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3:21:21
导语:在神经外科医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管理和服务
2009年12月18日至2010年1月17日之间,本人参加了江苏省卫生厅的两岸医护交流计划,赴台北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学习交流,短短的一个月间,台湾的风土人情还没有看够,但荣总神经外科已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祖国宝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台湾同胞热情真诚。在台湾我们得到了台湾医师联盟和医院领导的热情照顾,而且在交流学习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台湾的医疗管理、医学教育模式均比大陆发展的要好,尤其是细致化的医院管理;人性化的护理制度;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与时俱进的医疗水平等等,使我此行得益匪浅。下面简单谈几点此次交流的体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教学过程中能加以借鉴。
1、台湾医师的工作强度和敬业精神。
相对大陆的情况来说,台湾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强度明显要高于目前大陆神经外科。台湾神经外科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工作相当刻苦。部分同他们的体制有关系,因为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一直到被聘为主治医师以前,工作单位并不固定,为谋求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位,他们必须要拼命丰富自己的专科知识,以及手术的基本功。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早上通常7点钟以前都到医院了,每个医疗小组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到院后如果不是参加大交班(荣总医院神外不是每天都交班的,一般每周只有一次),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临床工作中去,先在主治医师的带领下查房,查房时间不长,查完房就进手术室了。每个临床小组每天都有手术,少则1台,多的时候有3到4台。虽然数量上的情况同苏州差不多,但是他们的人手很少,每个临床小组只有一个主治医师,下面有2到3个住院医师,没有研究生、进修生等。所以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手术如果比较大,经常会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结束,甚至更晚。可以这么说,年轻医生基本上是整天泡在医院里,没有过多的时间从事休闲和个人活动。其别是住院总医师,更是差不多在参加一场魔鬼训练,在两年的住院总时间里,基本上所有的手术,所有的学术活动,所有的神经外科急诊,都由他来安排。一年的强化训练常常带领丰厚的果实,我发现由于他们手术的机会比我们的同年龄段医生要多得多,所以他们成长起来要比大陆的神经外科医师快一点。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中,所有的年轻医生都在医院附近租房,减少在上下班路上耗费的时间。台北交通拥挤,如果家里住得远,根本不可能早上及时赶到医院。
反观大陆的情况,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深思。一是现在的大学扩招,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扩招,虽然缓解了失业率对政府的压力。但是也使过多的医学院校学生涌入大医院中,虽然存在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但是实际上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生还是偏多的,深入了解医院的现状就会发现二者并不矛盾。医院看病难主要存在于三级甲等医院,是由于床位数、手术台、门诊容纳量等诸多因素制约造成的。但是就我看目前大多数的科室的医生数量是过多的,人才结构也不太合理。外科的情况基本上是年轻医生抢着上手术台,平均到每个医生身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不多。像荣总神经外科这样全台最出名的机构,他们每年培养的住院医生只有1到2人,而我们的各大附属医院,有的研究生导师每年招的研究生就达5人以上。虽然大家工作的热情很高,但是同他们比起来,由于医生数量比较多,每个人的工作量要少很多,存在一定的人浮于事的现象。可以说知名专家学者都很忙,但是应该得到正规化培训的年轻医生却缺乏临床锻炼的机会。有很多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后,并不能达到应该有的临床水平,为他们今后谋求工作、今后的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医院人事状况已经饱和,医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部分学生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甚至有人一开始就产生了想混日子的想法。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位实习医生,问他几个问题是一问三不知,后来我希望他工作一周期间认真看书,一周后回答同样的问题,结果一周后仍然不能作答,令人失望。后来通过侧方了解到,该同学毕业后就放弃了学医的道路,弃医从商了。虽然只是的个别的例子,但是我不得不想我们的医学教学的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是有所偏差?今后的工作中,除了培养每位学子的基本医学知识外,是不是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培养兴趣、指导他们今后正确的定位?比如说,社区卫生工作是今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指导他们今后积极往此方向谋求发展。
