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3 10:13:14
导语:在化学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学 化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2-01
下面就中学化学教学方法谈谈我的看法。
1 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
学生预习与教师备课一样,都是在做上课的准备。笔者一向注重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每节课下课前都拟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要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经过预习,学生知道下一节课教材内容,知道问题所在,能带着问题听课。这样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引入新课要生动有趣
为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每堂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学生创造探求新知的气氛。为此,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该课堂的引入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认识世界、渴求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动力。因此,巧妙地安排现象鲜明、色彩明快的小实验,课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氧的性质时,从演示实验引入。学生对这种秒不可言的情景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提出一些问题,氨为什么可溶的?氧有什么性质?烧杯中的试液为什么会自动的喷入烧瓶中?烧瓶中的酚酞试液为什么会变红呢等让学生思考,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课的环节。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及时抓住这个最佳时刻,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深入探讨本课的内容。
3 创设优化情境,采用生动的语言讲课至关重要
引入新课,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开端。上好一堂课,还得认真严肃地对待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的优化情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力求精炼、娴熟、逻辑性强,要讲普通话。在讲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时,要给学生讲明前提条件、衡量标准、达到的状态和单位,四者缺一不可,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中的四个要点,然后针对每一要点分别提出判断疑问,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
化学理论教学往往是抽象的,为此,教师应字斟句酌,想办法变无形为有形,变乏味为有味,忌用呆板、空洞的语言作平铺直叙地讲述。这样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使教学顺利延伸。
4 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逐步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通过实验现象来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用实验验证化学定律,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物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现象等。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仪器的现状和连接方法,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产生的多种现象,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壁上产生的黑色斑点,又如磷燃烧生成的白烟,对每个实验都要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实验原理、操作要点等方面加以训练,使学生初步利用化学实验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5 教师给学生以鼓励和欢乐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以热情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用和谐的态度接近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教诲学生。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答问无论对错都应给与热情的鼓励,要给学生以鼓励和欢乐,绝不能嘲讽和压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6 注意知识的发展、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打破常规,放开思路,反思求异,联想对比。让学生在反思求异中求独特,在多种变化中求变通,在联想类比中求简捷,在反复思考中求顿悟。
“学无定法,贵在优选”通过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最终达到是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学法的优化,以实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素质教育。
7 课堂结尾要总结上文,预示下文
当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因一段时间的精神紧张而产生倦怠感。这时,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此时的首要任务是采用某种方法,唤醒学生,使之振奋起来,可讲些笑话,让笑声消除学生的疲倦,让他们保持和产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实践;探究;实验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各学科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调整,高中化学作为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课程,在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教学方式也作了很多尝试,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本文重点介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在教学方式上一些新的突破。
一、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1联系生活法。高中化学教学通常都要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特别强的知识,很多高中生反应,在学习高中化学的相关课程的时候,很难理解,学习起来很吃力,这成为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化学课堂趣味性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很低,课堂表现冷淡。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将教学方式转向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不仅可以使化学课堂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而且与生活相联系之后,让学生感觉课程有了接近性,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联系生活法是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中有益的实践。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学中,第三章的内容是:金属及其化合物。在讲解这一章内容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家里的一些金属制品,然后再让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日用金属制品进行相应的分析,如,这些金属制品中包含了哪些金属元素?当这些金属制品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所提及的金属制品因为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减少了陌生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联系生活法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还原到生活当中,增强了学科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
1.2课堂实验法。高中生虽然三观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日常行为上的表现仍然是比较好动的,他们在去认识一件事物的过程中,用到的最常用的方法依旧是通过实际行动去观察和了解。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所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使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一些通过讲解看不到的化学现象,在这样的科学面前,学生会展现出更对的学习热情,也会有更大的求知渴望,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符合新时代对高中学生素质的提高的要求。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中,有一个知识点是硅胶常常被当作干燥剂使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更多的是倾向于老师的一番解说,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硅胶可作为干燥剂的概念,而硅胶是什么,硅胶长什么样,硅胶吸水性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少提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可能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改为课堂实验法之后,老师在对这一章节的讲解,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硅胶材料,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相关的实验,去了解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寻找学生想要寻找的答案。
课堂实验法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乐趣,让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符合人文主义的要求。
1.3疑问探究法。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它所向学生传输的内容绝对不止课本上那些已经呈现了的简单的内容,课本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相关原理的了解,在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学习,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高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经过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锻炼,他们有能力自主进行学习,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角色,从以前的主导教学到的引导教学,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也要相应改变,主要以设置疑问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章中有一个小节的内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在讲授这一节课程时,老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就向学生提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给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提出问题的依据。在没有讲述相关知识之前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学生在没有系统学习课程之前,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来源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可能来源于他们之前多方知识的积累,甚至可能只是来源于他们的主观臆想,但都无碍于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所期望得到的不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应该看到的是学习在解答问题时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知识进行了剖析,进行了相关探究,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疑问探究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能力,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需要被提升的也正是学习的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高中生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
二、结语。高中化学是提高高中生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可能一一说尽,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的就是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素质为主,只要围绕这两个中心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值得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 贾碧.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2):314.
