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22:56:12
导语:在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年来,湖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人事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台”战略,紧紧围绕服务发展这一主题,突出素质提升、绩效考核、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等重点,在集团(总台)党委的领导下,创新思路、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明确目标抓重点,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次性。
2009年,根据《湖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和《湖州市文化人才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湖州广电实际,集团(总台)党委及时制定了2009年-2020年的《湖州广播电视总台人才队伍发展纲要》,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为集团(总台)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明确了以促发展为出发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健全完善政策为保障,全面把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尽快建立起适应广电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引进一批紧缺型、急需性和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出党政管理、专业技术和媒体经营等方面人才队伍。
2010年,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专门针对人才人事工作分别在基层员工、人事干部、中层领导等三个层面召开专题人才工作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集团(总台)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工作,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研究部署今后人才工作任务,这在湖州广电系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落实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每年50万元,将人才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和党建目标责任制中,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不断加强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细化工作措施,实行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从制度上保障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各项任务的落实。
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培养的重点、经费的保障和有力的执行,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努力,广电的人才总量得到明显增加,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截至目前,集团(总台)职工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560余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就有149人。
二、强化措施抓难点,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性。
引进人才和职工培训是优化人才结构、提升职工素质的最佳途径,但是引进紧缺型人才和创新培训方式却一直是困扰人才队伍建设的两大难点。近几年,集团(总台)也在这两个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努力,通过专题调研、制定措施,使人才结构和职工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一是创新培养方式,培训渠道不断拓展。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除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到中央台、省级媒体、高校、党校学习培训外,还组织人员到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兄弟新闻单位、乡镇挂职学习锻炼。2008年至今,共安排到相关媒体挂职29名,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21名,下派挂职17人。在2010年6月,还开拓境外培训渠道,选派10名新闻一线骨干,去香港凤凰台学习考察,通过寻找差距,学以致用,推动新闻宣传再上新台阶。同时,先后与湖师院、浙大城市学院等院校建立培训实习基地合作关系,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吴延熊等10多位教授前来上课,提高培训层次,扩大知识普及面。
二是注重平台建设,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创设了“周三讲坛”,邀请总台外派挂职骨干讲课,现场指导讲解,延伸外派上挂培训效果,促进总台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氛围日趋浓厚。2008年至今,共组织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近百次,参加4000余人次,新闻一线的培训力度达到90%以上。在“周三讲坛”的带动下,以部门单位为主建立的业务交流平台不断涌现,如:新闻综合频道的“周四课堂”、文化娱乐频道的“周一研讨会”、公共民生频道的“业务学习月月谈”、科技事业部的“技术论坛”、发展总公司的“产业半月谈”以及两区广播电视中心组织的技能比武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拓宽了交流的渠道,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三是优化引人机制,人才结构得到改善。近几年,集团(总台)在引进人才方面坚持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的原则,使人才工作较好地适应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从2008年开始,根据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招聘计划,采取“带薪实习、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办法,开展对外招聘工作。同时,通过设置“门坎”,逐步将招聘的学历条件提高到了大学本科,不断吸引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到集团(总台)来工作,陆续招聘播音、采编、灯光、财务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近50人,其中研究生2人,使从业队伍人员素质稳步提高,逐步走向年龄更轻、学历更高、专业更对口,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大胆创新抓亮点,体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创造性。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组织人事工作由于其讲究原则和独特的工作性质,就成了“循规守旧、一成不变”的代名词,既要遵循原有的人事制度,又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制度创新和措施出台等方面上多下工夫,多做文章,在平常平淡中找到人事工作的闪光点。
“重形象,塑品牌”,打造荧屏专业团队。屏幕形象直接代表广电的社会形象,近年来,集团(总台)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按照“紧缺人才抓紧培养”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新打造广电主持人新形象。从2008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理论加实践的主持人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加深了主持人的理论功底,开拓了眼界,提点了不足。2010年又出台了《主持人(播音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细化方案》,加强对主持人(播音员)队伍的重点培训、推介和岗位保障工作,重点打造良好的荧幕形象和优秀主持人团队。并通过首席、导师等方式,推荐确定了由叶晓红等10多人组成的专业播音主持团队,对以后总台开展的“我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成立“五心团队”、“荧屏五虎将”等活动,奠定了扎实基础。
“重能力、促转型”,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了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广电传媒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新闻宣传人才,集团(总台)这些年重点在培养全媒体记者方面下了大力气,制定了全媒体记者实施方案,选拔金恒、王璐、胡蕾蕾3人为初步人选,通过全媒体记者这一新的身份和新的运行模式,逐步实现声、屏、报、网各栏目、各版块各自为阵的小竞争理念,向人员广泛合作、新闻资源整合的大竞争理念转变,实现节目生产从版块型向流水型转变,实现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上的突破,以此来提高传统媒体记者全时发稿、多媒体发稿的意识和能力,以拓展集团(总台)各媒体间互动、共融后新的发展空间。
