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决算审计论文

时间:2022-08-04 00:15:28

导语:在决算审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决算审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问题、应对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门专业性、政策性、知识性、技巧性及系统性的工作,面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专业人员要不断的对自身拥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实,在不同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管理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不断的进行专业技能及管理经验的提升,企业也要立足于培养综合型预结算编制审核人才,全面提升预结算审核质量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内容概述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主要是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单价套用的合理性、费用计取的准确性三个方面实施重点的审核,在施工图审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合同、工程协议、投招标文件、会议纪要、地质勘查资料、工程的变更签证、隐蔽性工程的验收资料、材料设备等的价格签证等工程项目的重点资料,实施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计算审核。

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审核。工程量计算中存在的误差主要是正误差及负误差,其中主要表现在就建设工程中的土方施工中,土方的实际开挖高度比设计室外的高度低,计算时依旧按照图纸进行计算等,实际工程量小于图纸上的工程量时按照图纸进行计算,存在重复性的计算等;负误差主要的表现是完全按照理论尺寸实施工程量的计算,存在计量项目的遗漏等。在施工图的工程量的审核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准确掌握与科学应用。就签证凭据中涉及到的工程量的审核,其主要的内容是依据现场签证、设计变更及修改通知书等依据实际状况实施核实,做到计量合理、实事求是。

单价套用的合理性的审核。工程造价的定额具有着权威性、科学性与法令性,造价定额的形式、内容、计算单位、数量标准等必须执行严格的标准,不能将其进行随意的提高或者是降低,在预算单价的套用审核过程中要注意审核直接套用的单价;审核换算的定额单价;审核补充定额等内容。

费用计取的准确性的审核。取费要严格的依据工程项目所属地的工程造价相关管理部门所颁发的文件以及制定的规定,综合工程合同及投招标文件等来准确的确立费率。在费用计取的准确性的审核中要注意计费文件的实效性;费率计算的准确性;所执行的取费表与工程性质的相符性;存在差价调整的材料与相关文件的相符性等。

2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的预结算文件的编制是项非常系统和繁琐的工作,需要编制及审核人员认真细致的去对待,对编制及审核人员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建筑工程专业性的设计知识、专业性的施工技术、较高的预结算业务能力等,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原理知识、法律知识及政策敏感性等,另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等,但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工作中,具体的人员素质难免存在无法完美的符合以上诸多要求的地方,使预结算的审核存在不细致、不到位的地方。

无论预结算审核人员水平的高低,在具体的预结算编制及审核工作的开展中,因工作的复杂性、易变性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差错;工程造价的构成项目相对复杂,变动相对频繁,增加了预算及结算的计算难度,计算基础所存在的不一致等都容易造成预结算中存在错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材料及结构的不断涌现,使具体的预结算中存在需补充的项目、内容及定额缺项现象增加,致使产生定额核算不合理;预结算编制及审核人员因缺少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及可靠的数据资料,导致补充定额及计算定额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高估冒算现象在施工企业中其实并不少见,施工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是立足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以及提升企业社会信誉等,而是以多计算工程量、巧立名目、高额套用定额单价等不正规的手段来获取经济利益等,提高建设工程造价而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3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强化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意识,树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切实的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正确的预结算管理理念,在预结算文件的编制、审核及执行等过程中逐步开展全面预结算管理,将预结算审核管理确立为创新型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推行,对企业内部的预结算编制、审核等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部门进行准确的定位;对参与预结算编制及审核的人员进行重点的业务培训,首先强调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再对其进行造价控制、经济学原理、施工设计、施工技术等其他专业性知识的提升,最后在预结算审核人员中培养起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及及时获取第一手的工程造价资料的习惯,使编制及审核人员逐渐的形成全面化的预结算审核管理的观念;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全面的参与和直接的介入到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从管理权限的手段、预结算的审批、预结算的执行结果的评定等全过程中落实全面化、系统化的预结算管理。

3.2 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办法

企业及预结算编制审核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不同的预结算编制方式所存在的优缺点,对预算编制方式进行合理的创新来规避传统的固定式预算编制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从预结算的编制过程中就强调科学性与完善性,减少审核的难度及工作量,固定预算的编制方式较为适用于业务比较稳定的企业中,对于其他的企业可适当的采用滚动式预算编制方式,在确保预算的连续性及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预算实施合理的调整及修订,使预算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更为吻合,有效的发挥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指导性作用。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过程中,要想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的审核,就要依据从粗到细、查找误差、对比分析及简化审核的原则,科学的采用审核方法,而常见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分组计算的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解对比审核法、全面审核法、重点抽查法、手册审核法、筛选审核法等。其中分组计算的审核法是指将预结算中的项目按照相互关联关系划分为一组,就同组内的某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实施计算审核,以此判断同组内其他的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度。对比审核法是将该工程项目与已经完成的同类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此时如果两个工程采用相同的施工图,但现场条件及基础部分存在差异,要对基础之上的部分采用对比审核法;如果两个工程的设计相同,但建筑面积存在差异,要在保持两个建筑的面积比例与两个分项工程量比例一致的基础上,对新建工程的分项工程量进行审核等。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具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在具体的审核过程中,要依据施工现场条件、具体的工程内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有效提升工程预结算审核质量及水平。

3.3 加强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

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办理预决算模式,改革为国际上市场经济通用的招投标模式,工程造价原则上已从政策定价改变为市场竞争定价,在工程设计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做到市场竞争,一锤定音。但是由于工程的多变性,尤其是在设计考虑不周,设计不够深入、到位的情况下,招投标又往往会流于形式。尤其是土建装修工程,在业主考虑不周的情况下,设计不够详细,市场采购有难度等因素,施工单位有可能从材料规格、样式、颜色等方面要求修改,势必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这就要求我们对现场较为熟悉,确保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及合理。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中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相应的解决,不断改进审核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工程方的财务管理水平,尽量使得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中制度得以完善和健全,加快工程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丽颖.泉州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谈公司预决算控制[J].职大学报,2010(04).

