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5:00:27
导语:在学校离职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现在教师队伍治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低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进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治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分按照县政府的同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着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治理。
(一)治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治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治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操纵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分还是学校,对教师治理的盲目大大减少,进步了其整体治理的科学性。
(二)治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治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步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治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治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治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进步。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进步。
二、面临教师队伍治理的题目
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固然取得较好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奋斗目标、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强烈愿看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题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个别学校领导干部和少数教师滋生了、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与不注教学质量、忙于有偿家教的的现象。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从事商品经营活动。还有少数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学段与学科结构不尽公道,教师分配、调配不尽公道,教师编制的结构性题目突出。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师按学科紧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学科带人头,普遍存在编制虽够却按科分配教师不足、胜任教学教师不足,出现有富余职员或是不称职职员的现象,并且学校的富余职员和不称职职员分流困难,一旦碰到教师病、产假或脱产进修等情况,任课教师就“断档”,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职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结构性缺编,加上升学率压力,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三)师训经费不到位,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财政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经费不足甚至未能落实,使学校只能以校本培训为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极少。培训的不足、继续教育的欠缺,导致现有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未来教育的不适应、现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呆板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适应、现行教研方式的陈旧与指导教师教学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身在课改中,处在理念下,留在陈旧里”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本钱投进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只有学生的学杂费,既要按规定保证硬件投进,又要按需要满足教育教学,进不敷出,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市县间、县乡间教师收进、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和高中、初中教师的层层由下向上的选拔,造成了县内优秀骨干教师因外调和转业向外流失,因选拔和调动的的内部流失,且特级、高级教师数目不足、年龄偏大,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难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临形势严重,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五)学校班子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学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响力较弱,班子成员运用现代学校治理理念与遵循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缺陷难以适应治理需要;二是少数学校用人随意,不能真正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机制,造成班子佣肿、人浮于事,甚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三是个别学校领导素质较低,拜金主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识、不集众意主观臆断倾向存在,至使学校治理混乱与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落后。
三、加强教师队伍治理的建议
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我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建议:
(一)进步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
建议县政府和教育部分在师德建设上要认真抓好教育、制度和治理三项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进步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增强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导教师形成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核心精神品质;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赏罚机制,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发展的“评教体系”和“评学体系”。坚持实施师德建设长效治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视机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分。同时,在教教师有偿教育题目是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热门题目,政府、教育行政部分和各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治理办法,正确地加以引导,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有偿教育。
(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建议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尊师重教的*宣传。广泛宣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我县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教育战线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等等。力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保障培训经费,进步教师待遇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分及学校“三位一体”,采取给一点、补一定、筹一点的办法,启动以进步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师培训,构筑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教育部分集中培训、教研科研活动培训、立足岗位校本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力结构的激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重视教育的外延发展,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必要投进,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进步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师办公教学条件,让教师真正工作顺心、在校安心、教学尽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财政增长水平,逐步进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的“身价”有增无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理顺治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议根据教师治理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人事、劳动治理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治理部分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吸纳各个学校与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形成健康的教师能进能进能分流的任用机制和治理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分完善教师分配、调配机制,坚持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学校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初、高中教师,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路子,促进教师资源的公道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步。