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马克思课程论文

时间:2022-03-21 12:29:13

导语:在马克思课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马克思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马原 原著及其历史语境 回溯历史教学法

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正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其中“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这门课程是对原先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从而加深对的理解,于教于学都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但是,一方面,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教育,对的基本原理可谓熟谙于心。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化和普及化极为成功,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常识。这就给承担“马原”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原先比较成功的教育的基础上,在大学的“马原”课教育中,使这门课对学生依然具有生动性和新鲜感。

对于这个挑战,笔者认为回到原著,回到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有益的选择。

一、原著及其历史语境是“马原”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经典著作似乎永远都有一种神秘的魔力,不论什么时候翻开的经典著作,都像一推开窗户,马上就会刮进一股强劲的风来似的。时隔多年,者们的思想还是活的,是流动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对西方传统思想和传统哲学的巨大变革,在马克思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再现是如何进行变革的。在的原著中,我们会首先感受到无论是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还是真理的概念,都对传统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改造,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以知识概念为例,之前知识被康德定义为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普遍性就指的是对任何人都为真,必然性指的是不受时间约束,永远为真。这种知识观显然跟传统的形而上学密不可分。启始于柏拉图的西方形而上学认为在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配得上知识的称呼,现实世界不可能有知识,只能有意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中,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经过各种各样的改头换面出现在基督教的天堂中,康德的物自体世界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相应地,那种普遍必然性、远离尘世的知识观也延续了下来。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论与这种认识论可谓是针锋相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知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真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知识不可能是普遍必然性的判断。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换,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现实世界在变,真理必须跟着实际走,永恒真理只是一个幻相。我相信,的变革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准确的传达,就一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第二,原著是争辩性的著作。是在与传统思想进行激烈争辩的过程中产生的,上至古希腊的哲学家,如柏拉图,下至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如施蒂纳、费尔巴哈,马克思批驳过的哲学家可谓数不胜数。可以这样说,基本上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的放矢的产物,都是先有破才有立。因此,如果能在“马原”课的教学中遵循产生每一条原理的过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先了解马克思所批驳的点,再让学生知道马克思是怎样进行反驳的。由于在教学中还原了当年的思想交锋,所以一定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

当我们说到经典著作的变革性和争辩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引入了产生的历史语境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在批判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形而上学源远流长,上至柏拉图,中间有基督教传统,下至康德、黑格尔,可谓是大家辈出,异彩纷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讲到的基本原理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起西方哲学史,把基本原理诞生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就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的理解。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话,老人说出来与年轻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其原因无非就是老人是在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来说这句话的。中的很多基本原理,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比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好像没有任何文化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人也弄得明白。但这样一句话其实在西方文化的丰厚的土壤中产生的,如果我们能简要地通过哲学史让学生了解到这句话是如何产生的,也许就可以把其中意味深长、意义深远的东西传达一二给他们。因此,在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和思想阅历,那么他们对于肯定就会有更上一层楼的理解。

实际上,注重思想的历史语境早已被学界公认为进行思想和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常常史论并提,说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学就是哲学史,无非就是对思想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背景的高度重视。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才开始接触,知识面不够宽,理解能力也不高,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每一条原理,并能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大学教育则不同,在大学,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更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史论结合,传达出每一条原理之后深厚的文化、思想背景,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综上所述,无论是原著还是产生的历史语境,对于教学来说都是丰富的思想资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为了方便论述,现在笔者把这种回归原著,回到历史语境,在教学中注重思想的来龙去脉的教学方式称为回溯历史教学法。

二、回溯历史教学法是对“马原”课教师的新要求

回溯历史教学法要求对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把握,必然会对承担这么课的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马原课”教师不但要读,而且要熟读,读透。此外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在当前编写的教材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回到原著的过程中,要深刻地把握好这种有机的联系,这有利于在教学中把作为一个整体传达给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还有助于加深教师和学生对的理解。

