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端午节真正的由来

时间:2022-04-23 11:03:53

导语:在端午节真正的由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二】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公文有约提供)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后天就是 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的大约有四、五种说法,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我想不少同学都有一些了解,老师再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历。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你早已听过无数遍,今天也无法让我们非常感动,但是,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恍如昨日刚发生的事,最后以韩国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而告终。虽然专家称“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并非坏事。但毕竟“端午节”一词还是被别国抢先一步给端走了。

这件事情无疑给国人敲响了保护中华文化的警钟,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有很多正濒临消失,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如世界三大艺术门类:西班牙的舞、意大利的歌、中国的戏曲。而中国戏曲现在有很多剧种已经失传,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赫哲族目前只有4000多人,能掌握自己民族语言的已不足几十人,整个赫哲族都在濒临消失,更别说民族文化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向日本人购买高质量的宣纸。试问,将来我们连过节都是要过别人国家的节日,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我们的祖先。

所幸近几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一些重要文化遗产纳入国家保护单位加以保护,8年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教育部还对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改革,在20多所学校尝试京剧进课堂的做法。刚刚过去的6月11日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日。但这些做法都还只是杯水车薪,甚至还引起各种争议。

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并非是已经过时的东西,相反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它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一个民族坚强的精神支柱,孔孟思想的指导价值对世界文明都有着巨大的贡献,时下,一些消极颓废的文化把人们引向歧途,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心灵空虚已成为社会的症结,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歹徒砍杀学生这些悲剧的发生更加向人们昭示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一起来好好度过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是我们非常简单就可以做到的,节日除了是一种欢庆活动外,更代表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因为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传统节日背后积淀的是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传承和延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端午节快乐!祝祖国永远繁荣富强。谢谢大家!

【五】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第2篇

形成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理解和对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跨文化交际应该是“一种双方的相互行为,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交际模式算不上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还应该包括向目的语文化输出本国文化。交流除了意味着对目的语文化的接纳,同时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传播。而我们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交际的目的大多集中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却很少有学生想到传播本国文化,这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重要原因。对于说起圣诞节、情人节如数家珍,说起端午节的由来却一头雾水的学生来说,失去了中国宽厚文化底蕴做支撑,即使想表达中国文化也很迷茫。“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片面强调了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而忽视了其正迁移作用。刘润清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任何外来语言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外语界泰斗许国璋教授也承认,在说英语时不敢说完全不用汉语思维。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能不受到汉语的干扰,但是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障碍,而应成为学习的桥梁。因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很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中国英语”是个客观存在。汪榕培教授甚至认为说点“中国英语”也无妨,主动学习一点“中国英语”也是必要的[3]。

2导入中国文化,克服文化失语现象

从上面分析看出,要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就要从重视本土文化入手,做到双向文化导入,将中国文化导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中国文化修养。

2.1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强化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理念的培养者,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理念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首先应从教师做起。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教好英语就可以了。但随着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地位的变化,单单教好目的语已远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首先,英语教师应树立重视中国文化的观念,并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加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教育。据统计,获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的母语文化放在第一位,可见母语文化这种强大的归属意识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是语言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另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成为具有双文化水平的教师。只有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英语教学中的有的放矢。教师平时也应该注意搜集英语中对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

2.2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开展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教育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文化素质选修课,一些英语教师尝试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他们的目标是在以西方文学文化教学的主旋律下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在英语课堂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开设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使命感和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宽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英语语言能力。近几年,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选修课中出现了英文版的《中国文化概况》、《弟子规》等课程。在一些院校,这些课程很受欢迎,师生都体现出很强的成就感和满意度。

2.3增加中国文化元素,开辟第二课堂由于目前的高职高专教材反映中国文化的内容比例很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文化,将中西文化的同异作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渗透到听、说、读、写、译多门课程中。以《英国国家概况》为例,《英国国家概况》是一门综合介绍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经济教育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自主搜集一些中国文化知识,布置值日报告、作文、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再比如一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在这门课上学生则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详尽的介绍,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做不同的演示。通过这些展示,学生从饮食、节日、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地域历史等方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消除了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陌生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体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许多学生甚至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文化展示。除了教学实践,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成为学习中国文化的实践场所。例如,在新年英语晚会上,西方经典剧目《威尼斯商人》和中国的《木兰从军》交相辉映,无疑为师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中西方文化学习欣赏的机会。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意识 旅游英语 翻译方法

