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八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4-20 09:39:55

导语:在八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八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境教学 创新

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切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模式,初中生往往无法在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差,情境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弱点,激发学习兴趣,发散学习思维。在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

一、联系实际,教学相长

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直接感知的,关系相关性高的事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想有效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把历史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材上并没有直接给出六国统一的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并且紧密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思考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班级上创设六个贸易市场,每个贸易市场都采用不同货币,然后让贸易市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学生纷纷表示,货币不同,语言不同,以及文字不同让“国际贸易”无法进行,学生逐渐开始认识到秦王扫六合的意义所在,包括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个活动看似很小,却把历史知识点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乏味的历史知识点添加了一剂催化剂,活化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师应当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历史教学,指引学生关心了解当下国内国外发展的大事态。将历史与实际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实问题,发散历史思维,赋予历史时代气息。

二、设置情境,灵活教学

要想取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初步成功,首先应当让学生发现和感知不能理解的东西,让他们直面问题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主动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设置创新批判现实的历史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历史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假设设问法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假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没有发生,或假设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对将会发生的历史结果作出批判性评价或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比如,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六国是否能够得到统一。如果没有,那么中国的革命形势又将如何发展。

(二)直接设问法

直接设问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课堂上,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评价。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会直接设问:“为什么中,中国会失败?”“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直接设问法就其发问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历史教学情境,快速帮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点。

(三)辩论设问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对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并阐述理由,并让学生阐述各自观点,进行争辩,最后教师进行观点总结,这种方法直接有效,教师可适当采取措施,深化教学。

(四)现实设问法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或接受的历史观点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台湾海峡在何时形成,历史上台湾海峡与大陆的联系,引导学生感知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交往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视野将会越来越宽阔,历史思维得到充分发散。

三、角色扮演,深化教学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课堂上一味采取讲授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历史教材知识点,让学生记下来。由于知识点乏味无聊,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课,学生开小差的情况,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上开展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给学生编排历史小品,争取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感情变化,融入历史世界中。

四、多媒体教学

教学多媒体是能够将历史情境直观反映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由远而近、循序渐进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贯彻多媒体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地图认知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图、挂图方式,比较抽象。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动态地图,生动形象。

五、实物展示,转化教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历史情境教学,实物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直观的历史照片、历史视频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历史,这极其重要。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访问附近的革命前辈,询问历史事迹,并了解人们生活、思想的变化。

以上历史情境教学措施的目的是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境界。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情境教学措施,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灵活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准确切合新课程教学标准,而且要紧扣历史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强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看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手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在黑板上详细罗列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并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忙忙地记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不到实质性的历史知识,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感。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教学局面进行改观和完善。如今,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与人分享功能,将它引进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促进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也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广泛搜集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内;容衔接;方法探究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衔接自然、流畅,或淡而无痕,或不留“痕迹”。许多新教师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和被执教教师流畅自然教学环节,一气呵成的教学内容所折服,感叹老教师把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艺术表现得游刃有余。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各环节有机整合?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导入、授课、提升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

一、导入阶段——导入新课内容的衔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继续听下去,课堂学习气氛也能快速地调动起来。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分析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变化,用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时以最短时间生发出智慧碰撞的火花,快速消除因上一节课带来的疲惫,帮助学生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课堂内的学习效率。詹姆士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提高他3-4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有专家推导出这样一个学习效果公式:学习成绩=能力×兴趣。接下来,先让我们看一则案例。案例一:在文化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对电视文化的关注来引入历史中的文化。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衔接:首先,展示图片《后宫甄嬛传》的宣传画(当时该电视剧风靡一时,学生看到剧中主演的古装照片时十分兴奋)。然后我提问:“同学们,最近热播的《甄嬛传》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哪里?(打一建筑群)”,学生们也不举手了,七嘴八舌的大声说着答案:“故宫”、“紫禁城”。我就加以引导:“明清时这个建筑群叫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所以答紫禁城是对的。”学生们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我抓住时机继续导入衔接:“今天呢,我们要学习包括紫禁城在内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科技成就”。于是,学生们立刻坐好,等待下一个知识点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就能够紧紧拴住学生的心,并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们怀着一种期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上来。因此,精心设计的导入衔接可以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导入衔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道具插图、历史典故、背景说明、问题提出、温故导入等等方法。但是,大体都要有这样一些特征:近——与要教学的知识相近,与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贴近;简——衔接的知识内容简洁明了,表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创——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