第2篇

关键词:总预算;会计工作;新时期

总预算会计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负责日常的会计事务,而且能够对下级预算提供指导。做好总预算会计工作,首先必须严格地做好日常会计工作,这包括对上、下级财政来款进行核算、核对收纳等。新时期做好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成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管理,发挥总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

1.规范银行账户管理。

要想真正规范银行账户管理,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规范单位账户管理。一般县级做法是:一是在镇单位一般只能开设一个基本的存款账户,用来办理本单位预算资金及往来资金的转账核算和收付业务。根据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现实中所进行专项、特殊管理的资金,则需要报财政局审批后能开设新的存款账户。二是县级预算单位只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几个银行开设一个基本的存款账户,用来办理集中支付业务清算业务。县财政局要对各科室、各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有效的清理。经过清理之后,保留一些必要的银行账户以供使用。到目前为止,各科室包括一些社保专户及其他的一些银行账需要归国库管理。

2.完善对账制度。

地方财政涉及到的预算和账单比较杂乱,因此对于各种的账目都应该坚持定期结算,做好银行的对账工作。为了减少错款的情况的发生,需要按月与银行账务进行核对。内部账务一般包括了总预算会计各个岗位之间的对账及总预算与各科室之间的对账。而外部对账则是对财政与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部门等进行账务核对。完善对账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对内外账务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有利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3.健全资金拨付程序。

县级财政拨款一般情况下都遵循预算拨款报送制度,每月各预算单位都会向国库提送下一月用款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核批,而且需要认真核对。财政拨付需要建立严格、完整的程序。一是对于那些公用经费及预算单位的正常经费,国库科要根据年初预算的要求,逐月按计划对预算单位上报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批,这一过程遵循的是均衡的原则。二是除了单位的公用经费及政府预算项目支出外,还有其他的财政安排。这需要预算单位向分管科室报送审批,经领导审批后才可到国库进行有关的拨付。三是对于某些的专项资金,需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审查和核算,根据国库的使用规定,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为财政规范化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审查,提高决算分析水平

1.强化决算审查。

县级财政部门一般实行的是决算审议分开的制度,在每年进行决算时,总预算会计人员将决算报表报至分管科室,由分管科室初审之后,再由国科进行终审。应制定法规和制度,并根据地方实际的发展状况建立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做好审查工作。

2.加强决算分析。

财政分析是对年度财政预算的一个总结,是对一年来全县的国民经济财政收据支出的反映。因此,只有对决算数据进行深入的整理,才能有效地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因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仅要求县乡单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数字编报的工作,还需要对预算进行分析,充分地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提高财政收支平衡,使报告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提高决算培训。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财政不断地改革,财政总决算中报表的格式、统计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有效地提高决算的质量,需要在决算会议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将往年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讲解,并且对往年的财政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落实往年决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当年的财政决算时,要尊重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水平。

三、强化基础,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内部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会计的日常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和约束。因此,必须建立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会计复核制度。对总预算会计的岗位工作进行很好的划分,使人们明确岗位职责。在会计复核中,可以严格地对印鉴进行管理,比如大、小印鉴分别由两位会计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审核,同时也能够减少越位情况。

2.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关键在于如何为预算单位做好服务。因此,首先需要建立总预算会计信息报告制度。要在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核算基础上,提供每月的存款余额表,这样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于专项资金,需要实行双重的监督。其次,预算单位应该加强业务培训,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养。可以举办培训班或者是对预算问题进行热情的简答。最后,为了有效地提高财政效率,可以实行电算化管理。目前,地方财政已经绝大部分地实现了电子化操作,能够对记账、复核实行一体化操作。在保证拥有凭证后,可以由科长进行最后的审核和把关,联网沟通可以方便单位,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3.严格保证标准,提升工作质量。

总预算会计工作必须严格建立标准,不断地提升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在任务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努力采用高的标准、严格的要求来约束会计人员,尽可能地将工作细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进行核对中,要认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且要认真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保证账务登记的质量。对于凭证管理,需要认真对凭证进行分类,并且做好保管工作。在一些凭证中,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日后的资料查询,同时也可以促进审计检查,赢得审计部门的肯定。

四、结语

新时期下,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在业务量方面也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党和政府加强地方财政制度建设,会计人员熟悉各种财务法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要针对预算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地对问题加以解决,以此来提高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使财政会计预算能力向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玲.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罗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蒲丹琳.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第3篇

 【论文摘 要】文章结合高校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加强基建、修缮工程项目管理,以及针对审计过程中所应注意事项、重点、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特别是为了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格局的多样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基建项目逐年增加,因而在基建、修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既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重点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都迫切需要开展好工程项目审计。通过工程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方法,有效的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一、转变审计方法,搞好基建、修缮工程事前中审计

传统的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往往是项目完工后的工程决算审计,这种事后的决算审计无法对基建、修缮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致使工程在事前、事中的管理较混乱,因为事前事中监督不力,以致造成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导致投资失控,严重影响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转变审计方法,就是要由单纯的工程决算这种事后 

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审计发展,防患于未然。 

 1、开展事前审计,首先要把好设计关,科学设计、合理设计是工程科学定位的基础。设计阶段是生成和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质量的高低对工程造价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设计是构成工程造价高低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决定了工程造价的80-90%。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堵塞设计阶段人为浪费,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次是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成立招投标审核小组,配合招投标小组工作,协助制订施工合同并参与合同谈判,严格确定合同计价体系,如此一方面达到节资增效,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透明度,减少贪污受贿。通过项目招标,审计部门要对工程设计、工程概算,资金渠道,平均造价以及中标企业的资信情况心中有数。要充分咨询专家意见,设计要周全,要注重对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项目可行性、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施工招投标的合理及合规性进行分析评价,在审计中发现问题,进而纠正问题。【2】 

 2、开展事中审计即施工过程审计,主要指: 

 (l)在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所有隐蔽工程和变更设计部分进行跟踪检查,以使这部分工程量真实地反映在决算中,控制不合理变更,针对变更要求的提出要分析出它的合理性,同时应随时核对施工现场的工程项目签证;(2)通过监督材料的采购供应,保证材料供应渠道正规,材料标号符合设计标准,对材料变更应积极征求设计人员的意见,以保证工程质量;(3)通过监督施工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保证工程质量;4)加强预付工程进度款的管理,对工程款的预付应与工程进度相适应,严格按施工合同办,对施工单位所报工程进度表进行严格的审核分析,防止所拨进度款超预算甚至决算的情况发生。【2】 

 二、建立内审机构先期审计制度,搞好工程决算,努力降低造价。 

 内审计机构开展基建、修缮审计主要指工程决算,工程决算就是核定工程造价,是基建、修缮审计的目的。目前,基建结算中存在较多的水分,施工方虚报工程造价十分普遍。应先建立审计制度,分级进行审计。即对在规定造价以上的工程项目通过先期初审,核定初步的工程造价,然后将核定的工程造价连同相关结算资料、图纸等送交国家或社会审计部门进行终审,一方面可以起到核减工程造价,维护单位经济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减少审计时间,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这是因为审计费是按核减额收取的,通过内审部门先期审计的决算,其造价一般较原施工方结算有所降低;再则对那些在规定造价以下的工程项目,可由内审部门进行终审。【1】内审部门进行工程结算,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搜集整理好完整的审计资料,基建、修缮工程在立项审计前要向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收集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施工图纸,竣工图纸,招、投标标书,施工合同,工程预、决算书,设计变更通知书和变更项目表,甲、乙双方购置设备、材料的原始发票及与工程有关的文件,图集等资料。认真细致的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这一步是结算审计的基础性工作。 

