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房屋施工论文

时间:2023-02-02 10:12:19

导语:在房屋施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房屋施工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一、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有章可循的进行质量管理,很好的利用IS09000族标准来进行是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IS09000族标准,它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和程序文件及业务证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项目经理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并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追求实际效果。项目经理部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旨在严密对人的控制,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二、严格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是保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保证工程优质,那么凡承建的工程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购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尤其要把好采购关。

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去自由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下落,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三、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质量检查控制作用

按照“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方法,与施工人员一道,共同对业主,对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要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但据笔者所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的时候,质量管理说起来重要,但施工生产忙起来,为抢工程进度就放松质量管理的倾向却时有发生。这导致了工程质量检查与被检查之间产生矛盾。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检查人员的积极性,就要树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权威性,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四、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实施质量否决权

在全面施工质量控制之下,对施工项目质量重点部位,建立质量管理点,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这对提高施工项目实体质量事关重要。项目经理部要制定“QC小组管理制度”,从项目质量控制实际出发,注意类型的多样性,建立以班组为基础,以工人为主体的“现场型”活动,针对某些质量通病组织起来的由技术人员参加的“攻关型”活动,以改善管理为主,由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型”活动等,开展QC小组活动。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推行项目质量承包,实施质量否决权,用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把质量指标一次包死,把质量指标作为否决指标。这涉及到项目经理部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增强对施工项目质量的关切度。

五、促进内外工程质量交流和总结

5.1对工程质量较好的工程项目,公司应组织各项目部进行内部观摩学习,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及工程创优运行情况进行交流。

5.2对创优工程验收时,组织其它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观摩学习,学习创优先进经验,对照他人找出差距。

5.3组织外部创优项目的观摩,收集创优工程的相关资料,及时把好的范本或存在的问题,传递到其他创优工程项目,使资料编写与管理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以质兴业、以优取胜的目的。

六、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

对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6.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6.2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6.2.1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6.2.2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6.2.3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6.2.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人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第2篇

1.1建筑材料问题引起的渗漏在房屋建筑中,施工材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在具体的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或者施工材料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一些劣质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从而给房屋建筑的质量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其中,房屋建筑中出现渗漏问题,建筑材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厨房和卫生间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性能不好,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防水标准,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致房屋建筑的厨卫出现渗漏问题。

1.2建筑设计问题引起的渗漏在房屋建筑中,各种施工都是按照设计人员设计的施工图纸来进行的,如果房屋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效果,进而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使房屋建筑中出现渗漏现象。由此可见,建筑结构的设计也是引发房屋渗漏的一个因素。比如,在我国南方的房屋建筑中,有些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忽视了南方的雨季因素,使房屋建筑中屋面的坡度不够,当雨季来临的时候,致使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屋渗漏问题。

1.3建筑施工问题引起的渗漏从实际情况来看,房屋建筑的施工问题也是引起渗漏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房屋建筑施工涉及到地基施工、钢筋的架构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多个环节,需要我们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避免出现渗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问题,或者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使施工中防水施工没达到施工标准,以致在房屋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针对这个原因,在施工中我们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房屋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为了有效防止房屋建筑中的屋面出现渗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施工材料的控制。在屋面施工中,我们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减少渗漏的发生。比如,对于墙面抹灰时使用的砂,砂颗粒的规格尽可能一致,并且含泥量不能太高;使用的水泥尽量使用一些收缩性比较小的水泥等。第二,屋面砌筑抹灰施工的控制。在进行抹灰施工时,可以在其中掺入一些聚丙烯,提高屋面的抗裂效果;对于框架柱和砌体中间的夹缝,要对其进行密实;在对屋面施工进行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细微的裂缝,可以使用防水铅封膏对其进行填充,保证屋面具有良好的密室性。

2.2房屋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房屋屋面上,为了达到防渗漏目的,需要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在设计方面。在对房屋建筑中的屋面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设计屋面的结构,比如,保证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坡度以满足排水需求。第二,在施工方面。在对建筑屋面进行施工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需要,比如,屋面中的防水材料的选购和混凝土的配制要达到施工标准。其次,在具体施工中,钢筋的铺设和混凝土的振捣等各项施工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比如,在对屋面进行卷材铺设的时候,不仅要依照从下而上的顺序依次进行铺设,不能留下缝隙,而且还要使用卷材底胶等对其进行涂抹,从而发挥防腐作用。

