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3:51:56
导语:在新媒体考察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 深圳高级中学
1. 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公办全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00人,其级教师3人,高级85人,一级98人,本科以上学历183人,平均年龄36岁。
2. 学校建筑特色
(1) 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 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 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 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 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40%。
3. 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1200万。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电脑。
4. 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 (2)学生自律管理。
5、 借鉴之处
(1) 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 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 深圳实验学校
1. 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xx年兼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 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物园和阳台花卉。
3. 办学特色
(1) 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2) 隐形课程、壁画、雕塑、讲座。
(3) 固定活动。
10月份为教学开放周,邀请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听课,同时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4. 借鉴之处
(1) 建筑方面:浮雕(深圳高级中学也有)、植物园。
(2) 办学方面: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三. 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1. 概况
珠海市第一中学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华大学设计。总投资2亿人民币。
2. 建筑特色
(1) 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区划符合现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 各年级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单列。公用设施: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
(3) 该校正在新建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在功能使用上更为超前。
(4) 运动场馆,球类田径分离。
3. 办学特色
(1) 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 教研教成果显著(出版了多本教师教研成果著作)。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4. 现代信息技术
校园网络、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电视台和多媒体教学共投资xx万元,属国内一流。
5. 借鉴之处
(1) 建筑方面:功能区划,各功能区的连通,以及建筑的外型和色调。
(2) 校园网络建设。
四. 中山纪念中学
1. 概况
创建于1934年,由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创建。校园面积350亩,寄宿制学校,在校生3700人,教职工200多人。
2. 建筑特色
主体建筑群对称排列,红墙绿瓦,中轴线最高处为逸仙堂,左右两侧为庆龄堂、寿屏堂、鹤龄堂等,均以中山先生好友命名。近年竣工的科学馆、体育馆、游泳池、艺术楼与旧建筑遥相呼应,整个校园郁郁葱葱。
3.办学特色
建校60多年来,该校秉承中山先生“为国育人”的遗教,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宗旨,以“中山精神+现代素质”为办学特色,九十年代以来,高考升学率都在90%以上,被省教育厅誉为“低进高出,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多次评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模范学校。
4. 借鉴之处
(1) 建筑古香古色与现代气息的交融。深厚的文化底蕴。
(2)校园文化建设。
五、重庆一中
1、概况:1931年建校,占地2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人,学生4000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革命经历。
2、建筑特色:沿校园中轴线是空旷的广场和体育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办公楼在两侧而立,给人以视野开阔的感觉。
3、办学特色:(1)教学成绩好,每年升入重点院校的学生比例很大。(2)国际交流和联合上取得喜人的成绩,该校与美、英、法、韩、新加坡等国的一些知名中学都有友好往来。(3)“科技四小”活动成果显著。
4、信息技术教育:投资1000余万元。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都有笔记本电脑,连通100兆宽带。
5、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 广场设计与建设,坡地的绿化,建筑的排列。
(2)办学方面: 对外交流
六、重庆三中(重庆南开中学)
1、概况:重庆南开中学创办于1936年,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96个,学生5000人。该校创办以来,共培养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省部级领导和将军20多人,xx年升入清华大学学生49人,xx年升入这两所大学的学生40人,是一所全国重点中学。
2、建筑特色:中心地带开阔,两翼为教学楼、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和科学馆,给人以空旷感觉。建校时间长,正在改造原有建筑。
3、办学特色:
(1) 办学质量高。
(2) 教研教改工作卓见成效,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3)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
5. 借鉴之处:
(1) 建筑规划要给人以醒目流畅之感。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体现学校特色。(校史展览馆将该校风雨60年的奋斗历程缩浓该室)
七、江阳华士高中、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1. 概况
华士高中是江阳市华士镇属高中,该校占地100余亩,投资1亿多元,正在申报国家级示范高中。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属社会力量办学,该校从幼儿园一直至高中,占地面积100余亩。
2. 建筑特色
这两所学校在设计和建筑风格上有相似之处。突出南方建筑特色,曲线型建筑多。呈井字形状,四廊相连,外观美,特别是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其幼儿、小学、中学的建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教学功能。
3.借鉴之处
(1)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教学功能特征。
(2)规划中应考虑学生休闲之地(小公园)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赴安徽和浙江各气象局考察小结
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06年全市气象科技服务在05年的基础上增长30这一目标,市局党组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县局及市局有关处室的干部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工作魄力、先进经验和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我们肩负着党组的重任和希望,由__x局长带队到沿江和浙江各气象局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我们开阔了眼界,整理了思路,受益匪浅。下面向市局党组呈上如下汇报。