2、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台湾的专科医师训练是由各个专科协会制定的,参加者必须是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经医师考试合格者。经过医师考试合格者可获得住院医师的资格,然后即可参加专科医师培训,一般不同的医学专科培训的年限并不相同,一般是3到7年,培训结束经过专科医师考试合格可以取得专科医师学会的认证书,专科医师取得后并不是终身制的,一般6年换证一次,6年期间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住院医师经过培训成长为合格的专科医师后,如果得到某医院的接受,就可以被聘请为主治医师。完善的训练体系能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打下健全的知识基础及训练纯熟的技术,并培养前瞻的眼光及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储备和更新医学人才,保障了神经医学的水准和品质。
从他们的培训制度我们可以知道,在成长为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之前,他们都不可能取得荣总医院正式员工的资格。所以他们在专科医师培训的阶段,必须要努力使自己临床技能到得进步并通过专科考试,只有成为一个合格的专科医师,才有可能被各个医院接受认可并聘用。而我们江苏省的情况是大学一毕业就开始找单位了,一旦被单位聘用,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是不会被单位解聘的。研究生教育也大致如此。分析其中的差别,我认为他们的机制好在年轻医生在自己的黄金时间段能得到强化的训练,虽然我观察的时间不长。但是发现年轻医生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会得到非常正规化的培养。荣总同年龄段的医生,在手术操作、基础知识上的基本能力上要强于我们。除了个人谋求发展的动力外,这种机制对医院的约束力也是存在的。因为每个同档次的医院每年都有专科医师培训出来,如果荣总的神经外科培训出来的医生在别的医院被聘为主治医师后,实际临床水平不能达到必要的水准,势必会影响荣总神外的声誉。
而我们的情况是,参加专科培训的是定科的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博士生,定科的住院医师是本院医生,比起台湾的情况来说他们面对的压力要小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要面临通过课题研究的关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来。另外由于大家的临床手术机会并不多,也没有一个标准来界定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究竟应该达到怎样的临床水平,所以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常规手术都不能完成。现在国内的少数大医院也开始了住院总医师制度的实施,对将来进一步规范专科医师的培训我认为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省内也尽快出台住院总医师制度的培训方案,并使之法规化、制度化,必将对学科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
3、注重对外的交流
荣总神经外科的历史很悠久,早在1975年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外交流,特别是同世界知名的神经外科机构进行交流互动。从1981年起,神经外科就派黄俊一医师和张光雄医师去美国Minnesota进修学习,全部由院内基金赞助出国,以后每年都保证有人在全球顶尖的神经外科中心学习。除了医生以外,还将专职护士和技术人员送出去培养。出国进修之处遍布北美、英、法、德、瑞典、日本等国。在他们颅底外科实验室的墙上,有相当多的业内公认的神经外科权威留下的手印,比如所Yasargil、Roton、Oinas等。每年在他们举办的国际性学术论坛上面,都有很多专家过来交流。在相关法律的支持下,他们还会邀请他们参加荣总的手术。
当然,我们大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师被送出去交流学习。但是就我们苏州神经外科的情况来说,仍然有借鉴之处。一是出去的进修人员虽然不少,但是很多是在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或者是攻读博士后,与临床有所脱节。很多出去学习的医师虽然发表了很多基础医学的论文,但临床技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个别的甚至是出去是为了所谓的“镀镀金”而已。二是与全球最著名的神经外科临床机构交流不多,而荣总神经外科只要年青医生专科医师培训结束,被聘为本院主治医师后,就会由院方派往世界最顶尖的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学习。使他们的临床水平始终同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在荣总的日子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手术室里,通过观摩手术,我发现他们的手术能力和硬件设施,都是业内领先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也是妨碍了我们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那就是语言问题。台湾的医学教育都是英文化的,没有翻译成中文的西医教材。医学生又是青年中的精英,大多英语基础良好,特别是口语能力普遍强于我们大陆的情况。