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20:26:13
导语:在国际金融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1998年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这主要以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前还是处于一种战略防御的地位。当前的任务还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银行“内功”,然后才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我们应进一步深化银行改革,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由技术性经营方式代替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国有银行应进行机构重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裁减职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技术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
2、银行应对不良债权采取新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呆帐准备计提的方法来冲销存量坏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通过提高经营水平优化资产运用,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增量坏帐,这应是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根本性措施。
3、扩大业务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
4、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21世纪银行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银行经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我们应抓紧时间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银行管理人员,积极从高校选拔优秀的金融人才,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股份制银行建设,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中小股份制银行可以通过互相并购重组或收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普遍具有机制灵活、经营行为规范、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还很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更不用说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并购重组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才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竞争力。
一、金融会计的国际化趋势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会计业务遵循着三种不同的会计规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会计规范逐渐从1993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转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993年至2000年之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主要遵循1993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至2003年,除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采用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外,其余银行仍然采用1993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财务重组之后的中行和建行采用了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工行和农行仍然采用1993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银行中,除了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广发行之外,其他银行都采用了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从2005年起,我国商业银行的年报编制全面采用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已经上市的五家银行还需要根据证监会的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但转换尚未涉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和第32号的内容;在海外上市或拟上市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年报。
2005年8月财政部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该规定于2006年1月1日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面率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2005年9月,财政部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四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与国际惯例相比,四项金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实质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和第32号的规定大多是相同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暂行规定》和金融会计四项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束缚,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领域的空白,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加速我国金融会计的国际化,对我国的银行业,特别是上市和拟上市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二、金融会计国际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首先,金融会计国际化将改变传统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方式,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资产与负债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种分类方法能够充分反映商业银行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和意图,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做出有效判断。
其次,资产负债表项目将更加丰富。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当且仅当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企业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对金融工具终止确认的条件是:金融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回报是否已经实质上发生转移,而且没有保留对金融资产的控制权。根据这些规定,商业银行应将衍生工具隐含的各种权利和合同义务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以及其他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也要进入表内核算,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提供的信息将会更加全面。
再者,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部分,其价值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权益,进而影响了权益的变动,因此在没有其他资产和负债变动的情况下,金融工具价值的波动必然会带来资产负债率的波动。同时《暂行规定》对上市和拟上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外,其余金融资产的减值均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相对于“五级分类法”,会加剧资产的波动。
《套期保值》对从事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做了明确规定,对其运用的先决条件——套期关系作出了严格要求。由于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品种较少,商业银行进行套期避险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很难达到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因此近期内套期会计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不会很大。
三、金融会计国际化对商业银行损益表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经营损益的影响。
根据现行会计框架,金融工具经济价值的变动仅在其实际实现时确认为收益,导致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而《暂行规定》要求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照金融工具持有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从而遏制了银行利用金融工具价值变动操纵利润的行为。对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要求,也降低了利用减值准备转回操纵利润的可能性。《金融资产转移》对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加以限制,意味着商业银行可能提前确认的利得将会更少,调控收益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二)对商业银行损益表的影响。
