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20:12:54
导语:在风险投资公司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曾因投资Google、CISCO和苹果公司而成为美国硅谷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美洲杉投资公司宣布:他们将在11月启动两亿美元资金投资到中国。目前,美洲杉已经在中国聘请了两名员工,随后将聘请更多资深人士的加盟。
美洲杉最终决定投资到中国,随后其他大的投资公司也将投资到中国。旧金山医疗保险风险投资公司近日表示,他们将筹集5000万到1亿美元资金,明年建立中国中央基金。另一家大的硅谷投资公司,新企业联合会,其创始人将于11月宣布成立在中国的基金。
为硅谷风险投资公司做信息调查的Shakil Khan说:“目前,有大量的西方投资公司正在探询中国,”“而且有些风险投资公司已经直接聘请了中国当地的投资人才。”
近两年来,硅谷有十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投资中国。但是他们大多数的资金不是来源于硅谷,而且受到具有长期国际投资经验的投资公司控制。
NEA设立一只中国基金
在美国NEA风险基金的支持下,一只命名为北极光的基金近期在中国杭州东部软件园落户。该基金的管理团队曾经在美国成功创立了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技术公司,其中包括网络视讯系统的领先公司W“EX的创始人朱敏;网络防火墙领域的领先者NETSCREEN的创始人邓峰(音)和柯岩(音);展讯通信公司的创始人、CTO陈大同;以及LYNKSYS的创始人等。
北极光基金的规模超过?亿美元,其中管理团队共同出资2000万美元,主要投资方向是提供个人服务的互联网和手机相关的技术公司。
国际风投GGV淘金中国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GGV)近期在中国创建了团队。GGV 2000年成立之初,就把中国列为了重要目标市场,四位创始人之一的Thomas Ng更是有着华裔血统从2001年投资思华科技开始,历经2002年的短暂沉寂,2003年以来GGV迅速提高了投资中国企业的步伐。截至目前,GGV在中国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5000万美元。作为GGV中国地区负责人,在过去的3个月当中李宏玮带领GGV中国团队已经完成了对北京东方般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博客网等3家中国公司的投资工作。
Venture TDF是GGV创始人之一Thomas Ng创建的另外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并且这两家创投在成立之初都从新加坡政府旗下的TIF获得了投资。
IFC投资鼎辉中国增长基金二期
风险投资是由风险投资商以风险投资的名义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年轻的、高增长型中小公司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的组织结构是一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今风险投资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起源最早、机制最完善和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当属美国。因此,从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就可以看出全球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程。事实上,全球风险投资的发展也一直是以美国为主线的。
1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
1.1公司制风险投资公司。所谓公司制,是指风险资本以股份公司或有限任公司的形式设立。如美国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ARD。主要有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大财团的风险资本分公司和子公司,银行附属公司和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这四种形式。
1.1.1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由美国独创,它是政府出资、私人经营的一种成功的风险投资方式。由于资金来自政府,小企业公司的业务必须得到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许可,不过其经营管理权是完全独立的。
1.1.2大财团的风险资本分公司和子公司是由一些产业集团建立的具有风险资本性质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建立这些公司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公司内部的资本、技术和技能市场的发展,以便使产业集团本身的资源配置更容易进行调整,更能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这些大公司实力雄厚,所以对整个风险投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3银行附属公司是指银行为了获取小企业的权益,避开银行法规的限制,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使得银行的信贷部门和风险投资部门的工作紧密相连。既需要银行贷款又需要风险投资的企业家不用东奔西跑寻找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直接找银行即可。另外,由于银行具有了金融机构的优势,故可以进行组合式的风险投资。银行组合式风险投资也是近十年风险投资发展的主流之一。
1.1.4在美国,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都很大,一些股份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或者在风险财团中投资。一般来说,独立投资的风险投资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通过投资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再由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股份公司分享其投资报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1.2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业中,有限合伙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出资出力,参与经营管理,对经营损失承担无限责任,其个人财产可能被用于抵补亏损。普通合伙人一般由一些有经验的风险资本家担任,他们负责管理风险投资基金或基金集团。有限合伙人只提供资金,不直接参与决策和经营,以出资额或承诺出资额为上限承担有限责任。有限合伙人是大部分风险资金的提供者,可由个人或机构充当,如保险基金等。
1.2.1有限合伙制公司的集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金制,即投资者将资金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有限合伙制公司的基金,普通合伙人一般在现有合伙企业的投资已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几乎每隔3~5年就要筹集新的合伙资金,并在不同的合伙企业同时管理者几笔风险投资基金;另一种是承诺制,即有限合伙人只承诺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在合伙公司设立之初并不注入全部资金,一般只提供少量必要的公司经营费用,待到有了合适的投资项目时,再根据普通合伙人的要求提供必要资金,并将资金直接汇入指定银行账户,因此普通合伙人并不一定直接管理资金。承诺制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对有限合伙人而言,分期投入资金可以降低投资的风险,对普通合伙人而言,减去了平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
1.2.2有限合伙制的优势:有限合伙制之所以成为当今最主要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是因为有限合伙制在风险投资运作中具有公司制和其他投资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①有限合伙制的激励机制在于利益捆绑。普通合伙人可得到管理费和利润分配。管理费的收取比例、费率以及可被计入管理费的项目均明确地写入协议中。利润分配所占投资收益的比例也是事先约定的。有限合伙制对经营者的一系列激励方案是在契约中就予以明确规定,而且在整个存续期内不能改变的,这种激励方式和强度具有事先“内置化”的性质。②有限合伙制的约束机制在于:第一、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应尽可能匹配。作为管理者的普通合伙人投入占总额1的资本,同时有分享约20投资收益的权利,但要承担无限责任。这就会约束其随意性投资行为,极大弱化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使风险和收益变得更加对称。第二、风险资本家的对内对外声誉也构成了一种约束机制。由于合伙期限的限制,普通合伙人要想不断筹集新资金,就要努力做出业绩,提高收益,以保持声誉。第三、合伙协议中投资者优先回报条款规定,在普通合伙人收到利润分配之前,允许投资者先收回某个固定比率的回报,同时还可规定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占资本总额的最大比例。这也是为防止普通合伙人过度风险投资,保护有限合伙人利益的有效约束策略。
2对我国的启示
2.1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风险投资开始在我国出现。迄今,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大都是公司制的,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公司。现有的主要是90年代各省市的财政厅或科委与本地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如深圳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等,另外还有各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孵化器。第二种是大企业附属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1999年以来有高等院校附属的公司与上市公司或其他大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而成。