[2] 罗培荣.论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2):63-64.DOI:10.3969/j.issn.
1672-8181.2012.22.058.
[3] 王海亮.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新课程:上旬,2012,(2):89-89.
[4] 谢龙江.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教师,2013,(18):94.
关键词: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由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的元素化学部分是《无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元素化学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学》中的元素部分内容庞杂、材料琐碎、零散,多属于描述性内容。各章都按照两条线索,即“通性―单质―化合物”和“制备―性质―用途”一一罗列,包含大量的化学事实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使得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相当困难,教师常常是照本宣科,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对学生来讲,这部分内容看懂不难,但由于内容庞杂,学习起来枯燥无味,难以掌握。因此,元素化学教学历来是《无机化学》中的老大难问题[1]。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元素化学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精选内容,重点讲解;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密切联系;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等。
1.精选内容,重点讲解
为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理论课的授课时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元素化学的授课时数从72课时减少至目前的32课时。虽然课时大量减少,但要求并未明显降低。面对内容繁杂、反应众多的元素化学,教师如果面面俱到,对各部分均用同样的精力进行教学,显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对于简单的叙述材料不讲或少讲,如各元素的存在及单质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自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反应,如氯化氢的制备,作简要的讲解;对于重要的反应或具有规律的反应,进行重点讲解,如高锰酸钾被还原的产物与介质的酸碱性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运用《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如热力学原理和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原理[2]。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元素化学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多,而且有些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会随条件而变化,因此,运用热力学原理判断一些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是必要的。如在学习反应HAsO+2H+2I=HAsO+I+HO时,学生要根据I/I和HAsO/HAsO的电极电势判断反应方向,根据计算可知,反应方向与介质的酸碱性有关。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学生既能知道结果,又能知道原因。
2.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
化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氯化钠时,笔者介绍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加碘食盐,不但介绍了食盐中为什么加碘,还说明了加的是碘酸钾,与学生进一步讨论“为什么不加入碘化钾,而加入碘酸钾”。学生在积极讨论后掌握了碘化钾和碘酸钾的一些性质。再比如学习银的化学性质时,笔者提问:“为什么银首饰在污染较重的化工区表面容易变暗?”激发了学生对银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拟定学习提纲,确定几个重点问题,据此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2个问题,而每个问题至少有2组负责。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查阅资料,并写出讨论讲稿。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然后讨论。学生由于有备而来,往往就某一问题进行激烈讨论甚至争论,在讨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直到最后达成一致。由于这些成果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所得,因此学生很有成就感,印象也很深刻。
(3)多运用对比和归纳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元素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对比法可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在对硅元素和硼元素进行教学时,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二者从单质的性质到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氢化物等的性质非常相似。元素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很多,把具有共同点或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这些散点连接成线,进而形成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比如一些金属氧化物能够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不断进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总结出的金属氧化物的数目不断增长,如二氧化锰、氧化高铅、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镍等都能发生此类反应。
3.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密切联系
在高等院校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独立进行的。由于条件限制,教师一般不在理论课上做演示实验。笔者利用既讲授《无机化学》理论课,又指导学生《无机化学》实验的有利条件,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笔者首先保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致,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验,既能发挥理论对实验的指导作用,又能通过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比如利用棕色环实验鉴定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跟离子,理论课上虽然笔者讲述了这一原理,但是仅通过一次讲述,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在实验课上,笔者对这一原理又进行了讲述,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仔细观察现象。由于有思想准备,实验很成功,学生不仅观察到明显的棕色环,而且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演示实验在理论教学中是必要的,对于一些操作简单且有明显现象的反应,进行演示实验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反应除了有物质的状态变化之外,还伴随颜色的变化。比如在学习氯化汞和氯化亚锡的反应时,笔者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在实验中不断滴加氯化亚锡,学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并让学生根据现象推测发生了什么反应,有哪些物质生成。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学生不但记住了反应方程,还对反应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4.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能够适应当前缩短课时的要求[3]。比如在讲解乙硼烷的结构时,虽然教师在黑板上可以画出结构图,但立体感不强,不够形象。在教学中笔者事先用专业软件画出乙硼烷的结构图,通过此图学生知道了乙硼烷分子中各原子的位置,对氢桥键也有了深刻认识,很快掌握了乙硼烷的结构。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多媒体可重复播放,可使每个学生能够看清实验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得以解脱,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曹敏惠.元素化学教学方法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罗一帆,龚孟濂,毛宗万等.改革元素无机化学教学方法的尝试[J].大学化学,2002,17(2):17-20.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 教学误差 信息反馈 矫正回授
目标教学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总结的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只要给学生提供适合于其特点的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水平。”布卢姆的方法和理论为教学电影票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指出了常规教学的框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我对目标教学法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目标教学法”的特点,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五个基本步骤:一、前置补偿;二、认定目标;三、目标导学;四、信息反馈;五、矫正回授。
一、前置补偿