一、活动情况、考察对象情况:
确这次考察活动主要考察了本省的六安、巢湖、马鞍山、宣城、广德;浙江的湖洲、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市县气象局。
考察的主要对象是防雷、彩球广告、多媒体、气象科技服务、地方双重财务体制等。
二、外市、县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考察使我们感受到外市县气象局都有一种“高品位、高智能、高水准”的气象文化平台。走进他们的办公楼,独具特色的气象文化吸引着我们,从一幅牌匾到茶叶袋无不充满着浓厚文化气息。从工作到生活气象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他们都建立了学习型机关,打造学习型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凝聚人心。
他们的创收项目大部分是防雷图审、验收、检测;影视、庆典气球、专业有偿服务。年收入在__x万元。他们的经验是:充分利用气象法和省长令,利用建委、安全局、公安局、消防队等单位的关系;在人才方面,他们充分利用社会人才,真正实行聘用制,利用经济杠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本次考察的体会和收获:
译坛盛事千秋伟业——记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
面向21世纪的中美商务合作论坛
首届西湖国际儿科论坛
燃烧副产物及健康影响
微电子与等离子体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国际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应用
安全探测与信息技术
农业与食品检测用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研究
肿瘤发病分子机制联合研究
绿色超级作物的分子育种
北京化工大学与忠南国立大学双边学术研讨会
美国研究联络会第7次年会
第4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
2010发育与疾病国际研讨会
第3届古桥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3届计算智能与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国际信号、系统和电子会议
第6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及移动计算国际会议
澳大利亚的华文教育
专门用途英语在亚洲
美国犹他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
地球关键区界面反应:分子水平环境土壤科学
中日学者共探信息技术
量子物质科技正在成为新世纪重要前沿
大规模跨媒体数据挖掘与检索
裂纹路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产品创新管理研究进展
产业集聚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
2009年数字制造国际学术会议述评
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国际会议综述
工业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亚洲博士生创新研讨
核酸和糖化学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岩土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移民与专业文凭互认
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
信息保障与安全热点技术
无网格、粒子类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国际学术会议
第7届杭州植物病理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
法律、语言与全球公民权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行政国家的重塑
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
中美经贸关系——问题与前景
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
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美国岩石力学会议及学术访问
美国大学考察报告
概率统计的现状与未来
基础、临床与公共卫生需携手共进
工程塑性力学及应用进展
智能机器人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子影像前沿研究与应用
专利信息管理和检索的最佳实践
2008年国际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及应用计算大会
国际管理科学学会2008年会
第一,创设环境熏陶人。良好的环境是无声的语言,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进修学校从显性的文化建设做起,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环境熏陶感染教师。
几年里,小到外墙粉刷的颜色,电线行走的路径,大到校门外型设计与颜色选择,校领导班子都是精心规划设计。学校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建起了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对教学楼、培训楼、信息楼进行了整体文化设计:对校园进行了整体修缮与美化。学校还对图书馆、阅览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荣誉室、退休教师活动室:为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电脑,空调。配备了文件柜。学校以抗震加固为契机,以人为本,整体考虑,挖掘内潜,对教职工办公条件、培训环境进行全面改善,调整了办公室,改建了不同风格、不同用途、面积大小不一的活动教室12个,并重新整修报告厅,更新培训教室多媒体设备。这些举措使办公环境更加整洁明亮,培训教室更加多元化。培训环境更加人文化。
第二,完善制度规范人。教师进修学校原有《学校管理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1989年编写,使用十几年。在依章、依规管理学校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手册》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加以完善。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学校经过多次研讨,历时10个月,几易其稿,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对《手册》进行了增、删、改、合的工作。新的《学校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办学理念、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党建工作、工会、共青团等共计164篇,约16万字。《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使进修学校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每一位教职工在规范与秩序的轨道上愉快前行。
第三,主流声音引领人。一个国家要有主流声音,这样百姓才会有方向。一个单位同样要有主流声音。只是这一声音不能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发出的,它应是班子成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上下反复磋商,取得多数教职工认可的言辞。也就是季苹教授说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实践证明,适当的主流声音会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人的发展。因此主流声音也是一种学校文化。下面这些内容就是进修学校在不同时期针对教职工实际的一些主流声音。教研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要处理好“厚积”与“薄发”的关系,要处理好常规工作与创新思路的关系。要处理好研究与指导、服务的关系,要处理好教研员个人发展与促进教师发展的关系。研训一体,减量增效。向研究要质量,向精细化的管理要质量。学会生活,快乐生活,生活出点情趣;认真研究,善于研究,研究出点东西;踏实做事,善于做事,做出点高质量的事。
第四,读书学习提升人。现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几年来,进修学校陆续开展了教职工“我读书、我思考、我成长”征文和演讲活动,“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读书沙龙活动,“学哲学、用哲学”主题读书交流活动。配合每个读书主题,学校为每位教师统一配备精读书目一至两本。如《于丹讲论语》《细节决定成败》《学哲学、用哲学》《演讲的艺术》等。学校还固定每周一为读书学习自修日。今年,学校又与“91阅读网”——中国教育类期刊、报纸与图书电子阅读专业网合作。建设了数字阅读馆。每位教师可通过网络终端在线阅读教育类期刊、图书、报纸、资讯等2000余种、数万册。满足教师前瞻性、大容量、个性化阅读需求,尽享诗意阅读和专业学习的快乐。
