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2:38:12
导语:在中职教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严重缺乏互动氛围,导致教学工作停滞不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观念,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互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于互动式教育法在初中政治教学应用方面的几点建议
2.1营造和谐交融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需要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也更加地信任和尊重教师。其次,教师应该学会掌控课堂教学情绪,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如果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的状态,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才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情绪比较高涨时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掌控课堂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教学状态,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2深入地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巧设互动点
互动点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切入点。在设计互动点时,需要根据教材知识以及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情景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背景材料,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师的互动教学中,分析和体验背景材料,学生在体验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教学知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处。教学的难点处主要是指一些容易促使学生出现偏差的地方。教学难点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新知识,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的互动点设计在教学的难点处,充分地利用互动主体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交流、分析和体验,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处。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是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有的教学重点比较抽象,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学生无法主动地掌握学习重点,但是依靠教师的指导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教学重点,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地设计互动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3课堂中进行角色转换讨论问题
开展互动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地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回答。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重点处开展讨论,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小结
一、中职名师所应具备的素养
(一)不断奋斗进取的素养
作为一个名师不能够只将眼光放在当前、不思进取,而应该要不断的努力进取,获得更高的成就。不断的奋斗进步不仅仅是教师专业化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道德实践与示范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因为经济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要消除这些代沟就必须要不断的发展自身。
同时作为一个中职名师不能改在理念、知识体系以及对新的教育目标的理解上落后于人,而理念、知识体系的更新、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都需要去积极进去。但是作为中职名师,肯定是身处教育第一线,基本没有脱产进修的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更进一步呢?
(二)名师需要“博学知服”,拥有健全高尚的职业人格
社会上虽然没有对名师进行明确定义,但是却认为名师有许多的不能,有很多不能够碰触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中职名师”应该博学,拥有牢固宽广的学识体系。一名中职名师,不仅仅能够在自己所教授的专业领域有着高深造诣,同时对于其他技术类课程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一个“中职名师”,要能够在相邻的知识领域拓展自己的课程,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各种为教学服务的资源并应用到教学中,趣化教学;能够理解学生并适时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中职名师需要足够的创造力与魅力
作为一个中职名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与魅力,能够让学生喜欢。名师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灵气,能够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魅力,深深的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模仿,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每一位“中职名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与他人不同,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也会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中职名师”通过创造力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课堂、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中职名师”会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他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喜欢上他们。
二、如何进行名师素养教育
(一)素养教育必须要深挖教学特色,丰富知识内涵
要成为一个名师就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同时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内涵,使得自己能够达到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特征。
首先,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如果与自身的个性特点相违背,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其次要有着积极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对教学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素养教育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
要形成名师素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各种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让自己能够在教学中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以及教育技巧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让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模仿,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三)素养教育要不断自省
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现在的名师相信与已经被后人封为圣人的孔子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圣人都需要“三省吾身”,要想成为名师的我们更应该自省。我们要断的自问“上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准备好?课堂教学组织上还有那些不足之处?课堂上是否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是否尊重、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通过不断的自问来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现实社会 读书教学
书是要读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语文教师治学的法宝。然而在近些年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屋里哇啦读书的声音,已不大听得见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却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现象,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语文能力较差,写字潦草,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作文辞不达意等。这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向教育界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教改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
实施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智能和自学能力下功夫。因为语文学科不是文学课,而是为各科的学习和将来生活工作服务的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大规模的通讯和交际手段飞跃发展。一个人说话的技能技巧和听取他人说话的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益。而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了素质的培养,只强调课堂纪律的严肃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很少给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和机会。所以说,语文教学要加强素质教育,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个总目标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系统进行一次再认识,沟通语文知识系统中各个部分与语言实践的联系,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由面向应试转向面向素质,由只注重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由只注重读写转向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由只注重课堂教学转向与社会时代同步。认识提高了,教学中就重视了各种能力的培养。