我国风险投资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内部约束机制没有建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选拔风险经理机制,以及培养风险投资经理的机制。还有,我国这些公司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此外我国合伙企业还面临着双重纳税义务,即33的企业所得税和20的资本收益所得税,即使允许有限合伙制形式的存在,这样重的税负也不利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2.2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组织结构应采取有限合伙制。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风险投资还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我国的风险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限合伙制是我国风险投资组织结构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从目前情况看,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不可能为我国现存的客观条件所接受。 因此,要逐渐解决这一问题。
2.2.1在现有公司制机构中引进有限合伙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设立以业绩衡量标准和有限期限为核心的报酬制度和约束机制,对投资经理的投入和其报酬以及对投资收益的提成做出与有限合伙相同的规定,同时与公司绩效挂钩。
2.2.2从发展风险投资咨询和管理公司入手,由他们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这类公司的运作同样可参照有限合伙制的模式,一旦这些公司具备了普通合伙人的能力和声誉,便可向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逐步转化为有限合伙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
关键词: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优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一直保持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现象被众多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誉为“新经济”。有研究表明,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据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绿洲。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落后于美国的不在于高新技术而在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企业是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如1996年美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英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也占有18%,而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的风险投资所占比重很小,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问题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有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对称现象:一种是一些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的低技术结构、低创新能力与高筹资能力的不对称;另一种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的高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与低融资能力的不对称。这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筹集的大量资金因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而闲置,或者在原有的主营业务上进行简单的扩张,或者存放于银行以获取较低的利息收益,或者简单地投资于债券以使资金得到保值,这些都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而另一方面,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因资金缺乏无法实现产业化,又造成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将近3万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2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过5%,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资金和技术配置错位的情况,笔者设想:如果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便可以将上市公司的高筹资能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含量相结合,既可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资金危机,也可使上市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寻求了好的出路。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筹资能力,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现处于买方市场,在物质和资本丰富的买方市场下,资本要想得到较好的收益日益困难,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成熟的传统投资领域,要想得到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很难,投资者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比传统投资高的收益,当然也要冒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是上市公司资本的一个好去处。
2.降低上市公司内部研发的风险,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企业只有科技上不断创新并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市公司要想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司内部研发直接获得,二是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间接取得。上市公司如果通过内部研发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将可能由于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投资失败;上市公司如果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辅之以良好的运作优势,将会极大地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从而凭借高新技术企业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使企业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而不断地发展壮大。如著名的朗讯科技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的技术优势,其贝尔实验室拥有遍布全球25个国家的3万多位专家,曾诞生出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创造4项专利,其中功不可没的便是朗讯科技全额投资设立的风险投资子公司在对朗讯科技具有战略意义的光通讯、半导体和电子商务等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弥补了公司内部研发的不足,使公司可以迅速地进入新的领域。
3.有利于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比较晚,相对于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风险投资还不够发达,鉴于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地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达到的。而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其在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由上市公司来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优势
上市公司在从事风险投资方面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成长的特性,在其创立和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风险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取得资金,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是权益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限制性约束,这些特性都非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在资金方面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
2.运作优势。风险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有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由于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其在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上市公司一般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专业机构的帮助将会加大上市公司在风险投资运作方面的成功率。