二、授课阶段——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教师要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里,通常就是要用一连串的提问或层层递进的语言组织,把课程中的一个子目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子目中去,把课文中那些间隔的知识点串连到一起。一个完美的知识点衔接,能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引向深处,便于学生们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让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二:课堂疑问就是为了设置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在讲授人教版九上《中古欧洲社会》时,对于第一个子目中“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教廷”两个内容的衔接就遇到了不好处理的情况,假如采用直接衔接的方式:“刚刚我们学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面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罗马教廷”。使用这样的方式衔接,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学习呢?很显然,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就必然会对学生的整体知识建构不利。于是,我再换一种衔接方式,以提问式来衔接:“刚刚我们学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位于最高等级的是谁?”学生轻松回答:“帝王”。我继续引导提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帝王始终就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迅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开始举手:“不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罗马教廷!”立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就都转移到了罗马教廷的知识上来。同时,我也顺利完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衔接。在这个例子中,我感觉,后一个探索方法效果更好,而这个方法的创设是建立在:(1)教师充分地分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并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提问方式。既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温故而知新了。做到这样,就可以架设起两个知识连接的桥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案例三:选准切入点,借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如我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来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针对这个课标要求,我选择了语言和材料来共同实现衔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了这样一段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段话。在学生看完材料后,我展开系列提问:“这一古代建筑是?”顿时,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出来了:“明长城”、“秦长城”、“长城”。我公布:“答案是长城。之所以我们同学能答出这么多的结论,是因为大家还不清晰一个概念,那就是,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那我们不防就以材料中出现的秦朝和明朝这两个时期的长城为例,来做个简单的对比,感受一下明长城的恢弘气势。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片资料共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之后,我继续提问:“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关于紫禁城和明长城的众多资料后,有何感想?”(带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性质)到此,对于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就顺利地完成了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情感上得到一种升华。即意识到,紫禁城和明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强大的创造力。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大量的寻找其他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中涉及到本课知识的史料;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后,所有的要求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提升阶段——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

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常出现于一个阶段的教学小结,目的是承上启下或总结。奥苏伯尔曾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由此可见,这样的衔接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可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案例四:将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在总结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图表,将本课中涉及到的建筑和科技让学生一一回顾,并进行口述。学生们回答的都很流畅。我提问:“掌握了这些还不够,大家想一想本课的标题是什么?”学生们齐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我继续引导:“学完了本课知识,你现在能说出时代特点鲜明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开始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到书上去翻找。于是,我给出提示:“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明清的时代特点是什么?”立刻,找到单元标题的学生开始说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我表示认同的同时,继续提示:“这个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君权的加强与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交:闭关自守。”学生们还是不明就里,我及时提示:“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将今天所学到的内容与代表明清时期特点的表现一一对应,以此证明这些史实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这时,学生们好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这种语言的衔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得到了拓展提升,所以,语言衔接对于一节完整的历史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能思考出,如何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讲透一个问题的关键,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考指南。

四、课堂内容衔接的启示

衔接材料要有可靠性。教师需要研读与所授课相关的历史书籍,并且,适当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和高中教材,丰沛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该课完整的优质的历史知识建构。衔接方式可以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运用教学智慧,利用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门的话题,能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顺畅的课堂内容衔接。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已经设计、探索、运用过不同形式的衔接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重视这些衔接方法,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进一步研究琢磨出更巧妙的方式,那么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也会更轻松自然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彦雄.历史课堂教学导课艺术初探[J].教育探索,2011(07).

