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21:57:03
导语:在水产养殖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 实验教学 科研 提高
当前,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我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近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因此,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强化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老师都承担着许多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的课题,内容有基础的研究、有应用性研究,如何把这些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设计成本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为此本人就依托科研项目来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能力,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进行探讨。
一、目前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水产养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而综合型、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根本起不到对水产养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效果不佳。
2.水产实验教学本身没有建立适应水产养殖需要的教学体系,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殖和生长发育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季节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水产实验教学计划中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也造成实验在取材和实验安排上处于被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实验教学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
3.对实验质量和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看结论是否和书本一致,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验质量、实验效果及实验成绩的评价体系。起不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4.科研内容和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的实验不多。目前,我院教师承担水产养殖方面的课题较多,工作量都比较大,如何让学生参入到科研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对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实际问题如何以课题的形式发给学生供学生进行研究,以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接触和兴趣的内容不多。
5.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目前,具有丰富生产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较少。虽然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人较少。
6.生产实践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产实践氛围很重要。缺乏定期聘请知名水产方面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专家进行讲企业的发展史和个人的创业史,参观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激发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吸引力。
二、依托科研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实验教学水平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验才能完成科研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科研在实验教学中的潜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依托科研开展以真实内容为主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这种结合专业科研成果来开展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动力。《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将科研成果分解成不同的实验如“贝类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研究”、“贝类三倍体诱导技术研究”和“贝类三倍体新型诱导剂的研制”作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应用性强,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们根据课题组教师承担的多项国家、省市项目的课题和成果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课程的内容。这些与教师科研和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实验,明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对目前很多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关键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较好地实现了科研的依托作用。
2.依托科研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利用实验室的先进的设备,将教师的科研内容设计成综合创新实验、研究性实验及SRDP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很大提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选择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施程序为学生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自行收集资料;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交老师审阅;审阅通过后,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并进行验收。
3.依托科研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实验教材水平
依托科研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内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根据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及时把教师承担的水产养殖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内容,及时补充到相关各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及时补充到实验教材中,丰富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手段,以出版内容新颖、方法先进的新实验教材,提高学生对实验爱好和兴趣,以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4.依托科研项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鳌山卫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已很好完成了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很好。实习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任务来查阅文献,对实习内容,相关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产种苗的生产工艺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报告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实习目的明确,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查阅、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真正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实践知识。
5.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密切结合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重视结合最新的科研方向和应用性,选题来源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占80%以上,保证了选题的质量。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毕业论文成绩的提高,其中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6.依托科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
由于与科研相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实验报告的方式,显然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一般采用实验报告(或者小论文)加平时表现的评分办法。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专业水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包括准备工作、设计思路、流程说明、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提出的实验计划或方案、实验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鼓励学生积极总结,撰写,目前已有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总之,依托科研引导学生求是创新,强化实践教学水平既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切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做了重要准备,有实事求是的进行实践,高擎创新的旗帜,才能让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中花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靳天玉,吕振肃,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94-95,129.
[2]宋风琴,朱昌平,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96-97,140.
[3]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水产养殖创新人才[J].现代农业科学,2009,(7):273-274.
[5]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6]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7]王伟祖, 郑旭明,建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4-75.94.
[8]杨晓波,冯冀宁,刘瑞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2):47-48.73.
[9] 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2006,(04):131-132.
[10]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1-93.97.
[11]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3):80-84.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
1 水产养殖的类型及其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水产养殖的类型包括两种,即投饵集约化养殖与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其中投饵集约化养殖的形式又分为两种,即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鱼类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投放的饲料,不过无论是鱼糜还是配合饲料均无法被充分利用,未被完全摄食的饲料会与鱼的粪便一起深入水体,沉积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无机营养物,对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生长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而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常见的有海藻养殖系统与贝类养殖系统,前者投入苗种后,利用太阳能与水体自身的营养物质即可生产出经济产品,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不过海藻可能会对水体的碳酸盐平衡产生影响,提高局部水域的pH值。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而言,水产养殖对象单一,采用人工投饵,会减少整个系统的营养层次,并且会切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某些环节,此外,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食物链也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只有依靠人类活动进行调节,所以难免出现环境问题。养殖活动会对景观生态产生影响,由于养殖设施通常散乱、粗糙,会造成水质变色,出现异味,而一些生物残体所发出的恶臭必然会影响到景观的可欣赏性。
此外,化学品残留还会影响到生态安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采用各种化学农药、抗生素药物等进行病害控制,并且一些违禁添加的药物也会被滥用,比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重铬酸钾、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并且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养份吸收、防治疾病等,饲料中也会添加各种引诱剂、抗氧化剂、免疫增强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活性,其不仅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对水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也会产生影响。
2治理渔业水域污染的有效途径
既然水域污染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那么我们致力水体污染工作也要从以下几何方面入手:
2.1 加强资源保护:进一步增强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普及环保知识和渔业保护知识,组织进行渔业保护经验的交流会,加快制定全省统一的渔业保护条文与环境保护计划,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调查、评价以及预测水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强化渔业资源的保护,设立渔业生产保护区,使渔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2改变工业发展模式并且加大惩罚措施:现在我们的工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给坏境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工业发展模式。通过改变工艺和方法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严禁以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大力加强工业发展。现在的有些不法分子无视法律和政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向自然界的水体中排放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的废水,这类的水体污染是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使他们不再肆无忌惮地排放。
2.3提倡生态化养殖:生态养殖和清洁生产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渔业生产,必将为渔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我省的水资源,渔业资源,鱼类特色品种,养殖手段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渔业养殖生产结构的调整步伐,推进渔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创造自己的优势品牌,推动渔业生产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传统的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使用无公害饲料喂养鱼类。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与有机饲料的使用,倡导渔业生态养殖。合理开发水域和各种渔业资源,恢复各种珍稀鱼类的生态平衡,提高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调整渔业养殖的结构,做到渔业养殖的生态化,无害化,可持续化,高效化。
2.4提高增殖放流:最近几年,由于社会和公众对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湖泊和江边去放流野生鱼类。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野生鱼类的数量,从而大大改变了水域的净化。在增殖放流的同时还要定期实施禁渔期,来提高渔业资源的恢复度。同时,政府和社会公益部门要多组织这种增殖放流的活动,并将这种活动转化成一种社会常态,形成一种完善的运行机制。
2.5 生态治理水域的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被用于渔业生产。渔业水域的治理通常需要清淤和换水的办法来解决,但是这两种办法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现代的生物研究成果表明,可以通过水体中养殖不同的鱼类来解决水体的污染,这种防治方法叫做生物防治,它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所以这种方法及经济又方便。同时,合理在水中种植一些水草既可以治理水富营养化,又可以为一些鱼类提供饵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些反硝化细菌,这种微生物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把一些有机物脱氮,这让人们看到了生物治理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设计出完全靠生物方法来进行水域环境治理的方法。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水体污染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特别是食物污染严重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对于养殖业水体的保护,特别是缓流和静水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制度面与技术面着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
[1] 陆玉坤.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9): 206-207.