平常交班、病历、病例讨论、学术活动都是用的英语,对于他们同国外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我欣喜地看到,我们苏州大学医学部目前也越来越国际化了,比如说海外留学生的教学全部使用的英文教材,留学生的数量也越逐年增多,对于扩大苏州大学和附属医院的影响、提高临床大夫的英语水平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4、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系统化的和不断完善的资讯管理使得荣总在很多的地方都节省了人力资源和避免人力浪费,从而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第一次看到那么周全和人性化的“安宁照顾”令我非常感动。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办法用镜头带回来和大家分享,因为那将涉及到人权,一个已经过世的人的人权,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就深深体会到的人权的真正意义。在管理方面不仅是对病人人性化,对医生护士甚至是护工都能够做到人性化。台湾的健保制度是比较完善的,民众的满意度也很高,在健保制度的基础上,荣总更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品质医疗及良心服务。医疗服务的目的包括:快速而且有效地利用最新的医学新知及设施;恢复到亚健康的目标,达到预防疾病产生之目的;促使亚健康民众恢复到健康状态,达到促进健康之目的。
对于荣总的医疗服务,我体会最深的是人性的关怀,由于时间仓促,我主要是观察到了护理部对病人的悉心照顾。令外,我参加了小儿神经外科的脑瘤患者整合门诊的活动,同国内近年来流行的MDT略有不同,主要目的的回访术后的脑瘤患儿。活动不光由神经外科大夫、病人及其家属参加,还包括放疗科、放射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活动会给小儿及家属分析病情,提供建议,包括护士都会给每一位病员提供合理的建议。我想这样的服务给病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疗方面的指导,更主要的是带给他们了温暖和关怀。
铸就“成才之路”
少年时代的王正敏酷爱读书,业余时间最爱做的事,就是去福州路上的旧书店“淘宝”,而“博览群书”带给王正敏的,是宽广的知识面和完善的自学能力。1952年,王正敏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就读于耳鼻喉科专业。毕业后的最初两年里,王正敏留校担任行政工作。期间,他还被公派去北京中医研究院学过医学史。在跟随老中医“抄方”的同时,好学的王正敏把《内经知要》《金匮论》《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的主要章节背得滚瓜烂熟,一心想要把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不过两年以后,王正敏又因工作需要,被调入眼耳鼻喉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王正敏说,这段近乎“杂乱”的工作经历对他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历史,学到了许多医院里学不到的东西。
1980年,王正敏获得了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深造。那是一所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获得博士学位和第一届诺贝尔奖得主伦琴工作过的大学。当时,王正敏师从国际著名耳神经颅底外科专家――U.Fisch教授。由于我国当时的耳鼻喉科设备和技术非常落后,与国外有着30年左右的差距,故导师最初对王正敏这个中国学生并不在意,甚至认为两年的进修期“实在是太长了”。但不久以后,王正敏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导师对其刮目相看。一天傍晚,急诊室突然来了一位因甲状腺癌压迫气管导致喉阻塞的病人,必须立即行气管切开术。由于该病人是政府要员,故Fisch教授决定亲自主刀,并找来正在图书馆看书的王正敏当助手(其他医生已经下班)。手术前,王正敏仔细摸准了气管的位置,手术时积极协助导师,使病人最终化险为夷。从此以后,Fisch教授对王正敏的态度大为改观,指定他做他主刀手术的第一助手。而这对一个外国进修医生而言,是莫大的荣誉!王正敏回忆说,在瑞士学习的两年是极其艰苦的。他每天早上七点进病房,查房,然后进手术室。手术一般下午4点左右结束,他便立刻去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直至深夜。不过,两年的艰苦磨练也为王正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不仅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掌握了世界领先的颅底神经外科技术,并与导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王正敏还用导师赠予他的2万瑞士法郎津贴购买了一批耳科精密器械,带回国后,全部上交给医院。
留学归国以后,王正敏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在听觉科学和颅底神经外科领域不断攀登,大胆创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在国内率先应用激光小窗技术治疗耳硬化症,发明楔形人工镫骨,完善中耳炎功能性根治技术,使我国的听力重建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他大胆闯入颅底显微外科这一全新领域,独创“三明治”式修复法治疗侵犯前颅底的鼻肿瘤,有效杜绝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他以显微外科结合头颈外科,进入富含脑神经和大血管的侧颅底摘除肿瘤、修复神经;他主持医学、生物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协作,自行设计独立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耳蜗原型,并于2005年作为医院产权,实现了科技转化。目前,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人工耳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从医5。多年来,王正敏共获得科研奖励近30项。其中,“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14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近200篇。