金融会计的国际化也对传统的损益表披露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损益表根据实现原则确认收益、成本、利得、损失,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的存在,因此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特征的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如英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在致力于财务业绩报表的改进,一张被称作“第四财务报表”的“全面收益表”正在形成。我国金融会计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必将会促使我国损益表不断改进。
四、金融会计国际化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有利于其在表内反映,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符合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和现代化管理风险技术,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商业银行真实财务状况,更易于评价银行通过使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公允价值的运用也会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产生负面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公允价值的任何变化都将反映在损益表中,使财务报告波动性上升,可能导致市场对银行经济价值的错误判断。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市场发展程度的制约,非市场化资产的价值确定严重依赖于银行所采用估价模型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假定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假设采用不同的估价模型,其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相差悬殊,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于外部独立审计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减值准备方法的改变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国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要求,信贷资产专项准备按照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这更加符合银行监管的目标,即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而《暂行规定》对上市和拟上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外,其余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这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债务人的财务状况、抵押品经营状况,而且还综合考虑了债务人所处行业发展前景、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和时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对于五级分类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更加客观、公允,更符合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超级秘书网
五、金融会计的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会计的国际化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会计处理规范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涉及以下四个方面:风险识别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决策机制、风险规避机制,是进行有效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因素,与金融工具的计量、减值准备的计提、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会计、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等紧密相连。商业银行只有在风险管理体系完备、风险管理技术成熟的情况下,金融工具会计才能得到有效地运用。
(二)对商业银行监管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金融风暴;出口;对策
一、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与2008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进口增长回落幅度增大。据海关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比去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外贸顺差2954.6亿美元,同比增加332.6亿美元。
尤其是2008年年底全球经济衰退加深,使得11月和12月连续两个月我国进出口速度同比大幅下降。
此外,我国对美、欧、日的进出口额有升有降。一是对美国出口速度明显下降。1—10月份,对美出口额同比仅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而进口速度显著增大,同比增长21.1%,提高5.2个百分点。二是对欧盟出口出现降势。1—9月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24.5%,比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三是对日本进出口上升。1—10月份,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16.2%,比上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8.8%,提高2.4个百分点。
二、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
1.国际市场需求明显减弱。2008年下半年PMI急剧下滑,并于11月份创历史新低38.8,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涨幅、就业、企业订单等多方面指标,都开始显示经济处于收缩状态。今年1月份PMI指数回升至45.3,各指数升势也十分明显。但欣喜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这是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果,且各指数仍处在收缩的范围内,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虽上升3个百分点,但也只有33.7,外部需求明显减弱。
2.海外商账拖欠。据统计,美国去年共有25家银行倒闭。银行信贷紧缩,融资成本增加,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在资金流动上遇到困难,导致资金链条出现断裂,很多美国企业直接宣布倒闭,把债务负担甩给我国企业。
3.国际订单转移。中美两国息差加大,对人民币升值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且美元的持续走软在一定程度上向我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再加上工人工资上涨、环保支出增加以及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的成本日益增大,经营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消退,国外采购商开始将大批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
三、外部环境将继续恶化
1.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政府1月30日报告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GDP萎缩3.8%,暗示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的经济衰退将进一步加剧。据调查,2008年12月份美国平均失业率增至7.2%,创16年来新高;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38,为自1990年至1991年经济大衰退以来的罕见水平。有关机构预计,2009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持续疲软,经济复苏仍需等到2010年。
东欧金融体系风险正在加剧,并可能向西欧扩散,这将对本已脆弱的欧洲金融体系带来重创,甚至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海啸。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经济刺激方案中“购买国货”条款的通过让各国感到不安,虽然美方表示条款的实施将“遵守自由贸易规则”,但不能否认该条款明显含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美方这一举措,必然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扩散。据悉,法国、阿根廷、意大利也已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四、出口企业的应对之策——借政策之“利好”,变危机为转机
