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经济论文

时间:2022-12-29 16:00:57

导语:在英语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经济论文

第1篇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短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不少地方出现了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应用型人才又聘请不来的情况,这凸显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需求变化。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轨迹

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关联。这体现出教育的经济价值。早在古希腊时代,思想家、教育学家柏拉图不仅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提出教育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说。他说,在生产工艺中有两个部分,其中之一与知识关系更为密切。

国际视角研究轨迹

系统地论述教育的经济供给的经济学者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作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徒弟,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多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富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富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熟练的程度,可以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间里,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同时也可以取得利润。从而揭示了人的知识、经济和才能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清晰的思维。

从现代经济增长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真正把教育当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的现代学者是索洛。1957年。索罗使用总量生产函数法。就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对1909-194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评估和统计,并指出资本和劳动力这些传统生产要素作用之外,还有无法解释的经济增长的残余,这主要归功于技术的贡献,但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贡献,实际上是间接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最全面、最经典的理论当属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舒尔茨认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两个方面。一则它们具有类似性,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二则又有区别性,人力资本相对物力资本,带有高效性、持效性、多效性、间接性和易流失性等特点,而且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不像物力资本那样可以转让。舒尔茨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缩小收入差别的手段,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

舒尔茨之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以贝克和丹尼森为代表的学者沿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思考,丹尼森认为经济增长因素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一类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知识进展能使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投入量减少,并且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技术只有在知识有所进展时,才能发挥作用。此外,一些学者将信息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理用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提出了教育甄别和教育外滋效箍等观点,极大地拓宽了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野。

第2篇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听力水平,这就可以看出,大多数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各大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经过调查发现,有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会经常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偶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剩余的学生不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可以看出我国英语的交际存在很大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练习英语口语的时间和环境,所以初中生虽然具备日常交流的能力但是无法进行流利地道的口语交际。其中还可以看出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练习口语的场所只局限于课上,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课下和同学用英语交流,极少一部分同学会去固定的英语角和外国友人练习英语口语。这就说明,并不是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老师良好的引导,从而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弱,如果老师能够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场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如何提升口语交际水平

(一)提高学生的口语练习积极性

在很多学校之所以英语口语教学难以创新,还因为口语交际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积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另外一点是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热情,那么不管老师做出什么创新活动,都难以奏效。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让同学自己实践、操作的方法,让他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例如,在学习有关的文章和段落后,组织学生根据情景模拟来进行口语锻炼,可以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在英语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口语练习氛围,就能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练习。

(二)创新课堂实践

很多学校认为初中生的学业繁忙,所以不开展和英语有关的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没有实践的课堂会效率低下,并且长时间后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认真听讲。尤其是对英语口语而言,是一门练习性很强的课堂,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而创新课堂实践就是为了使得有些英语口语的惯用语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有的时候,换种方式反而能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课堂实践的次数,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从容的应对各种交际背景下的交流互动,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创新英语口语练习模式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本节课的主要任务,这也是著名的“目标驱动法”,有了目标之后,在课堂上就可以建立相应的环节,当然,任何教师都不能忽视教学目标这条教学主脉络,适当的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在有目的的教学下,常常能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其次,老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这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趣味活动来进行,比如让同学讲述课文,同学之间的对话用英文等,甚至老师也可以尝试一下全英文教学,这些方法都会对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有帮助。最后,教师应该进行“情感教学”,这也是很多老师缺乏的一个职业素质。很多老师,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常常是偏向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冷眼相待”,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了课堂的倾斜。如果一个老师缺乏了应有的亲和力和爱屋及乌的精神,那么很难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只能固步自封,既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不利于英语口语技能等新型知识的传播和沿袭。同时,老师应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因为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发展不同学生的亮点,才能促进学生有更大的自信心去练习英语口语,敢说敢练才能说好英语。并且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才能在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经营者激励约束所有权安排合约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理论两个领域分开进行,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并未为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性的理论指导。事实上,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最优化安排企业的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企改革中这一难解的“体制性硬核”。

一、基本分析框架:企业的性质与所有权安排合约

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以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一个行政权威机制,它以相对固定的一个长期合约来替代市场;并认为企业的规模会一直扩张到企业组织一次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组织该项交易的边际成本为止。科斯虽然未能说明企业这一合约为什么能节约交易成本,行政权威机制到底依据什么进行企业内的要素配置,为什么不同企业交易效率不一样等问题,但他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一条可供进一步探索的道路。