(二)有一定西方哲学史和相关思想文化知识。由于很多“马原”课教师不是哲学专业出身的,没有得到过较好的哲学训练,要了解西方哲学史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哲学家一直以来仅有两位,一位是黑格尔,另一位就是马克思。但实际上,马克思乃是哲学博士出身,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比较,这篇论文体现出了马克思很深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马克思实际上也把这种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带进了其他著作中。因此,如果缺少西方哲学的训练,在回溯历史教学法中,任课教师就只能迎难而上,补西方哲学史的课。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要求,当前的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与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紧密联系,在“马原”课的教学中,这种历史性联系最好能够被体现出来。此外,西方哲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它的思想文化北背景,“马原”教师对此也应该有所了解。

(三)能对原著和相关的西方哲学和思想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原著与西方思想文化固然为“马原课”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但由于大学生的西方思想文化修养还不够高,知识面还不够广。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就会让学生云里雾里。对此,笔者目前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希望能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成功的经验,让笔者对回溯历史教学法充满了信心。例如讲到矛盾的时候,为了说明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性原理,笔者借鉴了茂名学院唐少莲副教授的教学经验,引入了悖论的概念,讲授了引发西方数学史上三次危机的毕达哥拉斯悖论、贝克莱悖论、罗素悖论,并举了几个通俗有趣的日常生活中的悖论,从而告诉学生:当我们想逃避矛盾,远离矛盾的时候,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论之中,这从反面说明了逃避矛盾是不可能的,相当于用数学中的反证法来证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命题。

总而言之,回溯历史教学法在“马原”课的运用中,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他们的哲学思维,同时也能产生间距化和陌生化的效果,增强该课程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2篇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超级秘书网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第3篇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意义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在掌握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议论性文章就是思想政治小论文。

1.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法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选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发现和创造,大胆打破观念的束缚、时空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初中政治教学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并不排斥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研究。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政治小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3.小论文活动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实施

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以解决现实问题,要体现时代感、新颖感和生命力,要以事实为依据,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进一步提高。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在所任班级中开展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只能意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了听、看,忽视了做,所以笔者在进行政治小论文教学的备课时会多花一些心思。具体活动方式是教师指导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活动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指导。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其次,讲清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再次,举办政治小论文写作讲座,介绍学生阅读优秀政治小论文。

2.学生的个体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做社会调查。在学生掌握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分析、整理、提炼与小论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从实际中引出理论或结论。然后,拟定题目,撰写小论文。

3.教师指导。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撰写小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研究与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小论文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写作。

4.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评选活动,并将优秀小论文推荐上报。

5.在一学年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要对小论文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可采用教师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反思

以上方案的实施,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政治小论文写作这项政治课教学活动,得以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形成了如下反思。

1.选题内容应该注意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典型性。从获奖论文来看,所确定的题目应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又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反映对社会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关注。如:诚信、环保、校园暴力、中学生上网面面观等课题。

2.要精心指导。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就业竞争力

2011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大部分学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尤其在新时期,更应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

一、国外就业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认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获得一份带薪的工作是青年向成年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们已经独立,并且做好了建立家庭的准备,失业则会阻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正因为如此,欧洲关注青年人就业问题一般都较早。艺珂研究院研究主任希尔伯特(Hilbert)博士也认为,如果青年人的初职机会被剥夺,将对他们就业能力的形成产生长期的危害,甚至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外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更高,而对于在校期间培养其就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更多,尤其在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择业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追溯的更早。

关于青年学生选择职业、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论述,并且做了最好的表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卡尔・马克思于1835年8月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他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可见少年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给自己的责任,他已经认识到个人职业选择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这一选择决定了马克思的一生,成为当代思想工作者的学习楷模。

现代西方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社会适应理论、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这些理论都重视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借鉴,注重民族精神的养成。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同,但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存在相通相似的地方,如各国政府对思想教育都是高度重视的、其内容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社区、宗教团体、各种政府、校园、企业、学校互动活动等,从而保证了思想教育的政治性属性,强化了政府的执政根基。