一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贾玉新,1997:23)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王佐良先生曾说:“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当翻译界渐渐达成共识,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对翻译进行定义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仅把翻译囿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应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翻译。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英语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法律、、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旅游英语向游客传递的不仅是景区(点)的具体实用信息,更重要的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尤其对于外国游客,他们来中国旅游不仅是为了饱览中国的名山大川,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体验异域文化。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化。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 、旅游英语的翻译方法

1.地名、景点名称的翻译。地名的翻译一般适用完全音译,因为此类翻译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不会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如北京(Beijing) 、上海(Shanghai)、桂林(Guilin)等。

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法。

音译主要有两种情况:如果景点名称是单音,为了照顾韵节和外国人的读音习惯,最好连同名称后面的“湖”、“山”、“园”等一同译出。如泰山最好译为Taishan Mountain,而不宜译为Tai Mountain。如果景点名称是双音,则不必把后面的“湖”、“山”、“园”等音译出来。如白云山(Baiyun Mountain)、峨眉山(Emei Mountain)。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很多景点名称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如果忽视了跨文化意识,仅采用单纯的音译,不能反映其真正的意义和其中隐含的文化,此时应采取意译。例如“拙政园”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就要比Zhuozheng Garden效果好得多。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

在景点名称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加意译。这种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西方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比如:把天安门广场翻译成Tian’anmen Square,音意译结合,使外国游客一眼便能看懂。如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译成 Heavenly-peace Square,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无法传递出地名的信息。

2.历史人物的翻译。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介绍文物古迹或历史文化景点的时候,总会联系到许多历史人物。如果只把人物姓名简单译出,不做任何补充说明,游客就不能真正了解。可以采用加注法或借用法对历史人物作解释说明。

加注法就是添加相关的背景资料对人物的生卒年代、身份地位、历史功绩等加以补充说明,让游客对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不至于一头雾水。如:“秦始皇”可译为 “Qin Shihuang,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ted China in 221 B. C.…”

借用法就是借用西方游客比较熟悉或喜爱的西方文化中的人物来类比旅游资料中涉及到的中国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以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如将济公比作西方文化中的英雄罗宾汉,游客马上就会对济公形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的翻译。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朝代等并不熟悉,因此翻译时宜增加资料进行补充。比如:“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Longmen Grottoes were firstly carved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A.D.386―A.D.534) when emperor Xiaowen (A.D.471―A.D.499) moved his capital to Luoyang (A.D.493).” 译文把北魏朝代的起止年代、孝文帝的统治时间、及迁都洛阳的时间都用西方人比较熟悉的公元年份加以注释,能让外国游客对龙门石窟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4.诗词与古文的翻译。汉语旅游语篇常常引经据典,其中的诗词或古文不仅可以印证历史文化古迹的悠久历史,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但是,诗词与古文翻译起来难度较大,有的根本找不到相对应的译文,或者即使勉强翻译出来,也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来的优美意境,甚至产生歧义而引起误解。故旅游语篇中诗词与古文的翻译应该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删减、调整、或改写,以达到既能传达原文意义,又不失原文优美意境的效果。

5.文化中词汇缺项的处理与翻译。词汇缺项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语”,即在一种语言里有丰富文化含义的词汇,在另外一种文化里根本不存在,这是在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常会遇到的。由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或价值观念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文化词汇也是难以传达的,如阴阳八卦、天干地支、 功夫等,在英语里都没有合适的对应词。为了保持其原有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再现原语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可以用直译、音译加注或解释引申的方法处理,也就是说在音译名后添加必要的注释性词语,以弥补音译的不足。

6.民俗风情的理解和翻译。许多外国游客在旅游中常常会对中国的一些民俗风情情有独钟。这些传统的民俗风情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翻译时只有加以解释,才会使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民风民俗真正让游客理解。例如,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 )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译文语篇中要进一步解释节日的由来是为怀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节日风俗有人们划龙舟追思他的亡魂,向江中投掷一些食物等。

三 、结束语

总之,翻译不仅要逾越语言障碍,还要跨越文化鸿沟。对于蕴涵丰富而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的旅游英语,翻译时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准确系统地把握中外文化内涵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和基础,译出历史渊源,译出文化传统,译出纵横区别,这既是英译的目的,游客的目的,同时也是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惟有如此,才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建立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并通过这种纽带和桥梁,让游客能真正了解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中国。