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全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后,我校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有关会议精神。我校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学校除了组织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外,还集中组织教职工传达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重点,增强治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校长谭振华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要求大家,对照七种表现形式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领导,责任分工。
为了保障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举报电话、制作了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建立了举报登记、查处督办制度和工作保密制度,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由学校支部牵头实施,工会、财务室等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由后勤办主任邓德新具体负责,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既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又保证了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学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副组长:成 员:
举报电话:
三、明确要求,重点治理。
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我校此次专项治理重点是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要求,我校通过深入自查,我校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一、我校根据市财政局、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编制了学校收支预算,学校一些重大收支,事前都要开校委会,事后进行常规公示;学校每年在教代会上都要作财务报告,并要在教代会上都获得通过。
二、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免收学生杂费、课本费,其标准向社会公示。在我校收费中,没有一起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单位要求,实施并落实,无任何乱收费情况。
三、学校严格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预算外的学前班的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所收学生作业本费全额缴入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部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收据。
四、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各项支出均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无虚列虚报,无白条作为报销凭证。对于大额款项支出,均要经过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对于涉及基建等项目的支出,都附有合同、结算表和其他相关材料。
五、我校无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等违规行为。学校各项经费支出,都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无乱之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六、按照财政集中支付要求,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七、清查结果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了通报,并在全校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清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我们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严防小金库的出现。
虽然我校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总则中,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方针,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由于国家对易制爆化学品的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任何使用单位在购买该类化学品前都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统一备案,使用单位必须确定主要负责人,全面部署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我国一些高校内,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直接由分管副校长或相关领导担任,国资部门或保卫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各项工作的部署开展。在此基础上,负责人与各基层实验室签订安全责任书,管理和安全责任由领用人具体承担,做到了化学品与责任人的一一对应。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根本目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对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能够从制度规范上有效指导和约束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从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校园内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校园环境。
2储存条件和领用程序
在理工类高校,易制爆化学品一般由学校安全管理机构或化学药品仓库统一进行采购、储存和发放,对于仓库的储存条件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专门设置化学药品仓库,并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仓库应当专门划出区域单独存放易制爆化学品,根据储存的种类和危险特性,设置相应的通讯报警、通风调温、防火防爆、防腐防雷、防盗等安全措施,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仓库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具备化学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对于入库的易制爆化学品,必须有两人以上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台帐应当保留采购化学品时的原始审批单据并保持两年以上备查。易制爆化学品的领用人,必须是本校在编教职员工,在领用时,需签订易制爆化学品使用承诺,承诺领用的药品只用于本单位教学和科研,绝不用于制造危险品或其他非法行为,在从化学品领出开始直至使用完后空瓶处理期间,承担其管理责任。而领用人所在的教研室和院系,则承担化学品管理的监督责任。因此,易制爆化学品的领用审批,需由领用者本人提出申请,经教研室负责人、院系分管领导及药品仓库代表签字批准后,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并汇总报送公安部门备案,方可登记领用。此外,易制爆化学品中同属于爆炸品的药品,如高氯酸铵、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等,应逐步纳入学校爆炸品管理体系,遵照公安部门对爆炸品管理规定执行。
3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
易制爆化学品在使用阶段的管理,存在多种复杂及不确定性因素。首先,使用者多为学生,对于易制爆化学品的使用并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做好实验前安全教育的同时,药品负责人需要全面负责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其次,根据公安部门要求,易制爆化学品在实验室内必须储存于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药品柜内,上锁并由专人管理。由于规定出台不久,需要逐步落实药品的储存管理条件,学校在为各实验室配置专用药品柜的同时,应当在管理规定中明确符合标准的储存条件。对于如硝酸等具有金属腐蚀性的化学品,应专门配置防腐通风设备;对于高氯酸盐、硝基类化合物等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化学品,应单独配置隔离防爆措施;对于镁粉、铝粉等大量使用的袋装化学品,必要时应设置专用储藏间,并配备防火、防爆措施。由于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化学品种类多,管理分散,还应当对易制爆化学品单独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该登记制度包含了领用审批、储存台帐、使用记录和空瓶回收等一系列登记手续,一方面,建立了实验室内易制爆化学品的进出台帐,另一方面,也对使用过程起到监控作用,便于药品负责人日常管理。为了避免易制爆化学品在社会上的无序流动,管理制度还应禁止本单位化学品对外进行借用、转让。对于从化学药品仓库以外任何单位领取或借用的易制爆化学品,在进入校园后,也应当同时纳入本校易制爆化学品的管理,对储存、使用等行为进行登记。为了防止易制爆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遗失、丢弃,防止同一化学品在单个实验室内的存量过大,高校在统一进行化学品空瓶处理时,应当对易制爆化学品空瓶单独进行登记。化学药品仓库根据各单位提出的化学品使用计划,确定各药品责任人领取易制爆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将空瓶的登记应与领用登记相对应,定期回收易制爆化学品空瓶,能够有效约束药品责任人做好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此外,由于易制爆化学品的残液和废液同样具有危险性,实验室内应做好分类回收工作,确保化学品不流入公共污水系统,高校在统一处理该类废液时也应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事故或污染。