第五,发展评价激励人。为进一步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唤起教师主动发展意识,进修学校精心编制了《教职工发展手册》(以下简称《发展手册》)下发给每位教职工。《发展手册》中除常规工作量化表格外,还设计了“本人现状分析与发展目标”、“精彩书摘”、“考察报告”、“发展足迹”等栏目。要求每位教职工认真、及时填写,学校定期组织展示交流活动。学校鼓励大家“走好人生每一步,填好《发展手册》每一页”。《发展手册》虽然简单,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随时警示、鞭策教职工不断前行。
第六,技能竞赛历练人。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岗位技能水平,更好地为基层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开展了教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与展示交流系列活动,目前为止已完成六期。主题分别是:教研人讲教研,培训人说培训,服务人话服务f重在谈对岗位工作的认识);我是这样工作的(讲自己工作中的鲜活案例):即兴命题讲话(把所想所做得体地表达出来,重在培养说话能力);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培养研修人员承担一门专业课的讲授这一基本素质):调研报告撰写(倡导调查研究,重在培养写的能力);“十二五”教职工自我规划(重在培养自我设计意识,促进教职工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对每个活动都本着“全员参加,注重过程,交流展示,促进提高,历练队伍”的原则,分为活动设计、交流展示、反思提升三个阶段,历时一个学年。每次活动还打破部门界限,根据学科分组,旨在促进部门间的交流与融合。
第七,考察交流拓展人。为整合学校和社会的文化资源,提升培训者的人文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每年暑期,进修学校本着个人自愿的原则,采取个人负担费用、学校适当补贴的形式组织教职工分赴、陕西、山东、云南等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亲近自然,感悟文化。陶冶情操。每年组织班子和骨干教师走进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等著名高校进行专题培训与交流。每次活动的突出特点是把学习培训与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相结合,主题突出,专业性强,受益面广。所有参加培训的人都完成了考察报告。并在校内进行了交流。除集体组织外,创造条件支持教职工参加教科院、教育学院、教育学会等学术机构及高等院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赛课、交流研讨、学术年会等。
第八,身心健康涵养人。“十一五”期间学校持续开展“身心健康工程”,在校内普及集体舞、健身操,倡导职工积极锻炼身体。学校要求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并投入必要经费用于租用运动场地补助。学校为了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锻炼,还专门购买了运动衣、运动鞋,并且每年定期为教职工体检。
进修学校十分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学校每个月组织身心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完善自我。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自不同职能,多渠道、多方式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充分发挥电子屏、文化长廊、楼道字画、橱窗、网站、校内各种集会等舆论媒体的作用,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家学会系统思考、多角度思考,涵养自己阳光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上这些举措,是进修学校几年来围绕教职工素质提高,围绕人的发展所作的一些培训者培训。实践证明,这些培训对促进教师的发展成效显著。而进修学校教师的发展又为全区教育系统重点业务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知识中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在教学上,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三维目标”为导向逐步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认识到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未来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历史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1.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历史课堂除了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各种历史素材,如,学生家的老照片、观看过的历史影像资料等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来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2.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1)情景复现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需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生认识是从具体生动的表象开始,进而发展到理性的认识;学生的历史认识不应该只是概念上的理解,而应该是通过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抽象认识。
(2)社会考察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结合校外历史调查活动进行历史教学。其理论是学习要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从社会实际中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
(三)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使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知识。发掘生活中的历史知识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历史课堂教学以实际生活为真正指南和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一环。
2.适当运用乡土教材
乡土史资源具有感性、生动和直观的特点,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亲切感,产生去了解探究的强烈欲望,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导向、诊断、促进和激励的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改革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1.评价内容综合化,凸显学生生活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评价对象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关注,从三维目标出发,对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重在感受、体验、理解与运用;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则注重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评价方法多样化、生活化
(1)档案袋评价法
历史科档案袋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放进一些足以能够反映其学习进步与成绩、基于情景活动的实物材料,如,历史小论文、历史考察报告、历史随笔、历史小制作等。
(2)表现性评价法
表现性评价重视过程,重视质性,历史活动课上很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法。如,在以“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为辩论主题的历史活动课上,学生慷慨陈词,针锋相对,课堂气氛活跃。这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分析归纳整理能力、心理素质、思维的敏捷度、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评价的很好佐证材料。