[基金项目:2007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研究课题(SKL―2007―1111);2007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7D132)。]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淑杰:《关于中英文化缺项与词汇缺项的非对称性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3].王小卫:《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3。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1。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在合作学习思想上认识不足,存在误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表演给其他人看的,教师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什么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问生答,针对的只是个人,参与回答的人极其有限。甚至有些同学没有思考,就直接回答“不知道”。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优生表演,中等生和后进生处于“旁听”被动地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教科版)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找出我们身边存在哪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现象的活动,布置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现象,看看谁发现得最多,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学生代表发言后,我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也是对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尊重的一种表现。可这种行为在我们校园里随处可见。我们以后对浪费行为说‘不’。请你针对学校的这些现象,设计你的‘金点子’,看看谁的‘金点子’最好用。”学生们于是开动脑筋,有的要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学生说离开教室或宿舍就要关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得学习热情和创造性充分展现出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参与学习,他们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小组合作学习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多言堂”,使更多的学生拥有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如讲九年级思想品德《五千年文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让学生自愿组成几个小组来搜集相关资料:如汉字、文学艺术、建筑、中华民俗、中华武术……要求他们把本组搜集到的资料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同学展示出来并加以介绍。当时我要求做到图文并茂,要能够感染别人,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上课的那天,每个小组展示的内容都不一样:有图片展、有故事、有小品,他们像知识渊博的学者给大家讲中国汉字的历史和发展,讲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讲中国民俗清明节、端午节等的由来,讲中华武术少林、武当……。因为每个小组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都认为本组是最优秀的,所以他们小组对个人的分工很明确,这样,一节课的内容分为几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很精彩,富有特色。重要的是学生不用死记硬背,而是在轻松的氛围学到了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学生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要主动教会基础稍差的同学,帮后进生改进错误,进而掌握新知识,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当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11课《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时,我让学生看一则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小杰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小组派代表全班发交流:

小组1说:“我们小组认为小杰在上当受骗时能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并让人贩子受到法律的惩罚。”

小组2说:“我们在遇到陌生人时,不要轻易相信他,跟他走,遇到不对劲时要大声呼救。”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可以诱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促进学生想学、会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5篇

一、佛道节日的形成

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比较复杂,是由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但大致可分为三类:首先,传统节日大多和历法、节气有关,如春节与清明;其次,与神话传说或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关,如七夕节与端午节;再次,还与中国佛道节日有关,如中元节与腊八节。[①]中国佛道节日的形成,一部分与节气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佛道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纪念有关。换句话说,佛道节日的形成,主要与佛道本身有着密切关系。

依据佛教节日的形成因素,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佛教戒律而制定的比较特殊的修行日子。如佛教规定,僧众应当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一处,共诵《戒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便应按照情节轻重,依法忏悔。这叫“布萨”,意即“长养”,即断恶长善。汉地简称为“诵戒”。在一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中,雨水较多,应当定居寺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外出,这叫“安居”,又叫“结夏”。如因事延缓,不及定居,最迟也要在五月十五日定居下来,这叫“后安居”。在安居日满,即七月十五,僧众仍应集合一堂,任凭他人检举自己一切失误,从而忏悔,这叫“自恣”。可见,这类节日与节气有一定关系。

第二类是诸佛菩萨的圣诞及纪念日。汉地各寺院流传一些不见于经典的诸佛、菩萨诞日的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诞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诞日,三月十六日是准提菩萨诞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日,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诞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日,九月三十日是药师佛诞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日,特别是二月十九日观音诞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涅槃日,等等。但这些节日已很难考定。因为,除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是与释迦牟尼同时的印度人外(即便如此,他们的生卒年月也不可考),其余诸佛菩萨都属于彼岸世界,根本不可能用世俗的岁时来推算其诞日,何况也无岁月的记载。[②]因此,这类节日大概只能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纪念符号。

第三类是所谓“佛欢喜日”。[③]包括四月初八佛诞日的“浴佛法会”和七月十五自恣日的“盂兰盆会”。“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据此,世界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即以浴佛等方式来纪念佛的诞辰。至于“盂兰盆会”,盂兰是梵语,义为倒悬;盆为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意谓此供具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这是根据《佛说孟兰盆经》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据该经说:目连(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无由解脱。目连尽管神通第一,但不能救济其母,于是求救于佛。佛说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皆可解脱。在汉地,要算梁武帝最初举行这个法事。其后逐渐在民间普遍举行。