[关键词]实践教学 水产养殖 创新思想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16-02
一、创新思想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创新思想在大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当前国际形势、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培养目标决定的。当前国际形势,可以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来高度概括。[1]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已列世界第二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商品市场。但发达国家围堵、约束、钳制中国的策略从未改变,贸易壁垒、“”、“纠纷”等均为此策略下的产物。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主要的是依靠科技,依靠人才。[3]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投入和贡献程度,是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5]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是由水产养殖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决定的。在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是整个养殖生产季节的开始,延续到11月。而我国北方海水育苗是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至第二年的7月份左右结束,跟南方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上,就需要把课堂教学内容、生产实践时间和养殖生产时间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生产实习和实践。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水产养殖对象包括“鱼虾贝藻”,种类繁多,且技术环节较多,如人工繁育、养殖、营养、饵料、疾病防治等各环节。所有的生产技术环节在有限的实习实践环节均要涉及,这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效果评估均有很大考验。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和蓝色海洋战略宏图的发展规划的一步步展开,现代水产业和蓝色海洋正以高于以前十倍、百倍的速度快速发展着,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养殖品种的培育,现代化养殖模式的出现,与产业相关的药物、饲料、装备、养殖技术及水体生态控制技术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水产养殖的实践技能教学必须紧随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培养水产养殖实践教学创新思想的几点措施
(一)注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知识多并不等于能力强,有时甚至要警惕知识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他认为:“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很容易被扼杀。”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6]水产养殖是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注重实践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除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以及专业实践的锻炼外,还可通过学院网站,成立水产养殖科普网,结合海洋资源、海洋保护、蓝丝带行动等,广为介绍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将学科发展与趣味知识以及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7]所以,在教学环节中要时刻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助学者”,教师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主。学生的搜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要在日常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受到重视和加以锻炼。
让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专业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之前,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握讨论方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加以肯定,并从现实角度论证其可行性,一旦“虚拟走向现实”,对学生创造力和自信心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
(三)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优化创新教育环境,提升创新教育氛围
在现有教育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上,建立讨论(辩论)教室、案例分析室、情景模拟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热爱科研、参与科研的兴趣;利用或共享社会非教育资源,如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装备条件来建设校外的创新教育基地。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可经常与水产经营性企业单位沟通、研讨,将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建多种形式的水产科技讨论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提出科研小问题,展开讨论,查阅资料,确立研究方法,立项实验,最终获得结果,从而收获小发明、小专利等。
(四)在人才培养环节中设置素质拓展能力培养模块,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培训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考模式,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课程培训,因此应该设置专门的一个环节,将学生的哲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个人性格品质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加以贯通,从而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力。
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为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鼓励学生凭借兴趣,撰写创业计划书以及创新科研小项目,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提供专业教师指导。同时组织联络往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师兄、师姐以及社会成功人士,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鼓励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并支持其自我发展,积极参与“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此背景下成立了“大学生水族科学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大学生自建团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正确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评价方法较单一,在必修课中仍然采取期末考试的评价方法,在选修课中采用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的形式,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多地考虑了课程知识体系,而对知识的创新性应用和综合性应用评价则没有体现。而且,在专业知识中,很多体现为实践性技能,这些知识在综合评价中并没有一个妥善的评价机制,可以考虑将实验实践课单独划出,通过一些实验操作或综合应用能力检测对这一环节进行单独考核。总之,在评价时,要尽可能针对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环节进行评价,而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将现实水平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考核方式、考核评价制度要以培养目标为参照,既要有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也要有体现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核。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和核心,素质教育则是实现创造性的理想途径。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重点是以德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水产养殖是应用科学,重视实践,离不开实践。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实践性环节作为规律性的突破口,使“素质――能力――创新”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注 释 ]
[1] 郑洁.2011大动荡大变革 2012大整合大博弈――国际形势年度展望[J].理论导报,2012(1):7-8.
[2] 马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7年会上的演讲[J].中国有色建设,2007(2):30-31.
[3] 翟悦,宁永红.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1):9-11.
[4] 李凌,俞宁.基于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2(7):63-66.
[5] 刘云广,杨晶.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J].青春岁月,2012(7):129.