三、历史生活化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了解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处理好间接、直接经验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想状况等一般状况外,还要具体了解每个班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情况,如,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的方法、对历史教师的希望等,甚至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困惑、疑虑等也要有所了解,以便在筹划课堂教学工作时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历史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运用语言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富有智慧、有时代特色,通俗易懂,就一定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启发学生。
(三)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关键词:教师专业能力 培训 竞赛 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35-01
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教育水平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条件。教师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从事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探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从而使教师综合专业素质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
1 提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教师角色和教师的专业性质分析,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出现部分领域从业人员的堆积,而另外一些专业领域人才短缺现象。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减少或停止趋于饱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更要加快急需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的专业发展建设密切相关,教师专业发展应满足学校长足发展的需要。学校专业建设应符合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要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进而达到社会对教师技术方面的专业要求。
2 高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从思想信念上抓起,更要在行为上与时俱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多种途径。鼓励教师接受国内外的培训教育,把教师送到国外接受新专业知识和新教育方法的培训,或把国外教育专家或高级技师请到学校,面对全体教师开展培训讲座,或把专业骨干教师送到国外接受专项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历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高校要为教师学历提升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接受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高校要实现教师培训制度化,使教师具有与校外企业共同联合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能够安装与调试实训基地主要设备,能够组织参与生产、经营创业和开发科技推广新项目的专业水平。
(2)确定培训教师的考核要求,根据学校培训方式方法和教师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到高一级学校进修的教师要具有毕业证或短期结业证。到企业实习的教师应有企业学习考核结果的证明信和实习心得。去企业实习的教师要制定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计划和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能力,事先应设置一套考察学生成绩的考试题目,教师在企业实习结束后做出标准的考试答案。对出国或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的人员,其考核的内容至少要有几项,包含具体数字要求的考察报告,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改革建议等材料,教师应该做好调查总结报告与工作指导建议书。
2.2 举办教师大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开展各种有奖竞赛活动。通过组织教师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师德演讲赛、课件制作评比大赛,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业务比赛,吸取别人的优点,在教学业务能力对比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够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大赛,评出各种教法改革中的创新能手,推广教法改革优秀方案。可以从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等教改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成绩的教师中推出教学方案设计奖,教学效果优秀奖,有利于提升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就,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毕业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项目任务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把教法改革的能力与学校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说课大赛能够展现出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工作积极性是维持教学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师德竞赛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师德演讲比赛中,能够展现出一批爱生爱教的好教师,从中学到教师育人的方法和能力。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在各项活动评比中,以优秀的教师为榜样,增强教师做好教师工作信念与决心。
在课件比赛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师动手制作课件的能力,提升教师制作教学数据库的水平。通过研制开发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把比较难的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支点,能够在课件上展示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成果。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以形象展示法跟踪专业理论前沿,及时介绍最新专业发展成果。开展课件讲座和课件比赛,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3 加强绩效考核 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生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必须既融合发展,又保持特色。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新兴媒体可以用,传统媒体同样可以用,关键看怎么用。首先,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必须承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生的时代已经到来,要看到新兴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体要放下架子,适应与新兴媒体共生的新常态,并且要善于学习借鉴新兴媒体的优点。其次,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传承和血脉,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保持自身的特色,不致于在与新兴媒体共生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更不能放弃自身的原则。比如,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的党性、人民性等方面,决不能有半点含糊。传统媒体不管如何与新兴媒体共生,如何融合发展,作为党的舆论主阵地的意识始终不能变,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始终不能变。第三,保持特色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抱残守缺。保持特色主要是保持传统媒体自身的原则,发挥自身的长处,既找到新形势下新的表现形式,又能够独树一帜,在与新兴媒体融合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地方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主阵地作用,舍得投入,不能把传统新闻单位作为一般的经营单位。