[2]韩德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课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3]付永红.谈初中历史常规教学中的导课技能[J].新课程(中学),2013(02).

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插图;教学作用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科学、准确地把握图画内涵的前提下,要运用生动、精炼、直观的语言对历史图画进行细腻描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笔者和学生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关于交子究竟什么样,为什么会出现,如何使用,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笔者充分利用课本关于交子的两张图片,和学生一道读图、看图、分析图,甚至饶有兴趣地和他们分析交子图片上的文字。分析完后,提出问题“对比北宋的交子,请你说说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和它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现实感很强,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举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的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简单实用,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谓形象直观,学生喜闻乐见。

比如,在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画像进行描述,接着出示朱元璋的另外一种画像,同时进行说明。朱元璋的相貌一说其方面大耳,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说其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麻子,可以说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这样通过利用教材的插图,简单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诱发了学生急切了解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

三、巧妙设问,培养能力

观察是识图的首要步骤。学生对某一插图的观察应首先让其明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的就不得不依靠历史教师巧妙设置问题了。而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在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及探究方法的指导决定着探究能否真正展开,问题的适度性、问题的价值性决定着探究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让学生观察“半坡彩陶盆”时,就这样设问:①这幅图给我们哪些信息?②照图上的信息逻辑,如果彩陶盆上有多个符号,可能会是哪些?有可能有水稻和木结构房屋的图案吗?这样问题一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查找书上相关内容,各个学习小组也纷纷议论、酝酿……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教师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体验到了学习之乐,教师也从一味讲解、讲述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

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具有共同主题或共同表示内容的历史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例如,讲述“北宋东京城”时就把《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两幅城市布局图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北宋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思维分析能力,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插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历史自学能力。

比如,在讲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教材有一个“动脑筋”栏目: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而在书本第3页又展示了“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现代人头像”三幅插图。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先自己看图,然后再请学生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异同。这个教学过程看似简单,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知识,如果离开插图教学,往往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不易讲清。教师运用插图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如在学习元朝行省制度前,笔者先出示汉唐版图和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中书省和其他11个行省,指出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提问我们处于什么省?从而理解“我国省级政府设立始于元朝”。

如“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的本质所在。

五、资源整合,优化复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插图作为考试内容中一个重要板块已不容置疑了。利用教学插图来复习历史知识,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比如说,在复习“赤壁之战”这一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问同学赤壁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等等内容,而是从给学生看一张教学插图开始的。笔者把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104页的插图《曹操慌忙逃走》印发给学生,请学生看图思考:图中曹操为什么慌忙逃走?他当时从哪里逃走?要逃到哪里去?学生看图思考后一一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但复习了知识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看图、辨图的能力。

很多时候,一幅插图可以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知识点,而多幅相关插图放在一起则可以反映几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知识点。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领海、内河航运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综合比较地图册或教科书中的《形势示意图》、《第二次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的内容可以结合此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就是诞生在最早成为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既有恶劣的消极作用,也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六、自己动手,以图创新

1.自制图表,体验历史

新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特别提出:“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识别历史地图和各种图片资料,学会读懂各种历史表格,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历史地图,绘制表格,在体验、理解、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时,指导学生制作《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简表》。

通过表格绘制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学会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和文化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整合插图,激感

每学期笔者都会利用插图进行活动课教学。如“我心目中的唐王朝”一课,学生利用网络下载各种相关的图片,剪切、复印,自己动手归类比较,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字介绍,做成历史小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高度热情,又体现了历史教学课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在动手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满好奇,不断迸发出奇异的思维火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了问题,激发了更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插图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插图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以较感性的方式接触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历史信息、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第5篇

岳麓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 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 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 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岳麓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一、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材内容 整合运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凭借,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应抛弃“唯教材”的落后思想,运用整合与丰富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创造,使之更符合当前需要,使死板的知识变得更鲜活。