 2、认真阅读、理解施工合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是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单位)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国家规定的基本经济合同的一种。是基本工程建设的法律依据。要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严格把好工程造价关,认真分析合同的每一条款内容,充分的理解、把握好每一条款表达的意思,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把工程费用降至最低。 

 3、严格核实工程量,防止多计工程量,增加项目费用。要核定工程量主要核对竣工图纸与设计变更,以确定工程结算价款内容与建设项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是否相符,必要时应深入现场实地勘查。工程量的大小决定了工程项目费用,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程量的多算和重算是施工企业扩大预算最常见的手段。虚报工程量是也是施工方虚增工程造价的惯用手段,基建、修缮审计对工程量的审核不可忽视。 4、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市场行情,审核价格,防止虚报材料价格,多计材料费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所确定,这就使得目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不断发生变化。施工方虚报材料费用主要表现为:(1)多计施工所需材料的数量;(2)利用虚假发票,高报材料价格;(3)扩大应计差价的材料范围等。而在基建、修缮项目中,材料费用往往占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因此确定材料费用对核定工程造价举足轻重。在审计材料价格上,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l)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随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2)对材料差价应确定应计差价材料的范围和工程所需的可调价差的材料用量;(3)利用当地定额造价部门的通讯价作为结算价格。【1】 

 5、正确套用定额标准,准确计算直接费用,杜绝高套定额标准,提高工程造价。定额是基建工程结算审核的依据和标准,套用的定额是否适应,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在审核中应注意:(1)定额的整体套用是否合理,这是因为不同的施工时间,工程类别,定额的套用是不同的;(2)审核套用定额子目的编制说明,明确其使用界限,防止高套定额标准,以提高造价。如在结算中,施工方往往将低标号的混凝土套为高标号的混凝土;将普通土套为坚土计算;将施工工艺简单的项目套为复杂的项目等;(3)审核定额中工程程序所含工作内容,对定额已包括的项目,要防止施工方重复单列计费,同时对与定额标准内容有差异的施工操作,又无相应定额标准可以套用,应以签证的方式协商解决。 

 6、审核施工企业的取费标准。目前,工程项目的取费主要包括综合费、利润及税金等,取费的标准主要根据合同、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和项目的投资规模确定的。对取费的审核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对双方有协议的应严格按协议办,如工程项目的综合费、利润率双方有协议降低取费标准的,应防止施工方使用障眼法,不按协议结算。因此,确定取费标准,准确套用各项费率,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要切实做好高校审计工作,特别是基建、修缮工程的决算审计,既要讲原则,按法律、法规办事,又要实事求是,做到既合法又合情理。除校领导重视外,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熟悉市场行情,掌握价格信息,认真做好跟踪审计。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多征求基建管理人员和监理员的意见,正确处理好工程决算中的疑难问题,使甲、乙双方取得一致意见,以便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经济秩序,提高基建投资的使用效益,发挥审计人员在工程审计的积极作用,为学校的基本建设服务,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blends and refines the the "Three E " theory of Value for Money Audit and the project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our major project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designs the 29 "Three E " indicator system of the project value for money audit by the "3E" structural framework, combining with the eight sta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3E" three elements makes overall qualita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关键词: 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指标系

Key words:project;value for money audits;indicato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36-03

0引言

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决定以来,在扩大投资决策自的同时,风险与责任成为投资主体关注的焦点,对复杂系统下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成为必然选择。如何构建一套系统且适合工程项目特征的“三E”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成为审计主体与管理当局对工程项目进行衡工量值审计和后评估的关键环节。

作者重点采用比较研究和交叉研究的方法,将项目评估方法与衡工量值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三E”理论进行交融,提炼。借鉴国内外主要的四套成熟的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按“三E”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来分类,借鉴了美国GAO采用的平衡记分卡(A balanced score card)设计评价指标的理念和分解结构(WBS),利用“三E”三要素的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八种状态来进行总体的定性评价。

1比较与借鉴

衡工量值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从其构成的“制度系、方法系、指标系、信息采集系”比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评价指标系研究。对构建适合工程项目特点的衡工量值审计指标体系有借鉴意义指标主要有如下四套(表1)。

以上四套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应该说各有千秋。总体特征是政府部门颁布针对政府工程与衡工量值审计所要达到目标有所区别。衡工量值审计指标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指标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关键性指标,指标所需数据采集从项目投资与运营的会计资料中可以准确、便捷取得;容易被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认识和理解,体现在业务过程中的动态控制,最终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通过比较和借鉴上述四套指标,认为构建衡工量值审计“三E”定量指标是可行的。

2衡工量值审计之“三E”指标系设计

1972年美国GAO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及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就确定了 “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的核心。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其内容也各有侧重,英国称为“衡工量值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香港特别行政区也称为“衡工量值”审计,加拿大称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

衡工量值审计核心“3E”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Economy)是研究投入,是实现有效目标,投入的最小化,就是节约,“花得少”;效率性(Efficiency)是研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产出是最大化,“花得好”;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研究产出,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比较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花得值”,衡工量值审计“3E”关系如下(图1)。

基于衡工量值审计内容三要素内涵和关系的界定,设计工程项目“三E”定量指标时,借鉴上述四套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设计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效率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效果性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14个,共29个“三E”定量指标,框图与详细说明如(图2)。

2.1 衡工量值审计之经济性指标

2.1.1 一级指标

①实际投资变化率=[(审定竣工决算-批复概算)/批复概算]×100%=0

数据采集:审定竣工决算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批复概算来源于工程项目的概算批复文件中批复的概算数。

审计标准:实际投资变化率≤0为好,说明决算没有超概算,投资计划控制较好。

②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审定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建筑面积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决算造价包括简易的水电,不包括设备投资和待摊投资。建筑面积从竣工验收报告中取得。

审计标准:单位建筑面积造价≤该地区同类工程单位建筑面积平均价,如果偏高建议以后加强造价全过程控制与跟踪审计。

③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来源于审定的建设项目概况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

审计标准: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增减率≤0,说明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决算没有超概算,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计划控制较好。

④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100%

数据采集: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指审定后的单位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单位工程预算造价是指批复预算。单位工程竣工结算是单位工程实际发生的建筑和安装工程费。

审计标准:单位工程建安造价变化率≤0,说明建安造价决算没有超预算,建设单位管理费计划控制较好。

2.1.2 二级指标

①设备投资增减率=[(设备实际投资额-设备投资概算数)/设备投资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设备实际投资额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中审定的设备投资,设备投资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