不管教师的工作多么有效,在课时或学期的每一阶段里,群体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误差。前置补偿的作用就是对已产生,但又未消除的误差进行矫正,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在讲“氯气”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氯气.氯气在生活中不是常见的物质,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氯气的化学式和主要特征,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那些生硬的文字而已.考虑到这个层面,教师最好是准备一瓶氯气,引导学生从气味、颜色、可燃性方面来总结氯气的主要物理特征.然后,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这种化学物质一般都会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如用氯气来给自来水消毒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准备实验器械,来为学生演示消毒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种化学物质的了解.通过氯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这一点,让学生了解在氯气消毒之外,过量的摄入,也会成为一种有毒物质,危害大家的生命.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氯气的作用和性质,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化学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具有两面性,要合理正确地运用,提高效益。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确认的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认定的时机和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最适宜的时机是导入新课这一个过程中,用投影的方法,展现目标,让学生获得这一课教学目标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新课讲授,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双向交流,学法指导和能力指导,防止单向传输。
四、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通过课堂观察、提问、质疑、达标检测或单元检测等方法获取教学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手段,发现误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矫正作准备。例如,在讲“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题:铁的性质有哪些?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并且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变成实验的指导者,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换意见,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五、矫正回授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生能力 教学方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科学迅速发展,要求人们创造性地发现新规律、发明新技术和创造新材料。这就对化学这一基础学科提出新要求,必须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的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由此可见,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革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化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就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叙述如下:
一、课前给出预习提纲,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阅读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教材阅读两个方面,在这个阶段着重抓好预习提纲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这两个环节。要组织好预习,必须有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预习提纲。有了提纲,学生就有目标,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高度。可根据以下原则提出预习提纲。
1.要根据所学内容给出预习提纲,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问题探求知识。
2.预习提纲,不仅要反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要提出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
3.要遵循认识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给出预习提纲,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在课前通读教材,大体上了解教材的内容,针对预习提纲里的问题找出正确答案,抓住重点,概括内容,在教材中做好标记或记好笔记。
二、课堂上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上教学的核心就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而教师在于相机诱导和启发。课前预习,有的学生满足了大体了解,缺乏钻研精神,因此,对不同内容的思考方法,在课堂上应进行具体指导,让学生就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还可以结合实验。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探索、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启发、引导、解惑和及时配合点拨式讲解。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现归纳如下:
1.以分组讨论为主,面向多数,使每个学生都动脑思考,动口探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讨论的内容应以解决预习中所提到的疑难问题为主,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掌握教材重点,突破难点。
3.对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应抓住重点给予点拨、精讲,或者组织实验,及时为学生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4.经过讨论,指导学生自己概括整理教材重点。
三、努力研究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为了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熟练地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而且要求教师善于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改进和研究中学化学实验和应用实验。
提供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的机会,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者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积极开展化学课外科技实验和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积极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验及化学产品制作和演示实验研究等化学课外科技实验,设计和布置化学实验展览,进行演示实验表演、学生设计实验评奖等活动。
四、通过适当的习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以问题形式,通过课堂问答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检测等方式进行,是知识向智能的转化过程。化学习题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课堂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消化、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了解学生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自觉性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培养
高中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讲其用途,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
二、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醋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
三、在习题教学中开拓思维
1、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
2、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提高解题效率。习题解后的评析,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3、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关键词 快乐式学习模式;教学幽默;愉快合作;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快乐教学,让教学过程“活”起来,让教学主体“乐”起来,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新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当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并不是开放度越高越好,只有适时合理的开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是高效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抓住关键、启发点拔。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语言、动人的情境、直观的实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将教学建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追求学习快乐成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有机会亲历的探究化学过程,使初中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学习化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使学生确立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一、应用教学幽默,调动快乐学习的气氛