2.3房屋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房屋建筑的厨卫中,由于它里面用水比较多,排水管道也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因此,在房屋建筑防水方面,厨卫方面的防渗漏也是一个工作重点。与房屋建筑中其他方面的防渗漏方法类似,厨卫方面的防渗漏也要从设计、材料以及施工等方面分析。第一,在设计方面。在房屋厨卫中,排水管道众多,在设计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排水管道的位置,避免由于设计问题导致排水不畅,使水在某处积压而引发渗漏。第二,在施工材料方面。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到其经济性,还要综合水压和噪音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比如,在选择排水管道的时候,如果管材质量存在问题,在使用中很容易由于承受不了水压而出现爆破问题。第三,在施工方面。在对厨卫中的排水设施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处理好各个接口和裂缝问题。比如,在排水管道的周围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避免散发出一些难闻的气体。另外,有时房屋中的门窗也会出现渗漏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保证门窗中各个接口的合理连接,不会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当门窗出现裂缝的时候,我们要使用一些材料对其缝隙进行堵塞或者填嵌。

3结束语

第3篇

减少能源的消耗是节能技术实施的主要目的,将节能技术充分应用的情况下,就能够将能源利用率大大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沿着节能方向发展。将节能技术应用于房屋建设施工中,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我国社会向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进而有效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能够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和能源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将我国的能源消耗降低。

2节能建筑的特点

1)全寿命周期性,也就是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项目选址、设计、规划、施工及其运营等多个方面,这样就强调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该过程中必须全面科学评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2)延伸性,建筑节能对环境的影响,而延伸性则是对项目建设前的材料生产、运输和开采过程的综合考虑,因此在选择建材的时候必须具有前瞻性,以可循环再利用材料为主,对最大化节约资源进行强调,保证生态周期。

3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所存藏的能源自然也具有丰富性,并且占据全球第三位,但是却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结构简单、地域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等不足。具体表现如下: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即便能源丰富,但是人均实际拥有量却较少;二是受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资源分布不均,如水资源就明显的表现出南多北少;还有就是在能源结构上多以煤炭为主,每年消耗量达到12亿t以上,但是受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在能源利用率上严重不足。再加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假如不能够合理的开采和利用,就会导致能源枯竭,进而引发供需矛盾,进而对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困扰,由此可见,加强房屋建筑的节能建设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4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4.1墙体节能技术

1)设计方面。墙体节能设计是实现施工节能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实现最大化施工节能。在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以设计施工图为依据将施工砖块排列图设计,并且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加强施工中裂缝、砌体开裂、阻热值等相关问题的处理。同时为了确保墙体施工质量,必须采用整砖平砌来建设空心砖承重墙,整砖不足的情况下则实施实心砖外砌;以实心砖砌筑墙中预埋件和洞口管道位置,并且砌筑过程中还要留出空洞或者是进行预埋处理,不能以水泥砂浆充填凿孔,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冷热桥、通缝和不密实现象的发生。

2)选择保温材料。要想实现建筑的节能,就必须尽可能选择质量好、保温性好的材料,这样才能实现墙体保温。具体可选择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如护墙选择蒸压粉煤碳加气混凝土,对外墙开裂问题采用聚苯颗粒保温料浆解决。

3)施工方面。墙体保温系统施工是墙体节能的关键环节,需要将墙体内外侧设置保温层,相较之下,内侧的施工技术较为简单,并且与外侧相比在保温效果上明显低出许多,将保温层设置在外侧可将使用面积大大降低,但是具有粘结性差等不足,并且在不当措施的影响下,还可能产生脱落、耐久性低、开裂和渗水情况,并且在施工造价上外侧也要显著高于内侧。通常情况下施工工艺涉及到了复合、干挂、粘贴、抹灰和喷涂等方面,并且施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为了避免撞击首层墙面的情况下抹灰层和保温材料出现空洞,则应将带有玻璃纤维的网格布加贴于首层墙面,假如墙体防潮的下方是底层墙的外表面,则应加强防潮处理,并且在保温层上涂刷氯丁型防水涂料,在涂料表面干燥的情况下,在其表面上喷涂下一层界面,以此来实现墙面的保温建设。