l、语文学科与现代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活跃课堂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过去的“读书做官论”是典型的封闭式教育思想写照。今天学生整日被关在教室里,埋在作业堆中和当前减负不合拍。我认为;在讲课时,适当地把国家大事结合在课文中,再采用适当的点拨就能和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在教学中注重把当代社会的活水引入到语文课堂,把中学生同龄人的习作搬到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现代生活的作品,学习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文体,让学生写请假条、写订合同、写申请书等文体,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写社会调查报告,以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听新闻,怎样看报纸,怎样读新书。让学生关心社会思潮,写观察日记说心里话。还可以把好人好事写成稿,往报社编辑部投,通过投搞使学生学习先进,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可以以批评的眼光对社会上学生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讨论,最后也可提出批评。这样一搞;使学生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增强了学语文的兴趣。
2、让学生动手干一些学生自己能干的活。学习了新闻和读报办报,我号召学生争当手抄报能手活动,我又向学生介绍一些采访、编辑、排版等方面的经验,抓住身边的事,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采访,自己动手办报,在办报过程中,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为自己将来知识的学习,不如教给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要。
过去的陈旧式“把着走、嚼着喂”的做法,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更不能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经验,挖掘研究探索学生个别心理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化地分类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获得教学质量的高效益。
3、“读书教学”应放在语文教学的什么位置上?多年来中高考的模式及应试内容,部分的限制了中学的语文教学,课本学的、背的内容考试中没有,于是课文就不必读那么多了,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让学生精读、熟读了。取而代之的是把大量的教学时间用在过题“江”、下题“海”之中,希望能在此捞上一两道“高”题,借以提高升学率。其次,高考题型的标准化也限制了中学师生的思维,大家都局限在了字、词、句结构类型,层次分析的圈子里,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呆呆地听,而琅琅的读书声是越来越少,大有朗读侵占学习时间之嫌。
4、近几年来教育界不断提倡教研教改,我们的老师于是也把教研教改的主题大多定在了讲课方法上,加之教育领导部门的评估产生的误导而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某些领导听评课的依据是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且津津乐道于听“讲”,评教师讲得是否深透,课堂用语是否儒雅,分析是否明白……这某种程度上就助长了“讲”风盛行,于是教师为得到领导的肯定,大“讲”而特“讲”,非“讲”不算上课,因此语文分析课就成了评估教师讲课水平的焦点,而第一课时的诵读则成了被“听课”遗忘的角落。
首先, 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私塾学校也是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背书。而我们也都知道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是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俗话说:打球要有球感,弹琴要有乐感,那么学习语文也要有个语感的问题,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读得多,对语文的感悟性,感受力就强;这样就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助培养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墩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
其次,语文教学要尽快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把朗读训练切实重视起来,把有关朗读训练的要求落到实处,把读书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第三,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诵读水平及对学生的指导能力,能以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以此为学生作示范指导学生诵读。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著名播音员的课文录音带及影碟,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让名家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来,使学生朗读课文仿有材料,学有目标。
一.养德-----素质教育之灵魂
"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知养德、以史养德、以题养德、以人养德构成物理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物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史养德即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如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邓稼先搞原子弹、氢弹,在科技界"销声匿迹"直止逝世等等。他们的爱国与献身精神,是一曲曲人类美好的赞歌。以题养德即要挖掘习题训练中的养德功能,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觉探索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不断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人养德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善思、勤钻、品德优良的学生注重培养,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更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和带动一片,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二.开智-----素质教育之核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
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中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性是它的根本特点。教师为主导就是通过诱导、启发、检测、评价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爱学、会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教学的基本特征。训练是掌握知识方法获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智不同于"授业"、"解惑"。开智的核心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物理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普遍的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物理学中起指导作用。其二是普遍使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即比较、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对学习物理必不可少。其三是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方法,这在物理学中纷繁复杂,如隔离分析法、等效变换法、叠加法、对称法、极端分析法、近似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用,但没有反映出物理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也不宜将它们归为物理学方法的范畴。其四是具体的科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就属于这一类。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
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应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
创设情景激发生疑启发思路鼓励组合提出设想解决问题
(设疑)(诱导)(释疑)(辩论)(解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发不同的思路,甚至采用多种对立的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一定的需要、依据必然规律,灵活多变的组合相关因素,鼓励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式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学生学会设定虚拟条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新方法,设想虚拟大前提,并且学会联想和利用看起来并非相关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其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主线。
设疑引趣、夯实四基、过程教学、思想方法、启发创新是物理教学中开智的重要途径。①设疑引趣促智。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前提.爱学才能会学,会学才能学好。②夯实四基益智。抓好"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开智的关键。从基本事实出发,诱导学生明辩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条件,然后进行思维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则要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从而形成概念,总结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过程教学开智。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和最佳知识结构是开智的重要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充分挖掘其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因素,突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揭示和挖掘知识本身的方法教育功能。④思想方法育智。善于渗透物理思想,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形成能力的桥梁。掌握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不仅能轻松学好功课,还能自学新知,开阔视野,受益终生。⑤启发创新养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自学、创新意识,学会学习,是开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智的中心任务.
