵头,进行了一系列微课教学研讨工作,推动了我国微课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但是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宏观领域,专业性研究仍然呈现出相对匮乏的局面[1]。

(二)微课的基本特点

微课的特点课和精品课程呈现出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示范类课程,其具有完善的独立性知识体系,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点的讲解工作,使学生能够清晰、透彻的掌握基本知识,完成教学工作的“解惑”目标。

1.通过以视频为载体,构建出多样的资源模式。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录制成微课程视频资料,同时通过相关教学计划设计、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反思以及学生的意见反馈等教学模块的应用,构建出独立完善的教学综合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课程主题明确,主题短小精悍。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坚持以10分钟左右为最佳时间,因此微课程要求突出教学工作中某个学科的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或者是反映教学环节中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具体情况,强调课程设计具备较强的明确性主题。其主要的用途是在学生的预习和课后复习方面。3.课程便于获取,方便传播。微课程的设计不是针对某一门综合性课程,而是对有限时间内的某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工作,使观看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对视频内容的兴趣,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视频资源的优势在于获取和传播途径较为便捷,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工作[2]。

二、在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的意义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微课程作为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同时对于现代化高等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作为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更应该符合时展的需求,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因此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微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程的应用顺应了时展的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人们教育观念、学习模式、阅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高效、快捷获取知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使得知识的内容呈现出泛化和碎片化的特点。随着互联网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型方式逐步兴起,也在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教学工作成为现代化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阶段生活中发现,移动网络已经吸引了学生大多数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对于手机、平板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课本,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总体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字化教学模式,他们也更乐于接受选择性更好、操作更便捷、形式更多样、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如果教育者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呆板单一的教学理念进行英语教学共走,势必会引发教与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微课程作为“微时代”的产物,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微言大义、鞭辟入里的优势,在学习、阅读、授课方式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基本需求。

(二)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推动教学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也是如此。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泛化等新形势要求,导致教师的讲课能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使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等问题。相反,采用QQ、微信等新媒介形式进行英语文章、视频的教学和传播工作,在学生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因此,课程作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大学英语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强调需要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教形式等内容的变革,同样对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微课程的应用正是基于现代新技术的高效便捷特点,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对基础性知识进行细化的综合,实现丰富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法的形式。在大学英语的信息化建设中,引进微课程模式,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现实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变革[3]。

三、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构建出完善的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多种作用,在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学习内容的复习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方面都具备作用。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应用模式提出系统的应用方法。1.应用于课堂辅助阶段。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课堂中无法直观呈现的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编辑成符合学生理解的多元化微课程资料进行讲解,保证学生在说、学、读、写、用等多个环节得到训练。微课程能实现同类课程的共享,保证了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视频内容进行微调,不断更新和完善微课程的内容,保证语言运用和时展呈现出高度一致。这一过程能够在保证教学活力的同时,构建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应用于预习和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应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总结性特点。相对于有限的课时安排,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较重,因此需要针对大多数学生并无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将单元相关的预习资料以微课程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针对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将重点、难点问题以微课程的形式进行保存和发放,解决学生的问题,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效率[4]。

(二)微课程制作的注意事项

1.重视突出教学计划重点。由于微课程的特点,要求必须具备切入点精巧、教学计划的特点突出等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避免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保证教学工作的效果。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保证突出微课程制作的重点。

2.采用多模态制作模式。由于微课程具备较强的时间限制,因此要求教师应尽快切入到主题之中,保证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微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师可选择多模态制作方式,保证教学内容和形式具备较强的灵活性[5]。

四、结语

微课程的应用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要求一线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进行完善,积极有效的推行微课程的应用和完善工作。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和建议,为提高我国微课程的应用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4]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