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13:05:18
导语:在小学数学与生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2、作为函数的含参积分的分析性质研究
3、周期函数初等复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5、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6、“高等代数”中的思想方法
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8、任N个自然数的N级排列的逆序数
9、“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质的推广
10、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对角化”方法
11、数域概念的等价说法及其应用
12、中职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13、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14、论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与基本方法
15、论电脑、人脑与数学
16、论数学中的收敛与发散
17、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18、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19、论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教学
20、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1、数学教与学的心理探究
22、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
23、论数学家与数学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复数在中学数学中应用
26、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28、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29、复变函数的洛必达法则
30、复函数与实函数的级数理论综述
31、微积分学与哲学
32、实数完备性理论综述
33、微积分学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3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推广
35、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36、教师对学生互动性学习的影响
37、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8、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的应用
39、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40、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41、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42、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4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44、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6、运用化归思想,探索解题途径
47、谈谈构造法解题
4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9、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等价与非等价转化
50、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
5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5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5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54、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55、“联想”在数学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习题变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7、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研究
58、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59、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61、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62、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63、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64、数学开放题拟以及教学
65、数学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66、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分析
67、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的尝试教学研究
68、数学课堂教学安全采集与研究
69、中职数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话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与初等数学
71、由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向量代数在中学中的应用
72、浅谈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73、初等函数的极值
74、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75、数学竟赛中的不等式问题
76、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种解的定义,关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9、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8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智力开发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51、浅谈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5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54、新课改下小学复式教学有感
55、让“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
56、小学几何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4、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
5、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开发实施研究
6、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
9、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11、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
13、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
1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15、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研究
16、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17、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
18、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
20、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25、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
26、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27、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2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2、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
3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5、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利用研究
36、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37、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8、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
41、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2、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43、老师,这个答案为什么错了?--由一堂没有准备的探究课引发的思考
4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构建
45、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之探究
46、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47、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48、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0、从一道中考题的剖析谈梯形中面积的求解方法
5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52、从《确定位置》的教学谈体验教学
53、谈主体性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54、对数学例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55、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56、举反例的两点技巧
57、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58、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59、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我市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要坚持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我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校本研训机制,理论积淀,厚实底蕴。
1.各校要建立校本研训机制,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同时建议各校可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人民教育》编辑部编)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各校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如“集体备课、沙龙研讨、专家讲座、校内骨干教师的讲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博客、浏览教学网站、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真正用于督促和反馈教师学习的效果,使教师个体化的学习经验确实成为进行课改实践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师在理论指引下去关注和研究课堂中学生的发展、课堂中教学的生成、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等问题,这是当前小学数学应该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
2.各校要认真组织学科教研组回顾第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情况,集思广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依托理论学习,首先从理念层面进一步更新认识。可以根据面上的问题,充分考虑教师们的需求,整体规划学期理论学习活动,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系统性。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市“小数会”年论文评优活动,主题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含“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截稿时间10月10日)。
(二)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石
1.各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确保基本学习要求的有效落实,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2.各校要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常州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常规)”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同时可以组织教师讨论制定切合本校数学教学实际的常规,以让“常规”真正做到校本化。
3.抓常规,要以加强教研组建设为中心,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教师间同伴互助,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在贯彻落实“减负”精神要求下,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追求质朴而真实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开展好“课题+教研”的研讨形式,即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提倡教研与科研有机整合,做好专题研究。在施教过程中提倡教师从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考虑,组织积累性常规活动,如:每节课前五分钟,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诸如“口算、对口诀”等专题训练,要求活动节奏恰当、点面结合灵活、活动方式有趣。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确保常规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日常调研工作。