关键词:浙江省 渔业灾害 灾害对策
浙江省绵长的海岸线是海陆交替、气候多变地带,饱受台风浪的侵害,每年台风经过带来的狂风、巨浪和风暴潮不仅给浙江省的渔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渔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有干旱、病害等其它渔业灾害也时刻威胁着浙江省的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所以研究浙江省渔业灾害的成因、类型及统计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渔业灾害损失,是建设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不可跳过的步骤。
本文以2006-2012年的浙江省渔业灾害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浙江省渔业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造成各种损失的主要原因,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GM(1,1)数学建模,建立影响浙江省渔业灾害的多因子权重,同时针对当前浙江省渔业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渔业防灾减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1.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现状
浙江省是渔业大省,但渔业灾害也一直影响着浙江渔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浙江省渔业产出(不含涉渔工业和建筑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为4243210万元,而2006年仅水产品因各种灾害就造成了70067万元的损失[1],占总渔业产出的1.65%。截止2012年,浙江省渔业产出为6300637万元,同比增长2057427万元,增长百分比为48.5%,渔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然而2012年因灾害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也达142042万元,占据了2012年渔业经济2.25%,同比2006年上升了0.6%,而与2006年损失金额对比,2012年损失的金额也增长了71975万元,上升了102.7%。2006-2012年7年中,浙江省水产品总量损失共达401092吨,损失金额总数达611029万元,平均每年损失57298.9吨,平均每年损失金额为87289.9万元[1](图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说明了渔业灾害对浙江省的渔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1.1台风、洪涝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省是台风频发区,这种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风暴往往带来大范围的狂风、暴雨甚至是巨浪和狂潮,不仅对于海区上船只有较强的破坏力,对于陆上经过区域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甚至人员的伤亡,这是渔业灾害中破坏力最大的灾害。
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台风和洪涝引起的渔业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图2),在7年中,造成渔业水产品损失总量达4243082吨,损失金额总数达306886万元,平均每年损失34726吨,损失金额为43840.85714万元。
1.2渔业病害的渔业损失
渔业病害灾害对水产养殖水产品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如九十年代的对虾疾病,导致当时过半的养殖面积失收,近年来的青蟹病造成浙江省养殖行业巨大的损失。因此鱼病防治、鱼药研发是水产养殖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保证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渔业病害引起的渔业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1],在7年中,造成水产品损失总量达91375吨,损失金额总数达152490万元,平均每年损失13053.57吨,损失金额为21784.29万元。
1.3污染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省沿海地带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业活动和人类活动频繁,污染源多,是渔业污染灾害的重灾区。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污染灾害引起的渔业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1],在7年中,造成水产品损失总量达35939吨,损失金额总数达39792万元,平均每年损失5134.1吨,平均每年损失金额为5684.5万元。
1.4干旱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适宜,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所以干旱灾害对于浙江省渔业影响较小,但是也存在部分损失(图3)。
2.浙江省渔业灾害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分析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渔业统计年鉴,主要包括2006年至2012年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数量,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2],进行浙江省渔业灾害的评估。
2.1相对灰色关联分析
3.浙江省应对渔业灾害损失的对策
渔业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与领域,根据浙江省渔业灾害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必须在深入研究渔业灾害的问题后,扎实稳妥的实行符合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策略。
3.1完善台风灾害的应对工程和管理体系
浙江沿海地区是最易受台风影响的区域,每年都会有多个台风登陆,应对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重点主要在于预防。
对台风的形成、风力、影响范围、登陆路线等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台风强度突变的预报能否做到及时和准确直接关系后续防灾措施能否做好。尽管台风强力突变预报技术仍是世界级的难题,很难准确预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气象监测人员已经能通过相关设备如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现代化技术装备对台风的形成地和路径进行预测,及时准确预测消息将使防灾工作更有效率。同时提前准备好应急预案,根据往年防台救灾经验,加上科学预测,在台风季节到来前做好可以应对突发状况,如台风登陆路径行动方向突然变化,风力突然增强或者是降水变大可能造成洪涝等状况,必须提前做好紧急预案,并且对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人员,都应进行预案演练,防止突发状况是发生相关人员因不熟悉预案而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3.2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力度
渔业环境污染是水域环境污染一个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尽管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大小城市的前列,但其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污染物不断增加,许多工厂的废水污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便直接排放至江河海流,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其次是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还有待完善,据统计[3],浙江省污水排放总量中往往有38%是生活污水,这仅是城市污水的比例,在农村这比例显然还要再高,浙江省虽然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但该系统还不完善,处理污水比率还只在60%左右,且浙江省农村区域广阔,许多地方覆盖不到,所以要解决渔业水域污染灾害,必须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意识到减少渔业水域污染,主动自觉的减少污水乱排放的行为。
3.3加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在浙江省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改革发展,捕捞产业处于发展瓶颈期的背景下,水产养殖业被浙江省定为“十一五”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浙江省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也遇到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养殖海洋水产品面临的病害、新品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但特别是病害灾害一直制约着养殖业发展的发展,要解决水产养殖病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下面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养殖鱼塘标准化改造,传统的农村式的鱼塘,不仅产量低,而且病害发生概率也很高,对通过这些鱼塘标准化改造,帮助渔民由低效高危的养殖模式过渡到现代高效的养殖模式,既可以显著改善养殖渔区生态环境,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和提高渔民经济收入,据统计,鱼塘经标准化改造后,亩均新增产值在1000元以上。二要针对重要养殖对象开展疾病预防,针对浙江省少数重大水产养殖病害进行疫苗研制,如虾类病害疫苗等。三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引进产量、附加值更高,抗病性更强的品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传统的养殖品种经过培育产生了较之前更加优良的品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渔业经济统计资料,2006-2012.
[2]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司言武. 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共政策创新研究经济论坛.2009(4).