审计标准:设备投资增减率≤0,说明项目投资决算没有超概算,设备投资计划控制较好。

②建安工程投资率=(审定建安工程投资/审定竣工决算数)×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安工程投资和审定竣工决算数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审计标准:建安工程投资率≥75%,建安工程投资率为88.72%,说明项目建安工程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基本恰当。

③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率=(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审定项目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审定待摊投资分别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审计标准:参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表2所示。

2.2 衡工量值审计之效率性指标

2.2.1 一级指标

①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年利润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

审计标准:项目投资利润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可行。

②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数据采集:计算投资利税率时,年利税总额,可选择评审年份的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之和,即:年利税总额=年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年利润总额、总投资的数据直接引用计算上一个指标时的数据。

审计标准:大于或等于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可行。

③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本期新增总产值/本期新增固定资产)×100%

数据采集:本期新增总产值即由新增的固定资产带来的营业收入,可从新增了固定资产的营业网点的损益表中取得,这是一个增量数据,要用审计前一年和审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的差额。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这个数据可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的工程概况表中取得。

审计标准:与同类项目比较,大于同类项目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为良好。

④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当年净现金流量或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建设项目年利税总额+折旧)

数据采集:总投资的数据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报表,现金流量有关数据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取得;年利税总额可直接引用投资利税率计算时的数据,折旧=投资总额×行业固定资产折旧率。

审计标准:小于行业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可行。

2.2.2 二级指标

①收入投资弹性=(营业收入增长率/投资增长率)×100%

数据采集:营业收入增长率根据投资前和竣工投产后的《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确定。

审计标准:同类比较,大于同类项目收入投资弹性为良好。

②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数据采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可以从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取得。

审计标准:小于行业动态投资回收期(年),可行。

2.3 衡工量值审计之效果性指标

2.3.1 一级指标

①NPV=∑(CI-CO)t×(1+i)-t

数据采集:CI和CO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ic为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审计标准:NPV≥0,说明项目IRR大于项目行业基准收益率,可行。建议NPV用Excel求。

②IRR,∑(CI-CO)t×(1+IRR)-t=0

数据采集:CI,CO和t可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采集。

审计标准:IRR≥行业基准收益率,效果好。

③净现值率NPVR,NPVR=(NPV/PVI)×100%

NPVR为项目财务净现值率;NPV为项目净现值;PVI为项目总投资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表示项目单位投资现值能够获得净收益现值的能力。

审计标准:净现值率大于零,可行。

④工程计划工期率=[竣工工程实际工期/竣工工程计划工期]×100%

数据采集:审定建设项目概况表

审计标准:工程计划工期率≤1,说明节省了工期,工期控制效果良好。

⑤工程合格品率=(被评为合格的单项工程个数/全部验收鉴定的单项工程个数)×100%

数据采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审计标准:工程合格品率等于100%,说明质量控制效果好。

⑥实际年营业率=(实际年营业额/设计年营业额)×100%

数据采集:实际年营业额可从达产年度的损益表中取得,设计年营业额可从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

审计标准:实际年营业率≥1,可行。

⑦单位建筑面积收入=年平均营业收入/建筑面积

数据采集:年平均营业收入可从近3-5年的营业额平均数表示,从损益表中取得,建筑面积从竣工验收报告中取得。

审计标准:与同类项目比较,大于同类项目该方面效果良好。

2.3.2 二级指标

①实际年业务量率=(实际年业务量/设计年业务量)×100%

审计标准:大于或等于1,生产进度控制效果好。

②单位建筑面积业务量=年平均业务量/建筑面积

审计标准:同类项目数据比较。

③工程优良品率=(被评为优良单项工程个数/全部验收签订单项工程个数)×100%

审计标准:工程优良品率100%,说明工程质量控制效果好。

④实际达到能力年限

指项目从建成投产之日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审计标准:实际达到能力年限≤0。

⑤项目完工率=[实际竣工的单位工程个数/计划单位工程总数] ×100%

审计标准:项目完工率100%,说明工程整体进度控制效果好。

⑥单位投资就业人数=新增总就业人数(包括本项目和相关项目)/项目总投资,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⑦单位投资占用耕地=项目占用耕地面积(亩)/项目总投资(万元),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⑧客户满意度,此类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审计标准:90%。

⑨市场占有率,此指标通过专业部门采集,审计标准:同类比较。

3衡工量值审计之“三E”指标总体评价

基于衡工量值审计指标系定量分析基础上对工程项目总体绩效进行定性评价,使得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能够通过衡工量值审计总体评价,规划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客观存在的(齐国生,2002)。必须在效果性好的前提下分析经济性、效率性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分析,上述29个一级和二级指标达到评价标准的为“好”,达不到评价标准的为“差”。将每一个要素简化为好或差两类明显属性,用简单的数学排列组合,可以列示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要素关联的情况下,三者的关系有以下八种状态(齐国生,2002)。

表3中的八种状态分布,根据综合效果性的“好”与“差”基本分为两类:状态A、C、E、G,综合效果性好;余下的B、D、F、H,综合效果性差。方案A,投资绩效最佳,优;方案H,项目总体投资绩效最差,不合格。这些只是简单解析和判断,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通过衡工量值审计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上述研究,作者借鉴国内外现有工程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上,依据衡工量值审计“3E”核心内容,构建衡工量值审计29个指标,其中:经济性指标7个、效率性指标6个、效果性指标16个。根据衡工量值审计“3E”要素关联关系分布的八种状态,对工程项目衡工量值审计进行总体评价,便于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找出工程项目绩效低下的根源,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论文的局限性在于重点设计衡工量值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指标,没有针对工程项目的环境性、公平性、恰当性、合规性、可持续性等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以后将进一步研究。由于篇幅所限,对已经设计并公开发表的指标没有作更详细说明和例证,对文中存在的其他不足之处,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肖晗,张飞涟.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09,(5):127-130.

[2]R.E.布朗,T.加勒,C.威廉斯.政府绩效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102-142.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66-74.

[4]时现.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6):28-30.