三.健体-----素质教育之源泉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完善状态,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物理学科教学中健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责任,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创设一种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热烈的气氛对心理健
康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高效的吸收社会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四.审美-----素质教育之神韵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物理科学美不同于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直接的自然感受,而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审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物理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科学美的特征,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起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一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提高审美鉴赏力.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妙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努力形成的物理理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放射着美的光辉.简洁、对称、和谐是物理科学美的主要特征.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变复杂为简单,简洁而合理地概括了物质与运动的某种特性,体现出物理理论整体简洁美、方法简洁之美。时空对称、数学对称、抽象对称均能给人以对称美的体验。自冾和谐、对应和谐、互利和谐、多样统一美无不体现在物理学科之中。
激发审美创造力.物理科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物理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产生"需要"的感觉,并进而引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产生创造欲望,进而爆发创造力.
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并展示教学过程的形式、结构、内容、表达美.教师作为物理学科美育的组织和施行者,在物理美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审美修养对物理美育的成效起着很大作用.所以教师要从修养、气质、人格、行为、习惯、语言、服饰等方面确立一个具有良好的影响素质的施教者形象.使学生在自觉地学习中发展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识别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总之,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养德、开智、健体、审美"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养德是魂,开智为心,健体是本,审美为韵。共同构成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只有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育过程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书目:1。查有梁《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一)设计时事板报
首先,教师应该对高中生进行组织和分配,利用班级黑板进行时事政治板报设计。设计的主要年内容包括近期国内外大型事件,例如: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举行、朝核问题、MH370失联问题等等。通过这一方法和手段能有效让学生把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并较好的就教材展开系统全面的分析。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时事政治竞赛和演讲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时事政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导入时事新闻加深学习印象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可知,课堂中对时事政治的引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在主题教育中提高感情基础,这也在时效性上给予政治课充分的肯定。在针对时事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首要做到的是导入国内、国际大型事件,继而引入课堂内容,比如: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问题,使同学们利用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等眼光和思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材滞后、枯燥的缺点。
(三)作业与练习中引用时政材料
政治课堂作业或练习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巩固知识,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中深入练习,合理带领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基本前提下,进行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并充分挖掘政治内涵。由此,不但能巩固政治的基础性知识理论,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准确把握时代规律和特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更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高中生政治知识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实现极佳的教学氛围和效果,一般而言,现今的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以及好感,可以把新颖、新鲜的事物引入课堂,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够让学生会作出自己的分析,还能使学生相互间实现评论,进而准确、全面、系统的进行讨论和分析,实现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这也对学会生的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最为有力。
(二)有助于转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
一般而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对有效转变传统政治教学课堂模式,实现全新的政治教学极佳效果。新课改下的高中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传递的主要对象,而已经演变为课堂教学的新主体,由此以来,就要教师在公平、平等、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兴趣并予以激发,系统合理的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社会生活,从而不断提高中生在面对各项问题中的判断能力,积极把改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引向深入。
(三)有助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合理的引入时事政治能完善教材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利用教材内容和方法解决对时事政治的基本问题,并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抽象化,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第二,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实际教学课堂中,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作出思考和判断,能延伸课堂、丰富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爱国情怀。第三,时事政治的引入和运用,能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有效防止学脱离时代轨道。
三、结语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提问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常见教学方法,也是课堂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控制好教学进度、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问效果的高低与直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成败存在密切的联系。中职生的语文基础一般比较差,对语文知识学习存在厌烦心理,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笔者近年来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这项课题中进行了深入研究,颇有体会,认为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当掌握提问的技巧。
一、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发问
课堂提问不能脱离了教学目标,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及难点。要做好提问工作,教师应该先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什么地方该提问应该心中有数,切忌课堂提问太随意。比如,在讲解《药》这篇课文时,笔者就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人血馒头可以当药吗?哪些人相信它可以当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快就吸引了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给予迅速集中起来了,进而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经学生认真思考,学生得出了问题的准确答案:老栓夫妇、康大叔、花白胡子等人相信人血馒头可以当药。随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为何出现这种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如此一来,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就更全面、更深刻,学生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等学习能力。
二、讲究问题的趣味性,巧设问题
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生的主要动力,也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主要动力。只有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才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才能让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语文教师阐述问题必须用语规范,问题难度与适度必须适中,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第二,设计问题则应该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来。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可针对差生进行提问,较难的问题可以针对优秀的学生进行提问,中等难度的题目可以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在传授《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时,笔者就首先开办了一个学生喜欢的讲座,让他们了解胡同建筑―――四合院的特点,并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这样学生不但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还享受了语文带来的快乐。