哈罗斯曼与哈特(GrossmanandHart,1996)、哈特(Hant,1998)从合约的不完备性角度推进了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明确指出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特征,将企业所有权直接定义为剩余控制权,这为企业的合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石。由于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企业的合约是不完备的,企业的总收入可以肯定也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人而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这就是企业的剩余,剩余也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要以其投入来承担损失了,所以,分享剩余也就意味着分担企业风险。在非负消费约束条件下,人力资本与其拥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周其仁,1996),决定着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为人力资本提供风险担保。非人力资本提供者分享剩余,承担风险,但非人力资本提供者风险态度不一,风险中性或偏好者成为股东,分享剩余,风险规避者领取固定合约报酬,成为债权人。在某种程度上,股权资本又为债权资本提供风险担保,而股东理应分享企业最终的剩余,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因为股东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而经营者的劳动又难以监督或者监督成本太高,因此,让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是激励经营者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就产生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何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安排,才能既给股东最大限度地选择正确的经营者,又能激励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去经营企业,消除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古典企业通过让股东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而最佳地解决了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也就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安排相对应。因为如果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或无法真正承担风险,这种剩余控制权就会成为一种“廉价控制权”,他就不会有努力作出好的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后果就是一些并不具有企业家才能但偏好于“控制”的人可以通过贿赂拥有最终控制权的人来取得经营者的位置。如果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是统一的,只有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出得起这种“贿赂”。同时,因为行使剩余控制权的劳动难以观测与监督,或者观测与监督的成本太高昂,(张维迎,1995),难以直接根据他的努力水平支付报酬,只能根据间接的可以观侧的最终成果即企业剩余来支付报酬。所以让企业经营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可以有效解决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的外部性内在化原理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具体应用。但是,由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清楚自己的经营才能而股东不知道,股东如何确保正确选择经营者呢?张维迎(1995)的研究证明,在经营才能难以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个人财产可以起到显示个人经营才能的作用,可以通过对个人财产的观察来间接判断一个想当企业家的人的能力。

二、新路径: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与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资本的形成方式(融资方式)有两种,即以股权形式投人资本和以债务形式投人资本。企业在股权和债务之间筹措资本的选择(资本结构),就是决定企业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进而决定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通过公司治理在企业委托人(股东和债权人)与人(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资本结构在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和减少成本方面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举债融资实现的。众所周知,举债融资是要按时支付利息并到期支付本金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时支付,债权人便可以向法院申请宜告企业破产,而企业一旦破产,经营者作为企业经理所享有的一切福利待遇都不复存在,显然,这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经营者所不愿看到的。其次,机构股东投资者也会激励企业经营者卓有成效地工作。因为机构投资者不仅向企业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运作和发展前景比较熟悉,这就使得机构投资者无形中充当了事实监控者的角色。

同时,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能有效避免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还有,经理增加持股也会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地工作。因为经营者持有股份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和企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当然,经理持股也有一个比例的间题。当经理持股比例很小时,由于企业增加的价值要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经营者只得到很少的一部分,而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所付出的成本却由经营者全部承担。这时,经营者可能采取偷懒行为,只有当经理持股的比例使得经营者偷懒的效用比不偷懒所得到的净效用小时,这一比例才是恰当的。

资本结构与约束机制。资本结构指的是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约束作用可以从股权约束和债务约束两方面来说明。

第一,股权约束。股东的基本权益是由其出资额所决定的资本受益权和投票权。投票权主要体现为选择经营者和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策的权利,包括任免董(监)事、高层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以及通过董事会对公司年度预决算方案、增减资本、合并、分立、重组行使否决权等权利。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用手投票”的直接约束方式。当直接约束方式不能起到作用时,股东惟一可实施的就是间接的市场约束—“用脚投票”,即利用资本市场转让股份或抛出股票。公司股票被大量抛售,不仅给公司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市场压力,而且给“恶意收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当然,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除了这种对公司经营者形成致命打击的“接管”机制外,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约束与控制机制。

第二,债务约束。由于债务需要还本付息,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将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因此,债务对经营者的约束力度更强。债务约束可以分为短期债务约束与长期债务约束。短期债务约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清算,如果对投资者来说企业清算价值大于继续存在价值就应该进行清算。由于偿还的债务是可证实的,所以债务会逼使低效率的企业缩减,想要避免清算的经营者就只有设法提高资产收益。另一方面,是通过偿债挤出企业可能用于不盈利的投资或低效率的扩张的自由现金流。长期债务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制新资本的流人上,也就是说在经营者愿意以任何代价进行新投资的时候,惟一能阻止他的办法就是使他没有能力筹集到资本。此外,为了保证债权的安全,债权人通常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干预与限制。如规定企业负债融资的额度,不得向过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以及限制向现有股东过量分派股利,这对公司经营者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

三、局限性:资本结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失效

资本结构激励机制失效。首先,由于银行对国有企业的约束为软预算约束,资本结构对减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与成本的激励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也存在“搭便车”问题(只要单个股东不是百分之百持股,这一问题就一定存在),机构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未必能得到有效实施。经理增加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的偷懒行为,但如果持股比例太低,或者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这也限制了经理的努力程度。