4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由于易制爆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多种危险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有不慎,极易发生化学灼伤、中毒、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快速、有序、高效的做好教学、科研及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要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事故的应急指挥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组由易制爆化学品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承担危险性分析及事故分析预测、应急救援响应、预防与预警、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等职责。对于易制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针对存放点开展安全检查,能够不断优化“人防、物防、技防”;对于大量使用易制爆化学品的实验,应贯彻落实安全性评审制度,在实验前开展安全性评审;定期组织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能够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认真做好总结和善后工作,能够对现有管理制度提出客观评定,并给予修改和完善。
5小结
关键词:职业压力 调查研究 聋哑学校教师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
聋哑学校教师须集人性、知识、技术等基本资质齐全的教育者,不仅要严格、有爱心,还要掌握特殊语言、与残疾儿童父母沟通的能力、法律意识和语言治疗等方面的技能。因此聋哑学校教师被赋予更多的义务,也决定了比普通教师付出的更多,导致职业压力的因素和程度也随之增加。
目前,我国关于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非常不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压力情况较为严重及其诱发原因较多,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广西省、江西省等省市的11所聋哑学校教师。一共发放178份问卷,回收148份,回收率为83%。其中,弃权或不诚实的问卷17份,最终对13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测试问卷题组成和信赖度分析,很容易发现“与同事关系”和“与家长关系”两个领域存在信赖度较低的倾向。具体如表一。
主持人主要采用spss12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发现聋哑学校教师的背景变化(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班级学生数)引起的职业压力的变化。
三、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表二:性别对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从表二中看,在“行政支援”和“与家长的关系”两个领域,女性教师感受到的压力明显更高。整体上,和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的职业压力更高。
(二)表三:年龄对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从表三中看,在“学生管理”这一领域,教师职业压力显示为30岁以下>31至40岁>41岁以上,即年龄越小,职业压力越高。“行政支援”、“与家长的关系”这两个领域感受到职业压力最高的是30岁以下的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时间安排”、“工作负担”三个领域感受到职业压力最高的是31至40岁的教师。整体上,30岁以下的教师职业压力较高。
(三)表四:班级学生数对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从表四中看,在“学生管理”、“时间安排”这两个领域,教师职业压力显示为12名以上>8至11名>7名以下,即班级学生数越多,职业压力越大。在“行政支援”、“与家长的关系”、“工作负担”三个领域,班级学生数在12名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最高。在“与同事的关系”这一领域,班级学生数在7名以下的教师的职业压力出现了最高。整体上,班级学生数超过12名时,教师感受到的职业压力最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研究,笔者总结出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如下:按照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班级学生数比较,发现“学生管理”方面,年龄越低、工作年限越短,教师受到的职业压力越大;“与家长的关系”、“工作负担”方面,班级学生数在12名以上和7名以下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压力。
笔者认为改善职业压力的具体策略如下:
1.进一步明确聋哑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强度,确定原因。
2.提高特殊教育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和鼓励制度,执行人性化的特殊教育管理方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保护对策,切实可以减轻教师职业压力。
3.聋哑学校教师的自我鼓励和调节是职业生活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改善职业压力的原动力,这对教师及学生们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短期规划课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为:XG/2013/1208
参考文献:
[1]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吉林大学,2013.5.1
花开花谢,春夏秋冬,时光如水一天天地流,岁月如歌悄然地走,工作至今不觉已经十几个年头了,我现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班主任及六年级年级组长工作。xx区语文中心组成员。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市级、区级规划课题的校课题组成员。
多年来,在校领导帮助下,在老师们支持下,几番耕耘、几番努力,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好评。XX年被评为区级爱岗敬业先进教师;XX年被评为区级优秀中队辅导员XX年参加国家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科研个人XX年获区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一、加强修养,以德为重
身为人民教师,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注重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以德为重,认真学习党的xx大xxxx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并用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与时俱进,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注重在学生心中的象征意义以言传身教熏陶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同事间能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学习,同组内老师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顺利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 求实创新,精益求精
在教育工作中,我不放松日常的每个细微环节,以人为本,教他们做人,教他们自信、乐观、团结、进取。我激励着孩子们不断的进步,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灵,不经意间我会在他们的本中加上一枚红色的枫叶,在他们玩耍时用相机拍下他们的笑脸,给学习进步的学生发张奖状,给成绩优异的学生戴上亲手制作的小博士帽,在整洁的作业本上画张小笑脸大拇指以示对他的鼓励。这是爱的智慧,这是激励赏识创造的杰作,新奇的方式激励,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在教学中,我切实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学习教学改革的经验,洞察教改动态,新的教学理念。主题教学感悟教学立体教学诗意教学等新型教学给了我智慧的启迪。我不懈的学习,网上看特级教师的观摩课,自己订阅新课改的刊物杂志,倘佯其间汲取营养,并把新理念融于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自己的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把把握情感主线,创造激情的语文课堂作为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中我力求贯穿学法,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如从学习《爬山虎的脚》课前在绿荫藤下观看寻找爬山虎的细丝嫩茎,到学《故乡的杨梅》共同品尝杨梅的味道,从学《太阳》观看动画后羿射日的古老的传说到学《观潮》聆听潮来时如同闷雷滚动的潮水的声音并且我还根据不同课文内容分别进行了唱、画、演、戏、赛、导、仿等活动,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们走入生活,激感;飞扬个性,放飞情感;开启智慧,释放情感。从而使学生愿学语文,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并透过课文这扇小小的窗,把视野开拓到广阔的语文天地中。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更是以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实践去历练。作为班主任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研读班主任工作的专著的同时,大胆尝试把人文教育,赏识教育,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融于班级管理中,在班内实行了合作小组多岗位责任制板块式班会特色日志班级法庭等改革试验,受到教科院教授的好评。此外,我以特有的才艺熏陶感染学生,带他们练琴,写书法,设计板报,排演舞蹈、童话剧,做主持等等。这其中赢来的收益是学生的日益提高。