论文摘要刺参工厂化养殖通过全控温方式消除刺参的夏眠与冬季低水温半休眠,避免高温期体重减轻与低温期生长缓慢造成的成本增加,养殖前景广阔。对该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就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刺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海参品种,盛产于北方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近几年,我们利用工厂化养鱼大棚进行了刺参工厂化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刺参工厂化养殖通过全控温方式消除刺参的夏眠与冬季低水温半休眠,避免高温期体重减轻与低温期生长缓慢造成的成本增加,全年可控水温平均13℃,这样体长3~5cm的幼参1.5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因此,开展工厂化刺参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1养殖池建造
养殖利用原有的工厂化养鱼大棚,养殖池为砖、水泥结构,规格为5m×5m×2m,水深1.5m。棚顶是钢筋支架,外盖白色无滴膜,为了保温可加盖草帘。刺参栖息基选用脊瓦,4~5片/m2,间距20cm。
2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前应用10~20mg/L的漂白粉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参苗选用规格5~6cm的健康苗种,养殖前期放养密度为50头/m2,在养殖生产中根据水温、饲料、流水量及刺参的规格和实际生长情况等灵活调整养殖密度。
3水温与盐度的控制
幼参摄食与生长的最佳水温为19~20℃,体长5~15cm的刺参则适温10~15℃,适宜盐度范围28‰~34‰。水温不超过20℃时,日摄食量及吸收量均最大,生长速度也快;当水温超过20℃时,日摄食量仍然较大,但吸收率却下降,导致生长速度降低;而当水温超过30℃时,幼参生长增重则出现负值。一般利用沿海海水深水井的井水与砂滤过的自然海水调节水温和盐度;或者利用加盖草帘的方法控温,即夏季高温期白天加盖草帘遮阳降温,晚上卷起草帘散热降温;冬季低温期白天卷起草帘升温,晚上加盖草帘保温。水温一般控制在10~15℃,全年日平均水温13℃;盐度控制在30‰左右。
4养殖管理
4.1水质管理
在黄海海域,海水透明度低,水中泥土颗粒和其他杂质较多,时间长了会在池底沉淀较厚的一层稀泥,又不能被刺参摄食,将变质污染池底,很容易引起刺参疾病,降低成活率,所以纳入自然海水前必须采用沙滤墙。沙滤墙一般都建造在进水口处,墙高与养殖池深持平,分为单面沙滤墙和双面沙滤墙2种,前者用煤渣空心砖垒一堵墙,墙的一侧堆放沙子,沙堆截面底长与高比为1∶1~1.5,后者用煤渣空心砖垒两堵墙,两墙相距1.0~1.5m,中间填满沙子,后者较前者节省用沙量。建墙用沙粒度不要太细,沙砾直径0.1~1.0cm为宜。养成期采用流水饲育法。流水量根据水温、养殖密度、个体大小等因素进行调节,流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剌参的生长速度。一般日流水量为饲育水体的5~8倍,水温高或养殖密度大时应加大流水量,且刺参个体愈大流水量也应越大。在流水的同时需要充气,气石的布置为每个养殖池放置4个散气石。水体盐度要特别注意,一般养殖用水盐度不应低于26‰。此外,要定期监测水质,pH值7.8~8.4,溶解氧饱和或接近饱和,有机物耗氧量小于2mg/L。
4.2饵喂
刺参一般白天不活动,晚上摄食,饵料以底栖硅藻与微生物为主(消化吸收率达87%以上)。养成期以混合投喂为主,混合投喂的比例为:配合饲料50%,海泥20%,鱼粉8%,海藻粉22%。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2%~10%,并根据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配合饲料易败坏水质,要掌握勤投少投的原则,若摄食量不足但残饵较多,应考虑到水质不良或饲料不适,应及时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刺参的生长。
4.3日常管理
为保持养殖池内水质,应及时清底和倒池。一般每天清底1次,用虹吸法清除池内粪便和残饵,倒池也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方法,一般每隔10~15d进行1次,以彻底改善水质。若水质发生意外,则应及时倒池处理,倒池时应避免伤害刺参。另外,要设专人每天巡塘,根据刺参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并经常检查刺参的活动情况,观察刺参摄食情况和健康状况,并认真作好记录。水体中缺氧、水质不良、活饵料不足时,刺参往往大量脱离水面吸附在池壁上,此时一方面要检测水质,另一方面要及时使其回到水中,以防干露时间过长造成死亡。
5病害防治
刺参工厂化养殖病害比较少,发病也比池塘养殖好控制。一般的敌害生物,如挠足类、剑水蚤等容易刺伤幼参,引起溃烂。此外,由于有机物或油污染、饵料不当、重金属离子超标、pH值变化较大或盐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刺参皮肤溃烂或排脏现象。对皮肤溃烂的刺参,可用青霉素、链霉素(每升海水中含青霉素、链霉素各50mg)药浴30min,重新投入池中即可。
6收获
工厂化养殖一般采取轮流放苗、轮流收获的方法,刺参的收获规格为体重150~300g,自然伸展体长15~20cm。因为工厂化养殖通过全控温方式消除刺参的夏眠与冬季低水温半休眠,全年可以选择性地收获,捕大留小,获取更高的利润。
7存在问题及对策
7.1存在问题
7.1.1发展无序、无规划。这是目前海参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事先没有做好规划,管理力度也不够,从而形成随意发展、盲目跟进的局面,既不利于整个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7.1.2饲养方法不科学,导致疾病频发。由于海参规范养殖技术未普遍推广,大部分养殖户对刺参健康养殖技术不了解,只是套用别的种类的养殖技术或学别人怎么干;并且有些养殖户管理松懈,导致出现疾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7.2对策
有关部门适时合理调控,统一布局,控制养殖容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刺参养殖产业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的平台;制定并推广刺参健康育苗及养殖技术;加强检疫与病害防治。
关键词: 微藻生物技术 专业建设 海洋特色
1.引言
微藻生物技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可以被理解为,以微藻生物学为基础,利用微藻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其本质上与农业生物技术相似,即利用太阳光能大量生产生物量,用作人类的有机资源[1]。微藻生物技术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0年―1980年,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微藻生物技术体系。此时期开发出的用于培养小球藻、螺旋藻和盐藻的开放式培养系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推广,使人类看到了微藻生物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1980年―2000年,微藻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微藻生物技术研究体系。目前,全球微藻年产量约8,000―10,000吨,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精细化工原料、医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微藻的相关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对螺旋藻、盐藻及一些固氮蓝绿藻的培养与应用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0年代后期,我国微藻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迄今,我国在藻种选育、培养技术、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生物转化、工厂化培养、微藻保健食品和海水养殖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丰富的海洋微藻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海洋微藻在保健食品、药物、饲料、化妆品、生物农药和污水治理等方面展现的应用前景,为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2]。在微藻生物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利用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凸显海洋特色,对人才培养,突出我校办学的海洋特色,以及“江苏省海洋大学”的申报等意义重大。
2.创建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中体现我校海洋特色
自人们认识到微藻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经济潜力以来,微藻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世界有关微藻生物技术的专利在1953―1980年的27年间共77项,平均每年仅2.85项;在1981―1993年间却达到了194项,平均每年16.17项;微藻生物技术也从实验室走向了产业化,为人类新资源的开发开创了新天地。近年来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海洋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将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及其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等技术放在首位。
我校可通过借鉴国内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烟台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在微藻研究领域等的成果和经验,精心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对构建微藻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进行详细规则[3,4]。同时我校海洋学院也可以将传统的生物工程、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创建。海洋学院利用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研究队伍,以及国内微藻生物技术的的研究成果,可使该专业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5]。我国本科高校,多将微藻生物技术归属于水产养殖学科,或列入海洋生化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下,而未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此契机下,创建微藻生物技术专业恰能凸显我校的海洋特色。
与其它生物技术相比,我国微藻生物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瓶颈”,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积极开展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可为国内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人才保障。同时,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可积极开展β胡萝卜素、医药品、色素、高价值油脂及动物饲料等微藻生物制品的研究。
3.强化微藻生物技术专业优势,以科研实力支撑我校海洋特色
科学研究是探索自然、社会与思维等事物的性质和客观规律。我校海洋学院在海洋生物学(省级重点建设)、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养殖(校级重点建设)等三个学科涵盖的“重要海洋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和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质量安全”、“海洋生态与环境”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下,积极开展了微藻生物技术方向的科学研究,在海洋微藻的化感作用、海藻与赤潮藻类的化感作用、海洋微藻的光衰减、海洋微藻多糖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海洋微藻种质库的建立、海洋经济微藻浓缩与保存技术产业化应用试验、抗生素对海洋微藻的促生长作用、螺旋藻的海水驯化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微波法提取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等省教育厅、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校级课题的研究上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同时,我校海洋学院拥有学术水平较高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海水增养殖技术、海洋生物病害防治、海洋微生物酶类、海洋鱼贝类加工及保鲜、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5年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获发明专利9项,科技成果转让多项,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0多项,其中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承担省级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省科技厅项目3项)。以上科研成果可逐步构成稳定的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并强有力地支撑我校办学的海洋特色。
4.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将我校海洋特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