四、统筹推进抓全面,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性。
近年来,集团(总台)狠抓各项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特别是员工择优晋级制、专业技术首席制、业务帮带导师制和优秀员工明星制等“四制”在全台的实行,既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比、学、赶、超”,展现个人能力的热情,充分挖掘了现有人员的业务潜能,又发挥了业务尖子的引领和帮带作用,推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贯彻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旨在有效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激活人才资源,普及科技知识,推动产业化、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进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促进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和创新机制的具体体现,从我市一年多的实践来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对促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为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市场经济形势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合、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重要手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载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创造出了技术资金入股型”科技项目有偿承包型”独资创办科技实体型”企业有偿聘用型”高位嫁接型”中介服务型”法人特派型“等模式。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对于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职责和任务
1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做好特派员的选聘、考核以及优惠政策落实检查工作,进行年度科技特派员考核。
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资金等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由科技单位或科技特派员承担,给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给予项目支持。
财政局: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引导基金,确保有关科技特派员补助资金的落实。
科技局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制定科技特派员聘任、管理、培训、考核的相关办法,负责协调、检查、指导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工作。协同组织、人事等部门选聘、管理、考评特派员,做好工作安排、组织检查、推广典型、考察培训、项目论证及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保局等科技特派员重点派出单位:
1加强对本部门派出的科技特派员跟踪管理,指导他制定发展规划,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要在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对象建立利益共同体上给予支持。
2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特派员,及时掌握特派员思想动态和所驻村户发展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下派科技特派员的岗和工作情况,解除特派员的后顾之忧。
3派出单位要积极支持特派员争取各类科技项目,对于单位争取的科技项目,原则上要全部由科技特派员承担,市科技计划安排给科技单位的项目,60%以上要让科技特派员承担。
乡企局、科协:协同做好科技特派员下派和服务工作,协调解决科技特派员培训和进驻厂(村)相关事宜。
2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
1深入驻点村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寻找问题,理清思路,帮助驻点村制定脱贫致富等长远规划和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帮助驻点村选择培育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当地找项目、跑项目、指导实施项目。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农村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与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系,引进技术项目,把农民、技术、市场三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以项目为载体,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特别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大户,并结成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3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科技试验示范活动,提高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率。要把开展科技示范,树立典型作为工作切入点,努力抓好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的培育和指导,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配置合理、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达到点上结果,面上开花的目的每个科技特派员都要抓好1个示范点,培养10户科技示范户。
4组建商品流通网络,捕捉市场信息,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科技特派员要在开展科技服务的同时,通过科技中介组织和建立各类专业营销协会,积极帮助农民跑市场,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模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5开展科技宣传培训,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技致富能手和适用技术人才,发挥示范辐射效应,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调动科技能人靠科技致富。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对技术的需求,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
三、政策和待遇
为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更多的优秀科技人员投身到基层科技服务工作中去,对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实行以下优惠政策:
1市县(区)下派的科技特派员,聘期内享受在本单位的一切待遇,包括编制、工资福利、职务职称等,工资福利仍在本单位领取,工龄正常计算,工资正常晋升,职务正常保留,职称正常晋升,机构改革中,不能按超编人员精简。
2科技特派员在驻点工作期间,可申请创业基金,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开展园区建设、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等。
3科技特派员在正常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上与同类型非科技特派员相比,予以优先。对下派期间工作成绩优异的按程序建议提拔使用,职称上可由科特办和人事部门研究在市内适当放宽条件。
4对科技特派员实施的科技项目,市科技计划将予以重点倾斜和优先安排。市、县(区)各类项目、资金的安排上重点向科技特派员所驻村点倾斜。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员向上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并按市上的有关激励政策予以兑现。科技特派员完成的科技成果,同等条件下,科技主管部门应优先予以鉴定、评奖。
5科技特派员凡是参加市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统一组织的外出参观考察、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专项活动,差旅费由派出单位按财政规定给予报销。凡是参加所驻村点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由村点或业主承担,从单位到村点的来往车费及驻村补贴由原单位按财政规定标准给予报销。
6提倡和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成果、专利等生产要素和农民创办利益共同体,并取得合法报酬。实现双赢”目标,并对实施成效显著者,予以重奖。