广播、电视、报纸在新兴媒体兴起之前,既是党和政府强大的舆论主阵地,同时又是优质的经营资源。广播电视台和报社凭借其在舆论上的垄断地位,在广告经营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至少在生存上不会有问题。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随着全媒体和人人都可为记者的时代到来,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受到严峻挑战和削弱,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已经不看电视和报纸,也不听广播,只看网络终端的电脑,甚或更多的是手机。换句话说,传统媒体原先所影响和垄断的舆论阵地,正在逐渐被蚕食和丢失,传统媒体原先在广告经营方面也风光不再,市场占有的份额也越来越被新媒体所挤压。有地方的传统媒体已经出现生存危机。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圈内人士已有切肤之痛,而圈外人士则大多并不知晓或知之不多,包括有的领导觉得广告照常在做,新闻单位日子应该好过,不仅认为没必要对新闻单位增加投入,甚至依然认为,传统媒体占有优质资源,应该对这些新闻单位的经营收入,像一般经营单位一样进行预算外调控,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不是这些领导和同志不爱护新闻单位,主要是他们对全媒体时代还不太了解,对传统媒体所处的困境不太了解。传统媒体是我党的舆论主阵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党的传统舆论主阵地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巩固、加强。为此,地方党委、政府要从巩固党的舆论主阵地的高度,更多地关心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投入,让传统媒体有能力与新兴媒体竞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既有融合关系,也有竞争关系。竞争除了形式、方法、技巧等以外,经济实力同样重要。比如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平台,招聘新型人才等需要花钱,甚至是花大钱。现代媒体竞争也是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竞争。缺少这些基础条件的竞争,其结果往往是力不从心,纸上谈兵。阵地一旦丢失,再夺回来成本更高。传统新闻单位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应该为生存问题所困扰,而应该为巩固、拓展阵地而奋战。传统新闻单位的生存问题,应该有政策作保证。
三、传统媒体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创新,发奋图强,不辱使命。
传统媒体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在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是革命性和颠覆性的,要充分认识自身所受到的冲击、压力、挑战与日俱增,因循守旧没有出路,无所作为就要被淘汰。只有改革创新,发奋图强,才能突出重围,浴火重生。一是要做好当前的事。广播电视当前要把栏目、节目办得更加贴近群众。创新节目形态,创新表现方式,大胆地与新兴媒体争夺观众听众,争夺经营市场。同时,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主阵地,广播电视媒体要主动发声,大胆发声,善于发声,权威发声。二是要应对未来的事。大胆改革,敢闯敢试,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大胆采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有选择地借鉴新兴媒体的表现形式,结合自身特色,发挥自身特长,独树一帜,走出新路。三是要做好争取政策的事。不断研究新兴媒体和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动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当前的处境,争取政策支持。可通过调研、考察报告,也可通过系统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引起上级领导重视,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利于更好地发挥主阵地的作用。
1、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完成投资2627万元,实施了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校舍改造3类校建工程,其中9个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13个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及其他续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对农村薄弱学校实行经费倾斜的基础上,组织城区13所学校对29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开展捆绑式帮扶,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1.3万元,组织送教下乡64场次,有力地推进了薄弱学校整改工作。同时,在全县所有学校大力开展美丽校园建设工程,累计投资40多万元,栽植苗木10万余株,购置盆景9万多盆,绿化空地1.2万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
2、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一是优化师资配备。在核编申报的基础上,通过省考、中西部人才振兴计划等途径招聘了66名短缺学科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二是狠抓师资培训。先后选派87名校长园长参加了省级高级研修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更新了校长的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水平;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国家级550名、省级30名、市级580名,县级4038名,学历提高培训120名,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水平。三是加强名师培养。先后评选县级学科带头人38名、骨干教师56名,选拔推荐市级知名教师10名、骨干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12名,省级教学能手18名。
3、课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召开了全县课改工作会,印发了6份配套文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35X”高效课堂教学,选定31个校区进行试点,确保了课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加强了对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先后组织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听评课978节,举办专题讲座46场次,组织县级高效课堂观摩课5节、市级专家优质示范课6节,编发《教育简讯》18期、《县教研》4期,从技术层面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三是加强了考察学习和专题培训,先后派出中小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赴安徽六安市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重庆渝北职中和省内宜川、眉县、三原等地名校考察学习,累计达476人次。组织参加省、市高效课堂骨干教师培训653人次,有力提高了校长、教师实施课改的能力。四是开展了高效课堂系列评赛活动,评选表彰了12所“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学校”及100名“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五是加大了教研工作力度,先后指导学校申报了6个省级、7个市级及156个县级课题,目前1个省级、78个县级课题已结题,全县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级奖励56人次、市级奖励78人次。