3.风险资本的退出优势。任何资金都有逐利和避险的特征,风险资本也不例外。企业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也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等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便可将手中持有的股权出售而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我国的主板市场规定的门槛比较高,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是通过二板市场,但由于我国建立二板市场较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全,致使一般的风险投资发展不畅。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主板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从而获取收益。
三、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
1.直接投资。所谓直接投资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参股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即直接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委托成本,能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科技实力,但是风险比较集中,一般只适用投资于与自身产业比较接近的高新技术领域,因为风险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等多方面,如果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会缺乏相关的知识、人才和经验,这无疑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2.间接投资。所谓间接投资就是先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或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然后再由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下企业的出资额可多可少,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确定,因为是集合投资,投资比较分散,另外风险投资公司具有专业的管理优势,所以投资风险相对直接投资要小得多,也不受投资领域的限制,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上市公司全面提升主营业务的科技实力和改变业务方向,一般只使用于资金实力相对不是很雄厚的上市公司。
通过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具有的优势的分析可以知道,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将会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虽然对外投资日益成为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一环,投资收益在公司收益总额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仍然是看他的主业经营得如何,所以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者同专业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和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应以主业为主,在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也应选择那些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尽量降低投资风险。我们相信,在上市公司的带动下,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铁路投资公司;财务风险;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铁路大提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投资与建设行业繁荣发展,投资开发了诸多的铁路项目,使得我国交通铁路网更加完善,大大提升了交通的效率。而对于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市场经营愈加激烈,公司在经营与管理中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就需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分析引发财务风险出现的相关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入手,寻找相应的对策,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力度与防范能力,从而促进铁路投资公司更好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开展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具有其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使得企业可能存在损失,这部分损失就是财务风险。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用货币资金来偿还其到期的债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二)与财务风险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反映出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增加,在企业债务到期的时候,就会面临严峻的偿债压力。因此,在企业的债务到期日到来之前,企业需要准备相应的资金来偿还。一旦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判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导致现金流的运行出现失衡,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资金流动性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在偿还债务的时候,需要用到企业大量的货币资金,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而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现金处于紧缺的状态,这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制约与局限了企业的发展步伐与规模,这样会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旦企业长期陷入恶性循环中,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概率加大,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甚至是导致企业破产。
二、铁路投资公司中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资金的流通性不好
铁路投资公司在做出分红决策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经营效益情况,又要考虑到单位经营层在分红上保持的态度以及公司下一年度的投资需求等等因素的约束。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分红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有的时候是没有分红的。如此一来,铁路投资公司的利润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企业的现金流一旦发生问题,就有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公司的股权难以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下及时退出,这是由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由于我国大环境下产权流动的效率低下,长期投资的变现时间就会变长,投资公司的机制不够完善全面,就会使投资公司在项目单位中成为了长期的股东,就没有办法从产权流动中来获得回笼的货币资金,从而影响到公司的资金流通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从当前来看,大部分投资者把投资中的风险仅仅局限在投资领域的范畴中,而投资公司是属于企业形式的一种,需要强调其系统性,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涵盖着多方面的内容,如资金筹集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投资公司的发展,再加上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较为单一,从而会制约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市场经济发展快,市场环境变化也快,国家制定的货币政策与其产业政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需要提高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一些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来说,公司管理的模式还是按照政府部门的模式管理,从其财务管理来看,制度不够完善,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就会忽略到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企业没有做好对外部环境的预测工作,就会影响企业在财务运作以及运营活动中所做出的决策与判断,为企业埋下一定的财务风险隐患。
三、铁路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投资公司的财务主体具有多元性
大型铁路投资型公司的财务主体较为多元。投资型集团下的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都是独立的法人,子公司与母公司既有着独立的自主经营权,而且也有着自身独立的理财自。这种法人的权利与其地位的独特性,使得集团下的母公司、子公司应当成为各自财务管理的主体,使得集团的财务主体具有多个。而对于以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的投资集团内部来说,容易形成多层级的控制结构体系,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二)铁路投资公司的合并报表制度
铁路投资公司一般而言是大型的集团企业。而集团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母公司与被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从法律上来看是相互独立的法人,并且以资本结合为基础来发展出控制与被控制的机制。铁路投资集团企业中各个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都具有自身的利润管理中心或者是投资管理中心,配备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机构,并且还需要独立负责相关的利润责任,还能够自己来开展筹资的财务活动,所以就需要合并铁路投资集团的合并报表。