第5篇

关键词:预决算意义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预决算的重要意义

工程项目的预决算控制与管理,能够对工程实际施工中的人工需求、机械台班的需求、大型器具的数量需求以及施工材料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对材料的采购计划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出现材料不足或者材料堆积的现象,还能有效的为材料采购提供价格上的对比。以此就可以确定工程资金投入,也就是工程的计划成本。再经过与施工图的预算对比,对工程实现的利润及单位工程目标成本进行确定,做到心里有底,进而使用恰当的手段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使工程实际成本的额度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此获得更可观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做好工程的预算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二、工程预决算原则分析

工程预决算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工程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的收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要想成功地完成工程预决算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

1.与市场相协调原则

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编制工作一定不能够离开市场信息的支持,因为,建筑工程市场信息的变化会对工程成本的投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预决算的编制工作要保证与市场相协调。在工程预决算的设计方案编制之前,要对市场经济中的大小环节进行整体上的关注和把握,对工程的材料价格、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都有一个全面掌握,从而在预决算的计划编制过程中能够尽量降低工程的成本投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与工程概况相适应原则

工程预决算计划内容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而进行编制,不能够凭借以往经验而进行。也就是说,在编制工作进行过程中,编制人员要对所涉及到的各个事项进行综合与整理,从而完善会计凭证。一定要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状况对整个工程的水泥、钢筋、半成品等施工材料的施工比例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研究,尤其要对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消耗状况进行预测,从而掌握工程预决算工作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与新技术相连接原则

尤其是在预算工作内容的编制过程中,除了要对工程实际细节状况进行重点关注之外,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人员管理、突发事件、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研究,从而实现对预决算设计内容的灵活、系统化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整改当前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当引进先进技术时,需要大量的引进经费,而如果所引进的新技术没有成功改良与应用,那么结果就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预决算工作中一定要把新技术的引进囊括进来,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预决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定额还不完善

预算编制过程中常遇到借用定额的现象。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借用部颁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需参照建筑工程定额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企业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建议依据地域差异和工程实际施工水平的不同,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对定额进行调整,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另外需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施所涉及到的定额及时地总结、汇总、补充,防止部分工程造价失控,以利于工程投资的控制和管理。

2.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中,建筑公司对临时房屋建筑工程的投资一般是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可以计算,但是,这个计算公式并不是对所有的工程都适用的,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新的施工技术和机械的应用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同样的一个施工工程,可能使用的施工人员大大减少,如果没有考虑到这种可变的因素对施工工程的影响,最后会导致工程预算失真的问题,从而导致工程投资失控现象。

四、预决算管理的策略

1.实施广泛的市场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对该项目相关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与调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进行市场调查的同时,还要注意国内、国外此类项目在需求方面的情况,确保项目竣工后在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可观性。要想做好项目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资料与信息,并且要保证信息资料的时效性,然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处理,为工程项目施工的可行性与工程造价预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2.合理有效的确定工程建设造价

合理的对造价进行确定是控制工程建设造价的另一重要手段。在对造价实施控制与管理时,一定要以现阶段的市场作为中心。工程项目的总体造价是由工期的长短以及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要想合理的对造价进行确定,就必须依据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多次的计价,也就是说要根据建设程序的合理性,对不同阶段的建设造价进行高精度的确定,这样也充分的体现出了造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对人为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工程预决算的有效性

在对施工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合理性、有效性与经济性进行讨论分析,这就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参与到其中,若是没有一个相应的奖惩制度,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很可能造成工作人员放松警惕,在项目预决算编制的过程中就不能提高自身的重视,从而造成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遇到阻碍。所以,要以严格的奖惩制度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与行为上的约束,加强他们对工程预决算的重视程度,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对预决算的编制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工程的设计方案在施工上更加便捷、在经济效益上更加客观、在设计上更加合理。如果工程在初始阶段就出现违规现象,那么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非常大了,属于在根本上出现问题,并为工程建设留下了隐患,可见要想加强工程预决算的控制与管理,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4.构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方案的落实阶段,是将所有准备工作与设想付诸于行动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实际操作与控制的阶段。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的庞大,难免会出现违规违章的现象,对施工造成影响,延长施工时间,影响造价控制。因此,要想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有一套系统的质量管理制度与体系,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符合质量的标准,减少施工浪费,降低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加强预决算的有效控制。

5.对于工程建设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提高预决算的有效性

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说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对建筑用材进行有预见性的合理配置,不仅要保证资源节约,控制工程的建材用量,还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使用价格低的新兴材料,并且对于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尽量达到材料的最大利用率,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进而促进工程预决算的有效管理。

五、结束语

通过文章相关的论述可以发现,对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对初期的市场调查、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对材料的控制等等,因此要想对工程预决算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就应该加强对以上各方面的有效控制与管理,针对预决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各方面的管理,与以往的经验互相印证结合,在工程预决算的控制与管理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吕文萍.提高水利建设竣工决算审计质量的重点和方法[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2] 原国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和对策[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监督管理新探讨

 

农村公路健康有序发展和建设质量提高与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千亿元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规模将不断增大,等级公路在路网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通公路的乡村比重进一步提高。论文大全。从“十五”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又成为我省交通建设领域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农村公路建设又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加强农村公路监督管理,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市场,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就如何加强我省农村公路监督管理谈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农村公路监督管理的重点

2004年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增大,对我们行业监督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多年来对农村公路监督沿用的办法一直是等到工程完工后,对决算报告进行审查,检查其有无多计工程量、竣工决算资料等,但这种办法已脱离了现代行业监督职能的范畴。随着现在我省农村公路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建设项目监督也随着改变其工作重点和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监督:

(一)工程招投标的全过程。农村公路建设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工可、设计审查批复到工程公开(或邀请)招投标,都是监督的重点,以防止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的问题,而影响工程建设。另外,对施工、监理单位的施工资质、业绩及招投标操作过程、评标办法等都要列为监督的重点。

(二)主体工程。要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防排水设施等构筑物的主体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并对建设项目有无超标准、超概算建设做为监督的重点。

(三)附属工程。如公路两侧的绿化、边沟、防护工程等。监督的重点应为有无夹带计划外工程,或人为改变设计方案,变相加大工程概算的问题。

(四)隐蔽工程。如桥涵、防护工程基础,竣工后无法检测和计量的工程。隐蔽工程因其隐蔽性和重要性而增加了监督的难度,监督的重点应放在核实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的差异上,如开挖设计标高、几何尺寸和基础用料质量与工程量等问题上。

(五)工程决算。即对建设单位提报的工程决算报告进行审计,依据国家、省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审查施工过程有无多计工程量、重复计量、多计取费用、乱摊销费用、挪用或转移建设资金等现象。