二、国内部分高校思想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校的思想教育而言,尽管政府和学校已经很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一直以来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按部就班的开设思想教育课,探讨多种改革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仍限于书本教条,形式化现象严重;老师的授课脱离实际的多(有时甚至用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问题,导致了教师的授课威信下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许多现代的教学手段没有广泛应用;学校学习与企业需求实际相脱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真正培养出来;教师自身对课程不是十分热爱,导致对教学内容的追求和把握不到位,上课时不够敬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及格的少,优秀的也少(但多于不及格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思想政治课不及格;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方面则普遍反应希望多听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和问题分析,多听听时事的评论,多讲与就业及社会发展有关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为民服务的竞争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低的主要表现

1.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专业证书、书本理论、功利性的追求,忽视学习广博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就业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直接结果是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和错位,以至于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对接。

2.竞争力没有特色

目前国内高校走的是“大众教育”、“模式教育”的路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多数也只是空话,因此导致了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一样,基本能力相似,难以形成独特的、有优势的竞争力。

3.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不高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企业的竞争力已经转移到文化力的竞争上来,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敬业的精神,不仅要懂得爱自己,还要爱他人,更要爱国家、爱企业。在面试的时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开始拿这样的考题来考验学生,但是学生表现的难以令人满意。

4.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应该以朝气、谦恭、敬业、吃苦耐劳等优秀的个性品格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通常企业面试官在总结现代大学生个性品格状况时都认为还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要么是自负自傲甚至有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要么是自卑怯懦,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别人缺乏宽容之心,对人对己的宽严程度不一。有的人竟然存在一些心理疾病,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这些个性缺陷很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成为大学生难以早日融入社会的巨大障碍。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及建议

1.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观念

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竞争力较低的角度来看,要将高校思想文化课内容及观念的创新植根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实践之中,这个改革和创新是当务之急。教育者应该考虑:全球化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旋律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民主和法制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外开放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综合化、多样化发展带给思想教育者哪些启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绝不都是马克思当年能够预见得到的,这对思想政治课内容和观念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如何能够结合时事的发展,与时俱进就成为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衡量指标。

2.思想教育的领域与内容要不断拓展

(1)立足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视角

教育者要考虑到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惟一不变的是变化”。教育者本人首先要提高个人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学会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技巧,加强对宏观领域中新问题、新知识的认识,如竞争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新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新的思想、心理、人格构建、生态、网络、生活方式、信仰结构和道德追求等问题都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主题。

(2)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师作为主导者必须重视的微观领域。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现实因素交织生成多样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积极介人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开展心理研究、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健全的人格素养。

(3)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已经将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简单的社交礼仪,更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用来改变世界,我们这代人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议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研究文化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加强历史知识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未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打好基础。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教育者首选的交流平台和指导学生工作的工具。教育者首先要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文化理论学习、优化思想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形成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在虚拟领域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教自律,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未来,随着物联网及心联网的发展,必将促进思想文化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成果的提升。

3.创新思想教育方法

在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中要尝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进行小班教学,尝试进行理论研讨、体验式学习等,而日常思想教育中则应该充分运用民主讨论、协商对话、交流、谈心、心理测试与咨询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网络QQ、MSN等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效果。对大一的学生要密切观察其思想变化情况,使其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

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显性思想教育和隐性思想教育的结合。隐性思想教育要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之中,或者将思想教育的要求融入到个人的娱乐活动、个人成才等活动之中,以非正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接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由专业的任课教师来承担,而隐性课程的主要承担者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另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导引,学校相关服务部门的身体力行,学生群团组织的活动宗旨设计等。隐性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包含的内容多,需要将学生在显性课程之外的各种活动和管理都纳入课程建设的范围,因此,需要举全校之力共同完成。

4.增强思想文化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实践教学能力。成天关在书房里、校园里,缺乏社会实践,对世情、国情、社情不了解,在新形势下是不足以承担这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目标“走出去”,直接深入到最丰富、最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增强素质,授课时将自己考察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渗透到讲课过程中,使得课堂讲授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关键和具体要求,了解用人需求状况,为专业课教师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共同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的人才。