我校是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相关行业和领域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使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立足本省,重点满足企事业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和以双赢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既具有浓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6,7]。
近年来,连云港赣榆、灌云、灌南和东海等县海水养殖业异军突起,成为致富渔民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贝类养殖、鱼虾养殖迅速崛起,对饵料的需求急剧激增,也对饵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依托我校重点实验室,将鱼虾贝类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企业标准的优质微藻饵料的制备等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开放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以及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方式,培养基于连云港地方经济需求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将我校海洋特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5.努力推进成果转化,在开展科技合作中融合我校海洋特色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科学技术研究的主导方向,目前绝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原料来自于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其中通过水生微藻养殖制备全新的燃料源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我国具有可观的海洋微藻资源总量,专家认为这为我国在寻找石油替代品的研究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做好微藻制备燃料源的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78年,美国在“水生种类计划”研究中就已经证实能够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他们指出,用微藻来生产生物柴油已经比矿物油具有价格竞争力,并且能减排柴油发电机废气中高达92%的CO2和氧化氮。10―20年后,当容易开采的石油接近枯竭,全球变暖加剧,微藻生物柴油相对昂贵的石油替代品,如页岩油和沥青砂油,将具有更大的价格竞争力。鉴于此,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可利用我校的交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微藻资源的全新的燃料源的研究开发工作。而且可以从微藻中提取出更多的生物制品和副产品,进一步提高微藻培养的经济性。其产量高、需水少、肥料效率高,潜在产量超过陆地农作物产量的30倍,海洋微藻的生产优势,加上燃料制取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保证微藻生物技术专业在开展科技合作中很好地融合我校的海洋特色。
6.结语
当今,人类正面临人口膨胀、陆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这三大全球性问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场以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微藻的深入认识和了解,随着高新技术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以及各学科乃至世界各国间的广泛合作,微藻生物技术必将成为解决人类食品和能源的主要途径,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我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微藻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对凸显我校海洋特色,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长海.微藻与微藻生物技术[J].渔业现代化,2006,1:20-22.
[2]管华诗,耿美玉,王长云.21世纪中国海洋药物.中国海洋药物,2004,4:44-47.
[3]韩新,潘志权,丁一刚等.化工特色生物技术新专业建设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6:31-33.
[4]胡兴昌.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性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3,32(3):38-41.
[5]曹军卫,杨复华,张翠华.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2):99-101.
1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农业研发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实验室、测试基地、技术开发中心等;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包括完善的公益性的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教育和培训机构;
3)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把农业科技信息入户的政府层面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连接市场和农户的中介协会和龙头企业;
4)科技投入体系,主要包括科技政策和科技资金投入。当前制约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因素:首先,创新主体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量少质低,并且转化率不高,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许多科研人员很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数量少,尤其缺少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第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难以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相关服务的展开;第四,目前我国农民较低的科技需求和意识严重制约农业实用科技成果转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第五,体制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这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对农业科研院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和流动。
2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框架
2.1构建市域农业创新推广体系,支撑新农村建设
2.1.1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主体,借助国家和省科研院所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并对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及推广单位进行建设,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在动植物遗传改良、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增值、动植物疫病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2.1.2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重组农技推广队伍,优化知识结构,逐步构建起以国有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引导科技型农业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其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应用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1.3构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加强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涉农企业为依托,以对农民进行终身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抓手,围绕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目标,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力度。
2.1.4构建农业科技信息体系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建设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探索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
2.1.5构建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设立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项目,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合理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生的有关费用,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和补贴。
2.2提升品牌农业科技内涵,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2.1农业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单倍体育种等技术研究,加强农业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重点选育高产、节水、抗逆、优质粮食新品种和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优质、抗病、专用干鲜果品和蔬菜新品种;加强主要畜禽水产新品种引进、改良和选育技术研究。
2.2.2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示范
种植业,开展不同类型区农作物节水丰产高效和产后减损增效、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与增值转化技术研究,加强枸杞、金银花、名优花卉等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发展特色种植业。蔬菜业,开展工厂化育苗、设施结构优化、高效栽培、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推动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果品业,开展品种改良、省力化栽培、生产环境监测控制、采后储运技术研究,发展壮大核桃、苹果、板栗等优势果品业。养殖业,开展标准化集约化健康养殖、重大疾病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新型饲料研究,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推动畜禽水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2.2.3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围绕主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转化及产业化,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食品加工、贮运保鲜、在线快速检测和质量安全追溯控制、标准化技术和设备研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品牌产品。
2.3依靠科技培育特色农业,打造区域特色经济
促进特色产业大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以龙头带产业,打造龙头企业进而推动“一县一业一园”、“一乡一品”科技富民强县富民工程。不断推进以邢台县、内丘为中心的“A”级绿色苹果生产基地、以邢台县“A”级绿色板栗生产基地、以临城县、内丘县、邢台县为中心的“A”级薄皮核桃产业带、以巨鹿县金银花、枸杞等为主的中草药生产基地、以南和为中心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宁晋为中心的食用菌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按照“培植龙头、壮大规模、建立基地、带动农户”的要求,要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上档升级。
2.4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集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4.1组织农业科研攻关