第5篇

在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和设计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态性设计,具体说来,民居生态性设计理念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是对于建筑选址充分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其生态特性,对于周围地区的采光、通风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2)对于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生态型特点,比如窑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提高自身舒适度的目的;

(3)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还体现在了其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性,最终达到了减少耗能的目的,这些生态型的设计理念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2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居生态建筑极多,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自身独特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在风格上各异,但是其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生态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生态型的建筑风格,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属性极为明显,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充分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为例针对民居生态经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来说,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

(2)节能意识强,江浙地区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这一点在当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江浙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民居建筑对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这些特点,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2.1在选址和布局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民居建筑因为其所处地区独有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选址和布局极为关注,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选址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规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具有极为明显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独有的建筑布局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门和大厅作为中心,然后在两边设置了各种房间、院落和天井等,这种布局格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以及风能,还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2.2在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在平面设计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类型较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平面设计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开多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建造在一些临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极好的自然性;

(2)四合院式结构,四合院式的结构不仅仅存在与我国北方地区,在江浙地区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合院风格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极高;

(3)厅井式建筑结构,这种平面结构是江浙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大厅和天井的设置符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对于排水管道等相关设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节能降耗目的。

2.3在主体选材方面的应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区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大多选取一些木质或者是竹制的材料,这种材料既美观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生态型的要求,值得我们当前一些建筑学习和借鉴。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本;实物经济;市场均衡

自从货币诞生特别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建立之日起,以通货膨胀为主要特点的货币危机就时时困扰着社会经济。经济学家曾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并依此为理论指导试图在实际中避免和治理货币危机。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年的第一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危机的基本原因是实物经济基础状况恶化;20世纪90年代的“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更可能引发货币危机;第三代的货币危机理论则更强调金融危机的传染和对微观层次的研究。货币危机微观成因研究的代表人物、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则认为经典的MF模型忽略了实际汇率对投资的影响,因为企业投资水平受制于它的财务杠杆和所有者权益的净值。

1虚拟经济的基本要素

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为载体、是相对实物经济而言的信用制度高度发展与货币资本化的产物。

首先,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物质生产及其有关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其主体是虚拟资本以增殖为目的进行独立运动的权益交易,其本质在于资本证券化后的有价性和有息性,即价值的虚拟性。其次,信息经济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虚拟经济运行提供了载体与媒介,使其变化更为快捷与便利,但并未从根本上将利润与实体经济分离,只是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运行效率。第三,虚拟经济具有“投入溢出”效应和“报酬递增”特点。由于虚拟经济在资源动员、支付结算、风险配置及信息揭示等方面更具有克服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一般功能,生产能力的提高就不再需要以增加成本为代价,也就使固定投入具备了“投入溢出”效应和“报酬递增”特点。第四,现代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虚拟经济以金融系统为基础,其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其交易媒介主要是金融衍生工具,其交易行为构建了金融衍生品市场。

2背离实物经济的现代虚拟经济

过度背离实物经济是虚拟经济在当展的特点,表现为虚拟资本价值增值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即原生金融资本价格的膨胀和金融衍生资产衍生化程度的加深。

(1)原生类金融资产及其交易: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基本吻合与对应。

在这一层次上,虚拟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与实际个别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借贷资本(包括外汇)、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作为原生类金融资产与实际资本基本上一一对应,因而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也基本吻合。如股票便是最典型的虚拟资本,其虚拟价值增值主要来自公司的股息、利息和其价格变动引起的收入两部分。前一部分与个别资本实际价值增值过程直接相关,后一部分虽然其价值运动过程与实际价值增值过程相脱离,但它却直接代表实际资产并始终与它并存。

(2)衍生类金融资产及其交易与发展: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

在这个层次上,金融衍生资产的价值增值过程外化和虚拟化程度更高,它主要包括各种证券化资产、共同基金及金融期货期权等,它们是在原生金融资产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可作为纯粹为金融衍生交易服务的衍生类金融资产。如金融期货期权直接以风险为交易对象,它只与整个地区、行业、国家地社会生产(即社会总资本运动)和世界经济状况密切联系。而指数基金、指数期货期权等作为高级金融衍生品,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对应物,甚至连间接投资的内容也没有,其价值增值过程的联系被完全割断。至此,虚拟经济扩张已发展到与实物经济扩张相关性很小或完全无关。

因此,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有关专家曾指出,目前每天的金融交易中,只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目前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超过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由此可见,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物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转(3)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当金融资产(包括原生类和衍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均衡被打破,实物经济中的虚拟成分会急剧增加,从而打破其他几种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力市场的均衡状态,使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过度背离,有可能引发货币危机。