4、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先后邀请北京、西安等省内外专家、名师61名,举行高考专题讲座86场次,组织高三年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赴渭南高级中学、渭南瑞泉中学等知名学校学习考察112人次,撰写考察报告44篇,召开学习考察报告会6场次,有力地促升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高考一本上线333人,比去年增长18人,上线率13.61%,增长1.93个百分点;二本上线1129人,比去年增长38人,上线率35.58%,增长1.2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5、职特幼教协调发展。一是完成职教招生1889名,占总任务的105%,建成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国家级4个,省级4个。二是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089名、劳动力转移培训7032名,超额完成了各项成人培训任务。三是扎实开展家长培训工作,邀请北大周建斌教授、道北铁中呼秀珍老师做报告4场次,培训家长2900人次,进一步转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了家校联育工作。四是大力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特殊教育学校。五是狠抓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累计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纠改及校车安全集中整治8次,进一步促升了全县幼儿园管理水平,公刘幼儿园创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新民中心幼儿园、义门中心幼儿园创建成市级示范幼儿园,小天鹅幼儿园等5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县级星级幼儿园。
6、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一是扎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狠抓青少年宫管理与使用,全县18个学校青少年宫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坚持向学生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逐层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打造过硬素质争做阳光少年”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书法、绘画、制作、声乐、舞蹈、体操、乒乓球比赛活动,评选表彰了10个青少年宫工作先进集体、20名先进个人及174名优秀特长生,范公中学等30所学校被命名为县级特色学校。二是狠抓学生德育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及征文活动、“县好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及烈士陵园祭扫、敬老院献爱心、法庭进校园等德育教育及实践活动,同时坚持定期举办德育、法制、感恩、励志、心理等专题讲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三是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全年累计举办学生法制教育专题讲座218场次,扎实开展了以案说法报告会、模拟法庭、庭审进校园、法制教育征文及法制手抄报比赛等普法教育活动,收到明显成效。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杨宗科教授、强力教授为全县400多名学校管理人员做“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法制报告讲座2场次,组织力量进行普法宣传2场次,散发普法资料1万多份。四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年创建成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县级文明校园5所。
7、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一是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投资552万元,为全县11所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完成了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资源库建设工作。争取省上项目资金54万元,在全县36个村级小学实施了数字资源全覆盖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丰硕。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应用评赛活动,评选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集体”12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90名,全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教育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县教育志》编撰及出版工作,并于7月26日举行了发放仪式,我局先后被评为省及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8、安稳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狠抓安全教育。深入开展了“安全教育月”、“安全宣传日”等系列活动,相继开展专题讲座87场次、应急疏散演练55场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二是狠抓安全培训。累计开展“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培训”221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管理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狠抓隐患排查整改。全年开展集中检查12次,督促学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0多处,创建成1所省级、2所市级、5所县级平安校园及1所市级应急管理示范点,表彰命名了10辆安全运营示范校车。四是狠抓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成立了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中队,为全县幼儿园校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与县交警队、城乡市容管理处联合开展了城区学校幼儿园上下学时段交通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五是狠抓稳定工作。全年共接待、办理各级各类案件17件次,办结率100%,切实维护了教育系统大局稳定。
9、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为全县高职中学生及学前幼儿免除学费2821.9万元,免除义务段学生地方教材费780万元,受益学生5万多名。二是全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124.53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8000多名。三是积极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县财政列支1739万元,在全县117所农村义务段学校实施了营养餐工程,受益学生19218名,营养餐学校覆盖率、学生覆盖率均达到100%。