5.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多方联动教育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注意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发挥家庭、社区、企业等的联动教育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竞争平台。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设计一定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并与企业实际接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可以克服课堂讲授的枯燥问题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一直受长辈的溺爱,比较自我。学校可以针对这个特点设计社会生活体验课、劳动课、野外生存课、夏令营、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增强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同时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时效性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2]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教育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9年1月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4]孙健,张东玲.论思想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153―154页

[5]伍梅.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4页

[6]闫超栋.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探索,2010年第2期.158―15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P3-7

[8]王烨.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沟通的原则及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185-186页

[9]伍梅.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4页

第6篇

论文摘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百。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正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联合同科教文组织提交的2l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作者为之共同努力:

一、 尊重学生主体,在自我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南己及人,南内向外 ,逐渐扩展、升华的情感体系。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在于使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 ,加强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投入,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激劢的能力、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责任教育的成功与否。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个体,很难想象其会有发达的社会责任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a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白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新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即主体自我发展的根本条件”,让学生“在每一种生活处境中判断自己的目的,判断牛活中的各种价值,能够自主地选择,能够意识到外部与内部 的符种力量,能够承担我们行动的结果”新课程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不是以放弃学生自身个性和人格独立为代价,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信任学生,相信人性向善性的存在和个体人格自我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反对灌输、强迫,倡导平等对话、启发引导,“责任感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职责.而是对 自我所关切的恳求的反应”。提倡独立的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幸福的权利,肯定和尊重个体自身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独立,这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 

二、开发“隐性课程”的情感激励功能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随时都有呵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未曾见识的风景,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使灵光得以闪现。通过隐性课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便是新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好体现。我国著名学者班华把“隐性课程”定义为“课内外问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 素” 。“隐性课程”能对学生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浸透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的激发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只有当我们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 (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 时,才会对父母、对师 长、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怀有种感激的心态,把爱的分享和奉献作为一种“应然”的过程,学会珍惜爱、创造爱以及奉献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好公民。新课程下学校要大力加强对本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使其以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约束的功能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补充和拓展了显性课程所不能及的教育功能。例如: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虽然不是学科显性课程,但它却是一所学校的“心灵宪法”,是最重要的潜在隐性课程。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经风雨、见世面、交朋友、办事情 ,为共同的理想挥洒汗水,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奋斗,共同领略奋斗、创造的乐趣,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等等,这些都无时无刻不激发着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懂得自己对学校、集体、同学所应承担的责任。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新课程下全社会所有人们应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最好的“隐性课程”氛围。  

三、利用实践活动载体,构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体验板块 

新课程倡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更是旨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新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责任感不仪是一个主观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德育重践行,德育靠体验,社会责任感教育更是如此。因为道德不是靠嘴巴“道”而来的,如果道德只会“道”,而不“行”,那就叫“道学”好了。伦理学的实质也是在于实行,若是不实行,那就叫“理论学”好了。所以,抓住了“实行”,就抓住了责任教育的根本。“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将接受到的信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比较,并作出选择。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我校实践活动就具有主题鲜明,实践性、体验性强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一年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刘复基与德山书院》《刘复基与》等系列探究寻访活动,追寻校友刘复基烈士的革命足迹。学生去博物馆寻访烈士的生平事迹,采访烈士后代,查阅历史资料,更真实地体验了先烈尽忠报国、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希望丁程义卖”是我校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他者、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和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这种体验是主体的亲历体验。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被这种体验所唤醒并激发和释放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与塑造。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丰十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四、寓责任教育于各学科课程教学中

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 ,对学生渗透爱同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使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因为学科课程内容不仅涉及普遍客观的知识,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20世纪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品德教育教程学派都强调把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课堂讨论是倡导的德育策略之一。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让课堂教学成为传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殿堂。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认为,道德教育内容要融合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育巾,在方法上要以探究、商量和讨论为主,他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很多学科不仅涉及到政治、自然 、历史、社会各个方面,有时还会出现环境保护、遗传等问题。新课程要使社会责任感培养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做好其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并懂得挖掘各学科的德育潜力,让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人文环境的变更与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化结合起来,将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自然地理背景中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保持足够的自由空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独立思考、判断 、选择让学生勇于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去担当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感的生活,使责任感的教育成为活生生的生活的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不仪仪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之相配合。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 、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9.