在教科研方面,我积极参与国家级十五规划课题和市、区、校课题,作为校课题组成员,我率先在班内开展了心理辅导训练、增强自信、只有一个我为主题的研究型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新型教育的魅力。
三、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
小学有偿补课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开学初我校在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严禁组织有偿补课的自查自纠活动,逐一梳理和排查本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严格对照自查,进行认真整改。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自查自纠活动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校长为首的自查自纠组织领导小组,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按照教研组集中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各个教研组无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补课并收取费用现象,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2、学校在职教师无利用学校设施设备为学生有偿补课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家庭住房或租赁他人房屋为本校、本班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3、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教师严格遵守教学常规。制定《东罗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4、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课程、课时,学校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无人为原因造成学生流失情况;
5、我校教师无擅自组织学生征订、购买和使用非法教辅资料的现象,无增加学生的负担;
6、学校教师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无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
7、利用团委会组织力量,督促学生自觉远离网吧、让学生度过每一个一个健康,文明、安全、愉快的假期。
以上是我校的自查报告,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落实好上级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禁止有偿补课,把我校的各项工作办的更好。
小学有偿补课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端正教育行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一直非常关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实际工作,现将学校教师参与有偿补课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思想教育,从源头上杜绝。
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执行领导承包教师制,开学初将举报电话和领导承包教师名单面向社会公布于全体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我们每月进行一次师德事迹宣讲,学习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理念和先进事迹。开学初我们学习了老教育专家霍懋征先进事迹,并开展了师德大讨论,每位教师还书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二、学校与教师签定纠风责任状,从行动上约束。
认真开展师德教育,结合六小教工实际,做到有针对性、有措施,学校与教师签定纠风责任状。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局对全市教师提出的“十条禁令”等教育法律法规,在校树立“爱生如子”的教师典型,建立理解、尊重、信任、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三、不定期找学生、家长进行座谈,了解教师思想及行为动态。
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座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师德师风状况非常满意,班主任能利用自习课或午间休息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补课,没有进行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办学及为社会办学提供生源提取好处费的事件发生。
总之,我们能正确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能全力做好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促进我市教育健康、蓬勃发展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我校无一例“三乱”行为发生。
小学有偿补课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我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我校按照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组织。学校成立了以徐聪校长为组长的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习活动领导小组,认真清查我校在职教师中是否存在从事有偿补课情况。
二、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学校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习活动的通知精神。为了禁止教师有偿补课 (含校外开办 “托教”),我校下大力气组织力量进行整治:
1、召开教工大会。学校于10月10日下午召开了全体教工大会,向全体教师发放了《福州屏东中学教师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自查表》,认真组织教师对照反思,查摆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并设立校长信箱和举报电话(学校办公室电话及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活动领导小组电话),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3、严禁学校或我校教职员工借本校的场地和师资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生补习班、提高班、辅导班或在校外进行有偿补课,坚决刹住不良歪风。
4、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各种规章制度后,提高了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决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绝不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5、我校将不定期组织行评监督员深入班级和周围群众,通过举报电子信箱,开座谈会,发动教师进行自查、互查,发现问题要整改并及时通报,对严重违法违法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规范教师教书育人行为,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精神,在全校掀起“树形象,学优秀,做贡献” 热潮。
[关键词]高校学报 ;激励;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23-03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我国高校学报数量众多,几乎每一个高等院校都创办了自己的学报,然而,与专业杂志相较而言,学报的发展却极不平衡:竞争能力弱,专业化水平低,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但是,由于依托于高校,学报编辑部没有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的担忧,生存压力较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报编辑容易滋生出懈怠的情绪,原地踏步,不思进取,从而更加不利于学报整体发展。在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在高校学报编辑部里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编辑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系学报今后的发展前景。
一、激励的含义及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力资源的作用最具有潜力,同时也最具有弹性,人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与对组织的认同是极为重要的[1]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激励”一词原是心理学术语,翻译自英文Motivation,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包括激发动机、鼓励行为与形成动力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种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主要反映了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兴奋状态。[2]行为科学认为,个体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其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3]由此可见,通过激励可以激发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一个部门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本文将探讨应该如何恰当运用激励措施,有效激励学报编辑,充分激发、调动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学报的良性发展。