道教节日的形成也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三会日”、“三元日”、“五腊日”等历史较为久远的节日;二是诸神和祖师的圣诞;三是如来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少数佛菩萨的生日。需要指出,由于道教各派在信仰上的差异,所崇奉的神灵和祖师有同有异。一般说来,各派共尊的最高神三清、最高天神玉皇,以及历史悠久的三官诞辰、社会上影响很大的西王母、东岳大帝、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诞辰”日,是各派共奉的节日。而各派所奉的祖师,如正一派的张陵、三茅真君和许真君,全真道的吕洞宾、王重阳和邱处机等,他们的诞辰日,则是各派分奉的节日。值得指出,道教关于诸神的圣诞日期,除少数被尊为神灵的历史人物大体可查考外,其他多出于传说。因篇幅所限,这里主要阐述“三元日”和“三清圣诞”。

“三元日”的由来已久。“天”、“地”、“水”三官是东汉末期五斗米道初创时所信奉的主要神灵。魏晋南北朝时,三官信仰盛行不衰,出现了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时人认为三官于一年的特定三天中分别下降人间,考核世人的功过,决定世人的寿命。南北朝所出的《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说:“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谱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后来,这三个日子便演变为三官的生日。明代所出的《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目录·圣诞令节日期》说:“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圣诞;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圣诞;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圣诞。”从此,三元日作为道教重要节日,一直留传至今。

所谓“三清圣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又分别称作天宝君、灵宝君(或太上道君)和太上老君。“三清”作为道教最高神,早在唐初即已确立。其中,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本为“道”之化身,无始无终,本无所谓生日。但经后世道教徒的解释,仍赋予它们以明确的生日。在他们看来,元始天尊象征混沌,为阴阳初判的第一个大世纪,因此,以阳生阴降、夜短昼长的冬至日为其诞辰;灵宝天尊象征混沌始清,为阴阳开始分明的第二个大世纪,因此,以阴生阳消、昼短夜长的夏至日为其诞辰;第三位道德天尊,即老子,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仅能判断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而略早于孔子,却无从知晓他的生年月日。但在魏晋南北朝的佛道斗争中,道教为推崇和神化老子,不断将老子生年提前。至唐末杜光庭作《道德真经广圣义》,把老子生活年代推至殷商,并认定了年月日。该书卷二《释老君事迹氏族降生年代》说:“老君降生年代,即殷武丁九年庚辰岁二月十五日也。”关于老子的这个“生日”,为后世老子传记著作如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与《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元陈致虚《金丹大要仙派》等所沿袭,遂成为老子生日的定论。

二、佛道节日的内涵

前文业已指出,佛教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佛教戒律而制定的比较特殊的修行日子,第二类是诸佛菩萨的圣诞及纪念日,第三类是所谓“佛欢喜日”。佛欢喜日在佛教节日中最为隆重热烈,因此,这里主要阐述佛欢喜日的主要内涵。

佛欢喜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的“浴佛法会”,一是七月十五自恣日的“盂兰盆会”。这两天僧人在殿堂作法事,念佛号或举行其它纪念仪式。浴佛节前,佛教徒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此时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盛满了用旃檀、紫檀、沉香、麝香、丁香、龙脑、郁金等配制成的香汤,盆中供奉一尊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太子像一般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④]全寺僧侣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

沐浴前,寺院住持率领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边念边拿小勺舀汤浴佛。浴毕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如果很多人参加浴佛,则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整个仪式庄严隆重,展现出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⑤]另外,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而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布施钱物,或礼佛诵经,或听法师讲经,或打斋供众,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同时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这些活动往往持续多日,且人数众多,年复一年,因而形成了传统的庙会。[⑥]

在“盂兰盆会”期间,除施斋供僧外,寺院还举行诵经法会,放焰口、放灯和水陆法会等佛事活动。其中,水陆法会是佛教寺庙中所举行的大型佛事活动,它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有的叫水陆道场、水陆斋,因为这种佛事是以供饮食为主,为超度水陆一切亡魂而设。[⑦]水陆法会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先亡者祖先幽灵所作的追善菩提,二是将此功德回施到施主自身及其眷属,得以延寿增福,三是救济六道众生普超三界。水陆法会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长,多则四十九天,少则七天;二是规模大,参加的僧人从数十至上百,乃至多达千人;三是法事全,凡佛教各种常见法事无不包括在内,还要悬挂多则两百余幅,少则一百二十幅的“水陆画”。“水陆画”可分为三类:一是佛教系统的诸佛菩萨、诸天、明王、罗汉、护法神等;二是道教和中国民间神祗,如三清、五岳、八仙、十二真君、二十八宿等;三是佛道和民间信仰并已汉化的龙王、阎王、六道中的畜生、饿鬼等。