7鼓励科技特派员介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以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直接参与农产品销售等形式,取得合法收益。
8科技特派员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等实行有偿服务,取得合法报酬。
9凡经市级以上科技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按知识产权法有关规定,属于个人成果的能进入生产流通领域推广运用,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成果或专利技术等均可进行技术入股,并按所产出的效益取得报酬。
10鼓励和支持省内外各类科研、科技推广单位、院校以及其他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来我市创业,利用技术、资金、生产要素参与我市农村各类科技、经济开发、农业产业化活动,并保护其取得合法收益的权利。
11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间,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政策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政策等实施意见的通知》甘政发[]147号)有关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所在县(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科技特派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由用人单位办理。
四、选派和管理
一)选派条件
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心“三农”工作,志愿到农村第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和创业。
2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特长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讲诚信服务,有创业积极性。
3市上派遣科技特派员一般要求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县(区)派遣的科技特派员一般要求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相关科技成果的人员可优先选派。
4有一定的科技服务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5身体健康,作风踏实。
二)选派对象
以个人、法人科技特派员为主要选派形式。个人科技特派员主要从市直、县区乡镇中选派。
三)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鼓励科技特派员连选连派,延长服务期限。科技特派员可以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当地实际,灵活掌握在基层的服务时间,但1年内应有1/3以上时间在服务单位工作。
四管理办法
1派出单位和驻点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科技特派员专心从事科技创业和技术服务,不得抽调特派员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它活动。
2科技特派员平均每月驻点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天,也可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工作情况由派出单位向主管部门申请做适当调整。
3科技特派员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结束驻点工作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由派出单位和驻点单位(村)加注意见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科特办备案。
4市、县(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组领导小组应每年召开一次由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科技特派员须将本人的工作、学习、思想等情况进行年终总结,经驻点单位加注意见后,报所在单位。
5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况,市、县(区)科特办应组织有关部门每半年或按季度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6科技特派员的考核。科技特派员的年度考核工作,由市、县(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指导各有关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评优者一律不占原工作单位的优秀指标,由市、县(区)人事部门根据下派人数单独核定比例,统一考核,考核结果报原工作单位备案。科技特派员服务期满回原工作单位时,进行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特派员,职务上优先晋升或提拔。
7对于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由科特办报请同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对表现较差、完不成任务的科技特派员予以通报批评。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经批评教育后仍不改进的科技特派员,由县(区)科特办审查核实后,取消其科技特派员资格,并报市科特办和有关部门备案,三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或职称。
五、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了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副市长任组长、市科技局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组织、人事、财政、农牧、林业、扶贫、水利、水保、乡企、科协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解决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重大组织方向和有关政策问题,协调市内专项配套经费及其他重要事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按照领导小组要求,负责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组织协调、政策规划、指导服务和专项经费使用分配安排及检查督导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副主任。
2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的交流培训工作。市科技特派员办公室都要负责做好对下派科技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每年都要对新下派的科技特派员进行岗前培训,要分期分批组织科技特派员到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科技园区考察学习,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我市办技术培训班和讲座,互相交流等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开阔他眼界,更新他观念,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更好的服务和指导广大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院地院企”合作力度,聘请省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特派员,实现“高位嫁接”要通过信息交流、项目论证、技术讲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产、学、研、联活动,构筑科技特派员和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同进,针对我市农业生产的热点、难点,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成为我市兼职特派员,引进人才、智力的同时,更新我市科技特派员的知识和观念,进一步扩大科技特派员的内涵,真正实现技术上的高位嫁接”
4多方筹资,提供保障,进一步探索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途径。为了确保科技特派员创办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县(区)财政从年起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引导基金。用于科技特派员驻点村开发科技项目的启动资金、奖励基金和科技信息网络入乡村工程、科技信息服务的装备添置及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办公经费(培训、会议、差旅、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咨询、授课等费用)经费设专户管理,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统筹安排使用。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司长刘正均介绍,2012年5月至8月,审计署对27个省所辖的1 185个县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其中东部地区357个县、中部地区382个县、西部地区446个县。
