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7 10:58:40
导语:在形势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当代;语文教师;形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2-01
1.教师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视角对"教师形象"进行界定,这些概念涵盖了以下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形象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其具有历史性和文化差别;第二,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内容;第三,教师形象是对教师个体特质和群体特质的表征,体现为社会公众对教师角色的印象,并且,教师形象通过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内在特质及行为方式的外化与社会公众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期望和规范二者相互作用形成。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形象,这个形象是其气质、品格、学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教师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识的综合体现。
2.教师形象的构成要素
众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分析了教师形象的构成要素。殷尧认为教师形象包括外显层面-体态形象,智能层面-职业形象,个性层面-人格形象三个层面,其中外显层面由端庄的仪表、良好的教态、健康的体魄构成,智能层面由广博的科学知识、较强的教育能力构成,个性层面由高尚的道德、强烈的师表意识、完善的人格构成。张德山指出教师形象包涵着视觉、理念、行为三大识别要素。张烨认为教师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理念特征、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和成果特征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张小光也认为教师形象包括三层,分别是表层形象、中层形象和深层形象,表层形象由仪表、谈吐、举止构成,中层形象由知识(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能力、行为构成,深层形象由心理、观念、情操构成。
3.语文教师形象的具体内涵
3.1 外显形象
3.1.1 语言形象。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 "语一言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是文化传递的桥梁。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语言。"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借助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课堂语言大体分为审美的语言、引导的语言、评价的语言和维序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要做到生动形象、循循善诱、节奏鲜明、饱含激情。
3.1.2 非语言形象
(1)服饰语言。服饰指人们的穿着打扮,是重要的非语言手段之一。服饰包括服装、鞋帽、发型、化妆等等。因为服饰是附着于人体而显示其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服饰是人体语言之一。
(2)目光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身体语言。教师的眼神是共鸣、微笑,是精神面貌的反映。因此,眼神成为最基本却又是最高级的教育力。所谓"眉目传情"、"画龙点睛"正说明了目光的表现力。
(3)面部表情语言。面部占人体表面面积不足八分之一,但却可以作出人体所发出的80%以上的表情,是肢体语言的"稠密区"。
(4)手势和身姿语言。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得体大方的仪表。特别是女教师,端庄优雅的教姿教态,是每个女教师需要具备的。
3.2 内隐形象
3.2.1 教师信念。信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励力量。教师信念:指教师对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它是长期积累的一种教育价值观系统并指导着教师个人的行为。
3.2.2 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所谓高度的敬业精神,就是从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强烈的情感出发,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心一意,勤奋进取,想方设法地做好、完成好。这种敬业精神对服务于现代学校中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变化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
3.3 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能力结构三方面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
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独特的、创新的而又不失科学性的教风教法。高中生迫于高考压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普遍较低,更别谈对文学的热爱。让学生能体会到文本的美、感知到文学的美的所在,成了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对教材文本娴熟的把握,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美之所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让他们产生在课外阅读文学经典的欲望。而科学的、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比如有可行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等,能锻炼学生对文本美的把握能力,让他们不仅爱上文学,同时能够具备独立正确把握文本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独立阅读观点。
作为一个教师,还需要时刻具备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爱学生需要三个词:友好,保护和表扬。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用友好的笑容面对他们,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才更容易打开学生大的心扉,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保护,则是要保护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特阅读体验,不要用自己主观的看法或是教参上条条框框的分析束缚了学生自由阅读文学的心。表扬,就是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学生,更加需要老师表扬的呵护,在教学中,表扬的力量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史晓蓉.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 肖秀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形象及其教学效能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魏福太.论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J】.甘肃科技纵横,2007(02)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最早溯源于职业教育。我国政府多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进行“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们也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了广泛探讨和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准确定义尚难以给出,大概有以下两种理解:其一,所谓“双师型”教师,指专业课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工程师、高级技工等)。其二,教育部高教司从学校教师职称评审与其它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对专业教师素质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双师素质”的概念,其标准共有四条,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近五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有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在专业技术方面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上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
二、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素养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具有更高的素养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呈多维发展取向,其核心素养构成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是教师立身之本。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教师应具备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素养。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要热爱小学教育专业,以高尚的师德表率、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其师德水平和职业价值取向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其特殊身份决定了对其师德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应在坚守大学教育阵地的同时,热衷执教小学讲坛,具备扎根基层实践的敬业精神,热爱小学生,热爱小学教育教学。
(二)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是身为人师的前提和条件,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在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知识是培养未来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要提高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深刻把握大学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反思和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还应精通所教的学科知识,对小学教育专业方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知识要精通,对大学和小学的学科教材要熟悉,对学科特点要认真研究和把握。
(三)贯通大学与小学的实践教学技能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操作技能、书面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等。教师职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职业,教育实践既是职前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行为方式,也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必须强化教育实践,且具备复合型素养,掌握贯通大学师范教育教学与小学教学实践的规律,才能指导和培育未来合格的小学教师。
(四)较强的沟通和合作意识教师素养是复合多维发展的,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沟通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意识到与学生沟通与合作的必要性,同时注重与外界的沟通和合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迈克尔•富兰教授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指出了教师对外合作的深层意义:“为了维持生存,我们需要了解环境,而环境(其他的人和组织)也需要了解我们,向我们学习。我们对这个内外双行的车道了解得越快,我们和更大的社会发展得也就越快。珍惜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不能完全囿于书斋文化,埋头教学和做学问,不能囿于大学学科知识,必须走出大学,深入小学,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合作,重视与小学在职教师、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三、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一)重塑观念:实现自我转型观念是实践行为的先导,教师要成长为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型。从传统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既是师范院校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诉求,教师要有对自身职业角色的主体性“自知”。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也担当着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角色。充分认识到这种角色特性,增强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提升素养,才有利于促进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应加强与小学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应用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要成长为未来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实践尤为重要。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然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扩展自身知识结构,加强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小学教学规律和特点,融会贯通大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知识体系,并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