德“量”双馨
成就“大家风范”
如今,年逾七旬的王正敏依然在临床一线努力工作着,看门诊、查房、做手术。王正敏常说,钻研医术是一名医生的终生使命,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治病救人。王正敏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知道他的工作习惯每当手术和查房时,病人是第一位的,拒绝一切外界干扰。尤其在手术时,平时谈笑风生的他,突然像换了一个人,变得异常严肃。
王正敏的病人特别多,且大多是疑难杂症和手术风险大的病人,他们更是求诊心切。为了让所有门诊病人都能满意而归,他会尽量多给病人一点时间,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每当看完一个病人,王正敏总会问一句话:“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直到病人表示没有任何疑问后,他才会叫下一位病人。正因为如此,王正敏总是“看得最慢”,常到下午2点左右才吃午饭。“病人信任我,排那么久的队,绝对不能几分钟就把他们‘打发’了啊!有些病人为了能挂上号,隔天晚上就来排队,实在是对不起他们……”说到这里,王正敏的眼里充满了同情与怜惜。王正敏还认为,医生看病,不能用“纯技术”来对待病人。在与病人交流、说明病情的时候,医生应充分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特别是面对绝症或无望治愈的病人时,医生更应当用婉转的语气告知,不要让病人在身体受创之后,精神也随之“垮掉”。
王正敏诊治病人,从来没有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之分,一律平等对待。在临床工作中,他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常亲自为重症病人换药。一次,王正敏在下楼梯时,不慎扭伤了脚,脚背当时就肿了起来。同事们催他快去拍片,看是否有骨折。但王正敏却表示,他一定要为住院病人做完手术之后,才去检查。因为他如果不这么做,病人就要多住一天病房,多花钱!
王正敏对自己的手术追求完美,对每一位病人都负责到底。颅底疾病情况复杂,每个病人都各有特点。为此他强调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设计最佳手术方案。他总是说:“就算手术成功率很高,也一定要把病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对病人来说,成功或失败都是100%,不能用文献或书本记载的成功率、失败率等统计学数字来衡量。”有一次,他替一名曾在外院做过多次手术无效,病况更加复杂的耳硬化病人做高难度的人工镫骨植入手术。当人工镫骨植入到位后,突然发生了轻微变形。大家心中暗忖:“对这种曾经做过多次手术的病人而言,能做到现在这份上,已经十分不易,手术可以结束了。”不料,王正敏却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十分惊讶的决定――去除已经放置的人工镫骨,重新来过!最终,手术圆满成功!病人出院时,紧紧拉住王正敏的手,热泪盈眶地说:“王教授,是您让我恢复了听力,我这一辈子忘不了您!”王正敏却说:“要感谢的是您对我的信任。”在与中青年医师交谈时,王正敏常说:“做耳显微手术,成功的秘诀不仅是娴熟的技巧,更要精神,白求恩式的精神。”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王正敏的病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纷纷送来锦旗和表扬信。不少病人为表达对王正敏的谢意,给他送去“红包”和礼品,但都被王正敏一一拒绝。遇到实在解释不通的情况,他就及时上交医院处理。王正敏很想对病人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治病救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病人。看到病人康复,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治学严谨 不容半点虚假
王正敏的正直和严谨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无论做临床还是搞科研,都一定要杜绝“FFP”―S造假、捏造和剽窃。
同样,他也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0世纪80年代,国外设计了一种高科技植入器――可编程数字人工耳蜗,使神经性耳聋病人获得了听觉,但20多万元的昂贵费用,也让大多数病人望而却步。“外国有,中国也一定要有!”王正敏下定决心,开始研制中国人自己的人工耳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医学,生物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下,王正敏终于研制出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编程数字人工耳蜗!国产人工耳蜗完成技术转让,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复后,正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由于国产人工耳蜗在国内是新生事物,故临床验证例数可自行规定。但为保证产品质量,王正敏说服生产企业做更多临床试验,并写信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同类产品的先例,一定要完成不少于40例验证,才能获批。一个人以如此高标准来完成成果转化,是多么难能可贵。是什么驱使王正敏这么做?我想,这就是一位科学家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吧!