二、高校学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激励机制过于单一
激励机制(Motivate Mechanis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研究发现,有效的激励机制有三个基本要素:奖励时机、内容与力度。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这三要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调动起编辑的工作热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报编辑部往往不重视或者是缺乏对激励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不从编辑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激励方案,奖励的内容和力度过于简单化、单一化,无法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以致编辑对激励内容感到麻木、失望,失去了激励机制本应起到的效用。
(二)缺乏差别化的需求分析
对需求的分析和把握是激励的核心所在。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其将人类的需求分成5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级向较高层次排列,包括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随着人的生活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变化,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只有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落实个性化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然而,高校学报编辑部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往往缺乏对编辑个体的差别化分析,大多采取平均主义的激励方式,笼统地建立起“放之四海”的激励措施,忽略编辑不同层次的需求,相应的激励结果只能是效率低下。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差异化原则的激励机制,才能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缺乏内在价值的激励
“内在价值”是指不可量化的各种奖励,如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参加会议交流等。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适应学科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目前,高校学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经济报酬上,但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方式,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编辑在取得劳动报酬的同时,更关注自身价值的体现。
三、高校学报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针对高校学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思考构建适合于高校学报现状的,能充分调动编辑积极性、激发其持久的内驱动力的激励机制。在构建过程中,首先确立几条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秉持公平的原则,才能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将激励转化成自身的动力,保证激励效果最大化。许多研究证明,不公平会使人们心理产生紧张和不安的状态,对人们的行为动机有很大的影响。[4]只有在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情况下,人们的投入与收获的比值相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编辑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二)综合性原则
过去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激励,例如经济上的激励。然而,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单一的某种激励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激励: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种激励有效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奖优罚劣,奖惩适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编辑的积极性。因此,在制定奖励机制时,既要保证当前的利益,又要兼顾长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们当前的积极性,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产生动力。[4]
(三)时效性原则
奖励要讲究时效性,奖励的时机直接影响激励效果。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当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概率)就会增加,并且强化和行为之间的间隔越短,强化效果就越好。由此可见,激励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度,激励的制定必须把握时效性原则,激励越及时,越能让编辑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充分激发其积极性,有利于将创造力持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差异性原则
在激励措施中,只有坚持差异性原则,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只有考虑到个体差异的激励,才会产生最大的激励效果。在同一个编辑部,由于编辑素质、层级结构的不同,必须制定出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制定激励方案的时候,必须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能笼统地“一刀切”,否则毫无意义可言。同时,也必须注意到需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持续不断地了解编辑变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修改激励措施。
四、高校学报激励机制的构建
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学报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一)推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注重对人性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合理把握,是对人性的高度理解和重视。[5]高校学报要转变管理视角,以人为本,对编辑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从编辑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编辑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充分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无限潜能。
(二)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激励机制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考核是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准确评价学报编辑的工作业绩是激励编辑的重要手段。首先,学报必须确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这是开展考核工作的前提。考核体系必须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编辑考评要制定合理的标准以及科学的考评指标,并且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加强考核的针对性。其次,要保证考核的真实性,这是开展考核工作的重要保障。考核要秉持着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准则,加强监督,如实反映编辑的工作情况,避免考核中的误会和分歧。最后,要强化反馈机制,这是开展考核工作的关键。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帮助编辑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挖掘其存在的潜能。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必须加强与编辑的沟通交流,使编辑充分了解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本人,以利于调整自身状态,充分发挥其对编辑的激励作用。
(三)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措施
就目前情况而言,任何一种激励措施都存在着利弊,只有合理设计、灵活运用,才能取长补短。高校学报的编辑由于社会阅历、年龄与性格的不同,各有个性,独具特色,激励机制应根据编辑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以满足编辑的不同需求。激励机制的构建既要注重物质激励也要注重精神激励,既要注重长期激励也要注重短期激励,奖优罚劣,奖惩适度。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类型、不同标准与不同方式奖励的运用,要将考核结果与奖惩例如工资、职务升降等环节相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充分调动其编辑的积极性、主观性与创造性。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学报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起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工作潜能。学报编辑部只有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本编辑部的情况,灵活运用激励措施,改变学报现状,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敏.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0):123.