(二)走向实践: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师范院校应用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必须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旧的教学惯习,重视实践性教学。教师的课堂文化中应充盈着实践性的教学话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实践取向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情境为纽带,以教学问题为引领,通过教育案例研讨和分析的教学方法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直面具体问题的诊断与解决,在分析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认知理解并建构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尤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应走出大学校园,把小学作为教学的重要舞台,实现大学课堂的延伸。教师要成长为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深入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和研究小学教育教学,参与和服务小学教育教学,通过上示范课、公开课,认真把握好备课、上课、观课、议课每一个过程,并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提升。重视小学专业教育师范生在小学的实习实训,提高其实践教育教学能力。
(三)师生互促:构建成长共同体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挥,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必然要求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应成为合作者。师范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小学教师过程中,要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在对话中促进成长,在实践中促进发展,建立和谐互促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孤立”的个人主义境地,推进师生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形成亲密、友爱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成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了解小学课堂教学规范和过程,并积极参与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师生共同研习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在科研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共同解决研究问题,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师生之间在知识应用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构建学习和成长的共同体。
(四)教育桥梁:沟通大学与小学小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场域,大学与小学的牵手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小学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有效途径。大学与小学可以在职前教师培养、职后教师继续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素质提升、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师范院校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与小学的交流合作是重要的。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当是沟通大学与小学的桥梁,在推进大学与小学的深度合作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教师需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通过教学研讨、实习实训、科研协作、职后培训等合作形式,加强协同合作与创新,构筑实践应用的共同体。小学是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同时大学课堂也是小学在职教师进行交流的重要舞台。通过搭建“师资互通”机制,完善教师轮岗制度,聘任小学在职教师为兼职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参与大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等方式,让小学在职教师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师资力量,为大学的教师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四、总结
何谓实践性教学?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扬州大学陈军博士认为实践性教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二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曾对实践性教学作过精辟的论述,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性教学的各种教学的总称,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和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感受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既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强调以实践性为主。可见,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强调师生直接参与的教学。对于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来说,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而言的,它要求将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主动性、突出参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相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比如公共教育学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育学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学生试教、组织学生观看与讨论教育教学影视作品等;二是为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如课前演讲、三字一话训练、教学技能展示等;三是教育调查、教育参观、教育教学设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从公共教育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分析看,它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实践性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的为师技能得到锻炼和培养。第二,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中,学生有较高的热情,主动性较强,积极参与,直接体验与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第三,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而且更多地通过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等实践来开展。
二、加强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分析
1.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这种学习又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主要是以教育学教科书为媒介,通过教科书陈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来进行的。由于教育学理论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滞后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时,常感到困惑与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就会不仅觉得教育学课程是花架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对掌握了的有限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也会很快遗忘。因此,为了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注重教育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可视、可感、可操作的现实环境中体验,由外在于学生的“公共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达到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真正掌握之目的。
2.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它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师范专业学生未来从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习得在今天的培养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习得?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仅凭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教育学理论学习是不可能真正获得与提高的,只有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身临实际教育教学情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才有可能形成。比如,课堂教学技能的习得,就应该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当“教师”,以教师的身份不断尝试、体验。可见,学生将来从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的。
3.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教育的使命感