不过,王正敏也欣慰地告诉记者,国产人工耳蜗从实验到临床的转化虽非易亭,但目前进展顺利。由于国产电子耳蜗的价格大大低于进口产品,一旦成功上市,将使更多神经性耳聋病人受益。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不保留
王正敏以极其严谨、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著书立说,主编专著12部,包括我国首部《颅底外科学》和业已成为广大中青年医师经典指导教材的《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等。
王正敏要求全科医生继承学科前辈“严格带教”的传统,敬重师长。他常说:“大家一定要牢记,我们是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王正敏爱才惜才,多年来悉心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并主动“让位”,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与此同时,王正敏还通过举办学习班、学术会议等方法,毫不保留地向全国多家教学医院的医生推广他的临床新技术,全面提升我国的听觉医学和颅底神经外科技术水平。他常说:“我一个人,我们一家医院为病人服务,数量毕竟有限,必须‘广覆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医生。”不少经过王正敏培训和指导的医生,已成为当地医院的主任和骨干。
此外,王正敏也很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他认为,培养接班人,要从大学生抓起。虽然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次上课前,他都精心备课,还负责带领科内医师,完成一系列影像教材,力求把深奥的医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一听就懂、一听就记牢”。在他的带领下,“耳鼻喉科”2次获得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王正敏擅长科研,也重视科普。他笑称,自己就是看着《科学画报》长大的。他曾受遨为市民做过多次科普讲座,也写过一些科普文章。他认为,广大群众应该多读一些医学科普书籍,多学一点医学知识。这么做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也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知足长乐
顺其自然也“养生”
现年73岁高龄的王正敏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坚持看门诊,做手术、查房,带博士生、搞科研……问起他的养生之道,王正敏的回答让记者有点吃惊:“基本不养生,三餐温饱,累了就睡,知足长乐,顺其自然,不刻意锻炼(没时间),很少吃药,从来不吃保健品。”王正敏说,虽然自己平时没时间运动,但身体倒一直不错,没得过大病,也没有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外科医生的“职业病”。当感觉疲劳或压力大时,他就打开电视,看会儿足球和拳击比赛等体育节目来“解乏”。
王正敏说,由于自己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上,对家务关心甚少。在他取得的这些成绩里面,家人的支持功不可没。“有首歌这么唱: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但在我们家,99%的功劳归老爱人,我只占1%,哈哈……”说到这里,王正敏大笑起来,把记者也逗乐了……
北大一院医学影像科在三维后处理的应用方面多有实践,尤其在前列腺癌的MRI三维成像、肝脏肿瘤的CT三维重建等方面积累很多经验,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肿瘤影像学》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王霄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功能成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华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自1998年至今,已先后发表署名科学论文15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基金。
8月16日,《e医疗》就北大一院的医学影像三维实践、医学影像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三维影像今后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王霄英进行了专访。
前列腺癌和肝癌的三维应用较多
| 贵院的三维影像应用有哪些?
王霄英:我们做前列腺癌辅助诊断挺多的,医院有国内最大的前列腺癌数据库,甚至可以做到把某个地方发生前列腺癌的概率标志在腺体的三维图像上,这对外科医生引导穿刺特别有帮助。
我们医院的泌尿外科比较有特点,在临床外科里实力比较强,他们要求每个肾癌病例都要进行三维重建,有一整套严格的对肾癌进行三维重建的要求:重建哪几个解剖的位置、重建哪些血管和肿瘤的关系等。
另外,应用较多的还有普外科,他们经常需要影像科配合做肝脏的三维重建。我们医院在进行较大的肝脏肿瘤切除之前,都会要求根据CT断层图像做一个三维重建,以选择切除不同的肝段及血管,我觉得这个也蛮有特色的。
| 临床科室如何查看医学影像科的影像?可以实现三维影像传输吗?