1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招商引资工作,经过多方联系,促使东发实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6亿元在铁路大佛寺车站旁建设煤炭铁路运输专线一条,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提升我县煤炭运输能力。目前,该项工程的各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11、纪律作风全面改进。一是出台了《教育局机关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规定》和《学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规定》,进一步严明了工作纪律,提高了机关办事效能。二是全面开展了“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月”及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创建活动。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张钦玉和宜川中学蒋永升校长为全县教育系统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2场次,举办外出考察人员交流报告会4场次,为400多名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举办了局机关干部“谈学习、提素质、促工作”学习论坛活动,进一步更新了理念,提高了工作水平。三是扎实开展了“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征集到的5类43条意见建议建立了台账,进行了逐条整改,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系统干部作风转变,评选出先进党支部10个、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优秀党员57名。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赴西欧考察情况
广东电大以学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同志为团长的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共15人(详见附件)于2004年3月19日至4月4日考察了西欧八国。考察团于2004年19至23日重点访问了英国开放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现就这三所大学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感受
英国是国际上举办开放大学最早,开展远程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典范,以其完善而独特的组织管理体制,媒体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等,始终领先于国际远程开放大学,成为各国发展远程教育的榜样。
伦敦大学早于1858年就成立了校外课程部(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堪称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先驱,其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在伦敦,我们还考察了牛津大学城。参观了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建于1263年已有700多年历史的Balliol College,参观了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历史博物馆。领略了牛津大学城优美的风光,感受了牛津大学悠远深厚的学术传统。
二、考察状况
先说英国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总部位于伦敦市西北郊区的Milton Keyenes –MK7 6AA,大致在以伦敦城、剑桥和牛津两镇为三角形地区的中央部分。2004年3月22日一早我们于预定的时间到达英国开放大学,在Michael Young Building 一楼,联系人Babette Oliver小姐将我们一行热情迎到三楼会议室,Dominic Newbould (Visitor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Manager)先生、Vicky Amos (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以及Knowledge Media Institute 的 Research Fellow 李博士等就英国开放大学的总体情况、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精彩的报告。
英国开放大学依据批准的皇家法令于1969年6月正式成立,是一所有权授予学位的独立的自治的大学。1971年开办正式招生,注册第一批大约24000名学生,2004年在册学生达20万人。自开办以来至今共培养出2百多万名学生,其中研究生30多万人。目前,开放大学是全英最大的大学,拥有欧洲最大的商学院,共有6个系部,2个学院,2个研究所,13个地区中心,总部4000多教职员工,在全英共8000多兼职辅导教师(多为博士生和退休教授)。开放大学以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研实力仍然跻身全英高校前十名。2004年3月22日这一天,英国的一个教学评估组正好在开放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工作,据介绍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已跃居全英前五名。
Dominic Newbould先生具有教学、研究、商业、出版的丰富经历和背景,他特别强调了开放大学在教学上的开放和创新;强调完善的支持服务和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别强调“面对面辅导”的重要性,虽然他们的学生大致每周至少用10—14小时学习课程,而“面对面辅导”只占10%,90%为自学;关心“出校”而不是关心“入校”(Exit Levels More Important Than Entry Levels),与传统的高校对比,强调开放大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上不一样,但在研究上是一样的,必须保持高水平的科研水平,如英国开放大学在生命科学探测方面享有国际声誉。为了建立声誉和得到承认,开放大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Dominic Newbould先生还专题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创立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程组(Course Production Team)模式。课程组模式确保了每门课程资源的高品质出品,成为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高质量的媒体教材是英国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不仅在英国本土深受好评,而且得到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一致推崇,这与开放大学实行的课程组组织创作模式是分不开的。为确保高质量的媒体教材,英国开放大学可谓不惜重金,一门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性教材大约需投入一千万英镑。完整的课程媒体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CD—ROM、DVD、网上教材,以及直观实物、实验箱等。课程组成员包括:课程组主席,课程编写人员,出版编辑人员,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人员,外聘评估专家,软件设计人员,课程管理者,辅导教师,电视多媒体生产商,图书馆文献支持人员。他们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其良好的运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较好的民主气氛;二是每个成员有最大的自由和责任心;三是成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四是有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课程组主席。另外,课程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等等。
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国际推广部的主要工作包括下面五个方面:1、帮助世界其它教育机构建立OU的远距离教育中心; 2、颁发OU的证书(学OU的课程,通过OU的考试);3、更可能的合作是购买使用OU的课程(未必要用英语,当购买版权后可翻译使用);4、课程评估与认证服务;5、项目策划与指导实施(派出人员指导课程设计)。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介绍了OU与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成功合作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有关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引起的问题。OU现在有了专门的人员负责阿拉伯大学的合作项目。2003年OU与北京的一家公司签署协议,作为OU在中国的项目。OU很想与中国合作。