针对目前形势,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且其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但企业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作为应对危机的主体,出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处境主动采取得力措施,灵活应变,变危机为转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1.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企业应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努力减少商业赊账的额度;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制度,以保证降低风险。
2.开展跨国并购,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一些国外知名企业较强的研发能力,成熟的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这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
3.采取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今年1月份PMI指数的回升就得益于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国内市场使部分出口企业渡过了“严冬”。因此,适时抓住国家促内需的机遇,充分发挥产品设计新、质量好的优势,加强国内渠道商、品牌商的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可使企业摆脱国外订单少、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
4.大力创新,推出功能少、成本低的新产品,应对外部需求萎缩。从整体来看,受到严重冲击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那些竞争力强、技术创新的企业并没有垮掉。因此,应着力于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外向型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加快自主品牌的建立,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2]胡少甫: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3]张彤: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国际经贸》.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 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转贴于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关键词] 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
一、引言
金融业在调控社会资金运动、促进生产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各种需要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14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资金和制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惟独人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金融业要发展,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和基层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上海金融人才发达国家差距很大,金融业人口比例相当低,仅为0.8%,远不及1993年的东京。2002年,上海高级人才的比率只有0.51%,远远低于日本的4.97%。人才将成为制约上海金融业竞争力提升的最大瓶颈。
二、金融人才国际化
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在国际大都市中脱颖而出,关键也在于上海是否能够拥有当今世界的第一资源――金融人才。而且是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简单地说就是要不断地培养和使用国际化金融人才。其特点:首先,国际化人才资源的规模大,人才国际化首先是要有大批的国际化人才做后盾;其次,国际化人才资源的层次高,即拥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最后,人才资源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并且高、中、初级人才比例要恰当。笔者认为国际金融人才不仅要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德才兼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上海人不论在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上还是在人才开发理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如果把上海这支金融人才队伍放到国际背景上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做横向比较,我们看到上海在人才国际化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上海与发达国家金融人才素质比较分析
1.复合型高级人才紧缺
2002年底,上海有包括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375家,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2万亿元。截止2003年5月,上海有19家证券公司总部,14家基金管理公司,24家期货经纪公司,近460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金融机构的高集聚度,带动了上海金融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但资料显示,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按国际标准缺乏24. 5万人。实际上各金融企业一般性的人才较多,但真正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复合性人才却极为缺乏。证券时报报道:日前,上海银监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专业人才缺乏成为阻碍银行业创新业务的主要因素,全面掌握金融、经济、法律、会计、产业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能够熟练运用各项金融衍生工具的专业型人才、通晓国际金融和WTO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目前,上海拥有国际水准的金融人才不足1万人,还不及伦敦的十分之一,差距明显。上海金融企业中持有国际执业资格的保险精算师、金融分析师等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如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认可的注册金融分析师未来3年的需求量是3000人,而上海目前只有30人。加之,我国“入世”以后,面临多方面对金融人才的争夺,特别是外资银行必将与国内银行重点争夺高级管理人才,那些业务经验丰富、实际能力强、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成为争夺的目标。复合型高级人才缺乏是制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大比较劣势。
2.人才文凭化
人才文凭化即根据文凭来判断人才价值的大小,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在人才国际化观念上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相信那些名校发出的文凭。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上海金融人才不缺少高学历,最短缺的是先进的金融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甚至有些企业会凭借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来判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口才是判断人才的一个权变因素,但不是必要条件。考核、测试其实际工作能力,不可只信一纸文凭和外表。如日本强调“用人惟才”,不讲出身、学历、重在比能力。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人才,除要求具有金融、财政、会计、营销等能力外,还要求具有较难衡量的品质和能力,如创造性能力、从表面的混乱中看到发展模式和机遇的能力等。如美国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招聘人员大致把握三项基本标准:为客户服务意识、专业能力可靠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如德国公司一般在选拔金融人才时,其毕业论文题目或实际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公司要求,是录用的决定因素,而毕业成绩对录用决定不产生显著影响。
3.激励制度不健全
随着竟争的加剧,各金融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人才工的重要性,在人才的引进上,不惜重金,大有人才“争抢”之势。但从目前情况看,上海金融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够完善,难以有效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才潜力。从物质激励方面,大多数金融企业,缺乏较为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使人才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而外资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是很高的,他们雇佣本地员工,即使付出相对中资机构几倍的薪酬,与在发达国家比起来,也是低廉的。从精神激励方面,大多数金融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沟通机制,与人才的沟通基本停留在零散、临时的状态,使人才强烈的上作参与要求难以实现,人才机制不灵活,未真正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落在实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才大力吸纳与人才迅速流失并存的矛盾现象。在发达国家,总是给予员工各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外资金融机构信奉“优秀的人才必须面对优秀的问题才能表现出他的优秀”,因此,会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职工接受富有挑战的工作,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时是比薪酬更吸引员工努力工作的因素。另外因为模仿成本相对就要低很多,加之我国对创新产品在一定期限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操作不规范。因此,银行更加倾向于对现有产品的模仿或通过技术改良更加契合市场需要。从而使得金融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不足。长此以往,金融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由此萎缩,成就感也难以满足。