水陆法会的道场分为外坛和内坛。外坛多设于环绕大殿或法堂的厢房配殿中,是念佛诵经的坛场;内坛多设于寺庙中心的大殿或法堂,是法会活动的主要坛场,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道场按七天进行。在这七天中,每夜都要放焰口。[⑧]第六夜放“五方焰口”,即针对东西南北四方和地下幽冥的焰口。这台焰口规模最大,为水陆法会的。

在道教诸神圣诞日中,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三元日。道观照例要建醮,拜忏修身谢过,并与民间庆贺、祭祖等风俗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道士认为在圣诞日建醮、诵经,功德倍于常时。民间也以宫观庙宇为核心,举办打醮、赛会、神道出巡等民俗活动。

三元节中的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它与民俗元宵节结合在一起,又称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张灯的习俗与道教前身方仙道及道教的活动直接相关。特别是正月十五定为天官的生日,从而张灯与庆祝天官生日联系在一起,“天官赐福”为元宵更增添了欢乐气氛。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而在农村,则举行诸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文娱活动。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地官赦罪。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核。道教在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另外,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因此,此日是佛道两教共同庆贺的节日,并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中元的民俗活动,围绕着祭祖祀鬼,有城隍出巡,道观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随着华人迁移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将中元节的风俗带到那些地方。马来西亚槟城的中元节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远近闻名。下元节的影响不如上、中元节,从略。

总之,道教节日的主要内涵,大体可从教内、教外两个角度去说明:一是对教内道士来说,主要是斋戒、建醮。斋戒既是道教徒的日常修持,也是节日举行仪式之前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保持身心的洁净,虔诚奉道。中国古代就有斋戒之说。[⑨]道教创立以后,继承了斋戒之法,用以检束身心,祭祀天地神灵。“醮”为道教对其祭祀仪礼的一种称呼。“醮”之大者,为“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总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罗天大醮”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道教建醮目的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超度亡灵等等。二是对教外民众而言,在道教重要节日一般要举行比较隆重的还愿活动,通常采取报赛或称赛神的方式,即在一定地域民众集体参与的、规模较大的酬神活动。他们用鼓乐、歌舞等形状来娱乐神灵。[⑩]按其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家一姓或者个人为祈求、还愿举行的报赛活动,规模较小,没有定时;另一种是某一地方有势力者出面组织,民众集资的报赛活动,规模较大,一般在神诞日、庙会中举行,称为赛会。

三、佛道节日的特点

根据前文对佛道节日之形成、内涵的阐述,可进而分析、概括佛道节日的若干特点如下:

第一、从佛道节日的形成依据及活动形式看,与普通传统节日比较,自然性、客观性的根据不够充分,而宗教色彩比较浓厚,主要与佛道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纪念有关。正所谓“神明圣诞各以义起者也”(王逵《蠡海集》引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一)。这句话表明了佛道节日的一个主要特点。另外,佛道节日的活动形式一般有一整套、一系列的宗教活动程序与议轨。但透过这些宗教活动程序与议轨,可以看出,其实质内涵却是一种人文理性或文化自觉,亦即“义”的表现。

第二、佛道节日与传统民俗节日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把佛道节日视为传统民俗节日的特殊部分,那么从逻辑上讲,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佛道节日包含于民俗节日之中。只不过,某些佛道节日的民俗化程度、也即社会化程度不够深广,只是局限于某一区域或佛寺道观之中。从史实上讲,佛道节日与民俗节日存在交叉、重合关系,如道教上元节与元宵节。从历史演变上讲,佛道节日与民俗节日存在转化关系。例如,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第三、佛道节日之间的交叉、重合关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合一”观念表现在节日上的反映。例如,农历七月十五既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另外,佛道节日之间的交叉、重合关系,不仅表现在时间上的重合,而且体现在节日的某些活动内容上的一致。此外,在佛寺道观中,尽管原有自己对本身神灵菩萨的一些设定,但在长期的演变中,佛道之间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特别是某些乡间民众所立的庙,其中神仙、菩萨与人鬼同供一堂,就更为普遍了。例如,观音菩萨本属佛菩萨系统,后来,由于民众信仰的需求而走进了道观。道教吸收观音之后,一般称为慈航大士。