2011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对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公共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虽然也能激发学生投身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但是给学生的感觉较为抽象、空乏,其时间维持也较为有限,热情会逐渐消退和使命感容易淡化。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教育典型案例的剖析、榜样教师的现场示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活动形式,可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师的工作职责以及课改背景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体验中对教育事业产生一种深厚的纯真的情感,从而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4.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校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要求公共教育学在内容上增加实践性知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二是要求公共教育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环节训练,注重学生为师技能的培养;三是强调学以致用。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将会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公共教育学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科,其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为师意识和能力,增强服务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懂得如何做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掌握教育教学的操作理论和技术。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建议和规范。同时,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也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没有教育教学实践支撑的教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其理论会显得十分苍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可能。由此可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实践中尝试、检验、淘汰、修正和丰富教育学有关理论,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三、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当下的公共教育学教学偏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抽象阐述,片面追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化取向,偏离了教育教学理论得以生长和发展的生活根基和人文轨道,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存在严重的实践乏力。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性教学组织管理落后
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是以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涉及的范围较广。比如,典型案例的剖析、学生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组织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公共教育学是向学生灌输为师之理,起引领之作用,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加强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解析和为师之道的宣讲。受此观念影响,人们对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出现了偏颇,认为实践性教学是雕虫小技,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低层次的可有可无的花架子活动。即使人们能认识到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也没有真正确立其在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人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以至其在组织管理方面问题不断。比如,有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虽列入公共教育学教学计划,但课时较少,操作中的随意性较大;有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的需要;有的高校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实践性教学,而由临时聘用人员或其他教师兼管。尽管有不少高校成立了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指导中心之类的组织,但也仅仅限于学生临近毕业而进行的教育实习这单一任务的组织和管理。除此之外,在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尚未真正形成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这就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实际效用较低。
2.实践性教学主体参与不足
实践性教学的主体有两个,即学生和教师。现实中的两个主体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中都表现出参与不足。其一,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影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理应唱主角,积极能动地参与到实践性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理解和掌握。现实情况如何?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由于对公共教育学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颇,不少学生看重并专心于专业课程,轻视、忽视、放松了教育学等公共课程,特别看轻其实践性活动。学生由于对公共教育学的不重视,从而在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实践性活动中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精力不足和参与方式随意,导致参与效果不佳。其二,教师参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影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没有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学生的实践,可能是盲目的低效的实践。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不足是作为主体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导致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学投入不足。此外,“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也使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3.实践性教学经费保障乏力
经费不足是当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难以得到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实践性教学必须加强的新形势下,为深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很多高校单列了实践性教学专项经费并逐渐增加经费投入。但由于实践性教学作为公共教育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全体师范专业学生全员参与,有限的经费难以满足所有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性活动效果。另外,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经费还存在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
4.实践性教学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关于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关注不够,研究滞后,成果不多,影响不大,作用不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人们过于强调公共教育学的理论作用,忽视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价值,致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不清,位置不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二是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研究引力缺乏,未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致使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既不愿积极研究,也不愿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三是关于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
四、提升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路径
200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指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明确提出高校教学改革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从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重点。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高校要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明确了高校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公共教育学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课程,是研究怎样做教师的课程,应该走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前列。针对当前高校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在组织管理、主体参与、经费投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要积极进行改革,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
1.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组织管理
首先,学校应尽快成立师范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和系(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成员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努力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健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规章制度。强化计划意识,增加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并规定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克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第三,抓好公共教育学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突出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采用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模拟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性课堂活动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第四,加强公共教育学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联系,增加学生到中小学见习的次数,强化教育实习;鼓励学生自主拜师学教,义务支教,家教实习。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最后,定期检测评价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
2.重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参与
其一,作为实践性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一要积极参与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实践性活动,在活动中唱主角,大胆实践;二要积极主动参与诸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讨论”和“教学技能竞赛”之类的微型实践性活动。其二,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积极参与。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实践性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二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投入较多的精力到实践性活动中,努力做好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三要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克服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展示与操作机会,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不断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加大实践性教学的经费投入