(三)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复杂
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其所开展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不仅包含筹资、投资、运行及利润分配等部分,还包括了产权管理、财务监控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等部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来看,公司所需要负责的内容有许多,十分复杂。从筹资、投资等决策的开展来看,铁路投资公司发展规模大,其筹资内涵也会增大,筹资活动的开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资金积累外,还包含了铁路投资集团内部各个成员之间资金的融通。除此之外,筹资决策的开展,使得财务杠杆的效应更加显著,集团内的母公司需要向子公司进行投资,从而产生新的负债能力,使得铁路投资公司的杠杠效应大于一般的企业。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投资公司的融资能力,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也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
四、铁路投资公司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会消失。为此,铁路投资公司在经营与管理中,需要强化对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从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总的来说,一个完善、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员工的共同参与、配合。为此,铁路投资企业需要培育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具体工作上,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程序,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部门的建设,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特别是对投资部门与财务部门来说,要加强员工对相关经济指标的认识,提高对经济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辨别,最终使风险防范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
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公司在进行筹资、投资等决策时,财务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铁路投资公司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入手,来建设一个高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首先,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硬件,需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来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财务风险的组织架构应该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稽核部门等共同组成,互相配合来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其次,还应该健全铁路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从制度手段入手,对公司内部中重要的岗位以及业务流程有一个标准化的管理规定,明确内部控制的范围、对象、条件等,并且还要对重要的岗位建立相应的权利制衡制度,明确执行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原则;最后,从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需要提高信息的反馈效率,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网络以及外部的各项信息传播的媒介,来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与数量,为财务风险管理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并及时、准确的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从中挖出包含的深层含义。如对市场价格数据、信息状况数据、资产负债的流动数据等等进行分析,有利于量化出相应的风险指标,从而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极易面临的一项风险。对于铁路投资公司来说,要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就需要深入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入手,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从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以及公司的信息系统入手,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作者:赵斌 单位:云南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芮春霞.浅析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6(4).
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无任何保险投资可言。经过20年的停办以后,我国保险业随着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告》中指出:“总、分公司收入的保险费扣除赔款、赔偿预备金、费用开支和纳税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运用”。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企业治理暂行条例》又从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保险企业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总公司在北京、江苏等地尝试性地开展投资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继开展保险投资业务。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实行严格治理,一是对资金运用规模实行计划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对人保下达2亿元投资额度。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与方向作了严格规定。1986年人保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1987年批准试办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这一阶段的经营效益不大理想,资产运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以1986年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的资产运用率只有9.23,投资收益率仅为0.83。
2、调整整顿阶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于面临治理整顿的经济环境和紧缩信贷规模的局面,加之保险业本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于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其内容和措施有:总结前几年资金运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严厉利率政策,把资金转投到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坚持“十不贷”和注重“重点倾斜”并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工作除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对原有投资贷款项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资金运用的范围被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于1991年开始进行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重视。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109.46亿元。保险投资的范围有所拓宽,证券投资得到较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得到提高。【NextPage】
4、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随着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和实施,各保险公司遵照《保险法》调整业务,以符合《保险法》的要求。《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
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
1、决策机制薄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1998年以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实行的《保险公司治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心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则较广泛。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