[2]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理论观察,2006(10).

[3]金生铁.教育与人的尊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1).

[4]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7.  

[5]牟艾力.论师范生教育责任感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

第7篇

彭韶兵教授1984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工业会计专业本科,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师从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攻读财务方向博士研究生,2001年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为教授。

彭韶兵教授1987年起任教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长期奋斗在财务与会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第一线。他的教学层次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MPAcc、MBA、博士研究生。他主编、参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教材9项,担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财务管理》教材主编,其编著的《会计学》教材获教育部2002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彭韶兵教授潜心研究,治学严谨,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突出的财务研究方向,丰厚的科学研究成果。他长期致力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财务与会计基本理论。彭韶兵教授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并分获省部级、学会等优秀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第8篇

潘莉萍,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中小学学科教改带头人,任教于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曾荣获江苏省中职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特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语文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

她的教学,于平实精致中见内涵,在行云流水中显张力。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致力于在作者的世界――“文本”与学生的世界――“心灵”之间构筑桥梁。过程的衔接、问题的设计、语言的组织、精神的契合都融合了诗意的栖居。

郑板桥晚年时画《竹石图》,题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作画如此,教学何尝不如此?

回顾自己站上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讲台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十有余年。想着当初师范毕业时怀着“不误人子弟”的自警走进校园,在经历了初为人师的紧张和兴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知不足的苦闷、思无果的彷徨、遇良师的欣喜、获成果的幸福中循环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了“思考”对一位教师的重要。事先有思,行而有序;事中有思,行而不迷;事后有思,行而有得。事先而思,思学生思教材;事中有思,思预设思生成;事后而思,思成败思得失。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才可能构筑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课堂。

一、素朴的语文课,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是后人根据老子的哲学思想总结出来的,意思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正如人们所说: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得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语文教学正是如此,教师给得越多,学生接受的可能就越少。语文课应该追求素朴简约之美。

语文课一如摄影,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在摄影艺术中,拍摄者要减去一切与表现主题无关的元素。这听上去很简单,操作起来却实在不易,因为在减去时必须要考虑各元素之间的潜在联系,表面看是减去一个元素,实际却要用来增加精神的内涵。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说的是写文章,其实适用一切艺术,语文教学是艺术,也当如此!减什么呢?可以减课堂的形式,可以减教学的内容,可以减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切,服从于一堂课到底想要“教什么”及准备让学生“学什么”。

如在教学《诗经・静女》一诗时,依据教材和学情,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将这一课教学设计为“一题引佳境,渐进得精髓”。“一题引佳境”即指用一道填空题串联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读诗、解意、思考、归纳。这道填空是“( )的 为( )的 用( )的方法写( )的 诗”。所谓“渐进得精髓”是指,教师将这道填空题再分解成四道小题,一一探讨完成,课堂教学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层层深入渐得诗歌精妙之处: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诗经》中此类爱情诗的特点等等。

再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我们大可以用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来架构整个课堂,梁先生认为,人一生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小说中琼西最后恢复了健康正是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的结果。带领学生,立足文本,品味重点词句,从而深刻体会,人一生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长文短教,大音希声,见微知著。