[2] 韩桂玲.构建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0):148-149.
[3] 曹燕,胡菁.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必要性[J].现代商业银行,2005(9):54-55.
我校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切实消除学校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在学校的发生,我校在xx年年04月份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活动,具体工作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我校领导与教师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实践
xx
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确立
学校教育安全第一
的思想,把安全工作的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与各班班主任每xx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制订值班、值校制度,做到学生在,教师在,教师在,学校领导在。全力以赴打造
平安校园
。形成
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想安全,抓安全
的良好氛围。
二、责任落实,严把关口。
我校重视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安全教育的认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要求班主任主动家访,多与家长加强联系,提高家长监护意识,让家长切实负起学生安全教育与监护工作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教育,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和交通安全图片展览。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要求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集会、晨谈、班队课、各种活动课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管理到位,严格制度。
为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安全日常工作的管理。
1、加强学校设施的安全管理,经常检查学校用房、用电、防火等安全,定期检查所有用电线路,购买灭火器放置于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的场所,加强消防演习,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今年以来未发生任何事故。配合政府及各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杜绝学校周围的小商小贩,同时完善门卫24小时值日制度,非正常放学时间学生出校门必须持班主任的证明,校外来客进出校门必须登记,还学校一片宁静与安全。
2、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每一次活动,都有主管领导在场,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其他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发生事故。
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发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4、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加强消防工作,严防爆炸、中毒、火灾等事故发生。
5、加强学校小卖部的管理,学校与小卖部经营人签定安全责任书,要求小卖部经营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控制进货渠道,把好食品的购买关、储存关、销售关,查禁
三无食品
,采购食品要人员固定、货源固定,与供货方签定好安全协议,并索取对方的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合格证以及销售许可证,防止出售变质、过期食品。
6、加强学生饮用水安全管理,所以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测、消毒、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安排专人对制水机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管、定期清洗、消毒。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7、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学校食堂物资必须定点采购,签订协议并索取检测检验合格证和安全责任承诺书,建立台帐,并按规定留样,所有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持健康证上岗,食堂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有
三防三化
设施,操作程序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规定。
8、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坚决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由于措施到位,责任落实,体育活动从未发生死亡、重伤事故。
9、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要求广大教职工切实履行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职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10、强化学校值周职责,每天保证有两位行政领导值日。护校队教师做到早到校,迟离校,对学生课间、中午等活动情况加强巡逻、检查。有事故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同时,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四、存在问题,有待改善。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校园的校舍、设备设施、消防用电、校园的周边环境、饮食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下:
1、部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例如:有些班主任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不重视记录;有些学生总爱打闹玩耍。
2、食堂锅炉房墙体开裂,出现险情。
3、锅炉设备陈旧需更新。
4、学校鱼塘处有近200米的地段无围墙,给学校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5、教师宿舍陈旧,楹条瓦角腐朽、墙体开裂,出现险情。
6、教学楼东面楼梯口四楼处墙体出现裂缝,有安全隐患。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 保障机制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质量日益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尤其是对于以教学型为主的本科院校来说,教学质量更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现阶段本科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
1.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总量虽逐年增加,但其增幅远远滞后于扩招的速度,以致2000年以后,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年年减少(见表1),同时,高校学费对教学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使教学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1]。
表1 扩招前后13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
2.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首先,随着扩招学生数量猛增,致使很多学校的师生比例达不到教育部1:18的指标要求,专职教师数量增加少、教师教学任务过重,从而使高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减少了教师教研和进修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影响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不够。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大批教师在民办高校兼职代课,影响了对本职工作,还有科研的影响也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远远不够。
3.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教材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首先,扩招以后高校本科人数及专业点总量增长已经超过50%,但迅速增加的专业存在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等实际情况,看到什么专业就业形势好就办什么专业,真正适应经济建设和就业市场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专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造成人才积压和紧缺并存的矛盾现象。由于高校扩招、专业增加及社会发展迅速,许多教材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新增专业、科学发展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要的要求,教材中专业知识陈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与教师考核挂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广泛运用于聘任、晋升、奖励等方面,被错误地看成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且往往以一堂课的评价代替教学总评价,评价方式过于狭窄,易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不利于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2]。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单一,只是通过网上评教、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缺乏与教师课上和课下的交流互动,缺乏动态评价和差异评价。另外,缺乏评价保障机制,缺乏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5.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认识不清。