一、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果教材提供的材料较单一,教师可依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需要,拓展一定的空间丰富教材内涵,使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比如《工业革命》一课中的“蒸汽时代”这一内容,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工业革命进程中环环相扣的关系?第一步,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什么是纺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纺”和“织”是一个工作的两个环节;第二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穿的校服是怎么制成的?”;第三步,出示图片“欧洲的旧式纺车和织布机”,让学生初步观察了解纺织的过程;第四步,出示图片“珍妮纺纱机”,对比观察它与旧式纺车的异同之处;第五步,教师对纺织过程进行总结后,引出由于受动力的限制,需要技术革新,即水力纺纱机的出现,请学生进一步思考:水力与人力相比有哪些进步?又有什么局限性?从而引出动力革新;第六步,蒸汽机的出现,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促成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小故事,使学生认识任何发明都需要不断探索、坚持不懈、反复实践的精神。

二、发挥史料、图片、媒体及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

课程改革呼吁教师要摆脱“教材教”这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行为,将“用教教材”的崭新理念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为此,教师要用心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精心设计教案;同时,要勇于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变通性的处理,使之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例如讲文艺复兴时,学生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书中介绍得相对较少。面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出示几组文艺复兴前后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接着,出示《圣经》中的语句,即但丁、莎士比亚、彼特拉克、阿尔贝等人的主张,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权反对神权、反对不平等……进一步认识“人文主义”思想;然后,出示14世纪意大利城市分布图及介绍意大利经济水平的史料,引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最后,用大量人文主义作品的图片、史料文字,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文主义。笔者尤其注意向学生提示,人文主义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还扩展到其他领域。笔者适时出示其他成就及人物,向学生介绍一些哲学家、教育家。这些内容是书中没有涉及的,但笔者的补充性讲述,可以更深刻地让学生体会人性的解放,理解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激活教材。例如讲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片“挥手之间”,让学生谈谈图片所蕴涵的意义;然后请一位有激情的学生朗读《挥手之间》片段,师生可以一起共同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最后播放视频《重庆和谈》,并提出问题:“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了什么?”“既然知道假和平,为什么还要去重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历史、探索历史、关注细节,塑造人性、完善人格、渗透德育和美育。

三、加入适当的内容重组教材

新教材最突出的变化是确立大学科体系观,显著的特点是重点突出、主题明确,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教材,学生学到的可能就是零散的知识点,从而割裂历史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或将单元内各课之间的内容加以整合,适当地添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世界现代史中,增加“德国的发展历程”一课,让学生总结从“一战”后到1990年德国的发展历程(为每个阶段加个标题),使学生完整地看到“一战”后的德国和“二战”后的德国,从而把割裂的德国发展脉络通过跨单元的总结联系起来。这样使学生有一个历史的完整性,不但使学生锻炼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增进对历史学科的感情。又如在世界近代史“跨入近代社会”一单元中,增加对比在14世纪~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了解其各自的特点与理解本单元的主题。

四、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第7篇

关键词:历史知识;快速;记忆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永无止境的对话,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值得记忆和需要记忆的东西。那么,要学好历史,就要进行必不可少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历史,记住了多少才算学到了多少,但完全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呢?

一、提纲挈领,快速记忆

提纲挈领这里是指通过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简明扼要的提纲进行快速记忆。我们平常看到的教材目录,则是最精炼的提纲了,它能展示教材的主要脉络,从而帮助学生由点到面对历史知识进行整体记忆。大到教材的一个单元,小至某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列提纲、抓要点去掌握其主要内容。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构建文化的圣殿》可列提纲如下:

这个提纲是整个第四单元的“缩写”,记住了它,也就基本掌握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由此及彼,联想记忆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已知的去联想未知的,把要记忆的内容和大脑中已有的记忆材料建立联系,能收到一叶知秋、快速多容量记忆的效果。例如,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靠死记硬背常常弄错。可让学生这样联想记忆: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如此将三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记牢了。