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特别是在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抗虫棉、优质蔬菜、大枣、薄皮核桃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猪、牛、羊、禽和水产等优质种培育上取得明显进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控。在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以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技术开发方面,引进、开发一批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围绕提高肉蛋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展畜牧水产优良专用品种选育、疫病综合防治、畜产品防腐保鲜、新型安全饲料、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等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围绕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开展深加工技术开发,提高生物胶、饲料等加工产品科技水平,促进食品加工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面向市场,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中心,研制开发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和包装新材料。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在继续保持我市名牌农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一批具有邢台特色的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小麦、优质棉花、干鲜果品、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名牌”农产品。把我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做大。譬如平乡、隆尧县的辣椒,宁晋、新河县的食用菌,威县的“三白”西瓜等。在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水安全高效利用及雨水收集等节水与节约农业关键技术方面,开展开发研究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与地力培育。突破能源作物品种引进、能源作物资源开发转化、秸秆类原料沼气发酵利用等关键技术,带动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
2.4.2开展核心技术集成示范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业需求,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进行技术熟化、转化和集成,延伸农业产业链,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强粮田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产潜力土地的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确定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及技术配套开发。通过品种选择、水肥调控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促进粮食的稳产、增产。加强现代畜牧养殖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在生猪、蛋鸡、奶牛、水产等主要畜产品优势产区或养殖小区规划布局饲(草)料保障、疫病防治、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和示范。建设一批畜禽现代养殖技术小区示范样板。加强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主要针对蔬菜、花卉、水果等不同设施农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农产品生产需要,以设施农业可持续生产技术为核心,将新型覆盖材料、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专用作物商品化育苗、无公害高效栽培、设施土壤障碍控制与改良以及设施环境控制技术等进行组装集成和示范。加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围绕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工作的需求,强化农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农村科技型企业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集成开发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开发规范化技术体系,转化应用一批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生物质利用率较大幅度提高。
2.5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2.5.1通过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
转变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效、高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优良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先进农机具应用、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现技术更新。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同时,依法稳定和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政府兴办和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2.5.2实施“科技落户”工程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难题农村技术指导员要直接到户,把科学知识直接送到农村,把技术和生产品种直接送到农户。市科技局要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科技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推广,不是一阵风似的做,要采取跟踪式的服务,选定一个村、一个乡,进行生产规划,是一整套的全年跟踪的服务,并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实现科技入户。
2.5.3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科技推广的实效性
要根据农民需求,将成熟的单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形成易被农民简便操作的“傻瓜式”技术,向农民展示并传播。要建立一批承载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的基地为农民提供可看、可学、可选的平台,从而加速先进实用技术与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要组织一支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专家队伍,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接受咨询,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让农民逐步掌握农业科学种田技术。
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农业
2.6.1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2.6.2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生产环境污染
一些新的生产资料在农村生产应用,使土壤遭受到严重污染,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白色污染,进入农业生产中的白色塑料在土壤中分解的时间可能需要一百年,这种资料的不断使用,造成了农田塑料残渣大量的积累。这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要采取技术使塑料成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这样才能使土力得到改善和恢复。研究推广施肥新技术,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提高农业产量。要开发和推广环保型农药和生物除虫技术,减少对农村自然环境破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6.3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废物循环再利用
我市是畜禽大市,每年有大量废弃物,同时每年农业生产还会产生大量作物秸秆,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可以说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要引进和研发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等废弃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的相关技术,这样生产的肥料不但能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防治土传病害。利用我市丰富的养殖资源,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如利用小规模的鸡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建供家庭日常生活使用或供蔬菜大棚的能源消耗沼气厂。大型成规模养殖场通过沼气产业化,实行规模生产沼气罐装,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又可以当作肥料用于农田,形成闭合的循环。
2.7创新和推广民生科技,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2.7.1医疗卫生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疾病防治,围绕重大慢性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出生缺陷及遗传病等领域,开展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研究,提升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水平。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开展避孕节育新技术、妊娠和生殖检测技术、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研究,提高人口素质。公共卫生,围绕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等公共卫生领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研究,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7.2生活环境治理研究与应用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等问题,以农村为平台,统筹城镇建设科技与农村科技的发展,推进农村技术研发和应用。要积极开发和应用以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以节水节地节能、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为重点的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绿色节能建材、特色化民居、住宅开发建设标准为重点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以农村社区规划和设计、道路建设和社区建设配套设施为重点的规划与建设技术,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8培养农村科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2.8.1加强培训、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农村基层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以及农民企业家等培训对象,围绕各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培训。在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增加农业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的内容,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农业科技传播站和12396星火科技服务热线。
2.8.2完善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
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发现、培养和集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根据县域产业特点,合理选派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兴办合办科技企业、科技服务组织,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帮助培育科技示范户。
2.9立足邢台地理特点,发展山区农业科技,促进山区综合开发
2.9.1加大对山区扶贫开发支持力度
要建立生态功能区经济转型基金,用于支持山区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生态型产业开发;要设立山区经济技术开发支农专项资金,调动科技人员进山的积极性;加大山区创业奖的力度,鼓励各类人员参加山区的开发建设。建立生态工程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将生态建设延伸到生态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领域。
2.9.2加大对果品提质增效力度
利用山区果品资源“种类多、潜力大”的特点,重点开发核桃、酸枣、甜柿、桃、杏等小杂果,将小品种做成大品种。采用推广提质增效技术,对传统优势品种进行改造,通过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栽培、个性化功能食品培育、早中晚熟市场化果品开发;利用现代高技术果品深加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健康食品;延长产业链,深度拓展果品生产的发展空间。
2.9.3加大山区农业生产的科研开发与应用