“985”学校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他们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11”高校大多数专业是实务应用性的,培养工程技术和应用型人才。一般高校大多是职业应用型的专业。三种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一样,各自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尊重客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选准培养目的,使高校本科教学不走或少走弯路。
二、建立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1.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国家、地方和高校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及有关软硬件设施等,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经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高校自筹等方式解决。同时,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在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及高校积极筹措资金,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特色,积极筹措资金设立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央财政、地方教育、财政主管部门或高等学校应制订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高校和财政部门等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各项必要的教育经费足额、及时到位,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发展,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提升科研水平。同时,为了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应接受教育部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审计。
2.引进高层次教师人才,提升教学能力。
本科高校应该大力引进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师人才,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保证高校能吸引到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3],“以学生为本”和“教师为本”相结合,注意体察教师心理,解除顾虑,以评优评先、树立先进典型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引进高水平人才科研所需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其科研得以顺利进行。培养教师队伍,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结合不同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制订多层次的培训计划,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另外,还应当解决眼前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的突出矛盾,突出表现在:所谓“科研”缺乏真正的科学内涵,往往只看重进多少经费、出多少论文、受多少奖励。真正的研究应当跳出狭隘的功利目标,这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3.推进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进一步落实“博与专”的关系,各校各专业应当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调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开展高校专业建设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或自己编写适合学校定位和特色的教学资料。改革教学方法,其主要方向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逐步摆脱高校的政府管理体制,真正实行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明确举办者和办学者的职责分工,按照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来确定高校的办学方向、类型、层次和特色,对教学采取严格的监控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4]。
4.改进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能。
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善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估制度,健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机制或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事宜。本科高校可以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将评价的标准、方法、流程等形式固定下来,并加强宣传、组织工作,形成课堂质量评价的正确认识,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都作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同行评价为辅,形成符合实际的客观、公正、透明、公开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再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必须能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建立规范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作为评价的核心,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和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简单、易操作的程序,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应注意权衡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比重,不能忘记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中心,以教学为主的本科教育应突出教学重心,重科研轻教学将导致教师对教学质量认识的偏差,形成不良的教学环境。
5.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准确定位办学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受教育者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受高等教育后受教育者应当能正确认识自己、认清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能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教给学生进入某一部门工作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目标主要有学术型和职业应用型两大类,根据现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当今高校的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基本知识,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将由研究生以上人员担任。
当今的高校本科教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教育目标、评定教育质量,定位偏重于学术的本科教育,就要求学生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理论根底,面向职业应用的本科教育,就应当要求学生打好专业的应用知识基础,掌握实际知识和操作能力。在为当今社会提供职业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的评定中,可以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近期评价和长远评价机制,衡量教育质量要看受教育者在社会上的表现,是否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要求。评价高校本科教育可以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即生源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毕业生质量,收集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现的反映,以最终“产品”的质量来审视和反思学校的教学质量[5]。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需要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针对学校、学科、专业特点,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关心教学的社会人士),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踏踏实实深入实际,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逐渐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且随着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学校定位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高校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义.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2]周海林.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探究,2010,5,(4):73-75.
[3]宋艳,王洪涛.中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3):11-14.
[4]周英.地方本科高校激励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22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