王霄英: 二维图像是通过PACS查看的。我们医院有两套服务器,一套是医学影像科自己用的,能力比较强一些,存储量也比较大;另一套是用于临床浏览的服务器,存储三个月内所有的临床图像,临床医生有查看自己科室所有患者影像资料的权限。
具体到三维图像,最早是临床医生到我们科室来看,后来他们要求我们做好了传给他们,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机器只能存储二维影像,所以传输的还只是静态的二维图像,暂时没办法实现三维影像的传输,虽然临床医生很希望我们能这么做,但是他们会定义几个标准位置给我们,我们会跟临床科室沟通,告诉他们冠状位怎么看,轴位怎么看等。
三维影像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 三维影像能带来什么好处?
王霄英:三维重建给外科大夫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他们关心病变组织能不能切除、怎么切除,三维重建就是告诉他们这些的。
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开展了一项新业务:用呼吸内镜把肺气肿的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切除之后剩余的肺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收缩,这样患者的肺功能会保持得很好。这个手术非常依赖CT三维重建,以确定病变区域的支气管以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的关系。进行这种手术前,呼吸内科主任往往会亲自到我们科室来,对如何重建三维图像提出要求。由于有了三维重建,呼吸内科的医生开始用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这可以说是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此外,三维影像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有了三维影像,患者和家属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病情,医生省去了很多解释工作。而且,对医生更信服的患者的依从性会大大提升,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我觉得,三维影像后处理会改变整个医疗服务的模式和理念。
MDT已成常态机制
| 贵院是否有多学科团队机制(MDT)?
王霄英:在接受你采访之前,我和泌尿科主任、放疗科主任在给一个前列腺癌患者做会诊,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多学科团队。我们科参与更多的是跟随临床科室一起查房,有时也会安排某个具体疑难疾病的会诊。医学影像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跟疾病有关,有时候我们主要是去学习、交流,学习临床医生怎样更好地处理影像报告;有时候医学影像科的角色会非常重要,如果医学影像科医生不参加会议,临床医生甚至无法进行讨论。
我要求我们科的每一位医生必须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影像科医生在跟所配合的临床科室沟通的时候要带着两个任务: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医疗影像服务,二是带回临床科室的需求。然后我们会根据临床需求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这种做法很早就开始了,现在科室更加明确了这项工作内容。
| MDT给医学影像科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霄英:医学影像科以前是按设备分组,而按专业分组才是国际趋势。我们科室是从2009年7月开始进行专业分组的,大家对自己专业方向的定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让深入研究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可能。
信息共享是大势所趋
| 医学影像科能为临床科室提供什么?两者理想中的合作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王霄英:今年5月份我去美国参加ISCT年会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医院的临床医生根据一张CT片子和诊断报告(影像和报告的质量都很高)做了一个处理的决定,而经过由医学影像科医生参加的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50%的临床医生改变了治疗方案。虽然是同一张片子、同一份报告,为什么在讨论前后的结果如此大相径庭?事实上,很多信息并没有在诊断报告里写出来,临床医生也没有从影像中看出来,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影像科和临床科室的密切配合无疑会提升诊疗准确率,不仅能提升医生的技术水平,更能让患者直接受益。
医学影像科的医生应该更紧密地与临床医生进行合作,但是医学影像科医生的理念目前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医学影像科医生都愿意把影像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医学影像科医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诊断水平而不是影像资料,分享之后必然会得到临床医生的积极反馈,这对提升医学影像科医生自身的水平肯定也是有帮助的。只要医学影像科医生意识到这一点,就一定会把影像资料拿出来分享,这是一个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PACS应附加更多功能
| 贵科在信息化方面今后有什么要提升的部分?