三、生动直观,形象记忆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为了获得生动的形象,在记忆过程中,应多利用图片、幻灯、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帮助记忆。通过光、声、像、色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高度集中和积极思考中进行学习,这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目前的电视节目中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以及军事频道等都具有很强的历史知识性,学生不仅在愉快中完成了学习,而且还养成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习惯。

四、挖掘本质,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在历史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通过比较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发掘事件、现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再理解,分清易混淆的事件和现象,形成知识的立体结构。例如:俄国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1]学生常常混为一谈。其实这两次改革的性质与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封建农奴主的改革,是建立在剥削农奴基础上,使俄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而进行的,改革的结果虽也使俄国废除了部分封建陋习,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主要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地位,为俄国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则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农奴制严重危机的产物,其改革自上而下进行,结果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把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

五、朗朗上口,歌诀记忆

实验结果证明,诗歌比散文识记时间短,再现的数量多,这表明诗歌的韵律、节奏有助于识记。因此,我们可将一些学习材料通过语言上的加工,赋予其外在的音韵和节奏,不仅能增加记忆的趣味性,而且还能使记忆保持长久。例如科举制的创立可编成歌谣:

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

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

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

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

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由于歌谣的形式简短齐整,语言生动活泼,所以便于记忆。

六、轻松有趣,谐音记忆

利用谐音记忆,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愉快地进行记忆。例如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裙” [1]。又如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是: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可记作:“猪头下深海”(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再如记忆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时,可归纳成“屋(乌)外有两只鹅(俄)”,即乌克兰、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俄罗斯。” [2]

总之,历史学科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以上的记忆方法外,还有多种记忆形式,因此,在学习历史时应该以加深理解为基础,采用多种不同的记忆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实验尝试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一)教师通过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预先制定教学目标。

(二)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自己逐步掌握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自己表解图示所学内容知识结构,揭示其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优化。

(三)通过以上训练,达到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历史学科素质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目的。

二、实验改革的初步设想

(一)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学生在以后的历史课学习中,能自觉搜索所学教材内容知识点,并努力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迁移到其他学科,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二)在实验实践过程中,编制一种配套辅助资料――《知识结果表解及测练》,其体例主要为响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知识结构表解、覆盖前两者的检测达标题,以及这些内容的产生过程说明和操作提示;同时还能形成一套配套媒体资料,如表解图示的录像、幻灯片,使多数历史教师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以便于大面积推广该项实验,提高教材的教学质量。

三、实验的特点

(一)系统科学整体化原理认为,系统要素的结构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他们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本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使学习对象系统及其要素即所学知识简明化、有序化、条理化、层次化、逻辑化、结构化、系统化、整体化,从而易于学习主体即学生掌握。

(二)以上“八化”的过程,既是教师对学生传授“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双基”、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这为高度落实的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主体教学原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因此,本实验可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方法和原则。

(三)本实验在表解结构内容的展示、整合过程中,在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方法和原则。

(四)本实验适合中学历史教材知识系统不同层次(节、章、单元、专题……)系统整体的教学和复习,从而易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掌握这些不同层次系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科素质和学习能力。

(五)本实验易于操作,便于推广。

四、实验遵循的原则

(一)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核心地位的原则,即“学本论”原则。学生是教学对象,教育的最终产品,具有自我完成学习任务的潜在能力,本实验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核心的地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这种潜力。

(二)启发式原则。在所学知识点的搜寻、知识结构的建立、展示、整合过程的关节点上,始终注意启发式来推进教学过程。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同上过程中,不断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推进实验过程的主体。

(四)动力性原则。在同上过程中,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原则。在同上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搜寻所学内容知识点,使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结构,并能输入记忆和形成正确表达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六)多媒体使用原则。在同上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五、实验的组织、基本步骤和评价

(一)实验的组织。我们把同一年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者用实验课题教法,后者用传统教法。

(二)实验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所用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1.第一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教师将所教内容视为一个系统,对其要素及结构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