4.2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我国最为丰富和最洁净的能源,因此在房屋建筑建设中可将该技术充分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将其保温作用充分发挥,而且还发挥了建筑的热源效率,而对于南方城市建筑来说,则能够将建筑的遮阳技术和自然通风技术改善,将空调耗能减少,促进建筑的节能环保。除此之外,太阳能还具有安装方便、维护维修简单、不受环境限制、不消耗燃料、无污染和安全可靠等优势,以太阳能技术来对建筑物的采光量和采光面积进行控制。北方多以太阳能技术进行供热和采暖,并且建筑物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基本用电量也能得到满足,其工作原理就是以太阳能电池将太阳热能转换为电能,并且在蓄电池和供电线路的作用下实施供电,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供热需求,从而实现建筑节能。

4.3屋面节能

屋面节能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屋面保温细节具体考虑。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严格遵循产品技术规范,保证选择的保温材料具有合适性,通常情况下屋面保温材料选择的是沥青珍珠岩板和水泥。在施工结束之后,还要对竣工质量进行验收,以此来确保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对屋面进行绿化设计,并且与太阳能技术充分的结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该工程上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了基层清理、保温层铺设、排气孔和排气道设置,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精细性,除此之外对燃烧性能、压缩强度、抗压强度、规格、导热系数、品种也应该进行充分考虑。

4.4门窗节能

该技术的出发点是房屋门窗框和玻璃扇的闭合性与传热系数,在进行门窗节能施工的时候,环境温度必须在5℃以上,并且墙体和门窗框之间必须以聚氨酯发泡剂充填,以密封胶密封表面。除此之外还要对门窗墙壁严格控制,将外墙和外窗耗能减少,同时将冬季冷风直入室内的情况有效避免。再者就是科学合理的选择外窗材料,保证材料的密闭性,具体可以为气密性好、保温性好和抗冲击性好的隔热铝合金外窗。还有就是在进行门窗施工的时候,必须选用新型的玻璃,进而有效弥补普通玻璃的不足,即冬季耗热量大、夏季耗冷量大,同时将新型玻璃的传热系数适当、反辐射率低、低辐射、保温性好等优势充分的发挥。

5结语

第4篇

1.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横跨面积大,从南到北因环境不同,其地质条件也大不相同。我国常见的土地类型有盐碱地、冻土地等,常见的地形类型有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山地多伴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地基基础动工前,要充分了解和勘察当地的地质环境,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既要分析所处土地类型,又要了解周边的地质状况,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排除在外。

1.2工程的连锁性

建筑施工是一项整体、系统的工程,并非某一阶段工程完成便能检查出是否存在问题,而往往是后一项开始了才能发现前一项的问题。为杜绝潜在问题的威胁,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每项工程结束后,下一项工程开始时,及时对上一项工程展开细致检查。工程的连锁性相对比较繁琐,但却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1.3多发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房屋倒塌现象十分严重,楼脆脆、楼歪歪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大多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当所致。由此可见,把好地基基础质量关,对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着眼全局、从小处着手,把好质量关。

1.4重要性

地基时深埋地下的工程,之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其根基,是建筑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地基不稳是导致房屋坍塌的重要因素,加强地基稳定性施工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地下工程,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返修,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同时也会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地基基础在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性。

2地基基础施工要点

2.1勘察技术

为判断施工现场的地质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就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施工平面图观测,根据不同地质类型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取样测试,确定好地质勘测点,一般来说,勘测点都是建在受力层上的,土地面积在5m以上即可。

2.2设计与挖地基

地基基础施工,是要先由设计人员将设计图画出来,在交由施工技术人员去操作,因此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一环。为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性,在挖地基时要将周边的障碍物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到地基施工质量。

2.3地下水的控制

地基基础是地下工程,因此其面临的最大隐患是地下水,若地下水水位高出允许范围,则会出现地基腐蚀等现象。为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高度。

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方法

3.1换填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土地基。所谓换填法,亦称为换土法,是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挖除,回填进稳定性好的土、石等,并夯压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使原本满足不了建筑要求的地基土地,通过土层置换的方式,使地基土层承载力符合建筑要求。

3.2预压法

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见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等重替换,为使地基更加坚固稳定,一般事先将等重的荷载压在土体上,将土中的水分排出,使地基土体压实,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预压法一般只适用于处理10m深左右的软土地基,若是真空预压可达15m。

3.3强夯法

强夯法是法国L•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是利用重锤在高空中的重量对地面进行反复捶打,以夯实地基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反复捶打,可以使地基荷载力提升2-5倍,深度可达10m以上。

3.4振冲法

又称是振动水冲击法,根据地质土质种类的不同,振冲法又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中,在振填好后将密实桩体与原地基土组合成复合地基,一般处理深度为10m左右。