4.人员结构不合理
金融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基本素质较差,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冗员现象。现有从业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难以跟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资料显示,2003年上海金融业目前约有1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从总体情况看,从学历层次看,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6%,大学以上人才占整个人才队伍的36.4%,硕士、博士加起来为5.2%。上海金融业人才队伍中,65%的中专或大专文化水平的现状,与国外金融机构有很大差距。在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从业人员不仅是大学毕业,而且多数还是名牌大学毕业。所以我们要提高金融人才队伍素质,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据调查,上海金融业有高级职称的人只占正式员工的2.2%,中级职称也只占正式员工的25%。如果仅从职称这个角度看,中高级人才比例的确不高。另外获得国际认证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只占正式员工的0.3%。尽管外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语言,但金融人才队伍中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也不多,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5.执业准则的缺失
职业道德问题是当前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风险防范中的“重灾区”,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注重培养人才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员工在诚信度等道德伦理方面的素质不高。这一点从一些金融机构案例中就能看出端倪。资料显示,2003年1~12月,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共审结保险类案件39件。保险案件审理中反映的主要问题:(1)因保险人误导,导致人寿保险合同出现较多退保的情况。(2)是因保险人侵占保险费,导致保险公司承担相应风险。而银行方面,黄浦区法院仅受理信用卡纠纷案件就有3568件。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银行业务人员受利益驱使,只注重推销发卡,而对申请人、担保人的资信不认真审核。而在西方,金融从业人员都要接受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每一个行业都有详尽的“执业准则”,动辄几十页、上百页,规范和说明细致入微。反观国内,职业道德教育经常流于形式,“执业准则”一般也就几页,文字寥寥,语焉不详,不少关键的约束条款表达模棱两可,甚至根本就没有。
四、建议
1.举办培训不断学习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每年都会输送大批的毕业生去金融机构,但是有由于学校知识老化跟不上金融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金融企业应挑选优秀人才与国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中短期高级人才的培训班或实践交流。也可以以促请本地金融机构加强与在沪的国外同行的交流,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要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以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素质尽快适应金融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为人才的产生不能靠自发,而要靠培养、教育、锻炼。即必须投入,这种投入包括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全面投入,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另外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加强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效使学生通过接触业务实践,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切实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为将来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弥补现有教材“老化”的缺陷。
2.引进人才
地方政府可以给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制定优惠的政策,已使这些具有国际工作经验、掌握最新金融技术与管理的高级人才能够回沪工作,共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金融业是个特殊行业,政府在不仅要做好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和改进金融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金融人员要自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做到守法、守则、守规、守信、守约。对金融人才而言,其技术素质如同产品的技术含量,其道德素质如同产品的品牌形象,一个产品,仅有技术含量,而品牌形象较差,是无法畅销市场的。一个人技术素质较高,道德素质低劣,最终要被逐出金融业大门。
4.营造创新的行业风气
上海金融业要跟国际金融行业竞争,就必须以丰富的金融产品为载体,否则再完备的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也只能是无米之炊。通过更为活跃的交易扩大市场规模,通过更为多元化的产品带动市场功能的突破,这就需要政府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营造创新的行业风气、良好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弘扬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大力建设优秀金融文化,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的出路,在创新中发现、培养和锻炼人才。加强金融人力创新能力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
论文摘要:此次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欧美各国的完全放任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是行不通的,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不能使中国获得长远发展,危机只是暂时的,世界要发展、中国同样要进步,因此,尽快推行金融监管体制“一统化”改革,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把不同监管部门的外部协调变为单一部门内部的协调。是改善监管者协调性的重要措施。
一、开篇立论
美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与中国不同,它是完全放开,由市场机会和利益指引人们的创新,但追逐利益形成的市场失灵,却因为监管滞后不得不让政府与百姓付出巨额代价。而中国的金融创新必须由政府批准,稳定秩序唯此唯大。导致创新步伐太慢,内需总是受到抑制。此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即是挑战同时又是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一次世界经济地位的大洗牌,快一步找到危机的突破口就能获得领先一步的发展。在改革方面中国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原因,然而这样的态度并不长远,危机只是暂时的,危机之后必会产生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中国目前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合日益完善的金融创新和快速增长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因此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制已经是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创新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监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分业、混业经营界限模糊,分业监管受到挑战。
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业由原来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朝综合化经营模式发展我国以金融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分业监管体制,1999年,我国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汪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出台这一切举动表明。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松动,必然要求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我过金融监管体制已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中资、外资银行竞争越显不公平,期待统一竞争平台。