(2)根据教学目标,找出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教学内容的最优结构,用表解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这种结构。

(3)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使这种结构表解内容层层展开,揭示其内在联系,通过系统科学联系产生功能的原理,强化学习效果。

(4)通过课堂小结把它们整合为知识整体,再次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5)用大标题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大标题以本节课教学目标和结构表解内容为依据,并尽可能分层次覆盖它们),形成教学反馈,便于教学调控。

2.第二阶段,培养自学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拟结构表解内容,拟出导学题,通过导学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前述“八化”原则,自拟结构表解内容。

(2)学生课堂分组讨论自拟结构表解内容,肯定其中最佳者。

(3)结合教材和讲解,对其进行讲评、讲解,原则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条件时,也可让作者主讲。

(4)学生围绕以上教学过程、内容质疑(这一步骤可取可舍,视具体情况而定。)

(5)做大标题并尽可能当堂评改。

(6)布置下堂课导学题。

3.第三阶段,剩余时间,巩固第二阶段成果。在中学历史教材知识体系里更高的系统层面上进行这一实验,使其日臻完善、成熟。

(三)本实验课题研究的检测和评价,采取以下方式:

1.抽样调查,每个班选出若干名学生分不同成绩档次进行问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知识检测和知识整体化能力、等级检测。

2.成绩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对比;实验班试验前后成绩对比。

3.实验教师的工作总结。

4.学生、家长对实验态度问卷调查。

第9篇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力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看,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用形象、生动、逼真、活泼的语言,“神”入历史。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就能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内心体验,激发出学习兴趣,这就为学生爱学打好基础。在这方面我还特别注重每节课的导入。课堂的开头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一堂课进行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一堂课的成败。我往往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小说、演义故事或典故来导人,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注意力,使之有听下去的欲望,为记忆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记忆

课文的插图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密切联系,是历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在教学中我往往充分利用它们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讲到“隋朝大运河”时,我充分地利用插图,把隋朝大运河的南北到达点、中心及其四个分段和它沟通的五大河流几个知识点,象串珠子似地一下子由一根主线串联了起来;我又根据插图做了一个简图供学生参考学习,在原有地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简图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快捷有效了,在历史考试中,有关大运河的知识学生失分很少。并且通过该图还对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了更深入明晰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加强记忆力

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对它的特征很难一下子掌握住,但是当我们在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讲给别人听时,会发现通过讲述,就会把事物的特征和主要脉络一下子掌握住了。所以,当我讲完一个历史事件或一节课后,会要求学生复述一遍,帮他们有效地记住该事件或该课内容。如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一课,本课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有五个政权(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四大事件(陈桥驿兵变、澶州之战、岳飞抗金、绍兴议和)、十个人物(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岳飞等)。.对这么多知识点,要在一节课上让学生掌握清楚,单凭老师讲是不容易的,我就鼓励学生做小老师,给同学们复述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当堂课上就掌握了,比单靠背诵记忆提高了效率。

四、编写历史小歌谣,以加快记忆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善于在教学中编写一些短小的历史小歌谣教给学生,以提高记忆力。如:讲“战国七雄分布图”关于七雄的地理位置时,我编了这么一首小歌谣。“东齐南楚西秦和北燕,还有三雄在中间.从北向南赵魏韩。”再如学习运动中永安封王时,对五王的官职和姓名的对应关系,我编写如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使五王的官职名称与他们的姓氏一一对应。通过实践,学生很欢迎这一方法,并且记忆特别快、特别牢。

五、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升华感情,加强记忆印象

通过心理学我们知道,学生从对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才能成为稳定情感,才能有深刻的记忆。促使情感升华,记忆深刻的最好途径就是创设历史问题情景。当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一课“”一目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谭嗣同本来有条件出逃保命,但是他没有出逃,这是为什么?2、就义前他的悲壮话语应该怎样理解?3、六君子被杀而围观者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了什么?4、变法失败又说明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记忆也在情感升华中自然加强了。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