从审计调查情况看,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等主管部门能够认真执行国家相关部署和要求加强中小学布局规划和组织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至2011年,1 185个县共撤并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9.6万所,新建和改扩建设施相对齐全的学校1.22万所,校均学生人数增加17%,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二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的优化,小学和初中的生师比均有所下降,更好地满足了“一科一师”的教学要求;三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升了办学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审计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明显增加,特别是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二是部分学校寄宿设施建设滞后,重点抽查学校中有16%的学生寄宿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抽查寄宿制学校中有36%的学校生均宿舍面积不达标;三是部分学校校车配备和监管不到位;四是部分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费用增加,受上学远、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实际辍学人数有所增加;五是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集中办学规模,使现有生源大量向县镇学校集中。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27个省和有关县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积极整改,共完善布局调整措施30余项。江西等9省的130个县陆续恢复已撤并的1 099个农村教学点。
五四前夕各地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
新华网消息 迎接五四青年节,各级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纪念94周年。团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分赴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参加活动,与团员青年共话“中国梦”。
五四前夕,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各行各业基层团组织采用学习座谈、交流讨论、入团宣誓、参观寻访、青春故事讲述、征文演讲、志愿服务、文艺演出、撰写网络日志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吸引团员青年广泛参与。四川雅安芦山县团组织在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组织40余名青年举行“汇聚青春力量·重建美好家园”——“4·20”抗震救灾青年入团宣誓仪式,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同时,团中央学校部于3日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青春中国志·腾飞中国梦”百万团支部线上主题团日活动。
今年以来,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成才、建功立业。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出版
填教育学科体系空白
《解放日报》消息 经过全国教育理论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历时12年的磨砺,列入首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近日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教育专业百科全书,填补了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一项空白。
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任主编的《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共分四卷,700余万字,1 100余条条目,涵盖20多个教育学分支学科和领域。全书以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议题,以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立目原则,通过辞书的形式,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深度诠释教育学科基本理论,总结历史经验,介绍最新教育研究成果。全书除了1 100个条目检索点外,还从释文中选出隐含术语、概念、学说、学派、论题、制度、历史沿革、法律法规、文献名、书刊名、人名、机构名、事件等7 000余个知识点和资料单元编制成内容索引,成为该书的一大创新亮点。此外,《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附录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权威性。其中,“中外教育大事年表”选收了有史料记载到2012年间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发生的3 600余件大事件;“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共收录了与教育有关的3 300余个外国人名。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和1998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相互参照和补充。
教育部:我国3 000多万学生
享受“营养餐”
新华网消息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 000多万学生享受到“营养餐”。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日在京举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春季视频调度会议”这样表示。
据介绍,目前国家试点已覆盖699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含兵团19个团场)、近10万所学校,惠及约2 300万学生。同时,还有15个省份的483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覆盖3万多所学校,惠及900多万学生。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补助政策。
鲁昕说,如此大规模对学生营养进行干预,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儿童发展伙伴组织联合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中国经验值得他国学习和借鉴。
鲁昕强调,夏季即将来临,天气转暖,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正在逐步增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学生营养办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对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学生营养状况有没有改善,各项健康指标有没有提高。去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方案,选取了50个试点县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吉林:技能型高职生就业稳定
新华网消息 吉林省内高校毕业生目前签约就业率同比略有下降,但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类的工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稳定,一些专业2014年的毕业生已经被企业预定。
“今年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同比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大企业,尤其是一些央企、外企用工总量下降,而且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整体来看不如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郑志宏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介绍,在吉林省,汽车、建筑、轨道客车等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尤其稳定,有的学校一些专业2014年毕业生目前被企业预定的人数已经过半。这些技能型人才在毕业后初入职场的收入大约在2 000~3 000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收入会更高。
郑志宏分析,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短缺导致此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不仅如此,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与企业联合的“订单式”“冠名班”培养,直接将企业需要的技术讲授和培训搬进课堂,大大加强了专业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素质和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云南省将优先录取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师范类考生