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经费应该首先得到保障,在教学经费的分块切割中,应该加大实践性教学经费的比例,这是其一。其二,实行专款专用,杜绝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经费挪作它用现象发生。其三,开源节流,高校要积极主动争取财政拨款和引进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开源节流出来的资金用到公共教育学等课程实践性教学上。其四,增强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加强监督审计,确保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经费能产生较大的效益。
4.注重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
1.威尔逊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理论概述。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的现代化,科技理性不断发展,但同时“人”的价值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物化与异化,道德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针对反权威、反传统的“美德袋”的灌输方法发展起来的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如价值澄清等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个体的主观意志,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基于此,威尔逊扎根于哲学,反对传统道德教育课程的知识灌输与权威基础,力图为道德教育寻求一种“新基础”,即科学的、理性的基础作为判断的标准。他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传统道德教育中含糊的概念进行解释,提出了理性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主张将道德教育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给予道德教育课程以独立的地位,认为“把道德作为一门附加的课程看待必将招致灾难。”同时,针对价值澄清理论带来的道德相对主义和教师放任的弊端,他强调要维护教师的理性权威地位,进行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合作者,将道德要素或品质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解释正当的理由,摒弃没有理性的权威的束缚;向学生直接解释道德方法论,摆脱纯粹教授内容的教学方法。
2.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的哲学基础。
2.1道德理性的思维方式。
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建立在理性权威基础之上,遵循理性的思维方式。理性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脱出来,以科学的思维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变化确立了理性的最高权威。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理念开创了道德教育的理性主义先河。柏拉图、笛卡尔等人对其继承发展,尤其是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从科学理性扩展到了道德理性。威尔逊认为长期以来阻碍道德教育的“是我们自身的个人偏见、幻想和其他无根无据却又根深蒂固的感情”,道德教育应追求道德理性,像科学教育一样可以通过判断和推理获得理性,这就需要道德教育的直接教学。
2.2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哲学着眼于日常生活或各门学科中的模糊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澄清问题,阐明意义。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受语义分析学派的影响,把分析概念、定义作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在《道德教育新论》中他把分析“道德”“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道德要素”等概念作为核心任务,用一些古希腊文字代表了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提出了道德符号理论。
2.3“普遍规定主义”的伦理基础。
“普遍规定主义”伦理学是当代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黑尔提出来的,威尔逊的分析哲学很大程度上是对黑尔的继承和发展。黑尔认为,“道德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道德语言、语词及其逻辑规则进行逻辑分析”,强调对道德语言的分析应该兼顾“陈述”和“规定”的双重特点,具备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双重作用。威尔逊在“普遍规定主义”伦理学的启示下,认为只有同时符合普遍性、规定性和压倒一切的形式标准才是道德原则。
3.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相关概念的解释。
3.1“道德”和“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威尔逊从语言分析哲学入手,对道德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道德可以意味着:从某些规范的角度看是有德性的(与‘不道德’相反);与人的品格相联系(或相对于‘非道德’的那一类事)。”威尔逊所言的道德,是一个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哲学思考。在道德问题面前,会出现公共准则和私人准则的两难困境,我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事,这就需要将个人的合理性让位于道德合理性。道德是一种超越文化的思维方式,鲁洁先生指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道德领域中的答案有时会随着评价标准的改变而改变,但道德始终有其核心内核,因此,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在于培养道德理性。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则具体给予人们使用工具的方法,传授执行道德决定的技能。他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知、行、情的统一,不仅能够做出道德的行为,而且具有正当的理由。
3.2公正与爱。
公正与爱是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石。人们为什么会采取道德的行为?公正是有益的吗?人应成为重视他人利益的那种人吗?威尔逊认为,不论多么简略,作为一种预备,都需要在回溯历史的争论的基础上回答这些问题。他从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论证了公正的合理性,指出公正一方面是外部要求的正当性,即社会规范的价值和好处;另一方面是无意识的内在压力,就是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他认为,仅仅指出公共利益会在原则上给个体或集体以回报是没有用的,因为有些时候(也许很少,尽管不是没有)它们不能使他们得益。因此,我们要问的应是:“存在着为什么一个人应如此受约束的内在(自己感兴趣的)理由,对他来说如此做有益的理由吗?然而哪些理由是内在本质上的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由此,威尔逊指出公正与爱紧密相关,是爱使人们愿意接受某种约束,爱是一种与现实相协调的存在方式,是一个人保持与现实的联系的方式。哲学家告诉我们很多箴言,但“许多(不是所有)真正的改进只能由别人——那些关心我们,理解我们并愿意帮助我们更勇敢地面对事实的人——来进行,或由他们和我们一起进行。”同时,爱还意味着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没有能力去爱的人对任何人和物都不感兴趣或者绝望,也就丧失了对幸福和意义的追求。总之,爱的特定的精神状态弥补了自由世界与责任世界的分裂,实现着现实的自我和价值,公正与爱,责任与关心在道德教育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感情的本质性弥补了责任的枯燥,责任的稳定性规约消解了感情的脆弱。而贯穿公正与爱二者的是理性,是正当的理由。面对道德问题,如何做出选择,归根到底是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对此,威尔逊说:“大多数时候,教育者遇到的不是完全不采用公共准则的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怀有爱与恨、自私与利他等混合情感的人。即使我们单独应对的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意味着教育他们接受社会规范的最有效方式是借助理性的论证:各种各样的实践和经验几乎肯定是更好的起点。……然而,不管使用多么复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使个体最终都能彻底地理解社会规范符合私人利益这一中心要点。”因为人们总会问“为什么我应该是道德的?”这类问题,他需要知道答案,以便维持他的行动,而“那些可以称为‘信仰’或‘希望’的东西——大致而言,就是充分信任社会规范的价值和好处,能够使人们顶着绝望或一个敌对的世界继续追求。信仰一定不是非理性的,希望必须不能被视为是无意义的:这是理论论证的重要之处。”
3.3道德要素。
道德教育不是直接灌输道德规范,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即所谓的“道德要素”,锻炼学生的道德思考和探究能力,突出道德的自主理性。威尔逊用若干字母表示道德要素,共分为四类。PHIL是通常用“关心他人”“同情”“公平感”和“尊重他人”等术语描述的领域,包括三个子要素,一是具有一个人的概念,二是宣布将这个概念作为一个道德原则,三是具有支持规则的情感。EMP是通常用“情感意识”“感受性”“洞察”和“同情”等术语描述的领域,包括四个子要素,能识别自己的或别人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情感。GIG是指事实和技能领域,包括具备相关的可靠事实的知识,事实来源的知识以及交流的社会技能。KRAT最为复杂,包括在前三者的基础之上对道德情境的觉察、思考、做出行动以及必要时的转向等。这些道德要素构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评价标准,是知、情、行三者的统一。威尔逊认为这些品质的培养需要道德教育的直接教学。
二、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的实践
进行道德教育直接教学,威尔逊认为,首先要建立类似于数学等学科的独立课程,有系统的理论与特定的对象,免除将道德教育边缘化的困境。然后,将学生视为平等者,系统讲授道德相关概念及道德思维,培养学生充分利用道德要素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最后,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基于两大基础:学术基础和非学术基础,直接道德教学需要与学校的社会性制度安排相结合,例如:创造一个有效的和分权化的“家庭”,提供一种安全感的环境,满足对所有成员的爱,使学生能顺利应对现实生活,这也即威尔逊的“家庭模式”。
1.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
威尔逊将道德教育课程命名为“道德思维”,主张采用直接的教学,指出这种方法是诚实的、专业的、向儿童提供了一种可信赖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要素,解决道德问题,是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种理想方法。直接方法在于使学生理解道德思维本身是门严肃的学科,“作为教育者,使学生完全弄清我们在道德教育上正在努力做什么,以及如何把道德作为一门学科来处理是极其重要的”。这门学科可以为道德问题提供正确与否的答案,为道德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因此在道德领域应该建立理性的权威,这种权威不仅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实施于行动。教师是道德教育直接教学的核心人物,直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解释道德要素的哲学思维,又要有教授道德要素的教学技能。教师的权威地位既反对价值澄清理论中否定教师发表个人观点的主张,又反对传统教学中将教师视为道德典范权威的观点。教师应该在理性权威之下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对待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向学生展示做出正确行为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思考问题并做出决定。
2.家庭模式的实践方法。
道德思维形成的认知能力构成了自律的基础,但是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还需要情感的非学术基础。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威尔逊认为现有学校制度的安排很难满足学生道德教育领域的情感要求,缺乏真正的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机构可以为这种道德情境提供最佳场所。威尔逊的“家庭模式”对家庭的人数、成员、家长、分享仪式、场所等做出了特定的安排,采用成功多重性、合作活动和提供“保护”机会等方法形成成员的“同一性”,保护成员的自尊。一个有效的分权化的家庭,从道德情境方面对每个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道德思维直接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道德教育直接课程课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包括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以及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其中关于公正、友爱、关心、纪律、诚实、守信等这些道德规范都会提及,但又往往被形式化,继而虚化,难以深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因之受到了质疑。同样是直接道德教学,威尔逊的道德思维直接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我们对我国道德教育教学的反思。
1.形成学科系统,提升道德教育地位。