第四、佛道诸神圣诞的庆典活动在民间的影响,视其法力大小、道行高低及与民众生活的疏密关系而程度不同。以道教为例,有的尊神地位崇高,如老君、玉皇、九皇、关帝、东岳大帝、吕祖等,其圣诞的民俗活动遍于全国;有的神道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如城隍、土地、灶君等,其生辰的庆贺活动,也久传不衰。有的神祀偏于一隅,影响地方民俗,如五圣盛于江南,杨泗将军之祀在长江中下游。不过,也有些地方神祀渐盛于全国乃至远播海外,如妈祖之祀。

第五、佛道法事的规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与等级。例如,道教所谓“三箓斋”,斋,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传统称呼;三箓,指的是金箓斋、玉箓斋和黄箓斋。南宋高道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说:“三箓者,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国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惟后妃臣僚用之;三者黄箓斋,济生度死,下拔地狱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由此可知,三箓斋法的使用范围是随尊卑、等级之异而不同。

第六、佛道节日与佛道信仰、教义及修持有着密切关系。佛菩萨的圣诞和纪念日,寺院中都要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按照佛教的惯例,释迦牟尼佛圣诞适宜放生念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释迦牟尼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诵经一卷,比常日有百千万功德;观音菩萨圣诞念《普门品》一卷,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地藏菩萨圣诞念《地藏经》一部,胜造恒沙七宝塔之功德;阿弥陀佛圣诞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等等。另外,修习忏法是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仪。其组织的程序是:1、严净道场,2、净身,3、三业供养,4、奉请三宝,5、赞叹三宝,6、礼拜,7、忏海,8、行道旋绕,9、诵经,10、坐禅正观实相。这些行仪的主要目的是借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达到证悟。道教也是如此。《度人经集注》称:“修斋持戒,行香诵经,功德既深,福报亦重。上可以消灭天灾,保镇帝王之祚;下可以禳除毒害,普度苍生之厄。”《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说:“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欲学道者,清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灭。”明代天师张宇初《道门十规》讲:“凡持诵之士,必当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诵。诚如对越上帝,默与心神交会。心念无二,句字真正,涧声正气,神畅气和,庶几有功。”总之,佛道均认为,在节日中斋戒、诵经、施法、建醮,功德倍于平常。因而可以说,佛道信仰、教义及修持为佛道节日活动注入了浓厚的宗教文化精神。

那么,怎样理解这种宗教文化精神?概括地说,佛教的核心信仰是“佛”,而“佛”的实质内涵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道教的核心信仰是“神仙”,而“神仙”的本质是道德的化身,所以,道教实质上是以“道德”为核心信仰。它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佛教强调慈悲、平等,遵循“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八正道”等佛门戒律,道教强调性命双修、身国同治,实践“守道”、“积德”、“自然”、“无为”、“清净”、“寡欲”、“柔弱”、“不争”等道教信条。正是这些内容决定了佛道节日的文化精神和道德意义。并且反映了佛道节日文化的最本质的特点。

四、佛道节日的意义

佛道节日有何意义?特别是,相对于其他传统民俗节日,有什么独特意义?不妨首先反思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当下境况。试以春节为例。春节是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临,几乎家家挂灯笼、贴春联、贴年画、装居室。春节之前的“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零点前后,炮仗连绵,响彻夜空,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人们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人们还举行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等文娱活动,好一派喜庆热闹、和谐安定的景象。这是对春节的一个粗浅的描述。进而言之,在春节期间,人们注重对祖先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注重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络和沟通,这对于家庭凝聚、调节身心、改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等都有着特殊意义。春节,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还有更深远的意义,这就是“辞旧迎新”:[11]人们总结、欢庆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就;同时,祈盼来年的平安幸福和更大发展。这是新旧交替之际人们的普遍心理,也是春节的核心内涵。这也是春节为什么能够绵延几千年、并在诸多节日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