人民网消息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会上获悉,云南省首部专门用于规范和调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关系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规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24条,主要包括:规范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审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和经费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抢救保护等4个方面的内容。
《条例》规定,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科学保护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群众意愿和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规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政府统筹协调、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一、高质量完成统计定期报表、年报工作
20__年,我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gdp核算为龙头,采取五项措施,加强统计工作,强化审核评估,准确、及时地完成了20__年年报和20__年定期报表任务,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一是强化组织实施。为及时、高质量完成20__年年报和20__年定报任务,局专门成立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年报、定期报表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总体思路和实施原则,明确年报、定期报表工作的组织方式、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及总结考核等各环节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年报、定期报表工作组织领导。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专业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并具体落实到人。三是落实规范标准。认真落实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度,要求每个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严把报表质量关。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大专业股室的协调力度,及时准确收集专业基础数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沟通、衔接,掌握第一手部门基础资料,切实加强全县统计工作。五是完善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gdp核算为龙头、专业联动”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时序进度,客观反映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二、积极开展各项专项调查和统计监测
20__年,我局在高质量完成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的基础上,克服任务重,人手紧等困难,有序开展了城镇住户、农村住户、服务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业、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景气调查、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等11项专项调查,开展了科技、粮食产量、妇女儿童统计监测城乡划分和劳动力抽样框整理等工作,为上级政府、业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并根据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开展了60户城镇住户换户工作。我局在认真做好换户资料收集、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深入记帐户家中,做好记账户的思想工作,与记账户交心、联心,取得记账户对调查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新换60户城镇住户的正式记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我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20__年,扎实开展了农业普查登记、审核、数据录入及审核纠错工作,并着手进行农普资料开发前期工作。
1、积极筹措经费,确保农普工作顺利进行。全县共落实了农业普查经费__万元,其中乡镇农业普查经费投入了__万元。
2、循序渐进,圆满完成入户调查登记。一是普遍开展了业务再培训;二是精心编写参考资料,如农业用地时间参考表,农作物每亩使用化肥农药参考表等资料;三是“先慢后快”开展登记。在普查登记全面铺开前,采取放慢速度步步为营的方法;四是加强检查指导力度。在登记不同阶段及时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进行质量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据实纠正。
3、从严要求,把好普查抄录关。切实强化四项措施,把好抄录关。一是严格做到“先审后抄”,抄录前必须先进行审核,合格后才能抄录。二是严选抄录人员,从乡、镇农普业务骨干中选调58名抄录员,集中在县农普办进行抄录。三是对抄录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四是认真审核验收,对抄录好的普查表由县农普办业务骨干进行认真仔细验收,确保质量。普查表顺利地通过了市农普办光电录入。
4、集中精力,如期完成第一阶段农普手工数据录入、汇总。按照市农普办的工作要求,及时组织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农业普查乡表、村表和省增表进行录入审核,对审核中发现问题,据实纠正。如期完成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和乡表、村表的审核、录入、汇总、上报工作。初步产生了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成果,为下阶段的资料开发提供了资料。
四、全面落实统计新任务
1、积极主动,全面推进了能源统计工作
节能降耗统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局从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完善制度着手,重点开展了规模上工业和重点行业的能源统计工作。一是加强业务骨干培训,适时召开了全县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业务培训会。培训会对能源统计报表的填报范围、指标涵义、审核关系逐一作了详细讲解,从而为进一步统准、统实全县能源统计数据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认真演算,反复核实。以科学翔实的数据,核算能源消耗指数,正确反映我县能源消耗及节能降耗工作情况。
2、克服困难,顺利开展了服务业统计工作
20__年,我局把推进服务业统计作为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为保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制订了《__*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实施,以此确保我县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并适时召开全县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对服务业统计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业务培训,顺利地完成了全县服务业统计单位服务业统计年报工作。
3、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完成了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
五、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创新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结合工作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全局上下不折不扣深入实施3个“三分之一”工作方法(即花三分之一时间完成报表,三分之一时间开展调研,三分之一时间撰写统计分析),强化统计服务宗旨。
2、调研入手,强化考 核。我局将专业人员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纳入本局20__年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大调研考核比重,并细化调研考核细则。要求各专业着重了解掌握源头数据是否准确,基层统计工作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同时写出基层调研报告,有的放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落实具体指导措施,最终达到夯实基层统计基础的实效。