道德教育直接教学的前提是将道德思维作为一门学科,改变以往将道德教学边缘化的状态。从道德教育学科本身来讲,缺乏一个客观的、不容置疑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的学科教学基础,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威尔逊看到了语言和概念对道德思维和道德理论建设的意义,强调对相关概念的语义分析,将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些概念在保证主体的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力求塑造真正有道德的人。
2.提倡道德理性,培养道德思维。
道德理性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道德理性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用于人类道德行为选择的特殊领域,是道德主体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判断、决策并对象化为现实的能力。”如何培养道德理性,道德思维尤其重要。威尔逊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的能力,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得到的是“理由”而非“原因”。对此,他曾经举例:为了培养学生平等看待关心他人,仅仅说服他们肤色、口音、地位的不重要或让他们习惯于这些差异是不正确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看待和关心。总之,威尔逊强调把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从特定的价值观转向对道德的判断与探究,实现道德主体内在要求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主体性素质,形成主体性人格。
3.重视道德情感,优化道德情境。
通识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的非专业教育部分,它与相关专业教育一起构成大学生高等教育的整体。通识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内容的共同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等特征。通识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共同性特色,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学科的特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对高校旨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的、情感的、精神的等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实现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对专业交叉、学科融合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更包括劳动者的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身体、心理等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缺乏宏观思维和创新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等素质的劳动者将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跳脱出专业教育的狭窄范围,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必然要求
“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理论的一条主线。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广博知识、开阔视野、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就业形势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被限制在个别专业领域片面发展的高职大学生将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以“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为目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具有全面的人格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途径。
3.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就是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统筹兼顾关于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高职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1.建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健全通识教育保障制度
根据通识教育的特点,在院校的教学处下面单独设置或者在院校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基础上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通识教育相关工作的管理、协调工作。通识教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通识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可以为学生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和规范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同时,健全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来保障通识教育的实施与长期发展。建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健全通识教育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得到真正切实贯彻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2.设置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资源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知名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有效探索。北京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和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等;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分为文化素质类和自然科学基础类等;上海交通大学将其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化等四个部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时间短、技能要求高等教学特点;其次,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学与艺术、职业教育等系列。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历史、法律、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史、世界科技发展大事、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文学与艺术包括文学、美学、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学科;职业教育包括职业规划、职业现状与前景介绍、面试技巧等。然后,在课程设计上可按照年级,分层次、分难易地设置课程,循序渐进,将通识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积极拓展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范围,丰富通识教育内容。
3.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但通识教育不是千遍一律的,它具有多元性特征。通识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共同性特色,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学科的特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只有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探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平,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最大化地使通识教育的目标得到实现,并转化为学生本身的内在素质,使高职大学生在成为掌握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达到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当然,想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要使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识教育本身就具有共同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全面而深厚的专业造诣,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通识文化基础,这样才能担当起通识教育的重任。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实践活动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高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通识教育就是要培训大学生的“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将各种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推进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认识到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5.加强学生综合评价
由于小学生英语基础差,包括发音标准、词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以多半教师都是硬性地将单词、词句灌输给学生,缺少必要的互动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教师想建立与学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但是策略和方式存在偏差,加上小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鉴于以上的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培养他们敢于说英语的自信和勇气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英语学习主要是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其中听力和口语是我国学生比较薄弱的部分,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小学生敢于说英语,通过多用英语交流来增加学习兴趣。比如在英语学习中,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弱的学生一组,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成绩较弱者多发言,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被教师重视的感觉,建立自信。或是教师与学生多进行英语的日常交流,如Howoldareyou?Nicetomeetyou.当学生能流利地回答时,教师要说Youaresoclever.当学生回答的不是很好时,教师也要说Good,butifyoudomoreexercises,youwillbebetter.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并认为学习英语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除了通过言语来鼓励学生敢于说英语,从说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外,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行为来鼓励学生敢于说英语。比如教师在班级上创建英语角,每个星期布置一个讨论的话题,比如围绕Whatareyouinterestingin…这个话题学生私下进行交流,教师定期检查交流的情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给予学习标兵的称号,这种通过奖励的方式也能间接促进学生敢于交流,建立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个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的关键