3.5搅拌法

搅拌法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软粘土及其他材料一起搅拌并拌合,通过搅拌,使地基中的水泥和土不断硬化的过程,使其凝结成水稳性及承载力强的地基土,一般可处理8—12m深的工程。

3.6砂石桩法

振动沉管砂石桩法是在振动机的作用下,将所需的工具压倒原本设计好深度,打入土中,这样一来就会将工具周围的土给挤压密实,在投入砂石等进行振捣,经反复操作直至形成砂石桩。当然也可以采用锤击沉管法,使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砂石桩法适用于松散砂石、素填土、杂填土等土层地基,深度可达10m左右。

3.7挤密桩法

它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采用冲击或振动的方法,将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形成桩孔,然后填入素土、灰土、水泥土等物料并加以夯实,形成所需的土桩或灰土桩。

4结束语

第5篇

房屋建筑砖砌体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施工技术与工艺,它是通过特定砖块砌合,通过特定的粘合物的连接作用,砌合而成的建筑构筑组成体。建筑砖砌体是建筑工程的主体钩合与主体承重结构,它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固性与受力冲击性都有着很好的承受作用。房屋建筑砖砌体通过与一定强度的刚钩合物组合,这很大程度上不仅保证了建筑主体的强度,更提升了建筑主体的韧性,有机的把各个砖砌体组成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降低了建筑砖砌体脆性。

2砖砌体的施工工艺与流程

砖砌体的施工工艺一般分为特定粘合混合物的混制、施工准备、强度砖体的水冷性控制、砌体组合施工、砖砌质量验证与检测等五个过程,这五个施工步骤,对于控制砖砌体的施工质量与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从这些施工过程中加强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的控制。特定粘合混合物的混制是指通过特定的工具或特定的机器把一定比例的粘合复合物进行混制,以形成一定粘合度的砖砌体的粘合材料,促使砖体能够较强的契合在一起。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在配置水泥砂浆过程中,不能使用脱水硬化的石膏;砌筑砂浆使用前应需进行试配实验,明确砂浆性能后才能实践应用,若砂浆的材料变动,需重新进行试配实验;砌筑砂浆的搅拌过程通过机械完成,投料顺序依次为:砂,水泥,掺合料,水;砂浆必须随拌随用,水泥砂浆的存放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水泥混合砂浆的存放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施工准备是在进行砌体组合施工前,对特定的施工工具、施工混制材料、以及施工地基的勘探挖制等,在进行砌体组合施工前,一般是先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图,进行地基的测量,然后在根据测量勘探,挖制地基,地基挖制完备后,再进行对地基的夯实工作,这些都是砌体组合前的施工准备。砌体组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它对于控制砖砌体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地基基面不够平整,就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砌体的垂直度,从而会造成砖砌体的倾斜,引起砌体受力重心不稳,这对房屋建筑工程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所以做好砖砌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砖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前的重要一步,它是保证施工材料之间有效粘合的关键的施工工艺。粘土砖应当在砌筑前一天进行浇水湿润,常温下不能使用干砖上墙,雨期不能使用含水率过高的砖上墙。砖浇水过程一般以水浸入砖周围1.5毫米为佳,其含水率约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砌体组合施工是整个砖砌体形成的重要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其是形成稳固建筑物稳固砌体的关键施工,要在确保施工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控制砌体施工的技术水平和水准,保障施工中各种技术和物理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以免砌体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砖砌体构筑完成后,就需要对砖砌体的质量与各项指标性能进行检测与测试,只有确保了砌体的各项物理性能与技术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部的工程的施工,这是对整个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的控制与把握。

3砖砌体施工工艺与质量的控制

房屋建筑砖砌体一般是人工施工,其施工的离散程度较大,所以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比较困难。在砖砌体的施工中,要控制好粘合混合物的混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粘合度和干硬度。对于砖体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要符合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要确保其出厂证明与实验报告单。对于粘合混合物中水泥的选择与使用来说,一般应使用较强规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的水泥。对于沙体的选择,应该选择砂砾适中的沙体作为砂浆的搅拌混合制作。在粘合混合物的混制中,要确保其混合水体不含有有害物质和混乱杂质。

3.1注重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施工材料在砖砌体的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对于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在施工前对施工材料的选取与鉴别,以防止由于材料的不合格,而造成砖砌体质量的下降或不合格。材料是在进行砖砌体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材料不符合使用要求,必定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甚至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控制施质量,就要注重施工材料的选择与鉴别,使得施工材料达到使用要求和建设要求。