3、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局领导多次带领有关股室深入乡镇、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帮助其建立健全统计台帐,为基层统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4、有的放矢,加强业务指导。20__年,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统计基础工作和规范化建设比较薄弱,我局多次召开乡镇、部门及企业统计工作会议,就调查指标、调查表式及调查方法进行培训,强化统计调查业务指导。
六、普法教育与执法巡查相结合,促依法统计
1、完善制度,加强依法统计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本局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本局依法行政工作进程。二是印发《__*县统计局行政执法职权及其法律依据》,进一步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进我局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是制定《__*县统计局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更好地履行统计行政执法职能。
2、巡查形式多样、查处力度加大。年初我局专门制定20__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明确20__年全县统计法制工作思路,并及时印发了统计巡查工作方案。我局以专业划分、分成三个检查组,以统计巡查和统计回访两种形式,分时段推进式开展统计执法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巡查基层统计单位26家,其中:1家单位被处以通报批评,1家单位被处罚1000元,并对20__年统计违法单位实施了统计巡查回访,大力促进我县统计执法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统计业务工作的配合度。
3、强化教育培训。20__年,我局通过文件、网络和新闻媒体及开通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认真组织了统计从业资格换证、统计从业资格及职称考试考前培训工作。20__年,全县通过统计继续教育换证取得从业资格证人数达179人。19名统计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证考试报名,3名统计人员参加了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报名。统计从业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依法行政打下坚实基础。
4、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区统计部门组织的统计巡查。领导高度重视,专业人员认真准备,积极迎接省统计的巡查。经区巡查组的认真检查,我县统计工作得到区统计局巡查组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
七、开发信息,拓展业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1、增强了经济运行分析的时效性。我局在最新的数据资料公布之后,及时向县领导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统计专报和数据资料,增强了经济运行分析的时效性。
2、强化了精品意识。改变了以往简单做法,在提供统计信息的同时,撰写__*县经济发展统计材料,并制作__*县经济发展统计图表,为全县干部大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提供优质统计服务,受到与会人员好评。
八、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促进机关和谐稳定
20__年,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局实际,开展了以“树统计新形象、创统计新业绩”为主题的“机关干部作风效能建设”专项活动。我局通过作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通过深刻查摆问题和强力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机关党风、政风、作风建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实行“周一安排、周五检查”例会制度,细化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绩效与奖惩挂钩,财务政务公开,内部管理均置于阳光下运作。并以“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强化对十七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有关读本等有关精神的学习。与此同时,以普查和各项统计工作为动力,自我加压,大兴学习业务知识之风。以学习促活动,以活动促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通过活动的开展,我局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细化考核办法,提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全局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更好、工作干劲更足,班子战斗力更强,整体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统计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九、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宣传十七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一是精心组织,坚持早抓。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整个学习贯彻活动的组织、指导、督促和落实。
二是突出重点,坚持抓实。局领导带头做学习的标兵,坚持学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带头深入企业一线,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作好统计基础工作。
三是精心策划,坚持抓深。办公室及时梳理、整理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相关学习资料,做到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
十、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严格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进行明确分工。定期认真学习领会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并结合统计工作的特点,狠抓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使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全局大兴廉洁之风,摒除陋习,勤政爱岗,勤俭节约,形成了积极上进的良好风气。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十一、完成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
1、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卫生责任制度。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一名副局长具体抓城乡清洁工作。
(2)加大宣传。利用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群众逐步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环境”的习惯。
(3)向沿街个体户、居住群众发放卫生整改通知,对门前的卫生实行“三包”,要求每户门前放置垃圾桶,做到不乱扔垃圾。
(4)积极筹集资金完善卫生设备,搞好卫生基础建设。
2、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__村委、__村委蹲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机关干部到农村开展“送温暖、办实事、促发展”活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教育两基达标迎国检”主题活动,捐资助学__元,捐赠图书__余本,到挂点的__小学进行调研,捐赠办公室桌椅__套。
十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20__年,我县统计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统计工作量与工作条件之间存在矛盾。20__年,除开展日常统计工作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以及劳动力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等十数项调查任务之外,同时还新增能源、能耗和服务业统计两大“重头戏”,现有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力量和统计工作量严重失衡。
二是统计工作经费存在较大缺口。
三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组织体系不够完善,人力不足,企业统计兼职较多。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影响全县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1 民企档案工作存在的若干表象问题
1.1 档案工作“人治”,档案管理水平低。在众多民企当中,有的民企一直没有开展档案工作,有的断断续续,有的似有似无。许多民企员工没有档案意识,或档案意识十分淡薄。民企档案管理封闭,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经验缺乏。民企档案工作具有严重的“人治”特色,要不要开展档案工作,如何开展档案工作,基本上由老板说了算,民企档案管理水平低下。