1.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快乐学习气氛
单纯的知识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且记忆效果也不好,不能使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平添一些故事或形象的比喻,这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快乐学习气氛。例如:在讲解“催化剂(触媒)”时可以讲讲生活中的媒人的作用:媒人加快双方的认识速度,但媒人本身的性质和质量没变。在讲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可以讲讲生活中因人而异的饭量问题: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这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例子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将知识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利用实验游戏化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教与学的整体过程,如果在一节化学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有趣的或游戏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从而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改为喷泉实验,在测量溶液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测定自己的口水。再如讲解“大气污染”可以设置二十个联想题,每题分别给出四个提示语和联想结果的字数,让学生分组竞赛,让他们能根据这些提示积极展开联想,看看谁能先提出正确答案等等。这种游戏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游戏热情,让他们开动脑筋挖掘已有知识加以应用。
3.帮助学生优化识记材料,增强快乐学习的趣味性
记忆规律表明,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较慢。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缺乏逻辑联系、难于识记的材料,如元素符号与名称、化合价等等。教学中可以采用“谐音”、“顺口溜”或“口诀”等方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化学材料以人为的或有“逻辑联系”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变死记为巧记,实现了由“枯燥式”向“快乐式”的转变。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延续快乐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一些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来,特别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说,这点显得尤为突出,那么课外活动课就能起到很大作用了。好的课外活动课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课外活动课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对学生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有很大帮助作用。其次,课外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学生把这一精神带到课堂学习中来,那将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课堂教学也为课外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所以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一、要符合化学科学的特点
根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教学方法,以利于化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化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传授和掌握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除需运用化学实验,以及实物、模型和其他直观教具等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采取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语言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以利于形成化学的概念和掌握化学理论。
二、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如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三、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化学教学方法是为顺利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能力水平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即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在考虑学生们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的可接受性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少年儿童智力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教学促发展”和“发展促教学”互相作用的客观规律,并在深入钻研教材和恰当估计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的教学常常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方法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30
现阶段,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也发生了改变。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从容地应对高考,而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但是,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却难以实现这一目的,因而使得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以加强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课改的深入,推动了各科目的教学改进,高中化学也不例外。高中化学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顺应了当前教育的新模式,满足了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只有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才能有效地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动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面对当下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高、实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高中化学的教学必须革新,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能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能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更具时代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1.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在改进教学方式的时候,要着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做好课前导入,督促学生进行课本预习,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采用启发式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的教学要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因而,所选取的化学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启发性,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进行观察,启发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去发挥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以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进行授课时,要告知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觉性,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简单化,引导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知。
3.化学教学方法要以教学目的为前提开展。
无论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满足教训内容的需求。例如,在讲解氧气的相关知识时,可采用观察法进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来掌握氧气的性质。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时,则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和让学生动手训练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也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是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