3.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控制好房屋建筑砖砌墙的质量,就要注重砖砌体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得后期的施工能够按照指定的建设规格和要求进行。砖砌体施工前的准备主要是指,施工前期地基的测量与挖制,地基对于砖砌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于砖砌墙的施工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地基是否平整,尺度是否符和要求,这都对砖砌墙施工前的重要考察的指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各种施工工具的准备与完善,以及施工材料的混合与制备,这些准备工作是施工前的必要工作和重要的措施。

3.3做好施工工艺的控制与检测要控制房屋砖砌墙的质量,就要加强对砌墙施工过程中工人施工工艺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要求和控制,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才能确保砖砌墙的质量符合标准和使用要求。在控制施工工艺的同时,还要定期的对砖砌墙体进行定期的检测,以确定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和规定,一旦发现偏离使用要求和质量要求的技术差错,就要立即修正改错,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大的安全事故。

3.4确保操作工艺的符合要求操作工艺对于材料的各种物理与化学特性来说,是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如果操作工艺不当,就会造成材料的各方面性能与指标都不符合使用要求,从而会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对于操作工艺要确保设计图纸各部分到位。先进行排砖撂底,排砖撂低是砌筑的重要一步,根据各部分的设计尺寸,及门窗尺寸,先排好砖,然后再进行砌筑施工,砌筑前应先打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对于底部的砌筑层,要使用实心砖进行砌筑。

4结束语

第6篇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而产生的公共物品。有效的公共服务需要根据不同公共服务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对那些不具备规模经济特征、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公共服务,逐步向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开放;(2)对那些规模经济特征明显、进入门槛较高的公共服务,主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的竞争;(3)对仍要依靠公共部门来提供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等重大项目,要加强监管,保障公正,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三种公共服务方式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合作、互相竞争的关系。

因此,我们根据其内涵,结合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把推行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作为提高政府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为我们所借鉴的形式主要有: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政府将某些公共服务以合同的形式承包给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大多数西方国家将政府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工程,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交给私营企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金。

3.公共服务社区化。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向社会转移来看,主要是将政府过去承担的一些职能从政府中剥离出来,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

4.有选择地实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制度,部分地取消了“拨款”,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来,这样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

理配置和浪费,从而使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以良好运用,缓和政府的财政危机。

二、我国实现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1.实现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现实基础

在国外新公共管理改革趋势形成的同时,中国的政府改革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初步形成为公共服务方式多元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体制基础。中国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并日益成熟。

(2)法律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为政府职能的外移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适应公共服务方式多元化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3)社会中介组织等非政府公共组织迅速建立起来,为公共服务方式多元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如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组织,公共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

(4)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公共服务方式多元化的人才基础。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大大增强。

(5)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灵活高效政府,推进公共服务方式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

2.公共服务方式改革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1)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不少政府部门将市场化改革当作一种推责任、卸包袱的方法,疏于管理和监督,对公共服务中的问题听之任之,使公众利益受损而得不到政府保护。

(2)公共服务提供结构缺位。从现实情况看,许多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政府服务未能及时跟上,如老龄人口服务、农村公共服务、贫困群体服务、信用服务、法律服务等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

(3)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仍未理顺。事业单位依然主要由政府举办,社会组织官办色彩较重,公共服务意识不强。

三、实现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的途径

1.培育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体系

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要求是一种开放式的休系,在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领域,其强调打破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使公共服务不再由政府独自承担,政府不再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唯一机构,许多非政府公共组织加入到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队伍中来。

2.推行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的配套改革

进行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政府就要进行配套的行政管理方式变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进行行政组织架构的调整。政府将成为网络组织体系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成为社会合作力量的发动者和促进者。

(2)规则的制定。在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制建设相当落后,《社会中介组织法》、《执业条例》等都还是一个空白。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使得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之间的合作有法律保障。推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合作。这就要求政府努力在市场和社会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推动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的进展。

3.转变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之间关系

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与政府分担责任,可以使政府从具体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以一种监察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审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利用自身多样和供给优势,与政府形成互补关系。政府可以把许多不宜直接插手干预,或者干预成本过高的公共事务,交给非政府公共组织来做。政府成为社会合作力量的发动者和促进者,通过一些合理的机制“激活”社会力量,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输出。

参考文献:[1]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0.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06.