保险投资涉及到存款、国债、证券等多个领域,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底数,才能有胆略,有灵活性,善于捕捉商机,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回。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员工基本上由干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调入和正规大学毕业生三部分组成,且前两部分约占公司员工的70,年龄大都在40周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
5、保险公司治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治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在科学决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比较薄弱。由此出现了许多领导项目贷款、人情贷款等。这些项目贷款很多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呆账、坏账。治理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投资收益。
中国的保险公司要生存,保险事业要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实现有效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马上就完全放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建立我国保险投资体制的构想
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体制
所谓保险投资体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治理制度的总称。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NextPage】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我国保险业假如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0.64亿英镑和1.08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2.04亿英镑和2.49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
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
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治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制度保证。如何加强经营治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
一、加大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效地维护股东的权益。
第
二、建立和完善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来决定经理的选拔,使经理的酬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第
三、加强治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治理方工和方法,创建新的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入市资金的风险;在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的分红,其变现很难实现;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窄;保险资金中短期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加快资金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1、保险资金入市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假如运用得当,还可有效解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为2.25,国债的买卖收益最多不过6-7,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因资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12。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假如答应保险资金按严格的比例进入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因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进行股权的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去,这样客观上就使保险资产得到了相应的改善。【NextPage】
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对于启动保险消费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一种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从而使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纽带。在这个纽带的连接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变整个社会资金的结构,还可以使经济发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保险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保单,扩大客户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费收入如何获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关键问题。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较我国畅通的多,除了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业。所以,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
保险资金入市可有效缓解证券市场中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入市的保险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必将会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结构,它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拆借市场。
尽管保险公司都有较高的信誉,但上前还不能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而须有抵押。假如能直接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方便。
3、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券范围。
目前保险资金只可购买铁路债券、电力债券和三峡债券,应扩大到其他的企业债券。尽管企业债券质地有好有坏,或者说存在风险,但应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进行资产委托治理。本文出自新晨
资产委托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治理公司进行运作。它的最大好处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亲,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也可确保较高回。
培育专门资金运用人才
我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保险公司如何作好预备,采取措施,搞好投资收益,上面已经从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确保这些对策措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气与活力;其次,要从治理入手,通过秘诀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精简的机关治理体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加快效率的长远目标,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一般而言,企业的风险投资是需要等到企业发展到上市阶段,通过IPO将风险投资撤出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但是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是非常的完善。我国风险投资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相对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落后,缺乏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也缺少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更加缺少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体系,最后导致风险投资难以成功。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上市公司IPO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方式和时间,但是这需要完善有序的市场秩序支持以及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而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来的很晚,因此IPO过程当中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受到了阻碍。吴超鹏(2012)研究也发现我国风险投资在公司上市之后退出的比例不高,从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0年之间,在公司上市三年后退出的风险投资仅仅35%,五年之后退出的也不过44%。通过这样的分析来看,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二、风险投资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分析总体来说,上市公司一般的融资行为会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的问题,但是风险投资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的风险投资对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可以视为是投资与被投资、监督和被监督关系。需要从上市公司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分析风险投资对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具体影响。