(三)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那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生活数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践价值。当然,数学又不仅仅是“生活”,数学课必须具有浓厚的“数学味——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故,针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做好如下工作:
1.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研究小组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针对当前教师们普遍反映对现行“国标本苏教版”教材内容和体系不够熟悉的状况,建议各校在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时,可以新教材为依托,深入地对教材进行钻研,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他们是如何看待数学教材内容的,哪些是难点,哪些表述不容易理解?要研究“针对具体情况,我们的教学策略是什么?”以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
2.为更好地彰显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方向、凸显研究的重点,转变研训方式,同时也为一线教师提供研究与发展的平台。本学期对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部分内容将继续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要对教材中“整数计算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工作,在总结计算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围绕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具体要求、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等问题展开。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年级单元具 体 内 容页码连续
课时研究
时间
二9《时、分、秒》》P88-93311月
三7《乘法》P70-75310月
四1《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二)》P8-1029月
五6《解决问题的策略》P63-6739月
说明:另《数学探究我快乐》中的六年级《近似值和估算》(P33-36)与四年级《有趣的数阵》(P51-54)的各1课时材料作为本学期特别的研究内容。11月
对以上专题研究的内容,望其他校的教研组老师们也能积极主动地在本校开展相关的专题研究,并进行教学反思活动,以追求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的有效提升。
3.继续维护和充实“金坛市小学数学交流中心”网站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整理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和做法,让资源进行共享。
(四)认真抓好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教育科研,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数学课堂是师生彰显生命活力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育科研应是先导。首先,全体数学教师都应“聚焦课堂、研究教学”,努力实现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并力求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再次,各校数学教师要形成“教、学、研”的共同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积极营造具有浓浓教研文化的氛围,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力之举。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各校已备案或立项的各级各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不搞课题研究的花架子,要走“研训一体化”之路,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年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⑴在新的平台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⑵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由市研训中心小学数学组领衔研究的省教研第七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本学期将从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有效策略、材料的选择与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评价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度研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组长要继续从各自研究的重点进行开创性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多践行,深思考,要为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在本学期组织人员继续编写《数学探究 我快乐》上册书稿,以拓宽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提高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各校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要积极开展“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特别是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实验小学的学校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提高教师教学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探索实现师生主体性张扬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同时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素质。
1.各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常州市级、金坛市级数学学科带头人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青年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在市“研训一体化”工作要求指导下,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将充分发挥兼职研训员在学科领域方面的引领作用,将组织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协进会”与“学科中心组”开展“同课异构”、“主题沙龙”、“读书沙龙”等小型研讨活动,注意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点带面,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与教学业务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空间 时间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小学数学概念的发生与本质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原理与数学本质的来源,才能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进而提高数学成绩。那么真正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做到的。以下从“还给学生时间”和“还给学生空间”两个方面来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充分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应该从以下两三个方面来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一、合理设计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找到创新的灵感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思考和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很多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三种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和分数互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既是新课的生长点,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三种数”互化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讲述这部分的时候要精心设计问题,并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只有提出有一定深度,而又不超过学生现有知识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供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自古以来的创新发明,大都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地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节内容时,引入新课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和分析,立即汇报出了三种不同方法,即都化成小数、分数或百分数进行比较,这样就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一些概念的外延没有涉及的学生可以补充,要鼓励学生主动问自己不懂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怪异或者荒诞的想法,教师不能否定或者批评,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寻找到产生这一问题和想法的根源,对于偏激的想法要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了新奇,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广阔,提升了数学素养,养成了优良的数学习惯,提高数学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有益而无害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过上述论述,除了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还不够,教师应当还给学生必要的空间,让学生从生产实践与生活实际中感受创新,因此下文主要从还给学生创新的空间来探讨。
还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一、给学生以空间,放手让学生做,给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数学知识从生活与生产中来,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所以鉴于数学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一定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的理解后,动手操作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在感受到自己成就的喜悦的同时,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运用的奇妙,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将创新的思想运用于生活中,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也许学生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为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然后自制钟面。在教学时,有关知识就迎刃而解了。放手让学生做,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给学生以空间,放手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
三、还给学生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把思维 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要把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有关因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学习。教学中留下空间对教师来说是放权,对学生来说是创造。空间留得好,可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当下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充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将时间和空间给予小学生,让学生回归到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来,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希望看到的教育模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必将摘下沉重的镣铐,在这课程改革的春风里轻舞飞扬!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但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还应该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论述了在小学数学体验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称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启发,让他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所有的生活中,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能够激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亲身经历,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用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打开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答案的时候,老师不妨对他们进行赞扬,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利于学生进步。而且一个风趣的比方或反诘,引起一阵笑声之后,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给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营造生动活泼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出实践的意义,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认真归纳,总结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免出现不同的错误,这些错误在体验学习中也是很宝贵的,通过这些不同错误,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解释形成答案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学生“争辩”,然后,教师对这些错误进行逐个分析、归纳,认真总结“错误”究竟有哪些,各类“错误”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教师既摸清了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的根源所在,学生也从老师的点拨中得到启发,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经历“错误”体验,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更能体验到“错误”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悦。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并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获得“错误”的体验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的结果,往往比老师灌输给他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当学生意识到这些错误之后,教师千万别忘了最后给他们补充一下,让他们根据这些错误寻找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最后老师结合他们的答案,把正确的结果讲解给学生,告诉他们错在哪里,是因为什么才导致错误的,并让他们认真的记住要点。这样,会在他们的心里边形成一种很深刻的印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将不会犯错。