第7篇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验识别法;数据挖掘识别法;上市公司

一、会计舞弊模式

(一)确认不当的收入、费用

美国国会审计总署2002年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众多会计舞弊手法中,由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金额、时间而引起的财务报告重复次数占总数的50%以上,而费用舞弊由于风险小、成本低、隐蔽性好,尤其得到造假者的青睐。

主要的舞弊手段及案例如下:

1.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将尚不符合收入确认准则的收入提前确认;或者是在12月份虚开发票,第二年在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退货冲回;较高明的做法是,借助于与第三方签订“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从而虚增本年利润。例如,2000年4月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桂林漓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议转让价值1757.09万元的固定资产;在所有权尚未转移、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下,确认该项资产实现销售收入1757.09万元,同时确认利润433.6万元。

2.递延确认收入。上市公司推迟确认经营较好年度的收入以平滑利润,也有公司把应确认的收入推迟到下一年以提高下一年度的利润。例如,东方锅炉1996—1998年连续将土年的销售收入推迟到下年确认,虚增利润以达到包装上市的目的;又如,某公司1998年底长期投资1.78亿元收益递延至1999年确认已实现1999年净利润10229万元的目标。

3.提前确认费用。上市公司将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盈利水平。例如,S*ST磁卡于2000年提前确认了成本费用。

4.递延确认费用。上市公司本期己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暂不确认以提高当期盈利水平。例如,渤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兼并济南火柴厂时产生的欠工行的债务问题,在“免二减三”政策未得到银行批准且与银行就此发生诉讼的情况卜,公司未计提1996—1998年的半年息,导致这三年年度财务报告存有虚假。1999年渤海集团补提了此笔贷款1996、1997、1998年三年的半年息,合计190.3万元。

(二)利用不恰当费用资本化

将当期费用支出作为资本支出不但隐蔽性好,而且可以得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可以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又可以让投资者以为该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例如,丰乐种业2002年以日常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虚构杂交水稻项目在建工程246万元,虚构棉花油菜项目在建土程306万元,总计虚增在建工程552万元。

(三)利用不计或少计已经发生的亏损。

当一些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不高、利润下降时,就有可能采用这种方法来调节利润。例如,数码测绘2001年对难以收回的长期不良资产未计提坏账,对已经损失的存货未计提必要的跌价准备,将已经发生的费用挂在其他应收款中,而未按规定计入损益,从而虚增当年利润。

(四)利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

1.改变折旧政策。折旧政策包括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两个因素,其中折旧年限的确定需要人为估计,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折旧方法的选择需要依据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但是实现方式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给企业舞弊提供了一定空间。例如,深纺织2003年在未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将原来对纺织类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增至14年,使公司当年增加净利195.27万元。

2.合并政策的变更。上市公司通过在原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亏损或盈利差的子公司,增加盈利能力强的子公司等方式提升合并利润,以达到舞弊的目的。同时还采用规避披露的政策,以避免被发现。

3.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准则中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但是没对“随意”二字下具体定义,到底一年内变更一次叫“随意”还是一年内变更两次叫“随意”,而且坏账计提比例的确定也需要职业判断,因此给企业舞弊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经验识别法

(一)基本层面分析法

上市公司的基本层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司所在行业的位置、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公司的经营策略、公司的组织结构等等,在新审计准则中也重点强调对被审计单位极其环境了解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与这些基本层面是息息相关的,当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对这些层面的分析结果相背离时,应该将其列为调查分析的重点。当公司发生舞弊行为时,它在这些层面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本文第二部分已对舞弊方式已经进行了具体列示,在运用基本层面分析法时可以作为参考。

(二)审计意见分析法

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加以分析,也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审计报告时,应关注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意见类型,因为注册会计师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直接反映了财务报告是否存在舞弊及其严重程度。截至2006年4月30日,1456家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意见1307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89.77%:非标意见149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10.23%。在非标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5家,保留审计意见35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9家。这表明在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十分严重。

(三)剔除法

1.不良资产剔除法。新会计准则下的不良资产除了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加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2.关联交易剔除法。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利润表中予以剔除,将从关联方所得的资产赠予事项产生的资本公积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剔除。通过上述剔除,可以真实地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判断该公司的盈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从而判断其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等。

3.异常利润剔除法。新会计准则下的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中予以剔除,以分析和评价异常利润是否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过大,客观地判断和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利润来源的稳定性,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业。当企业利用资产置换、股权置换、内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手段调节利润,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告舞弊将特别有效。