(1)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兴趣的培养与环境的建立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学生都乐于和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当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单词后,教师可以让其中一名学生事先想好要表演的动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动作的表述都是以往所学的单词,让其他学生进行抢答,例如学生表演伸懒腰的动作时,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getup,走路是onfoot,吃面条就会说eatnoodles等,这时既能活跃课堂效果,吸引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参与其中,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更多单词的兴趣。再比如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将课本知识的应用性充分发挥,当学习购物时,教师事先准备好道具,模拟自己是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模拟具体的购物场景,教师从Hello,mayIhelpyou?Whatdoyouwanttobuy?开始,学生则从Iwanttobuy…,howmuch?开始,其中还可以涉及到讨价还价的环节或是教师询问学生Whyareyouwanttobuy…?通过观察教师与学生的模拟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这样具有实践性质的情景教学对学生兴趣培养有很好的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跟学生一起排练英语话剧,选取像Cinderella和SnowWhite等学生比较喜爱的故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课间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如果将英语和游戏相结合,自然而然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记的英语单词来说,所以游戏教学方式一般使用在对单词的熟练掌握程度上。一是“碰地雷”游戏。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比赛说水果的单词,但是不能说颜色为绿色的水果,否则就是输了,这时学生会纷纷回想,像apple、banana、orange等单词都行,一旦有学生说watermelon就输了,这种游戏比较简单,参与程度较高,学习气氛浓厚,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提高。二是“此呼彼应”游戏。教师说一个句子,里面会有不同动物的单词,比如教师说Thisisadog,这时学生就要模仿dog的声音,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如果有学生回答不上来就退出游戏,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胜出,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考查到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而且考查了听力水平和学生的反应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三是“反义词”游戏。学生两两一组,一个学生说单词,另一个学生说出其对应的反义词,像old-young、big-small、tall-short等单词都是符合游戏要求的,除了这些游戏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一些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游戏,促使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根据目前的教学水平,基本上很多小学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比如播放卡通形式学习英语单词的视频,或是学习简单的少儿英语歌曲,像Hello,howareyou和Twinkle,Twinkle,LittleStar等,虽然里面会有些单词是学生没有涉及到的,但跟着语音语调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兴趣都是有益处的。
三、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的后盾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多元化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后,如果学生还是一如既往地依靠教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不自主地预习和复习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质疑,是无法保证兴趣的持久性的,因此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兴趣的保障。比如教师规定,每学习完一节课,就要每组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当所有小组比赛完后,胜利的小组将会获得奖品,这样通过比赛的竞争和小组的荣誉,学生们会很自觉地在课下进行练习,以免降低小组的成绩。长此以往,学生们能养成课后学习英语的习惯,积累不少英语交际语言,在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就间接保障了学习兴趣的提高。或是让学生收集关于英语的幽默小故事,在上课之前分享给其他学生,如“Whereistheegg?”A:Canyoumakeasentencewiththeword“egg”?B:Yes,Iateapieceofcakeyesterday.A:Thenwhereisthe“egg”?B:Inthecake,Sir.同样,当学生课下遇到关于英语的小故事也会主动进行收集,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的要求都是促进学生日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为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做后盾。
四、结语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近年来,由于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青年教师队伍的道德风范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未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部分青年教师在道德风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加强青年教师的风范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青年教师风范建设职业道德
2003年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已占38.2%。我校2003年以来共补充青年教师221人,占现有专职教师的46%,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多年来,党和政府及各高等院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风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和影响。
1部分青年教师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
部分青年教师道德失范,常常表现为讲奉献少、育人少,谈待遇多、谈理想少,对社会要求高,对自身要求低;事业心、责任感差,存在严重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有的教学投入不足,不重视教书育人,有的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乏认真负责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的在学术研究中存在功利化和非理。有的缺乏爱心,不关心学生成长。有的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团结攻关精神。有的缺乏法律意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角色转变受阻
青年教师大多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走来,接触社会少,易出现浪漫化理想化色彩,易受外界干扰,“免疫力”差。主观上想当好教师的愿望,因尚未完全进入教师角色,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忧心忡忡。同时婚姻、子女、购房以及发展事业的多重压力,有限的待遇,追求事业的艰辛等,使他们处于无奈的复杂心情和摇摆不定的道德观念中。
1.2新形势的冲击
经济的繁荣,导致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较大的变化,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实惠而轻道义等有流行之势。同时,各个学校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请、教学能力等方面,给青年教师以巨大的压力。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学历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也影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
1.3管理使用有弊端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重科学素质、轻人文精神,重业务能力提高、轻职业道德培养等倾向。表现为:青年教师培训进修机会不多,影响了他们的继续提高;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要求越来越高,使他们承受更多的压力;考核中重学历、科研成果,而轻思想表现、教书育人等。这势必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道德风范建设的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2.1.1道德规范法制化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及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等,将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甚至要用《刑法》规范考试保密、学术保密及日常行为。
2.1.2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年教师道德培养制度,把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之内,以防止“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二是要健全青年教师培养的“导师制”,通过“传、帮、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三是要加强对社会实践的规范管理,让青年教师充分地接触社会、体察国情民情,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全方位地锻炼、学习和提高。
2.1.3树立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典范
广大青年教师希望在岗位上有所成就,但心目中的职业道德还比较模糊。因此要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师德典型,使青年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的名师、名医及“三育人”和教师职业道德先进评比等活动,在青年教师身边树立了一大批可鉴可学的榜样。身边的典范“润物细无声”,已在青年教师中形成了“见贤思齐”的风尚,极大的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2.2完善制度,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年度考核、晋升等考核中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育人效果等。二是要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三是要在教师的职务职称的晋升方面,坚持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四是要实行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目标管理,形成学校-院系-教研室-导师-个人层层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2.3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
要顺应道德发展的规律,密切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需求,及时了解和解决青年教师的热点问题。一是要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排除后顾之扰。二是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成长环境,通过满足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为青年教师在精神上实现高层次的追求提高条件。三是要有计划地派遣青年教师参加各类长期或短期的业务进修,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在科研资助上重点向青年教师进行倾斜。学校的帮助有利于青年教师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地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从而把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为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2.4与时俱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具有特定的理论高度、常讲常新的命题。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学校要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理论研究的投入,设立职业道德研究课题,及时解决职业道德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结合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探索并提炼出切合实际的理论成果,并逐渐制度化,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谭菁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黎进深.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J].安顺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4,(04).