(一)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机制有利影响
风险投资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可以通过其有效的监督管理引导上市公司形成优秀的公司治理团队,只有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才可以促进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从而通过内部的监督管控,提升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可以通过自身宽阔的视野,卓越的思想对公司进行监督,对于公司绩效有绝对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帮助公司制定战略管理政策,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机制的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公司IPO之后,风险投资就会退出,但是我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存在,并且风险投资家会成为上市公司董事身份,这样可能会形成一种“尾大不掉”的现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干扰公司的政策,甚至也会出现恶性的竞争夺权现象,因为私人利益做出有损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融资活动。
(三)对于上市公司外部机制有利影响
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风险投资可以有效地加强信息传递能力,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第一,风险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衡量企业质量的一个标准,这样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公司吸引融资和投资对象,给外部传递更加可靠的信息。因此,风险投资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降低信息交流沟通的成本,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问题。
(四)对于上市公司外部机制的不利影响
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国家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一,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定主要是我国中央政府部门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内在要求而确定出来的制度体系,并且会以此作为根据,作为指导各级地方政府税收收取的基本方针准则,来开展税收收取工作。另外有关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等众多的分配关系基本是没有理顺的关系。总而言之,在这种税收政策下,我国的上市公司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避免税收政策带来的各种影响。目前的风险投资可能会受到这样的政策干扰,从而对于公司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就是国家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自身竞争力十分缺乏,而且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一旦中央政府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出动的基础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从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导致公司出口商品的价格会有所提高;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会进一步地加大,公司的信贷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高。这些外部因素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来说,都不是有利条件。而这些都是风险投资难以规避的。总体而言,风险投资可以有效地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与之相关的新的问题。对于风险投资该如何把握和利用需要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当中有良好的掌控。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我国宏观资本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确保足够的后盾支撑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关键词:地产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问题;建议
一、地产公司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投资开发时期的风险
首先,在投资开发决策时期投资项目区域、投资实际和物业的选择均存在风险。其中开发区域风险主要与区域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水平发展情况及区域政策、政治环境等有关,尤其是政策的变化会对地产项目的价值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投资开发区域的经济、政治、人口、收入水平、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等情况,把握最佳开发时机。同时投资开发时期要重视物业类型的选择,因为物业公司的选择关系到今后业主享受的服务质量高低。现代社会人们非常关注生活品质,所以物业公司的选择会影响后期项目的销售,因此需要慎重选择,规避风险。其次,土地获取风险是投资开发期的另一个重要风险。开发土地的过程中涉及土地开发使用权限和土地性质风险,一旦土地性质不适合开发或者土地规划与国家规划不相符就会造成土地开发使用的延期,增加土地开发成本。同时,土地开发可能涉及土地征收问题,很容易遭遇搬迁“钉子户”提高征地价格,也有可能引发其他法律问题,影响征地工作进行,甚至影响后期项目售卖。再次,地产开发需要的资金量较大,一般企业都需要进行前期资金筹集。但是不合理的筹资方式容易引发法律、投资纠纷,增加项目投资风险。最后,投资项目的选择风险。这一风险与投资时机风险类似,因为地产公司项目投资建设时间较长,建设完以后可能面临市场供求风险,因此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做好研究,合理规避这一风险。(二)建设时期的风险首先,要有合理的建设规划。若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存在总体规划欠佳、缺乏安全性能等问题,不能满足投资商的要求,轻则需要重新设计,耽误施工工期。而如果设计建筑房屋户型、环境设置不符合客户需求,则有可能提升房屋建造的风险,降低客户对项目的购买意愿,造成投资风险。其次,建设过程涉及人、设备、物料等众多因素,且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这些因素造成停工,进而延误施工工期,不仅造成施工过程投资的增大,而且可能因为竣工延期错过最佳销售时机,增加投资风险。最后,项目质量是房屋建设的第一要务。一旦监管不到位,造成地产项目质量不合格,就会造成投资失败。(三)销售时期的风险首先,销售时机带来的风险。房屋预售可以帮助开放商筹资,尽早回笼资金,但是却可能失去建设过程中市场价格上升引发的价格利益;即时销售则也容易受到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滞后销售则是人们常说的“捂盘”,这个过程是等待时机的过程,因为市场价格上升极点值和达到时间是不确定的,等待的过程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也很容易在等待过程中错失时机,因此这种销售方式承担的风险很大。其次,销售合同风险。地产项目的销售额度较大,一旦遭遇不正当行为,会给售买双方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地产项目投资要承担很大的销售合同风险。
二、地产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小组,通过小组研讨辨识、调查问卷及借鉴经验等形式,对项目投资过程中所有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全面、正确的辨识,辨识完以后对所有风险进行公布和二次审核,保证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其次,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可以提前做问卷调查,调查潜在顾客对项目建设户型的需求,根据需求设计户型,降低设计风险;储存物料避免运输不及时造成断料,影响施工进度,降低建设风险;根据市场形势和周边城市房价趋势等对房产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充分把握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可以对三种销售方式进行评估,得出相应的风险值,设计合适的比例将三种销售方式相结合,降低总体销售风险。最后,加强对投资项目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消除可能的风险。如对所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资格进行检验,并对到货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保证质量合格。对参与建设人员进行安全、专业技能考试,保证人员素质,避免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关键词: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53-02
一、河南省投资担保业的发展概况
(一)河南省投资担保业的发展规模