1.2 管理者专业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民企档案管理人员之中,受过本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比例小,有的甚至不具备高等学历。从事档案工作之前既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帮带,完全依靠自醒自悟。一些人虽然从事档案工作多年,总结出来的完全是土方法。某一化工企业的三座工业锅炉档案,是按照质量证书、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不同技术文本分别保管,违背了设备档案成套性保管原则,割裂了每台锅炉档案的有机联系;某燃气公司将储气站、城市地下燃气管网和供气户归档材料相互混杂,随意装满档案盒,档案盒脊背上面没有标识。不规范的档案管理,不具备任何检索标志,档案利用效果可想而知。这些土方法给日后档案检索造成极大不便,有的甚至无法检索。
1.3 人心浮动,干部队伍不稳定。许多人出于这样那样原因不安心于民企档案工作。有的人不情愿调到档案管理岗位,消极怠工,得过且过,数月或一年后找机会调离,造成民企档案干部队伍流动性非常大。深圳一民企集团档案部门定编11人,2010年初至今已有11人调出,9人调进,平均两三月就有人动。人心思变,情绪浮动,日常工作都难以开展。
1.4 档案人员情绪压抑,心态郁闷。许多民企档案工作挂靠综合办,档案员每天大部分精力是跑腿打杂,端茶倒水,伺候领导。数月甚至一年寄存的文件归档整理,只能依靠加班加点,又无任何报酬。有理没处讲,有苦倒不出,心态郁闷,情绪压抑,心情极差,工作敷衍。
1.5 基础难以完善。有的民企没有建立适用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或将管理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工作随意性很大;有的民企没有建立文件收集制度,任凭大量文件流失,总体归档率不足20%,甚至几个年度的红头文件、总经理会议纪要无一归档,形成空白;有的民企归档材料在各部门分散保管,保管条件简陋,各自为政,档案资源难以共享;某煤化工民企,将若干年的经济合同拆钉后不再装订,也没有编制任何目录,简单按数量匹配装入档案盒;陕西省某民企煤矿将红头文件拆钉后,按份用铁夹固定,一份文件装一盒保管;还有的民企归档文件不分年代、不分类,也不划分保管期限,用塑料绳随意捆扎后放入档案柜。有的民企外借档案没有任何登记手续,诸如土地证、房产证外借数月后丢失,无据可查,无从追究,给企业造成重大权益损失。
2 上述表象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1 “人治”色彩浓厚,档案工作因人而异。民企档案工作法治观念淡薄,人治观念浓厚,人为因素尤其是企业经营决策者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关键作用,档案工作经常是“因人而兴,或因人而废”。如廊坊某一民企集团,2010年之前的集团总裁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只是存在谈不上发展,大多数成员公司档案工作处于“四无”(无档案人员、无档案制度、无档案库房、无档案)状态;2010年集团更换了新的总裁,档案意识强烈,在集团年会讲话中突出档案工作地位,确定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活动。通过三年努力,全集团企业档案工作由“四无”变成“四有”,普遍上升到新的台阶。
2.2 没有职业愿景,工作没奔头。对于民企档案员工而言,如果可以在事业上大有作为,前途光明,即使目前三五年内薪酬低一些,也是可以忍耐的。国企档案员工在行政职务上晋升较为困难,但档案专业职称可以每隔三五年调整,薪酬跟着上升。而同样在行政系列上升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民企没有专业职称上升通道,使得民企档案员工几乎没有职业愿景,感到在民企做档案工作没有前途,许多档案专业毕业生到民企暂栖身,只因一时找不到理想工作,为了积累点工作经验和资历,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远走高飞。
2.3 缺乏激励因素,档案员工混日子。民企也有绩效考核奖和年终奖,但考核严厉而普通员工考核基数低,数量不多的奖金对他们而言,没有刺激而言。洛阳一民企上下班都是指纹记录,迟到或早退一分钟都扣除全月奖金,还要影响到年终奖。包括档案人员在内的普通员工对既严厉苛刻又无激励价值的考核非常反感。他们的对策就是八小时之内消极怠工,同时,对于混日子又混走了青春年华非常无奈。
2.4 薪酬水平低,生活压力大。据新闻媒体报道,民企普通员工的工资一般要比国企低一半。据笔者对全国各地几十家入司2年~3年的民企档案员工了解,他们的薪酬水平都在两千元以下。民企每年都涨薪,调整幅度在7%~10%,普通档案员工工资基数低,扣除几项保险后,实得不足一二百元。即使在民企档案部门工作长达10年之久,不担负领导职务,这样的档案员工薪酬也比国企低一半以上,他们多已婚嫁,上有老下有小,担负房贷、车贷,生活负担很重。薪酬低是民企档案员工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
2.5 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情绪压抑。为数众多的民企注重形式上的制度严格而忽略了企业人文关怀。许多企业和部门领导整天一副冷冰冰面孔,从来不关心员工生活,与员工没有任何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某民企规定,员工在办公楼内不许随意走动,不许接听手机,讲话声音稍大一点也不行;办公室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在电话中谈及与工作无关内容,员工间相互监督,人际关系冷若冰霜,以邻为壑。办公环境死气沉沉,孤寂难忍。档案员工每天八小时坐在办公桌前,有气无力地敲击着计算机键盘,表情呆滞地浏览着屏幕上的内容,大气不敢出,说话如蚊声,走路轻抬脚,“方便”急匆匆。这种冷漠呆板的工作环境对于青春好动的年轻人,既是生理上的严重摧残,也是心理上的严重禁锢。
2.6 多方原因制约,管理基础薄弱。民企档案管理基础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建立并得到巩固的,它是多年酝酿积累升华的结果,同时,又是多方面原因所决定的:其一是民企员工没有或缺乏档案意识,不具备普遍而自觉的档案工作行为。即使经过外力干涉或一时努力形成脆弱的档案工作基础,亦难以巩固。其二是
企业发展观念问题所致。一些民企没有长远战略发展眼光,走一步说一步,领导班子只顾当年经营指标完成,对于企业管理基础的档案工作,由于未列入考核项目,便很少过问,不愿意在档案工作上有所投入。其三是一些新成立且在市场打拼的民企,生存观念排在第一位,档案工作等企业基础管理活动无暇顾及,档案管理基础构建根本排不上日程。
3 有关档案工作发展的民企管理机制问题
3.1 薪酬机制问题。从薪酬制度层面分析,央企普通员工与高管薪酬比例一般为1:10至1:15,而大多数民企普通员工与高管薪酬比例,一般在1:50至1:100。民企薪酬制度上的等级约束很严。有个民企办公室主任想给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档案人员多调一百元工资,因为该员工工薪级别限制,屡试不成。档案人员只靠混年头,每年只能涨一点点工资,无疑挫伤了不少人的工作积极性。
3.2 激励机制问题。许多民企除了月度和年度考核奖之外,没有其他激励机制。如国企的政治思想工作、企业人文关怀与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在民企少见。民企普遍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领导和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缺少多种激励机制,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档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3.3 发展机制问题。 国企每隔三五年都为档案员工提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会,只要干出业绩,同时具备行政职务上升通道。而民企几乎没有档案员工发展机制,不管如何努力,现状都难以改变。由于前途渺茫,许多当初看好民企就业前景的档案专业人员,三五年后毫不犹豫地跳槽到国企。
3.4 人才机制问题。央企或许多国企重视档案人才储备和人才层次梯队建设,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给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条件,能够留住档案人才。而许多民企只注重眼前经营效益,只对可以为企业挣钱的人高薪聘用。由于忽视档案工作,任凭档案专业人才流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民企集团从浙江大学招来一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因为得不到应有重视,反被庸人排挤压迫,一怒之下辞职去大学任教。
民企档案工作封闭保守落后的外部原因,是国家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对民企不发文件,很少或几乎没有业务指导,使得民企档案工作近乎与世隔绝;没有对民企进行档案执法检查监督,使得民企档案工作我行我素、自生自灭;民企档案人员没有专业培训机会,使得他们素质低下,新的管理知识匮乏。
4 民企档案工作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管理理念
4.1 企业经营理念问题。一些民企的领导是在近二三十年由普通农民转变而来。他们吃苦耐劳,勤奋执著,坚忍不拔,精于打拼,使得民企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某些人的文化水平、成长环境、家族理念等方面影响,思想封闭保守,意识狭隘、目光短浅,缺乏企业管理理论,缺乏企业发展战略考量,只顾眼前难及长远,“头顶一小片蓝天,脚踏一小块黄土”,没有运筹帷幄决胜群雄的管理理念。一些民企老板认为档案工作不创造效益,不做任何投入,将那些眼前用不着的文件材料打捆装麻袋扔进杂品库,不闻不问,任凭散失损毁,而到利用时“临渴掘井,后悔晚矣”。温州一民企自成立十几年以来一直租房办公,经常更换办公地点,非常不便,想在近郊仓库院内盖一办公楼,但因丢失了仓库土地证、房产证和规划许可证,到市规划局办理建房项目屡屡遭拒。因重要文件材料丢失而使民企蒙受巨大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发人深省。可是,又有多少民企从中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而重视档案工作呢?