三、数据挖掘方式识别

(一)数据挖掘方式的优势

数据挖掘技术就是针对日益庞大的电子数据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它一般采取排出人为因素而通过自动的方式来发现数据中新的、隐藏的或不可预见的模式的活动。这些模式指隐藏在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大量信息存储中的知识。它是在对数据集全面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数据内在和本质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也是对数据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升华。所以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很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数据挖掘是一种集成的技术,融合了三个学科的技术,即数理统计、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使它具有单一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的技术方法多是先从经济含义上去构造指标或者是构造模型,然后再代入数据得出结果,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需要许多前提假设并且受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数据挖掘是用数据来产生模型,再用数据去检验模型,模型的构造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这就摆脱了前提假设的束缚和主观因素的干扰,其结果更加真实、客观。

(二)应用数据挖掘识别舞弊的流程

1.数据抽样(Sample)。会计领域专家根据积累的经验从数据库中提炼出与舞弊识别相关的样本数据子集,而不是动用全部企业数据,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处理量,节省系统资源。

2.数据探索(Explore)。当我们拿到了样本数据以后,它是否达到我们原来设想的要求;其中有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和趋势;有没有出现从未设想过的数据状态;因素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可以区分成为怎样的一些类别等,这都是要数据探索的内容。

3.数据调整(Modify)。数据挖掘人员通过与专家的沟通,对所提炼数据进一步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逐步分类、筛选,按照对整个数据挖掘过程的认一识组合或生成新的变量,以体现对状态的有效描述。

4.建立模型(Model)。数据挖掘人员建立挖掘模型,会计专家通过与数据挖掘人员的沟通来了解模型并加以确认。

5.模型的分析与评价(Assess)。会计领域专家在理解挖掘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整个应用过程模型中专家与数据挖掘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会计领域专家向数据挖掘人员提出和解释需求,数据挖掘人员据此构建识别模型并由专家分析评价模型的识别效果,以此循环反复,直至制定出有效的于挖掘方案。

第8篇

菜地土壤测定的主要内容:土壤性质、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含水量,氮、磷、钾、钙、铁、硼、锰、锌、铜等元素的含量。测定的时间:应在蔬菜播种栽培之前或农闲时进行测定,也可在蔬菜生长期进行田间测土,为及时追肥提供数字依据。测定的方法:一是用土壤速测仪在田间测土,该法简单方便、快速,当时就可出结果;二是把土壤取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这种方法较麻烦,但数据较精确。

2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

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根据农家肥和化肥的特点,合理搭配施肥。农家肥肥效长,含养分全面,有微生物活动,可疏松和改善土壤品质,具有明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蔬菜品质的作用,宜做基肥;化肥速效,有效期短,含养分单一,宜做追肥。为了提高有机肥和化肥的利用率,发挥肥效,一般将2种肥料搭配混合使用。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养分的多少,确定追肥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如生长发育很好、生育周期短的蔬菜,少追肥或不追肥;生长发育差、生育期长的蔬菜,应增加追肥次数,多追肥。一般每隔7~15d追1次,共追3~5次。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肥料种类,确定不同的施肥方法。

3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

(1)多施有机肥。有机肥通过充分发酵,营养丰富,肥效持久,利于吸收,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

(2)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根据测土情况,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再根据各种化肥的性能,确定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和配比。化肥做基肥最好与农家肥混合使用,因为农家肥有吸附化肥营养元素的能力,可提高肥效。化肥做追肥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化肥的养分含量高,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出现烧种、烧根、烧苗、烧叶等现象,同时造成浪费和污染,不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确定施用不同化肥。如叶菜类需氮较多,可适量施用尿素等;果菜类需磷较多,可多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根茎类需磷、钾肥较多,可多施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多元复合肥等。

(3)配合多种微量元素,推广叶面追肥。方便简单,省工、省时、省事,养分全面,吸收养分快,见效快。有些肥料可以与中性农药混合使用,起到防虫、治病和同时施肥的多种效应。

(4)提倡结合深翻施基肥。由于棚室土壤盐分多积聚在土壤表层,使表土板结或形成硬盖,结合深翻施基肥,使土肥充分混合,上下土层混合,把板结土表粉碎并翻到下层,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5)在蔬菜生长中期,选择适宜的专用复合肥,是做到平衡施肥的关键。复合肥生产和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科学施肥和经济施肥的要求,做到平衡施肥。使用复合肥可以节省贮、运、施等环节的费用,做到肥料合理配方,保证增产效果,特别是针对当地土壤养分和农作物品种生产的专用复合肥,效果更好。