四、结合实际,精心准备
要做到以上的几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样不但能够将体验学习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体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兴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实用性;实践;论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老指的“杰出人才”是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的人才。中国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这点,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教材也一改再改,不断完善。但调查中发现,现在的教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看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井然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思维,是被动地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制约了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教师因素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教材改革力度不够大。绝大部分的教师还只能是“教教材”,不能做到“用教材”。如果我们能在教材上做出改革,引导教师、迫使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最具有创造力的思维,那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认为现行数学教材应增加这些内容。
一、增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用数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用,然后更知不足。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对具象的东西感兴趣。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不断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时的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了。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代课老师让孩子算搬砖头能赚多少钱,孩子算得多认真呀!菜市场里不识字的农民算账特别快,而让我们的学生去买菜,他们还不知如何去算账。这是严重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隔离,所学知识不会用,又怎能谈去创新呢?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以此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学完乘除法后,课堂上模拟菜市场情景,让学生当一回老板和顾客,让课堂变成生活。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直接出示这样的图:
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出来,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去探索圆的特征。学生在掌握了特征后,让学生当一次设计师,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这样,内容的增加就会引导教师将课堂逐渐开放,学生在用中知道不足,就会去探究,在用中就会有发现、有创造、有突破。
二、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培养创新思维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更重要。”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在参与生活中体验生活,增长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判断力和推理能力,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增大了。总之,实践活动能把课堂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使其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长知识。
而我们的教师在处理一些实践性的内容时,为了教学方便,省略了学生实践这一环节。这表现在:一方面,这些实践内容占的课时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评价学生时方式单一,使教师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内容。可以用单独一个单元来安排综合实践内容,这样教师不得不安排学生去实践。学完土地面积之后让学生测量学校每幢教学楼、操场、绿地等面积,还可以测量居民小区的面积。通过实践得出测量大面积时比较烦琐,就会探究先进的测量方法。再让学生去调查珠穆朗玛峰是怎样测量的,海洋深度怎样测量,星球之间的距离如何测量。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自然就会去思考、去创新。又如,在学完“利息和利率”内容后,让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存钱、取钱等活动,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这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逐步去认识基金、股票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在实践中感觉到许多知识的不足,因此就会产生学习需求。那时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是主动地去学习。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会萌发各种新奇的想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三、增加数学小论文写作,在反思中培养创新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某一个数学问题会有自己的见解、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许多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有过精彩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将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就成了数学小论文。教材中可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作适当安排。如低年级可以直接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中年级可指导学生写数学童话,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学生会兴趣盎然;高年级可指导学生写些有深度的文章,融进自己的独特思考。学生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反思自己的思维,长此以往就会有新思维出现,这就是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需要从小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讲两个或多个要素统一的构成一个整体的综合模式,并且使得模式内的各个要素互相渗透、作用、联系,将模式内部的因素构成具有协调性、同一性的各个因素,使得模式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与价值。“课程整合”的教育体系是我国在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其对传统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了继承与学习,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观点。对“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计划主要试讲学生作为主体,并且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使得学校的传统知识教育朝着自主的、鲜明的特色课程方面发展[1]。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在目前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缺陷最大的就是时常出现的1993年的各类统计信息,教材的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今时代的发展存在很大的距离。华罗庚说过,产生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与数学与实际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不单单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意识到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是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的。所以在选择数学教材时应该特别注重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对实效性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学知识是源自与生活,又能够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归纳,将奥运赛事作为课程的引发点,并且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存在,依靠学生对直接形象材料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进行激发。又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亿以内的读法与写法》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等手段获得数据[2]。学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丰富材料,例如两个星球之间距离。中国土地的面积等。这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材料,是十分有教育意义的。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材料。另外,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的同时还能够拓展知识范围,对传统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变。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模式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的个性思维锻炼,进而使得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国所实行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简单的说就是学生集中在学校进行价值授课。授课时间与地点受到了统一的限制。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教学形式也应该在信息化的发展下进行新的变化与改革。所以,教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料查阅以及社会调查,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这一举措不单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3]。例如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十进制计数法》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教学目标位前提,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预处理,并且以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在教师帮助下对教师或自己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个性化与合作性的自主学习,并且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将任务完成。最后,教师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反馈。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至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领域,通过网络的信息丰富,通信及时等特点,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丰富教学形式[4]。