[3]邹大勇.高校高层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0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任务教学
任务型教学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课堂,充分激发了课堂的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一下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不丢掉拐杖,永远学不会走路;不亲自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因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是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授课前就需要给学生们准备好合适地问题,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年龄,给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日月潭》的时候,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日月潭在哪呢?它为什么叫日月潭呢?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读课文,他们的阅读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重点,当他们读到相应的文章位置的时候,他们就会格外注意,找出问题的答案。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名胜,并且湖水碧绿,群山环绕,它的名字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学习后很有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置课堂情境的时候就要多考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问题,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动物世界》时,我就在课前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份“身边动物调查表”,让学生课下去观察,了解动物的基本情况。上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让学生们讲讲观察到的动物,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学生则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之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学生们在交流中不仅学会了知识,知道了鹦鹉能学人说话,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之间就解决了问题,上课不会再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更不会厌烦、放弃。语文是一门很生活的学科,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促使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三、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小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这一遍就是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接着又让学生读第二遍,这一遍要求学生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而且鼓励
学生边读边完成课文填空,清楚课文的写作思路。新课改倡导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目标明确的学习课文,学生在课堂上就知道该做什么了,当学生做完教师给安排、设置的活动后,学生就会发现,其实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读课文就像是在读故事,学生边读边学知识,教师所设置的活动会让学生有事可做,课堂时间自然也就很快就结束了,在轻松快乐中就结束了课程,学生在下课后就会觉得意犹未尽,课堂就成为了学生流连忘返的知识的殿堂。
四、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一小部分,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师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一提到语文就“会学”“乐学”。我经常的一个做法就是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学生们毕竟年龄还小,学习太长时间他们就会感到疲惫和劳累,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游戏却最大程度上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我会和学生一起玩成语接龙。教师可以以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成语为开头,同时在使用中也尽量使用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学到马上就用到。例如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明白白,白虹贯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南海北……学生在接龙时必须注意前后两句相接成
语的关键字必须是同一汉字。如果谁没有接上来就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或是唱首歌、讲个笑话等,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有兴趣继续对语文的学习了。学生要想在游戏中成为常胜将军,必须课下的时候多看书,有一个丰富的成语积累。游戏让学生们感到轻松,让知识就在这愉快的氛围中被学生消化、吸收。
综上所述,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犹如大海中给水手指明航向的灯塔。所以教师在课下要有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形成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
参考文献
创新型人才的三要素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创造性素质作为人才之潜能的储备,必定来自于学习实践;创造性工作表现及其业绩成果作为人才之潜能的释放,必然来自于工作实践。从实践来看,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之培养,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功能是才能的储备,作为工作机构的工场之使用,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功能则是才能的释放。显然,就创造性才能的储备和释放而言,前者集中指向的是教育,主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及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后者集中指向的是劳动力市场,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以及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进一步而言,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既需要培养创造性素质并具有创造性工作潜能的前提条件,也需要拥有创造性工作条件并进而取得创造性业绩的过程和结果状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从实践中来看,培养和使用构成了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两大实践机制。如此则意味着,无论是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造性潜能储备所依赖的主体单位———高等教育及高等院校,还是作为创新型人才使用和创造性工作条件提供所依赖的主体部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创新型人才涌现难的问题,需从两方面找原因而非仅仅指责某一方,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只要改进了其中一方就能解决问题。当然,这并非是在为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涌现方面开脱责任,反而提醒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型人才涌现对于高等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型人才的市场需求
在创新型人才涌现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若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没有“应当承担的过失”,[3]则既要有相应地责任意识或目标追求行动,还要有相应地责任能力或目标达成效果。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型人才涌现难的原因之一来自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自身,没有能够大规模、大批量地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才(准人才)。一项基于用人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显示,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甚满意。[4]就此而言,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首先受到来自于创新型人才涌现的需求压力,需要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5]譬如,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教学激励、教学保障等教学资源配置、教学制度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提高和效益提升方面的发展。[6]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不仅受到来自于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一般性需求压力,而且还受到来自于作为创新型人才使用主体(单位)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现实的具体性需求压力。人才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包括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组成的供给方和用人单位组成的需求方在内的人才交易的场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7]人才市场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特殊的条件状况,而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存有特殊需求。能否考虑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这种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后者对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培养的(准)创新型人才的接收、认可及使用状况,最终影响到创新型人才能否涌现的结果状况。就此来说,人才市场状况对于高等教育所提出的现实需求,构成了后者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8]正是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人才市场现实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就不能是关起门来孤立式的自我改革和发展,而要是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开放式的改革和发展。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对大学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关系进行反思,并着力开展各类学术性、实践性的教学改革。[9]正视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人才市场现实需求,意味着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及时关注和了解人才市场的现实状况,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实际需求。譬如,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而着眼于现实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之数量、结构、质量,基于动态地预测管理而进行必要的适时调整,达到合适的教育规模、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合需的教育质量。