河南省民营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对资金的渴求推进了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的迅速发展。投资担保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各类投资担保机构迅速发展起来。2012年7月河南省政府对投资担保行业进行了严格整顿,通过整顿,整个投资担保行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违法经营现象大幅度减少,竞争秩序得到了规范。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简称“省工信厅”)的统计数据,2014年上半年,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新增担保额630.57亿元,累计为13 123家中小微企业贷款596.52亿元;共有273家从事银行贷款担保业务的公司通过2013年度行业年审。
(二)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出现的问题
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经营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虚假出资,抽逃资金
投资担保公司作为资金供求的中介,所需投入的资本金较少,大部分投资担保公司只是租用一间办公室,招聘一些业务员介绍资金需求者与投资者洽谈,一旦完成合同签订,投资担保公司即可获得高额的中介费用,投入少、收益高。在河南省,虽然投资担保公司数量多,但是手续齐全合法合规经营的却非常少,在成立之初许多担保公司根本就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资本金,大部分公司空手套白狼,通过关系找家代办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一个营业执照。还有一些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营业执照的公司,也可以产生资金外逃的行为。许多担保公司的经营都存在巨大的隐患。在现实中,很多融资担保公司虚报注册资本,公司成立之后,将注册资本撤出,形成许多空壳的担保公司,担保行业发展埋下风险的种子。例如,河南圣沃投资担保公司倒闭事件发生后,经过警方的调查才发现注册资本5 000万元是虚假出资,王雨母亲和女儿套取了近亿元资金。
2.高息放贷,违规操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度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商业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水平的四倍”,如果投资担保利率超出这个规定的范围将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现在河南省担保行业的市场竞争中,许多投资担保公司为了拉拢投资者,往往都是以高息为诱饵,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在这种恶性竞争下,就出现了不合规的较高利率水平。很多民间借贷年利率水平在20%―30%,甚至更高者折合月息为2―2.5分。这些现象,在郑州、洛阳、南阳等地区层出不穷。而在圣沃公司出事前,为了吸引投资者,月息甚至达到9分,很多不知情的投资者被高额收益率所吸引,却不知道这已远远超出了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不明白高收益、高风险的道理,甚至有些投资者像亲戚朋友借钱,将钱投资给担保公司。
3.超额担保
在高利的诱惑下,很多担保公司都存在着超额担保的问题,担保金额远超出净资产可以承保的范围。超额担保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对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尤其对担保超过净资产的企业来说,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一旦出现问题,风险系数将会增大,危害的范围更广。
4.关联交易
某些大企业为了融资,自己投资担保公司,通过投资担保公司筹集的资金满足公司内部的需要,甚至有的将钱投资于股市和楼市以获得巨额利润。例如,河南省海奥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旗下成立了一家投资担保公司,这家投资担保公司为投资者担保的资金其实是投资给海奥公司,这是明显的关联交易。近年来,河南省曝多家投资担保公司破产案例中,不乏理财公司、担保公司之间项目关联交叉的情况,由一个问题引发“链式反应”导致更多问题暴露的出来并不少见。
二、投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
担保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既与社会环境、金融环境有关系,也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有关。下面我们从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个方面分析投资担保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一)外部风险分析
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监管风险和信用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发生调整,而对市场造成的风险。政府在不同时期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而调整政策,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产生政策风险。
2.监管风险
投资担保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一种,应该像商业银行一样,有自己的政府监管机构,还应该有行业的自律机构。在河南省,目前的工业和信息化厅是河南省担保行业的政府监管机构,投资担保公司在性质上属于金融机构,而工业和信息化厅本身不属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因此,监督不够合理和专业化,应该有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另外,投资担保行业在河南省没有担保行业协会,缺乏行业自律,这个不利于河南省担保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监管的缺失。
3.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较低。个人和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缺乏信用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投资者和担保公司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容易导致信用风险。
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担保公司很难通过直接的方式获得借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投资担保公司往往都是通过从业经验来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这种主观的判断很容易造成判断失误,进而面临着因借款人信用缺失而要自己代偿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二)内部风险分析
内部风险是投资担保公司内部自身问题引起的风险,主要有注册资本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从业人员素质风险。
1.注册资本风险
注册资本规模较低的投资担保公司,在一个大的赔偿事件发生时,容易出现倒闭的情况。有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 000万元,却担保10亿元的项目,一旦这个项目发生风险,发生违约,担保公司就有倒闭的危险。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投资担保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样必不可缺,这是一个企业有没有健全的制度的一个标准,投资担保公司应该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资金用途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营利性。在全面考虑是否应该进行担保业务时,在业务流程中应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规定去操作。但在现实中,一些投资担保公司缺乏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随机性;很多时候,投资担保公司因为缺乏信息,对被担保的企业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甚至出现靠人情担保的情况,这必然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
3.从业人员素质风险
投资担保行业是一个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行业,投资担保行业对专业人才质量要求甚至高于银行员工的质量要求。只有金融、财务、法律、审计等各种综合知识的实践者才能成为合格的从业人员。由于担保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投资担保行业在河南省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发展迅速,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产生优秀的专业人才。许多投资担保公司员工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一些公司的销售部门经理没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更缺乏全面的财务知识、法律、管理知识,缺乏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而河南省民间担保行业缺乏专业人才,必将会增加河南省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
三、投资担保公司防范风险的措施
投资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投资担保公司存在的内外部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顺应宏观经济政策,拓展投资担保业务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传统制造业向新兴、成长、节能环保、“互联网+”行业转变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方向。目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政府大力扶持的行业主要有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行业具备高增长、高利润,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在成长阶段也必然需要大量资金。投资担保公司应该将业务转向这些新兴产业上面来,尽量回避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
(二)合理灵活地运用反担保措施