(1)从分业转向混业经营外资银行具有先天优越性。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已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大量跨国金融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各子公司也必须受到中国的法律的限制实行名义上的分业经营,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国际化中国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步向混业经营进行探索,而此时在中国的内的外资银行的母公司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混业经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对于那些只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某一领域的国内金融机构来说,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使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进一恶化。
(2)目前我国在服务收费、存款准备金利率、业务范围以及税收政策方面对外资银行还存在“超国民待遇”,而且外资银行承担的国家政策性任务远低于中资银行。这对中资银行来说无疑是先天性缺陷。多层次的不平等竞争使得中资银行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无论在空间、时间、市场上都受到极大的落后性,因此给中资银行带来极大的发展压力。
(三)中国需要发展,金融业需要创新
从国际上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监管的理念、法律安排和技术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诸多差距,我们必须努力缩小国内监管标准与国际监管标准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发展更加迅速亦能更加国际化,从国内角度讲,我国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及生存压力重大,在此危机关头,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快速的带动经济增长,保持中国的正常运行,然而对于金融业发展而言,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随着我国加,WTO,国外金触机构向国内金市场迅速渗透,目前我国金融业传统的分业经营方式下的低盈利水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竞争国际化要求,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是改变目前我国金融业竞争能力低下的根本出路。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金融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观点,人为地把金触监管与金融新对立起来,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金融创新瓶颈,为金融业的快速发现拓展空间,提供优势资源。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结,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存在区域性受到国界的限制,只能在本国境内开展活动,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传染效应”带来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世界金融监管体系的强度是由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的,无疑发展中国家是这其中的软肋。而且投机性攻击的不对称性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效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投机性攻击的成功,部分程度上和东亚国家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和投机性攻击后金融机构出现普遍恐慌的“羊群效应”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国界界限,增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使得[金融监管紧跟金融创新步伐,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共同防御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使的金融监管同样走向国际化。
(二)对我国金融行业应该进行全方位统一监管
目前我过实行我“一行三会”监管体制存在众多矛盾和不足,(1)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主业分别由一个监管部门监管,容易出现死角,可能会影响审慎监管的效率(2)随着金融机构和业务边界的模糊,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由完全不同的主体来监管,而不同的监管机构在监管方式和目标方面则出现差异。(3)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中同样存在众多的不合理,此时我们亟需一个健全完整的包含境内、外资、境外等业务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制定同意的金融监管制度,做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实行统一监管不仅能迅速适应新的业务,针对金融业务日新月异的情况,根据金融产品确定相应的监营规则,有效地处理混业经营下不断出现的创新金融产品的监管问题;而且对整个金融业来设计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更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能更好地处理金融业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监管真空,有效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
(三)从根本上降低金融监管成本
(1)我国金融监管成本存在急剧扩大的趋势。由于中央的预算约束比较宽松,职能长期不确定,以及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使监管成本存在膨胀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机构庞大,人数众多,人力成本较高。二是监管制度设计重复,成本增加。三是现场检查的实施效果差,监督成本高.(2)目前,中国银行在所设海外分支行的2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已有18家当地监管机构(包括所有发达金融市场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要求,占中行全球网络的72%,而在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执行旧资本协议的阶段。面
对这种监管差距,海外分支机构要付出很大的转换成本,仅各种财务报表就要有两个版本。面对花费较大且无实际效益的成本必须从监管体制上进行完善创新,减少成本支出。
(四)全方位的金融监管需要一个过渡期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离不开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我过目前亟待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式,全方位统一的监管模式必是中国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综合实力还不具备统一监管的条件,在现状和统一监管模式之间存在一个过度期,即“分业—过渡期—统一监管”路线。然而过渡期内金融业应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和充实核心资本。同时利用这一时期,我国货币金融当局可以进行充分论证,考察各种情况,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立法,对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及法规体系进行整合,制定出一部全面、先进、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法典,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培养专业化的监管人才。
四、总结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是扩大金融开放的制度保证和前提条件之一,其实现程度最终取决于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状况,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仔细讨论了我国目前发展状况的缺陷和当前国际形式,从而建立起更优的秩序和更健全合理的监管模式。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将传统的监管引入不确定性的领域,并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世界金融格局的变迁和空间、对象、环境的日益复杂与模糊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维尔,艾斯·泰勒.全球金融风险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建华,程杞国.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金融研究,200o(o1):l11—1l6
[3]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究,2008(10):4—10
[4]陈启清.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金融研究,2008(10):187—197