二、农村公路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做到既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监督,其监督的方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招投标过程监督。招投标过程是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进入实质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从施工能力、施工信誉等方面择优选定施工、监理单位,也通过合同管理对质量、进度、投资进一步细化和控制,用经济、合同手段保证公路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论文大全。因此招投标工作是否规范、合法,将直接影响招投标结果的公正性以及投资的经济性,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暗箱操作关系标、人情标,不仅使招标的目的难以从合同价上表现出来,也会为以后的施工管理和投资失控埋下隐患。具体监督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单位的招标(或招标)是否规范。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及我省关于招投标工作有关规定,以法定招标程序从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投标、评标、定标、发出中标通知书来进行招投标的,在招标前要详细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总体实施办法、资格预审评审办法、评标实施细则等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应全程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做好监督。监督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检查招投标中有无违规现象:①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预审、评标中是否有地区、行业的限制性(或排斥性)条款和做法;②按照国家规定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标,是否将该建设项目实施小范围的邀请招标、议标或将项目肢解而逃避招标等;③指定分包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的条件;④合同签订价及中标通知书的合同价是否为中标单位的中标价;⑤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和实施办法中是否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及我省关于招投标工作有关规定严重抵触的地方。

2、建设单位是否严格遵循国家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招标项目是否办理了工可、设计批复和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后进行招标的。坚决杜绝“三边”工程,即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这方面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少,不征求群众意见和不深入实际调研,而强行上项目、盲目施工,只能是由于总体上考虑不到位,设计深度达不到而造成频繁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只能是劳民伤财,也是对国家和人民极不负责的表现。

3、建设单位是否在招标前将该项目的招标用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审核。工程量清单是根据招标用的施工图纸和按照招标文件上的各细目计量方法汇总出来的。它既是招投标时各投标单位报价的共同基础,也是合同签订后施工过程中变更、计量的基础。目前工程量清单基本上由设计单位编制,建设单位对其不进行认真复核,如果工程量清单与实际施工图数量出入较大,会使合同价(或中标价)过高或过低,即使在中标以后另行调整,也会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留下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给施工单位申请变更埋下伏笔。因此,复核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施工过程监督。施工过程是履行合同、审批变更、对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和计量的过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可变因素多、矛盾集中、对工程决算影响大等特点,因此也是我们工程监督的重点和难点。在处理这个阶段的工程管理问题,应紧紧把握住合同这个原则,依照《交通部国内公路工程招标文件范本》进行处理。在这个阶段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工作:

1、履约保函及预付款应按合同规定及时足额提交。履约保函的作用是保证施工单位能按合同规定承担工程的实施和完成及其缺陷修复的银行担保,其有效期至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颁发交工证书之日。施工单位应按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建设单位提交履约保函,未提交之前不得签订施工合同协议。预付款的作用是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单位用于开工前准备工作启动资金,按工程进度以一定比例分期从施工单位各月报的中期价款结算中扣回,至到全部扣回之日起失效。

2、重点加强工程量清单的合同内计量工作。工程量清单计量一般是根据每月完成的合同内实物工作量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准予计量的工程细目,它有阶段性、按实计量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应在施工过程中来进行控制,而不是依靠事后发现超计量以后再扣回。论文大全。业主代表均应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和招标文件中的计量条款,心中应明确哪些项目可以计量,哪些项目不能计量,属于包含在其他工程项目中的内容均不能单独计量,业主代表应重点审核施工期内各工程细目的合同内计量总额是否超出调整后的清单总额,对于超出的项目应查找原因,与总监办及时予以核减。

3、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变更设计工作。变更设计是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因素,但客观的讲,任何工程项目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变更设计;变更设计既可以由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出,也可以由施工单位提出。对于这方面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①变更设计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施工单位和设计代表通过变更将低单价细目更改为高单价细目的现象。②是否清单上已有适合或类似的项目单价,而另行审批单价的现象;在批复新的合同外单价时,应根据合同及实际情况认真编写审核批复意见,经相关部门会签,总监签发。不得随意无根据批复。③对于同时有核增核减的变更设计工程数量,是否在核增的同时对相关细目数量进行了核减。④对于招标文件或投标书中明确由施工单位承担的施工方案、材料、机械、施工配合费用,是否通过变更予以变相支付。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监督管理的建议

要提高监督质量,就必须改进方式、方法和手段。首先是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全过程把关,要从工程立项、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材料采购、现场勘查、工程变更、竣工决算等环节都要有监督人员的参与或进行实质性的监督,这也是加强工程管理、减少舞弊现象、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实施全程监督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要根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参与招投标工作,对工程投标报价、评审实施监督;二是要从招投标投诉举报方面入手,客观公正的进行调查和反映问题,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三是要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验证,必要是进行破坏性检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全部返工重做;四是加大对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五是要严把工程交竣工验收和财务审计关,根据竣工文件核实工程量,杜绝将计划外工程计入和多计重复计算工程量的现象发生,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不必要经济上的损失及造成社会上不良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质量问题无小事,是事关国家的财产和百姓的安全,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要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夯实农村公路建设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7篇

该著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有:(1)探讨了政府审计思想与民主法治的关系,研究审计民主和审计法治的关系,民主审计和依法审计的关系,这些都可以加深人们对民主法治和政府审计思想关系的认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审计的本质,从而丰富政府审计理论。(2)以民主法治的视角对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思想,从而可以丰富我国审计思想史,尤其是民国审计思想史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有:(1)审计是民主法治的工具,借鉴民国时期的审计民主和审计法治思想,为我所用,改革审计制度和发展审计事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2)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权力来自人民,它们本身也需要监督。借鉴民国时期民主审计和依法审计思想,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审计机构本身落实民主和法治的理念。

该著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作者对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逻辑分析建立在对这一时期审计活动或审计事件历史过程的考察之上,把“民主法治”这一逻辑主线的分析贯穿于整个政府审计思想中。(2)系统研究法。作者把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思想看作一个系统,研究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政府审计思想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为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思想系统包括审计立法思想、审计组织体制思想、监审合一思想、审计人员职业化思想、军费审计思想、审计会议思想和审计公告思想这7个子系统,这7个子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3)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该著主要运用哲学、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政府审计思想,例如,运用经济学的委托理论,分析民国时期的监审合一思想,把经济学的成本理论融入到政治学和法学中,提出民主法治成本的概念。

该著的创新点主要有:(1)观点新:一是提出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思想;二是提出近代政府审计是民主法治的工具。(2)角度新:以民主法治的视角对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往对民国审计思想的研究有两个角度:一是从个体角度,例如,赵友良的《潘序伦的会计审计思想》及《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此文研究王王景芳和蒋明祺的审计思想);二是以历史分期的角度,例如,郭华平的《中国审计理论发展体系研究》一文。(3)发现和收集新的材料。作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民国时期各种期刊上的有关审计研究的论文以及相当的审计学著作和审计档案,所搜集的材料比前人有很大的扩展。