4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配方施肥方法

(1)分期施用氮肥。把氮肥分期使用,可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从而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施用氮肥时要重施基肥轻施追肥,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2)正确搭配使用氮、磷、钾肥。磷既影响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施用钾素也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从而降低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因大量施用氮肥而造成的硝酸盐积累。因此,氮磷钾三要素适宜配比,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还能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真正实现无公害生产。

(3)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适合蔬菜对养分的吸收,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的硝化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浓度,减少了蔬菜对硝态氮的吸收。此外,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可促进蔬菜生长,从而产生稀释效应,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4)采取适当的施肥方法。在实施化肥、蔬菜专用肥时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养分挥发,一般铵态氮施于6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10cm以下土层,磷钾肥施于15cm以下土层,蔬菜专用肥施于15cm以下土层。不同类型的蔬菜,硝酸盐的累积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是叶菜高于瓜菜,瓜菜高于果菜。另外,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一般高温强光下,硝酸盐积累少,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御措施,减少硝酸盐积累,使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

第9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对策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投入使用后使用者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重要过程,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1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特点分析

首先,所受影响因素较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如材料的选用、技术措施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建筑的质量具有隐蔽性。房屋建筑工程具有相对复杂的施工过程,其工序多,专业交叉及中间产品也较多,这会产生较多的隐蔽工程,致使房屋建筑的质量存在隐蔽性。因此,在质量管理中需要通过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检查来减少质量隐患。再者,最终验收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不能通过拆卸手段来检查内在质量,使得工程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形象,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筑业亦然如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将工作具体化,并在每个具体施工环节实施全面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实施管理时要针对工程特点分析其较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与部位,结合施工方自身情况确定质量目标,并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尽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目前的房屋建筑呈现出多类型多功能发展趋势,使得施工作业难度大大增加。为了在规定期限内以最低成本完成预期功能要求,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3.1 施工方问题分析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然而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严重缺乏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由于施工技术、设备操作、施工工艺以及对人员的安排管理不够合理而导致隐蔽工序不达标,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过程,使得房屋建筑质量不达标。另外,目前施工方对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较为不足,这就使得一些没有专业技能或者专业技能水平不够者混迹于施工人员之中,导致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施工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较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其对施工进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很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施工方对施工设备检修与定期维护重视不够及操作不当等问题,施工企业对建筑原材料的管理从采购原材料到运至现场管理并储存等环节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这对提高施工质量是十分不利的。此外,一些施工单位为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或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导致如墙体裂缝、地基沉陷和消防设施不健全等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出现,这与很多企业的质量意识不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质量标准贯彻不严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3.2 工程监理方问题分析 监理方作为质量监督把关者除了应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严格把控材料、构配件以及设备的质量关。然而,房屋建筑工程中部分监理方为获取经济效益而越出资质范围承接监理业务,配备不齐或者配备非专业监理人员等,这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增加。此外,一些建立机构未按规定程序对房屋建筑进行组织验收,使得很多隐蔽性的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与纠正。

3.3 设计方问题分析 房屋建筑设计是保证施工过程有序进行的基础,若设计不当将直接导致建筑质量管理出现问题。例如,部分厨房与卫生间设计采用空心楼板而未考虑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时增加套管设计,使得房屋在投入使用时出现渗漏隐患等质量问题。

4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4.1 建立较为完善的施工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由多工种间协调与配合,并涉及到各专业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因此质量与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相对复杂的,如果控制措施贯彻不力,就很难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对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保障体系,要通过完善、合理的控制措施为施工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例如,对施工相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相关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控制能力;建立严格、完善的施工管理标准,加强对原材料和施工之间检验与验收的力度;加大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范围和力度;加强施工监理的力度、扩大施工监理的范围等。

4.2 实行施工管理目标责任制对策 施工方应充分重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质量等问题,并通过逐步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目标责任制,即通过规定施工各过程中施工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尤其针对关键环节则更要保证施工规范性,以实现工程能够高质量完成。同时还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按照目标责任制的划分要求,追究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责任,真正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任一施工环节都有严格规范与标准做管理依据。

总之,只有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中充分重视质量管理,并采取相应对策来避免和规避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王与中.房屋鉴定的理论与方法[J].住宅科技,2011(S1).

[2]李少彬.农村房屋质量安全的现状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0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