[关键词]教学理念 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14-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45分钟要质量,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话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校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的思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享受成功体验、激发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与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因此,更新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一个深受教师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教学方法改革比较晚,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逐步推广开来。如何紧跟时代,以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成为高校教学的关键。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实际上是一种专业教学决策,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系统的有效性。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和高校教学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能更丰富、更灵活、更生动,也更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二、国际金融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的思考与实现渠道
课堂能否用一个问题来驱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经历旋转变换的知识产生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并将之运用于解决问题。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应用性强等特点。国际金融课程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围绕三个教学目标展开: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国际金融管理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国际金融理论的最新进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国际金融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具体思路如下:
(一)课堂教学方面
首先,导入新课: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问题导入、情景导入、复习导入、趣味故事导入、趣味实验导入、名人轶事导入等,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板书课题。
其次,出示学习目标。(要进行重点强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三,知识讲解,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具有探究性,避免探究问题答案为学生已知,失去问题探究的意义,学生无话可说。问题要给予学生较大的思考、讨论、参与的空间,要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尽可能面向全班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发言评价要到位,它可以激励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不同程度参与的学生在评价中都得到鼓励、有所收获。期间,重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介绍、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最新事件及评论等。比如在讲到国际货币制度时,可以组织讨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在讲到外汇、汇率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和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影响。
第四,出示自学部分的提纲:自学提纲的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根据教学要求,把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自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高校要锻炼这方面的能力。自学后,要合上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料进行自测。以利于学生全身心地自学,及时发现并记住存在的问题。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有许多,我们可以把一些理论让学生自学了解。
(二)操作性实践方面
操作性实践活动是课程实践活动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操作性实践可以实现多样性。比如通过对外汇交易(含实盘、虚盘)的模拟交易,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外汇交易实践经验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吸收和应用。此外,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其形式可多元化,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及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主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当今金融环境和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面对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的国际金融业,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教学、实践、科研等三个平台,具有引导学习、巩固学习、拓展学习、探究学习等功能,形式新颖、层次分明,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金融市场开放突显出我国金融监管理念滞后、金融法律建设滞后等等问题。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本文建议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制度改革,转变金融监管理念、加强金融法制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强化金融监管功能、提升金融监管的水平。
一、引言
开放金融市场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也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更多的困难。如果我国的金融监管不能适应这种新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各种变化,必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几大挑战
1、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快速转变。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体现在实行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和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两个方面。
(1)混业经营的国际竞争者大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允许外国金融企业全面加入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在中国营业的所有银行机构都将获得许可,可以在全国的所有地方经营任何货币的业务。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54家营业机构。另据统计,目前被外资参股控股的金融企业共计67家,其中银行16家,信托公司4家,保险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19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随着金融业开放的推进,在境外跨国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压力下,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会越来越被动。
(2)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走向混业经营
金融市场开放后,我国国内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成大势所趋。国内金融机构在同国外金融机构展开的竞争中,由于国外金融机构的背景是综合性金融集团,大都采用混业经营模式,具有许多综合优势,而国内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对而言几乎都是单一资本、单一业务,几乎都存在资本单薄、互相调度资金空间有限以及专业人才分割、知识面较窄的缺陷,在竞争中肯定处于劣势。因此,在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受到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影响,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事实上,我国政府已开始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国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已日趋加强,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间业务渗透、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呈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例如中信集团拥有中信银行、信诚人寿 、中信证券、中信基金、中信信托等子公司,业务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光大集团控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公司、光大永明保险公司、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关联非常密切,事实上已经存在混业经营。