4.2 价值观问题。追求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一直是民企普遍的经营理念。民企在做某种投资前都打一下小算盘,只考虑投资后的收益而很少考虑其他。一些民企老板办公室非常豪华气派,这是企业形象和自身享受所需要的。偌大一座办公楼里没有档案库房,历年文件材料堆放到地下室水淹发霉逐渐烂掉。一些民企老总花钱如流水,在档案保护上却吝啬无比,区区几百元档案柜舍不得买,新增档案只得堆放在过道上。所以,一边是许多民企兴旺发达,一边是档案工作停止萎缩倒退消失。民企老板只在眼前的光环中跳舞,他身后的历史充满黑暗,难见一处亮点。
4.3 短期行为。档案反映了民企历史面貌,民企不能没有自己的历史,但是,为数不少的民企在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也随手扔掉了企业历史。杭州萧山区一民企有着近三十年历史,档案工作却处于“四无”(无档案制度、无档案库房、无档案管理人员、无档案)状态。老板只将房产证、土地证、印章等自认为重要物品锁在保险柜里,其他一概不管不问。当笔者随集团档案工作指导组到企业调研档案工作时,各部门仅存近两三年的文件材料,之前的文件材料不见踪迹。有的部门当作废纸卖掉,有的部门在办公地点搬迁时弃在原处,有的在碎纸机中随意销毁。企业经营短期行为不可能建立或发展档案工作,缺失了历史的企业发展必定受到严重制约。广西贵港一民企2011年初准备上市,因前几年的各类归档材料严重缺失,企业上市资产评估、企业信誉度和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严重受损,至今尚未上市成功。
4.4 缺少人才储备理念。某些民企为减少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费用,急功近利,宁可花费巨资从别处现挖高端人才,也不会精心打造本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只重视非常离不开的可在眼前为企业揽金的少数人才,如档案管理的其他方面人才一概任凭流失。这些民企没有人才发展战略考量,不具备打造人才成长的环境,造成企业人才断档,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既不为档案部门引进人才,也不为档案部门培养人才,造成档案人员两三年换一拨,没有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传递,民企档案管理只能处于浅层次状态。
4.5 文化理念问题。某些民企只重视表面上的浮华与热烈,却对“一盘散沙”的员工思想无动于衷。尽管老总在新员工入司讲话时“激扬文字”,将企业描绘得前程似锦,而档案员工一到了工作岗位似同天壤之别,“冰火两重天”,悲凉顿起,一切美好愿望化为乌有。许多民企不重视文化建设,没有为员工打造出良好人文氛围,档案员工在公司郁闷一整天,回到家一股无名火不知往哪里发。内蒙古一民企的档案员工说:“非常不愿意上班,即使干坐上一年白拿钱,也不情愿呆在这个鬼地方。”
5 关于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5.1 档案工作理念是建立民企档案工作的切入点。民企只有认识到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产生建立民企档案工作的自觉行动。在笔者调研的十几家民企中,公司只有资料室或仓库,只是将历年文件、图纸打捆后与办公用品堆放在一起,他们认可的档案只是放在社会人才中心的个人档案。湖南一家经营燃气的公司在燃气管道爆燃时措手不及,没有任何档案提供抢修依据,延误了最佳抢修时机。之后,公司到城建档案馆花钱复印了地下管网档案,时隔不久,才发现了与堆放在杂品库中尘封的档案材料一模一样。深刻的教训使得公司建立了牢固的档案工作理念,配备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了档案专用库房和管理设备设施,档案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之路。
5.2 档案工作机制是发展民企档案工作的关键。许多民企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建立档案工作易,深入发展档案工作难。这是因为:深入发展民企档案工作需要许多机制优化组合。公司不解决档案人员薪酬低的问题,就难以调动起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不解决考核机制,只是临时鼓励一下,也不会具备档案人员持久的工作积极性;上述问题解决了,档案人员成长还需要培训、人文关怀,这是人才发展机制的建立。企业只有将上述各种机制优化组合,才能保证档案工作得到持久深入高效发展。
5.3 档案人才队伍是民企档案管理基础业务建设的保证。现代档案管理,人才是关键。没有档案专门人才,规范的适用的基础业务建设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大型民企集团,没有档案管理人才,基础业务建设就搞不成好样子。民企需要的档案专业人才,必须有敬业精神,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有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民企要注意培养人才,设法留住人才,稳定档案干部队伍。这是因为,在民企成长出来的人才充分了解民企档案工作现状和发展需求,对民企档案工作性质、特点,乃至发展规律有所掌握,可以切合实际并卓有成效开展档案工作,使得民企档案工作走上效益发展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