该著不以史论史,做到了审计史研究与当代政府审计改革相结合。作者在分析民国时期七大政府审计思想时,进一步研究这些审计思想对我国当代政府审计改革的借鉴。

民国时期政府审计立法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有:一是丰富宪法中的审计条款,明确审计机关的报告关系和报告时间,增加审计人员任职的规定;二是增加《审计法》中的事前审计权和强化获取协助权以及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连带责任;三是增加现行《审计法》中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回避原则、保护措施和限制兼职。

民国时期政府组织体制思想对当代审计改革有两种可以借鉴的思路:一是保持目前审计组织体制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健全审计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审计与监察两个部门的配合、加强上级审计组织对下级审计组织的领导,减少地方审计组织层次;二是分“三步走”改革目前审计组织体制:第一步,建立审计垂直组织体制;第二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合并监察部和审计署成立监审部;第三步,改行政型审计体制为立法型审计体制,在人大下设立监审委员会,加强对“一府两院”、预决算监督。

民国时期的监审合一思想对当今的借鉴有:一是要适当减少监督机构;二是实行监审合一,即合并监察部和审计署。

民国审计人员职业化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是建立与完善以下制度:政府审计职业准入、政府审计职业宣誓与教育训练、政府审计职业人员运用与流转、政府审计职业考核与奖惩、政府审计职业保障等制度。

民国时期军费审计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有:一是提高军费审计的组织独立;二是对军费实行事前审计和稽察。

民国时期政府审计会议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有:一是规定重要审计事务必须经过审计会议决定;二是完善审计会议的具体程序;三是公开审计会议的内容。

民国政府审计公告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有:一是增加审计公告的及时性;二是扩大审计公告的范围;三是增强审计公告的透明度。

作者能够客观地评价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认为它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又存在着局限性。其局限性体现在政府审计职权不足、审计经费没有保障,限制了政府审计的效果。同时,由于受其他监督系统的制约、腐败的政治环境、长期的战争、民众民主意识的淡薄等原因,民国政府审计思想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对审计史的研究,很少从审计思想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审计史不同于审计思想史,审计史侧重于具体审计活动,审计事件的研究,审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审计思想为指导,审计思想史研究的就是这些审计活动、审计事件所体现的思想。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而“以史为鉴”的关键是要归纳出历史活动和事件中所体现的思想,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单纯的历史性描述。该著广泛占有当时反映政府审计思想的材料,从审计活动、著作、论文、审计法规、审计制度、审计公报、政府公报以及审计档案等,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归纳,从中提炼出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思想,做到了恩格斯曾经提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该著在论述审计思想时,大量引用史料原文,并在附录部分收集了大量的民国审计法规,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使该著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科研经费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13-03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的《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度高校科研经费破亿的就有227所大学,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基本都采用内部控制的方法,但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所以如何促进科研经费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就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Z高校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描述Z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现状,找出Z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意见。

Z高校是一所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的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师范类省属高校,学校现有18个学院,普通本专科专业52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特色重点工程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近年来,随着Z高校的科研经费的逐年增长,对其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展开讨论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科研经费内控管理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Z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总体描述

(一)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组织管理

Z高校为了强化对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结合本校使用科研项目资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在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上,Z高校具体可分为纵向的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的由学校对外开展科研活动所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和学校匹配的科研项目经费,对此Z高校采取集中管理、统一核算的方式,科研项目的申报、执行、结题过程由科研处、计财处、设备处、审计处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其具体科研项目管理流程(见下图)。

(二)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为了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Z高校规定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申请立项时,应在财务处和科研处人员的共同指导下,按照项目实际使用需求,合理地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原则上对纵向科研项目预算在批复后不予调整,确实需要调整的按照科研项目管理规定程序进行调整;对横向的科研项目预算可以按合同或约定进行调整。

(三)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

Z高校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环节,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5 000元(含5 000元)以下,由项目负责人签字;5 000元至2万元(含2万元),除项目负责人签字外,还需科研处负责人审核签字;2万元以上经费,除需上述签字外,还必须经分管校领导签字后才能办理报账手续。所有拨出校外的科研项目经费、平台建设经费等,都必须由校长签字后才能到计财处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四)科研经费的核算监督管理

科研项目完成后,项目经费决算书和项目结题报告由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过科研处、财务处、设备处审核后签字盖章,由科研处将项目经费决算书和项目结题报告报送审计处审计,但该规定只是强调需要审计的科研项目,并没有强调每个科研项目都需要审计,对于利用科研经费所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后续处置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Z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科研经费内控环境建设薄弱

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影响着高校教职工的内控意识和实施内控的自觉性,所以要健全高校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从Z高校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内控意识还非常薄弱,比如科研项目人员存在科研经费只归自己自由支配的普遍观念,校领导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结果,为了积极鼓励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有意放松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导致部分科研经费出现违规使用的现象;相关教职人员的缺乏专业性,比如财会人员对财务制度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实际报销过程中的掌握尺度不同,出现同一项科研经费报销口径不一的情况,审计人员由于专业性限制,在科研经费审计过程中很难及时弥补漏洞。另外,Z高校目前缺乏一套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科研经费信息管理平台,在相关信息筹集、处理和传递程序上的缺失,导致各部门之间与科研人员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脱节

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其中预算编制是科研经费能够有效执行的基础,Z高校规定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申请立项时,需要财务处和科研处的指导,按实际需要合理地编制科研项目预算,但是真正编制项目预算时,一般只有科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参加,由于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编制预算仅凭主观经验估算,难以客观反映科研项目的预算成本,这种情况下财务处难以介入预算编制,所以对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不是特别了解,通常只是按照科研处的项目预算报告简单地审核预算总数,所以根本谈不上对科研经费支出的预算管理控制,只是起到了基本的财务审核职能;科研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也仅起到名义上的科研项目管理和保管合同的作用,在对项目预算的编制控制上起的作用很小,最终导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执行偏离。

(三)科研经费内控监督、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科研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内部监督控制不严、责任不清晰,造成Z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最终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失控。从实际来看,Z高校的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设备处对科研项目管理各自为政,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缺乏长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很难在科研项目经费内部监督控制中发挥相关部门的联动作用,比如科研处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考核监督机制不到位,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宽松;财务处在科研经费票据报销过程中,认为只要签字符合规定、票据真实并且不超过预算就可以报销,由于缺乏专业性,财务人员不会对项目经费的合理性进行监督控制;审计处审计工作的被动性较强,加之缺乏专业科研人员,往往出现审计走过场现象,即使临时抽调专业人员参与审计,也因为缺乏对科研经费支出的实时监控,很难使审计监督在整个项目期间过程中发挥作用,科研经费支出漏洞不能被及时发现,加之Z高校没有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的问责制,审计结论往往流于形式。此外,Z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没有对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回收做出明文规定,也没有针对科研所取得的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无形资产进行登记的规定,导致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无法对资产的实时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所以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流失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四)科研经费内控风险评估机制缺乏