王霄英:如果没有PACS,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分组。分别用临床浏览器和我们自己科室的PACS查看影像,明显能感到后者更强大。我觉得基于PACS或者网络的后处理工作站特别重要,对提高专业特别有帮助。
此外,我们的PACS只有最基本的3D能力,医学影像科高级工作站的很多功能,比如功能成像等都没办法在PACS上实现,临床浏览自然就无法看到。如果要看的话,必须先在CT、MR的后处理工作站上处理完再推到PACS上去,而处理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操作人员(通常是研究生)的能力。
有时候前列腺里明明有一个肿瘤病灶,如果操作人员在做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时候没看到,就得不到肿瘤的功能成像。而如果基于PACS或网络的处理能力足够强的话,签报告的医生就可以重新做一次后处理,就会避免很多错误诊断的出现。
>> 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职业教育 美国:融合在高中的职业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从幸福课堂看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的栏目设置 适合职业教育的数学教材 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 高师生物教学中的职业教育 英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看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美国职业教育的趋势 美国高中主流生物课程与数学的综合 浅议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职业教育 从美国职业教育法来看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中的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中的问题思考 反思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 中德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比较 谈职业教育教材营销模式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职业信息就在“Chapter Resources”栏目下的子栏目“Careers in Biology”中,点击即可进入。仍以“法医鉴定师”为例,“Careers in Biology”栏目主页面提供了三个站点链接。这些链接有的直接指向美国法医鉴定师的专业机构――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5](美国法医科学研究院)。读者在该网站可以详尽地阅读到法医鉴定师们的著名案例,还可以链接访问其学术会议和其他各方面信息,全方位了解法医鉴定科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还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科技人员如何开展技术工作的信息[6];另外也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鉴定师行业相关的经典著作、科技期刊杂志中的论文和行业著名人士传记,还提供了与法医鉴定密切相关下属科学,如法医昆虫学、法医艺术、法医病理、法医心理学等学科的资源信息[7]。这些与教材配套的网站搜罗详尽而多渠道的职业信息资源,有效地弥补教材简短文本描述的时空局限,满足了学生课后更深更广地了解职业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三、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启思
1.我国主流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职业信息
我国现行生物学教材编制原则是“一标多本”(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河北少儿版、浙江科技版和中图版等五个版本[8]。以我国中学使用普遍的人教版为例[9],高中生物教材中也有“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主要有医院里的检验师、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化石标本制作人员、神经外科医生、植保员、林业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8种职业的信息介绍,统计信息见“表2”。
2.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异同
根据“表1”和“表2”,结合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呈现实际作对比,可见中美两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的职业教育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就是,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图文框形式在教材特定章节正文中介入,职业教育模式和程序类似;栏目文本都对相关职业特征、从业资质等方面都有介绍。但是,我国教材不足之处却更明显。比如,人教版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种类偏少,仅有8处,远少于美国教材18处;虽图文并茂,但介入位置都在章节末,略显突兀;职业信息介绍文本语言略显平淡,诱导性不强,导致职教思路不明朗;而且文本格式也不统一,有的是逐条介绍职业信息,有的则是涉及相关职业的新闻报道,还有的直接平实介绍,风格杂乱;最显著的差距就是由于我国生物教材普遍缺乏配套网络后台支持,自然也没有如美国教材中那样有对职业内涵进行专题性的网络纵深触探,职业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利于激发中学生对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展开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3.思考与启示
在基础教育中开展以“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为载体的职业教育,不仅使学生的职业专业性增强,利于学生有目的地选择生物学作为进一步深造和选择职业的专业方向,还促进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观念陈旧,生物科技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高校生物学及相关的农、林、牧、渔等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不佳等原因,国民存在着对生物学的认识误区,高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招生状况也不理想,导致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一定程度短缺或质量不高。我国农村中学更是长期存在生物学专业教师配备不足,生物学教学质量低的现象[10-11]。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生物经济日趋蓬勃,生物学人才需求量加巨。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教育,不失为挖掘和培育未来我国更多更高素质生物学人才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我国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之本,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从教材的改革入手。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一直倡导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12]。笔者以为,借鉴美国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特色,未来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生物学教材编写或修订,可以尝试从增加“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数量入手,精心设计版式;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紧跟时展,更活跃更深入地介绍与生物学相关职业信息;积极开发与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站,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支持后台,利用其开辟职业信息的网络专题,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生物学相关职业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多元地学习生物学,最终为提高我国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培育更多未来生物学人才服务。
――――――――
参考文献
[1]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2] National Committee on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EB/OL].,2012-02-01.
[8] 宋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的比较及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0] 李淑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状况调查.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3).
[11] 张国秀,郑明顺.关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研究”的探讨(一).牡丹江师范学院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