我们还就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师生比、OU与其它大学学分互认、考试如何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再说伦敦大学校外课程。2004年3月23日访问伦敦大学。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对我们的到访非常重视,为交流与合作作了精心的准备。首先Gavin Jones (Communications Manager)带我们简单参观了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图书馆、信息中心等,然后由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总监John McConnell ,学术部主任Rosemary Cardell ,教务主任James Matheson 带领的共有15人组成的接待团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带领的15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就两校在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伦敦大学建立于1836年,位于伦敦市中心,为英国最悠久及最庞大的大学之一,共由18间学院和11间研究所联合组成。若干为专科学院(如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伦敦卫生及热带药物学院),其它为多学科学院(如Royal Holloway 皇家贺鲁韦,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帝国学院)。
伦敦大学于1858年成立校外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根据英国[大学章程第66(2)条]“获得学位或其它奖章的攻读生,不论学习的方式、地点,或考试程式,均达到同一的学历。”虽然校外学生的学习经验不一样,伦大并不对授予他们的学位的质量作出区别。所有的毕业生,不论他们在学校内的学院或研究所,或者通过校外课程就读,均可取得伦大相同的学位。伦大的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校外课程部管理大部分伦敦大学提供的远程课程。其职能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管理功能,大部分位于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二是学术工作,位于各学院及研究所。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日常有紧密的联系。校外课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市场推广及宣传、学生的招收及注册、课程课件的准备及分发、统筹考试、颁布结果、学位审核及发展。学术水平及各学位、各文凭的完善监管则为教师的责任。他们计划学科的结构及内容,拓展课程及编写课件,确定考试命题及阅卷评分,提供个别辅导支持于若干学位课程。同一的教师和学者教学及评核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学生,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优秀水平。此相等公平原理为国家大学章程所规定,为伦敦大学所遵守。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的背景及经验范围广阔,部分学生中学毕业直接进校,部分为成人学生,或因个人兴趣,或意愿行业进修而就读。年龄、背景、种族皆不成障碍,任何学生只需适合伦敦大学入学的标准,均可注册就读,在规定的有效学习年限3—8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现时,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超过32000名,分布在197个国家,最高龄的学生92岁,最年青的17岁,40%为异国居住的不同国籍的人士。远程学习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学生能超越他们居住或工作地点的限制,能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最近,有一位学生给伦大写信,可以说是总括了一般学生的心声:“通过校外课程学习,就正如接到了我生命旅程的金钥匙。”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提供“本科攻读(Undergraduate Sdudy)的学士学位课程”,“研究生学科(Postgraduate Progrmmes)的硕士学位课程”,“个人及行业发展(Individu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单科短期进修课程”。很多研究生都来参加一些短期课程班进修,非常受欢迎。除传统远程教育手段外,现在伦大致力于支持在线学习,1997年建立了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学生通过这环境可以享用伦敦大学图书馆,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可以享用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问并按学校规定能在两天内收到老师或管理员的答复。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一般应就近选择伦敦大学的校外教学机构学习,这些教学机构向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并按《伦敦大学教学机构简章》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开展工作。
伦敦大学已通过英国驻中国使领馆尝试在中国的合作项目,如通过香港公开大学介绍教育项目到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很希望中国官方学校的学生通过合作、通过学习伦敦大学校外课程能获得伦敦大学的毕业文凭。John McConnell 说他明天(3月24日)将去北京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交流并探讨可能的合作项目。考察团为此也提出了希望伦敦大学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伦敦大学学习中心的愿望,并就双方建立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进行了探讨。
三、收获启迪
此次短暂的考察,我们对英国开放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创新、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完善的课程媒体制作系统、以及具有国际声誉的科研水准等方面感受非常深刻,很受启发。英国开放大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开放办学的理念:Open as to people (学习对象的开放,向所有愿意学习并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开放);Open as to places (学习地点的开放,不论学习者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Open as to methods (方法、技术的开放,一切有用和有效的方法技术都予采纳);Open as to ideas (思想观念的开放,吸纳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已所用)。伦敦大学校外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高质量标准、以及严格规范的管理和及时完善的支持服务。所有这些,对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更好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把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广东开放大学都会有很多有益的启发并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执笔: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赴西欧考察团
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广东电大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成员名单
1.梁 英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
2.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3.梁士荣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4.丁 胜 深圳电大沙头角分校副校长
5.梁 宏 深圳电大南山分校副校长
6.杜志巨 湛江电大副校长
7.欧鑑昌 清远电大副校长
8.蔡宗伟 韶关电大校长
9.钟运其 河源电大校长
10.曹仿基 广东电大电力分校副校长
11.张 敏 南海电大副校长
12.谢家超 佛山电大副校长
13.赖粤东 梅州电大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