做“减法”的课堂不胜枚举,如《不自由,毋宁死》的教学,抓住关键段落,以朗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让学生习得作为演讲稿这一特殊议论文的范式,引导学生体会演讲的说服力、感染力,在实践中提升演讲水平;《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关键设问词句,引出几幅“湘江秋景图”,从而生发出作者万丈豪情;《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教学,扣住马克思的两大贡献,引导学生关注马克思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通过恩格斯叙逝世、议发现、评贡献、追哀悼、抒怀念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融合;《化装舞会》的教学,通过解题引出文本描写的两场化装舞会:一是父母组织的那场,呈现的是贵族与富人的奢华,一场则是女仆导演并演出的,表达的是穷人的生活,进而把握文本的对比手法,由此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钩玄提要,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注重的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自然的语文课,大巧不工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为异端,故曰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了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的属性。一堂语文课,恰恰应当追求“自然”,这自然,一方面是指追求语文课的本源、规律,另一方面是指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自然随心。

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虽然姓“职”,但它首先依然是语文的教育,它本质上是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又具体落实为言语人格教育。不管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人格养成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完整、独立、健全的人格,需要语文课。在职业教育中语文是一个窗口,一个年轻人精神、人格培养的明亮窗口。语文教学中所培育的,诸如独立健全的思想、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储备等,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语文是激发一个人求知的永动机,让学生不仅能够“生存”,更学会“生活”,有精神内涵的生活。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专业技能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所涵养的底蕴所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其实还承担着母语教育的重任。母语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丢掉母语,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它面向民族本身,关乎民族生存,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在明白了语文教育的本原之后,我们的语文课,自然会上出语文味儿,而非别的什么德育课、创业教育课之类。如我在教湖南作家刘丹的《寻觅楚风》一文时,把课堂设计为三个层次:品楚风之内涵,悲楚风之不存,唤楚风之复传。条理也许清晰,思想也许鲜明,却总感觉缺了什么,缺什么?那就是“语文”在哪里?这是一堂完整的真真正正的语文课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堂课需要重新来架构,以“语文性”为根本,走进文本,寻觅文本中的“语文性”,探骊得珠,走出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的误区。再如教《荀子・劝学》这样的文章,就要追求“文”与“言”的深度融合,去追求文言教学中“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的和谐之美。

自然的语文课,还应该是一堂摒弃了所有浮华形式和作秀套路的语文课,紧扣文本,教师的讲述力求朴实而切中肯綮,教师的引导力显简明而清晰,课堂的讨论要点总是放在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处,放在学生容易混淆处。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的美,做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三、成长的语文课,发荣滋长

明代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荣达而生色也。”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这里的“成长”,指向的不是一时一课的“知识”,而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要做到这三点,我们唯有“破”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从职教实际出发,研究我们中职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问题,从而创造职教语文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模式,使之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用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来丰富语文教育。也就是说,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做一个用语文来教学生的老师,而非只是教学生语文的老师。

这里我特别想提一下我一直以来对学生的三个“唤醒”,一是用教师爱语文的心唤醒学生对语文的爱。爱上语文,才会相信语文中所蕴含的人世间我们所追求的一切真善美,才会潜移默化为自己的精神构成,打好终身学习、终身精神发展的底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二是用教师“用语文来教学生”的智慧唤醒学生“用语文来生活”的智慧。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是有智慧的,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教育素材,用语文来教学生。这样,学生的智慧才能被唤醒,学生才会学会用语文来生活,人生处处有“语文”,语文成了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部分。三是教师要用全新的评价机制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成功感,这点对中职学生尤为重要。“成功感”之于中职生,是“稀缺资源”,而“成功感”恰恰又是一个人茁壮成长的必需。所以,要给“成功”一个最切合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定位,重视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切入语文学习的不同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给学生创造“成功”被唤醒的机会,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一个被唤醒的学生,他的潜力是不可预计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中,他的成长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9篇

【关键词】教师;楷模先知;职业追求

一、楷模先知的概念解析

教师教育下的教师是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教育,其归根结底是学高与身正的统一。学高与身正是楷模先知显性概念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不可或缺。想要成为合格教师的教师应该将楷模先知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