要积极研发稀缺果品资源的功能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技术,构建果品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开发设施农业与高价值农产品生产技术、错季菜生产技术、果树生态需水与干果经济林结构节水技术、水———肥———能———体化管理与水肥耦合技术、雨水资源利用与工程———生物———化学综合节水技术,实现农业发展与山区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大生产环节关键安全技术研究与突破,推广应用病虫害与天敌的拮抗机制及生态防治技术、生物制剂和生物农药研发技术,绿色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农产品产后储运保鲜与加工技术,完善果品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要加大对生态养殖技术、优种鸡兔引种与健康养殖技术、药材主要有效成分提取与无公害加工技术、多功能营养食品开发技术、耐储藏果树新品种培育技术、适宜机械化采收与加工品种的创制技术、果品产后储运保鲜与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山区农业的科学发展水平。
3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制定促进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政策
3.1.1建立人才专项资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在人员编制、高级职称职数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给予充分的用人自。设立农业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待遇,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
3.1.2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确保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向农业科技倾斜
支持和改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条件建设。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尤其对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实验室正常维护、种质资源保护、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确立申请国家省级专项资金良种培育及转化科研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政策,支持补贴科技龙头企业认定。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为配套,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开展融资、担保和保险等服务。落实有关税收支持政策,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的成本。继续支持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项目、农业科技转化资金项目、省科技项目,以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支持资金。
3.2创新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机制
3.2.1完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确立农业科研单位社会纯公益性性质的定位
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服务的对象是“三农”,体现的是社会效益,投入必然是要以政府为主。同时要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企业实施涉农科技计划和相关科技计划课题的配套投入制度,引导企业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主体,企业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农民是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完善现有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要保障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增长与政府财政收入同比例增长,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经费,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完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方向选择,真正使资金流向“三农”真正需要的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增加投入改善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条件,以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3.2.2突破体制局限,逐步形成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1)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整合农、林、牧、渔、农机科技资源和力量。打破部门利益,建立大农类综合性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实行市政府直接管理,建立市科委、发改委、教委、财政局、农口各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多部门协作机制,增强综合创新服务能力。
2)以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为突破口,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立足邢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以市农科院为骨架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960年美国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等财团和国际组织,依托菲律宾大学农学院成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RiceResearch Institute,缩写为IRRI)。成立至今,该所始终定位为承担科研、培训双重任务的非赢利机构。旨在通过科学研究,研发先进水稻科技,同时通过培训,培养各国青年科学家,使其成为传播该所先进理念与科技成果的生力军,从而协助世界各产稻国建立起各自的水稻科研网络,为稻农和消费者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国际水稻研究所最先成立的有两个部门,一个是育种系(plantbreeding division),另一个就是培训中心(training center)。前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而成立后者的意义又何在呢?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创建者们坚持认为,缺少培训机构的研究单位,其作用与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影响力可言。因此,科研与培训理所当然地被视作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他们认为,培训是一个能使个人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手段和能力的过程。它能帮助学员在职业生涯方面获得成功,并完成所在组织机构的目标任务。对科研机构而言,培训也是传播科技成果,获取反馈意见、提供科研成效评估与立题依据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培训在开发该所员工潜能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一个组织机构取得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196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训中心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员。随着矮杆水稻高产良种――IR36的选育成功和各国水稻研究网络的初步形成,1964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革命”的浪潮。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选派第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到该所学习、进修,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土等一大批科学家。40多年来,国际水稻研究所始终不变的方针是通过高效、互动的学习,促进各国农业研究和推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科技传播和推广能力。通过学位培训与非学位培训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增强了研究人员的能力建设。近年来开发的网络培训项目,已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成功模式;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进行的学位教育和在世界各个地区进行的合作培训,有效地促进了世界水稻科研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国际水稻研究所还分别为该所科学家、培训工作者和合作者专门编印了培训手册。同时,向个人、非政府组织或私人组织提供相关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传播。由于采取了以上一些具体措施,培训中心已成为水稻工作者和农民的一所无形大学。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培训计划包括:学位培训、非学位培训、团体培训、合作培训与网络培训(e-training)等。
(一)学位培训
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硕士、博士,以提升其水稻研究水平。获得国际水稻研究奖学金的个人,将在该所从事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学位计划包括全额奖学金、论文研究奖学金和挂靠研究(Affiliate Research),即由其他机构提供资金在该所从事论文研究,接受该所科学家指导。同时,该所还接受发达国家博士后来所从事1-12个月的研究实习。
(二)非学位培训
非学位培训项目包括个性化培训或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 curriculum)。这些培训计划是非学术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研究技能、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三)团体培训
这是项短期培训,学员为各国选派的科技开发人员。主要满足学员提高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需要,每年举办25-30期。课程均与水稻知识与技术有关,针对性很强。根据发展需要,最近主要提供与战略性研究有关的课程,通常在其总部或各国举办。
(四)合作培训
主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各地区、各国,开展生产技能方面的团体培训(group training)。地区性培训通常使用英语,而在各国培训则采用当地语言。
(五)网络培训(e-Learning)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其运营成本的降低,预计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研究与推广服务部门及其合作伙伴,将在未来2-3年内用上互联网。在保证效率与节约成本的同时,为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国际水稻研究所着手开发网络培训,使培训超越时空限制。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建立起包罗万象的水稻知识库,以参考资料、支持决策工具和网络培训三种形式传递知识。通过互联网、光盘或印刷品等形式实现全球无偿共享。
笔者曾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进修多年,每年到该所参观、学习的,可以说是人来人往,犹如过江之鲫。许多来访者不约而同地向着同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Training!(培训)”,通常是对方最为直截了当的回答。通过培训,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培训,传播科技成果;通过培训,加强交流,扩大影响。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其总部培训了来自世界96个国家的1.4万名以上的水稻科学家。1991-2002年间,到其总部受训的学员就达2530名,其中406名攻读研究生学位,493名接受非学位培训,1631名接受团体培训。91.3%学员来自亚洲,3.6%来自非洲,1.8%来自欧洲,1.5%来自拉丁美洲和北美洲,0.6%来自大洋洲。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水稻研究所,至少都有一名以上的研究人员接受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培训。值得一提是,其中26%以上为女性,上述数字还不包括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及与合作培训的数千女性学员。因此,国际水稻研究所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水稻科学家的摇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培训一直被国际水稻研究所视为扩大其影响力的基本手段与方法,这是其高瞻远瞩,胜人一筹之所在。
我国是农业大国,却远不是农业强国;我国农民数量居世界之最,而农民素质之低却不能不令人忧虑。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对于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积极引进。然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长期培养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低素质和高要求的矛盾,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之一。教育、培训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挖掘人的无限创造力,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百年大计。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起“继教”新