4.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十分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合作探索的机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开发,学习过程有一定的交互性。在内容形式方面也突破了传统的教材限制,开始出现多媒体化。例如在进行《有余的除法》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课堂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计算机能够将习题的正确与否快速的传达给学生,并且给出不同的提示、指导。这一举措不单单能够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帮助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反馈,进而及时采用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与特点,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认识,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探究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可以在校园局域网或者教师的个人主页上进行研究课题公布“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全校各年级学生都会充满兴趣的参加到课题讨论中来,在围绕题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5]。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搜索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相结合,能够使得学生改变学生地位,主动的进行交流沟通,在学习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结论与喜悦。
6.信息技术与小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时需要注意到教师掌握信息静思湖的能力与知识,尤其是小学生由于不具备知识能力而遇到的障碍。2)合适的网络课件以及平台缺乏,使得课程整合难以达到系统化的高度,十分分散与零碎。3)缺乏相关专家与理论的专业指导。
7.结束语
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信息技术将是主导的课程学习方式。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模式中的重点 内容。所以,学校与教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提倡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模式,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成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2]米彦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6期
[3]陆所成;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08期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学习就是在课程实施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准确的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能够不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体验学习的应用。
1、联系生活——体验学习的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2]《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再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常见的用卷笔刀削圆柱形的铅笔的现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铅笔变化,然后提出圆柱和圆锥变化的问题:被削的这段铅笔前后分别是什么形状?前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小了以后的同锥体与原本这段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体积分别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2、亲历实践——体验学习的手段
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例如,二年级要进行《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我组织了一次《数学在我们的游玩中》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出示游乐园的价格表后问学生,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由于方案不同,计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有位学生说想玩转马两次,碰碰车两次,自控飞机两次,一共要3x2+4x2+6x2=26(元)。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我也可以这样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够了,因为我可以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坐碰碰车和自控飞机。紧接着,我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30元的游园券设计出游玩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10种方案,从而打开了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经历“错误”——体验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走进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88-01
一、让生活实践走进课堂 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1.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课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设置悬念法,温故知新法,媒体导入法等多种方法。不管哪种方法,笔者认为,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导入,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这种导入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生活中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听等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紧张、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教学要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为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为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一课时,我根据我校目前正在新建一栋占地面积900平方米(长60米,宽15米)的教学大楼这一学生都熟知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大楼的平面图。我问学生,纸的面积太小,画不了那么大,怎么办?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纷纷出谋划策,并自己在纸上画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情景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3.设计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练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小学数学练习同样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学目标。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也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学生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成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动手尝试、操作、实验。
在数学练习设计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出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例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小竞赛等。也可以模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超市购物、旅游观光等许多生活情景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二、让数学走出课堂,融进学生的生活实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加强数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也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的途径。
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现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活动活动:
1.观察与体验活动。如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后,组织学生到超市或商场去购物,让学生记录一些商品的价格,计算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并与商场的购物小票的总价进行比较。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了解了小数的意义,能够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应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调查活动。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瓶酱油、一袋洗衣粉……;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 组织学生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学习统计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家中用水用电情况,再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表;学习百分数后,调查日常生活中百分数的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并作好记录;还可以开展“数学在我身边”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数学小论文……通过这些调查活动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通过亲身调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八忌”
《教育实践与研究》“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征文启事
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30多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多措并举减轻课业负担
浅谈如何用学校愿景激励教师
关注心灵成长播种微笑阳光
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
引导探究,上好科学课
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
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篇)
抓好阅读教学三部曲
对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几点思考
奏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曲
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平台
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创设课堂情境,让英语教学贴近生活
浅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
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凝心聚力创新管理跨越发展
《论语》里面有“酱油醋”
清末民初义务教育学制变化评述
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家庭教育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学业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及探索
农村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慎”与“善”——以重庆市巫山县中小学课题研究为例
对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教育价值的思考
“QQ乐园”,我的“互动”班级
把“0”幽默一次
寻找支点,生成阅读教学文本的“磁场”——阅读教学中基于儿童立场的行为引导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课后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三“策略”寻觅三“感觉”——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之我见
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听课习惯
精彩的课堂源自精美的细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英语简短语篇教学浅探
让小学英语课堂体现时代特点
浅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十月,有一种思绪在绵延
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就石家庄山区谈贫困山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谈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让平实成为校本研训的灵魂
运用发展性评价改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走出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困境的思考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及指导对策
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理解与运用语言
语文课堂应走向简约朴实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感培养与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中画图的运用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
激活例题,培养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