三、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路径
诚然,创新型人才涌现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又适应人才市场现实需求的改革和发展。然而,高等教育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譬如信息交流上的相对封闭性,信息获取上的相对被动性,以及改革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发展成果上的后发性等,使得仅单方面依赖高等教育适应人才市场,结果往往是难以保证其对人才市场现实需求的满足度和满意度。这意味着,高等教育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反过来又需要人才市场的支持。惟有获得后者的必要而充分的支持,才能更好地适应并满足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并且可能获得的人才市场支持,有四个基本路径:一是及时地方向性引导。即人才市场以及作为其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已有人才的使用情况,向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及时表明自身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总体性需求状况),提供明确的市场预期需求信息,以便引导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向及方式方法。固然,从逻辑上来说,应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包括人才市场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发,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在大量和系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但从实现来看,由于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衡量指标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包括就业数量和质量),而人才市场并没有及时提供前者所需的相关信息,致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也正因如此,迫使“中国许多大学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跟踪研究,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使用评价进行跟踪研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需求方信息和培养质量反馈。”[10]二是尽量地匹配性接收。即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招聘和接收按照创造性模式培养而具有创造性潜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在招聘过程中,要明确亮出并始终坚守这一基本标准而非替代以其它标准。进而在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专业相关性等方面,尽可能予以照顾。同时,作为人才流动的交易场所或从事人才流动开发配置服务的组织机构,人才市场在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充分合理地择业、就业和创业以及可能出现的再择业、再就业,或者说在人才的有效进入、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等方面,应提供有力、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保护和机制保证。对于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来说,改善其毕业生就业状况(首要的就是保障其就业率),正是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对其最明确的肯定和首要的支持。三是充分地创造性使用。即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尽可能地按照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去使用,敢于并善于充分使用,鼓励和支持其创造性工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潜能,助力其取得创造性业绩成果,从而使得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够从潜在的、可能的创新性人才转变为现实的、真正的创新性人才。在此方面,钱学森本人即是一个成功典例,[11]“两弹一星”的功臣群体和航天工程的科研团队即是两个鲜活群例。这是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证明、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用支持。但从实际来看,一项对于2011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大规模调查显示,他们认为自己刚毕业时实际拥有的创新能力水平仅为50%,但与其初始岗位工作所要求水平相比的满足度为81%,这表明用人单位所提供给新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创新性要求是比较低的。[12]因而,这种充分使用或是创造性地“放手使用”,扬长避短,使得人尽其能,才尽其用,或是创造性“手脚并用”,取长补短,使其边干边学,干中成才。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在人才的使用培训、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要有一整套适应于创新性人才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四是主动地反哺性同馈。即人才市场及其主体用人单位基于既有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未来的人才使用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合情化建议,无论肯定还是否定、积极建议还是消极建议,只要是出于真诚、真实的善意,对于后者都意味着一种正向的支持。进一步而言,围绕创造性人才培养乃至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人才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或财力支持,譬如提供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共建实习、实训、实践的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训)和合作研究,则是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支持。在这方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式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及其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部分高校的成立和运行,已经展示了部分可行的实践路径并提供了初步成功的实践例证。
四、人才养用一体化: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机制
作为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两大必要条件,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发生关系的连接点是人才。与此相应地,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与作为人才市场(广义)主体的用人单位发生关联的连接点是人才市场(狭义)。由此,以人才为连接的中心点,形成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关联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构成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系统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系统之间的连接线,人才养用成为了两大系统之间关联互动的基本纽带,人才养用一体则成为了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要求和实践机制。作为拥有各自发展演变规律的两大相对独立系统,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引领和适应的密切关系。[14]从动力机制上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直接源于政治决策的推动,但在根本上源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引领。这种引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经济性回报产生的教育激励;通过人才的合理配置(初次配置和再配置)来促进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不断提升;通过人才评价实现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反馈性引导。[15]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人才市场的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也离不开人才市场的支持。人才市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与支持,则是建立在人才市场的地位特点以及人才养用一体的实践机制上的。就创新型人才涌现过程中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关系来说,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对于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支持,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成果性支持,即从创造性行动的条件提供和创造性业绩成果的取得上,用强化或固化养。二是效用性支持,即从创造性才能的进一步发展上,用深化或升华养。三是舆论性支持,即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满意度等就业状况上,用检验肯定或反馈激励养。四是倒逼性支持,即从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规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上,用引领或指导养。这种支持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于人才市场的地位和特点。仅仅就狭义上的人才市场来说,作为资源配置场所,可为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进行合理、高效的匹配;作为信息传递渠道,可为高等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在人才养用关系上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作为对话协调平台,可为人才养用主体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标准、结构比例、模式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达成共识的条件;作为合作共建基地,可为人才合情、合理地培养和使用提供更为便捷的路径。这种支持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赖于养用一体化的人才涌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