长期以来,Z高校科研经费的相关管理部门普遍缺乏风险评估的观念,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机制,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包含成本核算、绩效评价在内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因此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科研经费风险。

三、Z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策略

由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12年财政部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才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规范。笔者针对Z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内部控制的环境、预算管理、监督与信息沟通、内控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内控优化建议。

(一)优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环境

要改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环境,提高Z高校教职工的内制意识和实施的自觉性。首先,要坚持贯彻科研项目经费问责管理机制,使教职工正确认识并履行自己的管理工作职责;其次,为了保证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实施,必须配备与岗位相适应的教职人员,并不断加强岗位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教职人员能满足内控工作的动态需求。同时,为了有效降低科研经费信息沟通的成本,Z高校应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信息包括项目申报、预算的编制与审核、项目立项、经费使用、资产入库、经费决算、项目结题、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等方面内容。

(二)优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机制

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是否能有效实施,涉及科研经费管理的各个部门,Z高校应该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接到课题组预算申请以后,组织委员会相关专业人员对课题组预算申请进行讨论,重点讨论项目预算的开支范围、标准等,最后将修正意见集中,反馈给课题组对预算进行修改,直到符合预算要求。

(三)优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监督与信息沟通机制

Z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监督意识,审计工作不能走过场,而是要加大科研经费的审计范围和力度,对科研经费监督审计应该覆盖在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经费结算和使用效益这三个阶段,即对科研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要进行全过程的审计,而且审计处在工作中要联合纪检部门,一旦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向纪检部门报告,形成审计与纪检的双重监督机制;要利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长效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平台,不仅科研处、财务处、设备处、审计处和科研项目负责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协作,还可以将学校纪检等其他部门整合到信息平台上,形成一体化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同时,将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纳入学校国有资产统一管理,从资产的申请购置到结题后的回收,都要严格遵循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接受审计、纪委的全程监督。

(四)优化科研经费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Z高校管理者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一体化的内控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并保证预警渠道的畅通,及时预防科研腐败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体系,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对绩效评价等级优秀的项目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绩效评价等级差的要进行重点关注,及时督促其提出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

[2] 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2-134.

[3] 孙小瞻.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15,(5).

[4] 赵双琴.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王化成,佟岩.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0.

[6] 张义.高校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7,(3).

[7] 王漪,李扬.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4,(2).

[8] 王亚荣.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J].中国内部审计,2014,(3).

第9篇

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已是有目共睹了,它挤占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减少了财政对经济建设支持的力度。据调查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主要是:接待费用、招商考察(差旅)费用、车辆费用过高。这三大费用约占整个政府行政成本的40%~50%,而真正规范这些费用后其约占整个政府行政成本的10%~20%,这样,一年可平均节约30%左右政府行政成本。一个乡级政府一年可节约几百万元,一个县级政府一年可节约几千万元,一个市级政府一年可节约近亿元,全国一年可节约数千亿元。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现行财政预算与决算以及政府各部门财务核算体制监督不力。改革现行政府各部门财务核算体制,有利于加强对财政预算与决算以及政府各部门财务考核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治理政府行政成本过高。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探索性思考:

1.单独成立核算政府各部门财务的机构,简称会计核算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编制政府各部门的年初预算,为政府各部门严把财务入口关。调查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计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经费,从而制订各部门的年初预算;代办政府各部门预算追加事项,确保财政的每一笔款项都有具体用途。(2)代政府各部门进行会计核算与预算执行,为政府各部门严把财务出口关。该中心会计人员独立于政府各部门,不受政府各部门行政管制,而能更好地履行其会计职责。(3)由审计机关向该中心派驻审计人员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及时纠正各部门违纪违规的开支,防止事后问题难以解决的矛盾;监督该中心会计核算,防止会计人员随意调整会计科目,改变财政资金用途。(4)为政府和各部门提供财务信息报告。(5)向人大财经委报告工作。

2.党委、政府、人大制定《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核算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办法》,明确该中心政府各部门的会计职责,规范政府各部门行政成本的标准以及行政成本确定的程序和方法。

3.该中心隶属人大财经委。主要理由是:(1)有利于人大履行监督职责。《预算法》、《监督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年度预算与决算进行监督。该中心各部门会计职责后,就直接掌握了政府各部门财务的真实情况,汇总后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状况,人大常委会可直接向该中心了解政府财政真实状况,及时进行监督。(2)有利于该中心会计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该中心会计人员独立于政府各部门,不受政府各部门行政管制,而能更好地履行其会计职责。加上派驻的审计人员对该中心会计核算进行日常监督,就能够确保该中心会计核算真实、合法。(3)有利于政府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该中心设在人大便于人民代表了解政府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民主监督。(4)有利于人大财经委及时监督政府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

4.该中心的人员组成。财政部门部分职能转移的相关人员,国库支付中心大部分职能转移的相关人员,抽调各部门的会计人员。

5.该中心基本工作流程。(1)接受政府各部门会计账薄余额。(2)该中心会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分工,严把各部门会计资料审核关。(3)审计机关派驻审计人员对该中心会计核算进行再监督。(4)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账务处理。(5)编制会计报告。

6.改革的预期效果。(1)可大量节约政府财政资金,形成节约型政府。现在,政府各部门接待费用严重超标:十几个人的机构,一年下来少则五万元,多则五十万元,大都是一些请客送礼的费用;招商(考察)费用严重违规:一张盖有主办单位公章的白条报账,少则2~3万元,多则4~5万元,这些钱具体用途不明,存在较多的嫌疑;车辆费用膨胀:十几人的机关,公车三辆左右,一辆车一年下来的燃油、修理、工资福利等费用约5~8万元,公车私用现象普遍,损失浪费严重。该中心会计人员对政府各部门不合理的开支可以拒付(若政府各部门拒不纠正,审计机关可作出审计决定强制其执行),这就节约了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一个县级政府一年预计可节约近亿元。(2)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发展经济,加大公共事业投资,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地惠民。(3)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由于该中心严把政府各部门财政资金的入口和出口关,就能较好地堵住财政资金流失,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产生。(4)有利于政府精兵简政。该中心成立后财政的部分职能转移到该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大部分职能转移到该中心、其它部门会计工作转移到该中心,这样相应减少会计人员预计1/3;同时年报汇总工作量大大减少,预计减少工作量2/3。(5)有利于均衡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变过去有钱的单位多发福利,没钱的单位就没有福利。(6)有利于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应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该中心直接掌握了政府各部门财政资金的具体用途,汇总后掌握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具体用途,便于审计机关更好地进行对比、分析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