2、金融监管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基本上停留在政府管制和保护阶段,金融监管当局依然遵循着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限制金融机构合并的金融管理理念。然而,在世界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国际上金融监管理念也因而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单纯立足于安全的监管目标,发展到以效率优先、兼顾安全的新型监管理念。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后,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抗风险的能力,获取更高的利润,内外资金融机构将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开拓和经营非传统性的业务,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以金融安全为最终目标的金融管理理念已然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3、金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从金融监管的内容来看,一般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从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法来看,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则主要运用金融稽核手段来进行。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因此造成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基础环境发展滞后。虽然目前已出台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与法规,但条款比较概括、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务的发展和金融监管的需要。在现实中,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到市场退出、违规处理等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和解决。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面对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对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金融监管理念,提升金融监管的水平。
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要求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即在安全基础上,更注重效率与创新。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中引入激励监管的观念,充分尊重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
首先,从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以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为主,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则涉及不多。在金融机构发展初期,以合规性监管为主是必要的。但是从风险监管角度分析,这样的监管措施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风险监管措施强调的是发现风险后如何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追究造成风险者的责任。长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习惯于设定一系列管理规定,进而据此检查金融机构的合规性,而风险导向的监管更为强调动态性的监管,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随着银行业的创新和变革,合规性监管的市场敏感程度明显降低,促使监管机构转向风险导向性。巴塞尔委员会据此也了一系列的文件,强调和鼓励各国监管机构重视风险监管。
其次,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有一定的发展,金融业正逐步向国际化迈进,如果仍缺乏对金融机构发展中的风险预防、保护以及最后支持的基础,将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我国,一旦金融机构出现经营风险,政府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出面干预,对金融风险的违规行为做出纠正。这种被动的事后处理方式,影响了金融业发展的稳健性,导致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业整体运营效率的低下。所以,我国的监管机构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完善风险监管。
第三,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在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监管水平,要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跟上国际金融业务和监管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和实施综合并表监管,提高以风险为本的持续性审慎监管能力;规范监管工作,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和监管效率;建立国际监管组织的合作协议与机制,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监管。
2、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法律体系是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主要保障和归结点,把监管工作建立在严密、系统的法律法规之上,使监管工作依法进行,并以此保障监管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统一性,这既是金融监管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因此,面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潮流,政府应尽快适应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需要,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基础,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废除或完善相关条款,同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求变动增设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形成从市场准入、经营范围、风险管理、市场退出等各个方面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此外,还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性、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 转贴于
3、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尤其应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
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即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外部监管控制同时,强化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自我监控水平。因此,我国在强化国家金融监管的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内控自律管理体系。只有金融机构内部形成良好、严格的内控机制,外部的金融监管才能发挥效能,这既是金融监管最基本的约束机制,也是国家实行金融监管的基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在内部控制上。因此,监管机构要促进和督察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只有将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金融机构稳健的运行。如果脱离了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再完善的外部监管也会成为便的缺乏基础,无法发挥效用。
4、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需要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是以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发展为契机,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它金融业务的统一金融监管机构,对现有分散的金融监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逐步解决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等问题,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推进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一行三会成铁路警察 金融监管各管一段》,2005年02月06日 《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金融金融学金融学教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