①虚拟经济的急剧膨胀打破了市场均衡。

假设某国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在某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物经济和原生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急剧增加,而衍生类金融资产的风险则相对降低,人们处于规避风险的需要对衍生类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剧增,其价格变化的敏感性比原生类金融资产市场和商品劳务市场的价格的敏感性更高。短期内市场需求剧增,使得衍生金融资产的价格在短期内急剧彪升,市场均衡被打破,交易量同时大幅攀升。这显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并通过心理预期作用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收益预期和风险升水的主观判断,原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便会高于其基本价格,市场价格高于基本价格的部分就被称为资产泡沫。泡沫资产的存在说明原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均衡被打破。

原生类和衍生类金融资产市场失衡时,金融资产总量剧增,而货币的供给在短时间内是呈刚性的,而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也急剧上升,使货币市场均衡打破,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实物经济中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生产性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减缓,内需不足;同时,利率的上升导致汇率上升,出口下降,外需也下降。这使得商品劳务市场上的总需求相对减少,而这两个市场的供给在一定时间内又具有较强的刚性,它们的均衡也被打破。再者,利率的上升进一步引起国际游资的流入,推动衍生类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持续高涨,形成恶性循环,使市场进一步远离均衡状态。

②相对稳定状态被打破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市场这种非均衡状态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但这种相对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微小的干扰所破坏。即当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物经济而达到某种呈现一定的相对稳定性的临界状态时,这种没有真实价值支撑的虚拟资本(主要是国际游资)很可能由于预期因素的突然改变而推出市场,并表现为短期内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或是巨额外债的归还,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本币相对供大于求,汇率大幅度贬值,引发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向邻国转移,导致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此时,整个经济的相对稳定被打破,使经济发展出现大幅度波动,再加上此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非常大,从而引发恶性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

虚拟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是与实物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当这种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7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第8篇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外语沟通能力,听、说、读、写、译是国际化英语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此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国际化人才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可通过开设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情境训练等相关综合性的英语课程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奠定学生走向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适当增设跨文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由于是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在国际交际中不单单只是语言上的交流,同时还涉及到不同国度政治、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国际化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意识,以避免在国际交际中出现“cultureshock”。于是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适当增设跨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熏陶和全方位的国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培养和促进学生形成国际意识。

三、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宽广的国际视野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高校应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此,高校可以加强组织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定期安排外籍教师和学术专家、国外创业成功人士、留学生等开展系列文化讲座与案例教学。高校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这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要求人才能够使用英语进口无障碍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人才可以在专业领域中完成相关岗位要求,如材料报告、合同拟定等,对人才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开设双语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运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其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等、来营造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实践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第9篇

通过文章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相关了理论和方法进入到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运用的时间不算太长,这样一个全新的方法和制度,我们要通过对经济法实施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思考,经济法相关制度已经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应用于市场,但是就目前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实际经验的缺乏,许多企业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制度滥用给现代民营企业管理造成风险

在经济法中规定,民营企业用工应该遵守经济法中的要求。但是,从目前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不按照经济法的规定要求,对制度滥用,出现了不按照规定要求范围管理的现象,民营企业对经营和管理制度的认识不足,使得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弱化。这种制度的滥用给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潜在风险。

(二)体制不全给现代民营企业管理造成不利

在实际的应用环节中,民营企业靠什么原则和制度规定来使用指挥管理企业,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当前我国当前经济法实施情况来看,由于经济法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漏洞,国家都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和机制。各方面仍然没有认识到经济法的重要性。

(三)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经济法受到制约

经济法的建立,帮助相关民营企业建立了一个包含了多方位、多层次、技术结构合理管理依据。在公司管理中,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库的储备,找到符合自身建设需求的各种经济法保障,使得民营企业中不可控的资源需求有了一定的资源保障。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无法从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方面找到依据,进而由于体制的不健全对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了民营企业正常的发展。

二、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措施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确保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稳重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民营企业加强经济法的有效对策。

(一)推进经济法法律制度制定,进一步完善规范经济法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的入世,发展的机会不断增多,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更新率与日俱增。经济法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个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环境作为保障。因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经济法和法规,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制度体系要求,维护经济法的市场调控作用。经济法体系的建立是稳定、持续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关于经济法实践的研究深受我国学术界和法律界的重视。

(二)提升对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管理体系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各行业有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但同时又面临着来自国外法律规范的巨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从短期来看,经济法的影响带来的冲击会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经济法的影响将会是某一行业爆发危机的根源。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蓬勃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员工作为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的主体,要认真学习并深刻了解经济法相关内容,加强对经济法的学习,认识经济法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此项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让经济法更好地运行,提高适用性和高效性。经济法视阈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法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为未来民营企业管理的一种发展方式,经济法已经被许多民营企业认可并应用。但是经济法在民营企业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探寻一种适合现代经济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的经济法体系至关重要。开展经济法制定工作,对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作用体现,一定要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经济法目标定位,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法效益,促进经济法长远发展的目的。由此看出,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将在未来的市场经济法律发展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