1、楷模先知

先知的理论主要是来自马克思・韦伯。韦伯主要是从宗教的角度对先知进行解释。他认为先知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性和示范性影响的宗教人物,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神圣关系,使人们把此作为生活方式的神圣价值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从而使生活方式理论化和系统化进而寻找到自己行为和人生的意义。[1]韦伯将先知分为伦理先知和楷模先知两种。伦理先知凭借学高来说教和影响人,而楷模先知是兼具学高与身正,更多的凭借自身的行为影响人,二者虽同有对世人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但启发和影响的程度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2、“学高”与“身正”的概念及二者关系

“学高”是指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和楷模先知的示范性知识和能力。我国的教师是经过国家专业资格审核方能从事教书育人的岗位,具有从事与一定年龄分层和学业分期的学生匹配的甚至是超越的的专业的文化知识。但是仅仅依靠渊博的文化,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灌输国家大纲要求的知识,并不能成为楷模先知。

“身正”的“身”是指以肉体为基础又超越肉体,高于肉体的精神存在,“正”是指以肉体为基础又超越肉体,高于肉体的精神存在及其榜样性和知行统一的实践活动的示范性。[2]身正着重于身体的示范性,楷模先知一定是知行统一,身体力行的,只有学高或者只具备身正都不能成为楷模先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对于教师而言,学高与身正高度统一,不能分割,其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将渊博的知识外展于身体而行为世范。

下面,笔者试图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探寻教师如何“身正”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由伦理先知向知行统一的楷模先知过渡。

3.生命哲学角度谈“身正”

在心理学中,人的心理往往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代称。而人的内心世界又有着两种核心成份即理性与非理性,正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和协调构成了人的内心世界。[3]按照心理学对心理的解释我们可以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将教身正理解为肉体、理性与非理性这三个方面。

1、肉体的良性发展与楷模先知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判断:“我们不能够像研究世界中的随便某个事物那样研究身体。身体既是可见者又是能见者。这里不再有二元性,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被看者和能看者是同一个身体,我愿意从这里开始。”[4]无论是“学高”还是“身正”都是以一个人良好的身体条件为基石的,身体的良性发展是楷模先知的基石。

2、教师的理性发展与楷模先知

在很大程度上,理性是生命构成的主要成分。在教育学中,教师的理性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所以教学中的理性主要集中在思维,而具体表现在知识和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

3、非理性的发展是教师追求楷模先知的动力之源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5]与理性相比,非理性具有自发性、瞬时性、非逻辑性,主要涉及人的情绪、情感、好奇心、兴趣以及意志等非智力思维形式,是教师在职业追求路上的动力保障和精神支持。

对教学而言,非理性是教学动力的主要成分、教学逻辑的有效补充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非理性因素的欲求作用

“任何人如果不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它就什么也不能做的。”[6]人的欲望、愿望和需要为理性的发展带了动力,他们激励主体的创造性使主体能动的向前探索。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旨在回归生命的教育改革,在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追求知识和提升自身素质的欲求是通过非理性的作用而在精神上首先产生认可度进而不断追求。

2)非理性的激励作用

教育教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在此过程中,是非理性促使教师主体追随时代先进理论,研究科学教育方法并且吸收国内外的优势理论加以整合,在教师的自主性发展中不断激励着教师把握时代的脉搏。可以这样说,没有非理性因素的激励作用,就没有研究型教师的出现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非理性的推动作用

想要成为楷模先知,则必有顽强的意志和实践中的教学机智。包含有非理性因素的道德认知图式不仅决定着个体的道德认知,也贯穿于个体道德养成的整个过程。[7]非理性作为意识范畴对实践的反作用在于:意志作用的发挥使主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并不断的要求自我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教学是教育的本体,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教学,教育无论教什么学什么都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8]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诲大部分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的重任主要承担在教师的肩膀上。然而,教师是否能够教好书、育好人则主要取决于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上。

参考文献:

[1]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00.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02.

[3]周先进.学会关心:教学价值观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1.

[4]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a: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