但值得注意,春节也有“另外一面”:在社会,不少人在春节期间大吃大喝,甚至酗酒赌博;在机关,一些官员利用春节跑关系、走后门,春节竟成了滋生贪污腐化的一个高峰时间段;在商场,一些商贩趁春节期间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惟利是图,把节日看成赚钱的大好时机;在百姓,“一部分青少年过春节攀比压岁钱的多少,把春节看成‘致富’的机会;拜年的形式依旧,内容却变了味,鞠躬、磕头之后立即伸手要红包,把‘拜年’也变成了一种经济活动。”[12]由此可见,尽管春节一直是国人的重要节日,但春节的“年味”(真正意味)却越来越淡,渐行渐远。有学者指出,“不但过年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不小的变化,就是内心那种憧憬与期盼也无从捡拾了。”[13]因此,笔者不禁要问: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究竟还有多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深意呢?如果这种深意已经缺失,那么,所谓“过春节”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

正是基于对春节这些负面现象的观察和反思,笔者认为,佛道节日文化中的某些内涵与精神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首先,佛道信徒在节日期间斋戒、诵经,这对于个人净化身心和提升道德品质不无裨益;其次,佛寺道观在重要节日期间做法会、办道场,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至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这对增进社会、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再次,佛教、道教在节日期间特别提倡和讲究素食、放生,强调关爱自然、保护自然,这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无意义。所以,如果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那么佛道节日文化中的这些内涵与精神都值得参考和借鉴。比如,在春节期间,不妨提倡读点《四书》、《史记》和唐诗宋词等等;在家庭成员团聚时,除了欢声笑语,也不妨提倡静坐片刻,做一点“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功夫;在社区,不妨组织一些公益性的爱心活动。诸如此类,无论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应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佛道节日的文化理念对世俗畸形变味的过节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纠偏作用。当然,佛道节日文化自身也有局限性。这是不可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宗教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信仰,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自身混杂各种成分,而且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千差万别的。关键在于宗教自身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人们对宗教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唯有如此,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一个和平美好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2] 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钱逊《谈谈“节日文化”》,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2月8日

[4] 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载《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23日

[5] 李英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当然,中国传统节日都是中国传统民俗的重要体现。而传统民俗的形成,一般又与传统宗教(牟钟鉴先生称之为“宗法性传统宗教”,见牟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关。从这个角度说,传统节日的形成亦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

[②] 或传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以永明为弥陀化身,就以此日作为弥陀诞日;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诞日,以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就以此日作为弥勒诞日。

[③] 根据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涅槃同是四月八日。但是汉地习惯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为佛涅槃日。在南传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根据上座部的传说,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生日,同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

[④] 太子像一般为高约六寸的铜质镀金童子立像,据《太子成道经》记载,悉达多太子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但汉传佛教的太子像恰好相反,大多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这样尽管不合佛经,但却符合中国汉地“以左为大”的传统习惯。

[⑤] 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报本章》卷二的“佛降诞”条中,对浴佛仪制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广为奉行。但另有一些寺院的浴佛方法侧重于法会的仪规,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恭迎佛像。第二,安座沐浴。第三,祝圣绕佛。第四,回向皈依。

[⑥] 过去在佛诞日,寺庙还经常举行“行像”的仪式,即用庄严宝饰的车载着佛像巡行街市。但“行像”费用极大,又妨碍城内交通和治安,故后来汉传佛教寺院不再推行,而以浴佛代之。

[⑦] 关于水陆法会的缘起,据《释门正统》中记载:相传梁武帝梦见一位神僧告诉他,六道四生受苦无量,应作水陆斋普济他们,这是所有功德中最大的功德。于是,梁武帝撰水陆仪文,在金山寺依仪修设。梁武帝亲临法会,并诏僧佑律师宣读仪文。这是水陆法会的肇始。

[⑧] 所谓“焰口”,亦称“面燃”,佛经中饿鬼名。据《焰口饿鬼经》称,阿难夜见饿鬼,名焰口,为免使自己堕为饿鬼,并使诸饿鬼解除痛苦,于是求佛帮助,佛遂为其说诵经咒。密宗有专对这种饿鬼施食的经咒和念诵议轨,据此举行的仪式称为“放焰口”。

[⑨] 《周易·系辞上》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孟子·离娄下》称,“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庄子·人间世》也有“心斋”的说法。《礼记》的《曲礼》和《祭法》篇都有关于斋戒的记述,称“斋戒以告鬼神”,“及其将齐(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心不苟虑,手足不苟动”。

[⑩] 这一风俗由来甚古。古代民间常用女巫歌舞事神,以后相沿,无论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萨、神仙,还是一般民间信仰的神庙,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娱乐一类形式。道教在民间影响很大,民间报赛的不少活动与道教有关。

[11]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头。1911年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但其辞旧迎新的意义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