反担保是指作为债务人的担保方,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也就是说,债务人反过来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叫反担保。在债务到期时,如果出现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由担保人承担还债责任后,担保人就成为债务人的债权人,担保人对其有清偿的债务,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为了保证追偿权的实现,担保人可以要求债务人为其提供担保。
投资担保公司可以将对方的房地产作为反担保的抵押物,还要尽可能地将企业的成套设备或者生产线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将公司的股票用作抵押,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资金,投资担保公司可以优先处理或者拍卖这些抵押物。
(三)建立投资担保风险预警系统
投资担保公司应该利用数据库建立一套客户的风险预警系统,为投资担保公司提供全面信息,用来评价和判断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满足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的需求。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在事前将投资风险降到最小化。风险预警系统的风险评价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中小企业过去的信用记录,对于之后发生的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企业的预警值可以以上年的经营业绩为依据,但也要及时更新财务数据,同时对不同的企业信用级别进行严格评级。
(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投资担保行业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风险控制能力,使他们不断掌握投资担保业务的最新理念、最新发展态势,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通过同业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从业经验,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战略投资公司充分认识到了多元化经营的这把双刃剑的特性,同时也认为企业经营的成败并不在于多元化本身之上,而在于企业所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和方式。
战略投资公司在完成收购后到投资产生受益的这段期间里,一直是在较高水平负债的状态下经立,如果第一层面核心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生存。
战略投资公司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战略投资公司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总部位于上海的德隆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行业战略投资公司,其所进行的产业性战略投资将我国一些行业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分散、规模小的格局通过产业整合变为集中的、规模化的生产,使得所投资企业不仅在国内行业中取得了领头的位置,而且在国际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战略投资公司在我国的运作同海尔集团、希望集团等实业型投资公司相比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战略投资公司所进行的投资是对存量资产的调整而非增量资本的投入;多元化的经营而非相关主业的经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扩张而非凭借自身积累的发展等。由于上述诸多的差异,使得战略投资公司这种新型的投资实体在我国的发展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总的来说,战略投资公司具有如下特征: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以及发展(管理)模式;相对于被并购企业来说,具有管理、技术以及资源的优势;极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投资相对分散;高负债性和高增长性;另外,战略投资公司还需承受一定的并购风险。秉持特有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
战略投资公司虽然具有各自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但同时又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战略投资公司一般所持的是外部交易扩张性发展战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跳跃式的发展。其次,战略投资公司致力于通过兼并与收购来与被并购方在生产、科研、市场或财务方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全球的视角对待行业整合
战略投资公司在产业投资过程中,一般具备对所投资企业如下三方面的优势:一是信息和技术优势。由于多元化经营,其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特别是相关度较大的行业,一个行业市场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另一个行业的经营情况,因此战略投资公司据此可以预先调整期投资计划,抢得市场先机,这些都是市场中单个普通企业所难以做到的。二是资源优势。可以为被并购企业提供其发展和扩张所需资金。被并购企业还可以利用战略投资公司已有的战略伙伴、销售网络、研究技术力量、终端客户以及其它可共享资源。三是管理优势。被并购企业常常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发生困难的,战略投资公司将其投资经营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输送给被并购企业,甚至直接参与部分的经营活动,配合已开发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以及对相关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的并购活动,使被并购企业在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创新中发现和创造价值
几乎所有战略投资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它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产业,它们还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同时又开创新业务。这样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核心产业进入成熟或出现衰退势头便及时以新换旧,因此产业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产业梯队策略是战略投资公司产业创新常使用的方法。所谓产业梯队又称为增长的三层面。即企业必须同时建立三个层面的产业:第一层面的产业是公司目前的核心产业,可以为其它层面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层面的产业一般是战略投资公司较新进入的一些产业,只要不断加大投入来扩大市场份额,该层面的产业就将会补充和替代公司现有的核心业务。第三层面产业包含了未来长远的产业选择,其大多属于种子时期。尽管这些业务有高风险,公司仍有必要开展大量的第三层面的“种子”产业项目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选择。
以产业组合分散多元化风险
战略投资公司充分认识到了多元化 经营的这把双刃剑的特性,同时也认为 企业经营的成败并不在于多元化本身之上,而在干企业所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 机和方式。因此,战略投资公司在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时首先考虑的是平衡经营 风险,其次才是追求投资收益的增加。
在多元化战略投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战略投资公司一般要作如下几方面的充分准备:首先,公司要考察已有企业的产品是否已经进入后期增长阶段或成熟阶段。其次,公司所要进入的行业存在很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最后,公司精心准备进入新领域所需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这包括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招揽和培养相关人才,以及开发新技术等工作。这样,战略投资公司通过规范地、科学地、合理地运作来逐步推行多元化的投资,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多元化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并享受高额的回报。
以负债驱动支撑大型并购
并购过程涉及许多方面,融资是其中最重要的。而通过利润产生的现金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并购所需,因此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大型并购活动都是通过借贷融资进行的,尤其对于战略投资公司来讲,其持续的、大量的并购活动离不开借贷资金,这也是产生其高负债率的主要原因。首先,对于战略投资公司来讲,如果谨慎操作,高额负债不一定会危害并购后的运营,相反有证据表明负债驱动的收购比股票驱动的收购做得更好。
另外,对于购并整合的战略投资公司来说,从事融资并购一般都需要相当的借贷资金来完成收购交易,这就会产生总资产的增长率高于净资产的增长率,并且出现比较高的负债率,但战略投资公司关注的并不是债务总额本身的大小,而是集中精力于资本结构管理中的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平衡之上。
最后,在战略投资公司完成了产业整合之后,会逐步处置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其战略发展的资产,并用由此得来的现金,支付相当的借贷资金,这使得总资产降低会大于净资产的降低,而且负债也会随之降低。
考验战略投资公司
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战略投资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资产处置的风险。如果因并购前对该部分资产的估值过高,或随后来情况的变化,资产处置的价格低于预期,将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甚至危及并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