平台,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二、研究生教育平台
众所周知,世界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大多依托于高校或企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由于历史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分附数张“皮”,依然存在着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重新定位,正逐步向科研教育型方向转变。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一再证明,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能起到促进人才流动和增强单位活力,克服“能进不能出,死水一潭”的现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研究生教育平台,实现我院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我们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的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农业综合研究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任务。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以其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多、基础设施完善、课题经费充足、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及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1999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以农学第一名的评价成绩,跻身12所“中国一流研究生院”行列。
2005年4月我院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将委托福建省农科院全面负责中国研究生院在福建省的招生管理工作。2005年5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正式挂牌;6月下旬着手招生宣传工作;截至7月31日,全省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招生报名110名,最后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数线的有58名。根据协议,研究生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其中副导师由我方推荐。因此,研究生教育这一平台,不仅能够为培养我省农村基层人才服务,还能为培养我院人才服务,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今后将逐渐扩大到其它专业,条件成熟时联办博士研究生教育。办出品牌效应后将向台湾地区招生,使其成为海峡两岸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三、农村基层培训平台
农村基层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构建面向基层的培训平台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思路有:
(一)重心下移,培训科技特派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幅度持续下滑,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传统农业正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二是缺乏把科技直接送到农民手里的有效途径。1999年南平市委、市政府首创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并逐步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南平机制,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科技特派员既是“受政府委派,听农民指挥”的科技工作者,又是去农村“承担特殊使命,具有特殊技能,具备特殊人品”的特殊人才。他们以村为基地,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零距离”的贴心服务。同时,科技特派员以技术、资金入股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为了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2002年9月我院与南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一道,成立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采用短期培训、专业教学、进度自学相结合的方训下派科技特派员。先后编写教材4册,共12万余字。2005年该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接受培训的科技特派员人数达3309人次。
根据福建省有关文件精神,为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决定成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有计划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的优秀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通过培训示范项目带动,将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闽台合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就是有组织地进行农民培训。早在日据时代,台湾就成立了农会,而教育培训则是农会的四大基本功能(推广、运销、金融、保险)的重要内容。台湾“农会法”规定,农会是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农会的基层组织,有“农事研究班”、“四健会”(健脑、健手、健心、健身)、“家政改进班”等,其主要功能是实施农业推广教育,向农民传播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从古至今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从来也没有中断过,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开始化暗为明,日趋活跃。福建先后批准设立了漳州、福州两个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2004年以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区的范围更是扩大至福建全省。以往的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大都侧重于技术、品种和资金的引进。然而,由于我省农民素质普遍偏低,消化、吸收存在一定困难,更谈不上开发创新了,直接影响了双方交流与合作的成效。笔者认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应该成为21世纪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与最大亮点!福建省现有农民技术员4万多名,他们是我省农村的科技骨干。根据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项目需求,我们应积极与台湾农民组织、农业投资企业或涉农单位合作,分期分批地对农民技术员开展轮训。随着台湾对大陆开放旅游市场,将来可以组织我省农民技术员到台湾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面对面交流。从了解、理解到融合,携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多做贡献。
为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关领导部门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宏伟蓝图。笔者认为,创办农民学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这一构想的一种明智选择。福建省农科院与全省9个地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南平和宁德)
的农科所均有业务联系。目前,福建省有2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超大集团等,还有1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培训已关系到保证农产品质量,保障企业效益的关键。一些原来靠“爱拼才会赢”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逐渐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只有“爱学才会赢”。应当将农业企业作为新的服务对象,因为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也就是支持“三农”的发展。
创新培训形式和更新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措施。既要考虑到产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又要优化各专业、年龄段、性别结构,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梯次分明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同时,要编写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通过天网(远程教育)、地网(网络教育)和人网(常规培训)开展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三)关注弱势群体,实行科技帮教
据悉,福建省农村每年因触犯刑律而被判刑入狱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刑满释放人员在1万名左右。不少人无一技之长,出狱之后往往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我们与省司法厅一道,先后引进香港与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从事刑满释放人员的科技帮教工作和收留无依无靠的罪犯子女的教育慈善事业。先后在南平市大横农业科技园区和南平市劳教所,举办了五期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院内科技人员和当地优秀科技特派员,如全国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詹夷生同志等担任教员。针对闽北农业发展需要,分别讲授“葡萄栽培管理与葡萄酒的酿制技术”、“草莓栽培及柑橘园管理技术”、“反季节蔬菜的栽培管理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茶叶栽培管理与加工技术”、“肉兔、牛、羊等草食性动物饲养技术”、“牧草的种植利用”、“闽北内陆山区水产养殖”、“土鸡的原生态养殖技术”、“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和“农村小额信贷的申请”等课程,以帮助学员寻找自己的创业切入点。政和县一位解教人员回乡后,依靠种植锥栗和茶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大横镇一位解教人员带着自己种植的葡萄参加闽北葡萄节,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创业,有关部门与教师对学员提供后续技术服务,当地报纸、电视台等也做了跟踪报道。“科技帮教”这一新举措,先后使176名服刑或解教人员,获得了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颁发的单科结业证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今后,我们将继续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提供培训服务,让“科技帮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继续教育,责在创新
根据“凡进(晋)必训”的原则,我省农业科研人员在中、高级职称评、聘前都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为了办好中、高级职称评前的研讨班,我们向各有关单位发了300多份问卷,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发现,科技人员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兴趣和需求,如文学、哲学、历史、地理、艺术和音乐等。因此,我们在培训内容方面首先打破旧框框和专业界限。如2004年的高级研讨班,我们聘请了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来自农村基层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优秀公务员前来授课。结果表明,学员对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师的满意率达98%。有位学员写道:“我认为这次研修班既有政治、经济、科技、管理,还有实践、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内容,讲课生动,表达清楚,提高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眼界,增长了知识,特别是对农业科技人员如何结合生产、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农民有很大的帮助”。2005年的高级研讨班又有了新的亮点,一是主题更加切合时代要求;二是加强了学员与教师的之间的交流、互动;二是首次进行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安排实地考察,增加感性认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