三、运用发散思维,启发诱导
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这种提问属于启发式教学之灵魂。通过启发性提问,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而发散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深入研究问题,启发学生获得比较多的方案或者结论。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平时对学生注重发散思维的锻炼与培养,则可以让问题较快地迎刃而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就尝试应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答。比如,笔者在教《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画一幅能够表达诗意的图画。而学生在作画时就如何表达“小桥流水人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应在房子前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学生认为不应绕屋而过……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诗的寓意。
四、结合板书进行提问
课堂上离不开板书的书写,而板书如果设计新颖,则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厘清文章的脉络,让教师更好地“教”,令学生轻松地“学”。比如,在传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可以在总结课文的时候设计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学生可以按照板书信息给出答案:从鸟的数量和品种多、鸟儿在这里自由自在生活以及无比欢乐的情景就可以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又从榕树之大、环境之美以及人们对鸟儿之爱这 3 个方面来说明“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结合板书进行提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美的熏陶;另一方面突破了该单元教学的重难点,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五、重视总结,综合评价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上,一旦提问结束,则教师应该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总结中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优点,也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就非常重视总结这个环节,提问结束就给予学生评价,主要是从从“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巩固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性”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千万不要草率地行事,也不要用“对”或“错”进行应付,不能采用放纵的态度进行总结与评价,否则会挫伤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回答课堂提问的热情。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有许多教师还是在照本宣科,没有科学掌握提问的思路与提问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没有紧扣教学大纲,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提问,而是应该掌握一定的提问艺术,灵活巧妙地进行提问。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科学地提出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作答。相信教师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课堂提问的技巧,则肯定可以做到巧妙提问,发挥出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问题讨论,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 窦冰,苏政波.对中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 2015(24).
[2] 张彩霞.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15(6).
[3] 樊永祥.“艺术性提问”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成功(教育), 2011(14).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这同样是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一种营造方式。随着越来越多教师们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起到的作用与意义。教师在展开具体问题的讲授时可以通过将知识点融入问题中让学生们来展开知识的获取,这不仅是对于大家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直观体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一定要合理,只有那些和教学内容结合十分紧密,同时,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问题才是更有价值的,这样的问题也能够更好的为探究式教学带来辅助功效。例如,在学习《审慎用权,民主决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关键问题:①如何做才能让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提升呢?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立法工作的重要性,高质量的立法可以约束行政执法行为,可以联系《立法法》进行解释说明;②政府行使民主决策的原则,你赞同这些原则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举例说明,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透彻掌握所学内容。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不少教学内容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尤其是对于法律认识的这些教学素材,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同样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正确应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这不仅是一种更为灵活生动的情境创设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够不断深化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领会。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这也是探究式教学在展开时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想要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深化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教师要有意识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们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要让大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不断深化自己的这方面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平时对于生活的观察中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种方法有着较好的实践意义。这不仅在于高中政治课程中很多教学知识点都和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展开对于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将会是很积极的推动。在学习《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个人成长的社会条件”“、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这几个问题的探究来逐渐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主的探讨问题,并且从许多资料中总结相关规律来深化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和改革,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可以收获的教学成效。
三、合作学习的展开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开发
职业教育曾利用电视教育这种很先进的技术办学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时至今日,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同程度的渗透到每一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首当其冲。昨日先进的办学技术,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现代教学媒体开发是实现远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几年,随着国外远程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国内高中等院校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实践,我们应对现代教育媒体开发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我院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专业教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开发
现代教育媒体的开发,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新一代知识智能媒体的发展,产生了网络大学(虚拟大学),这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承载教学媒体的信息可简单的分为实时性和非实时性两类。多媒体信息则非常适应非实时性的传输要求,且价格较低,利用非实时性传输中有一定的延时的特点。像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就可以在低速网上通过电话进行传输。Internet和Intranet上大多采用这种非实时性信息传输方式浏览信息,这非常适合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课件。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前景以及精品课件的建立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课件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已势在必行。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先进的、诱人的教学媒体,不仅在媒体形式上独具风格,更深层的意义恐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包括我们现有的电教模式)和教育观念都带来变革。尽管课件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主媒体(如文字教材)和更直接的面授教学,但它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如交互性带来的个别化学习;多媒体信息产生的视、听觉等多重学习刺激;教训内容的有机关联形成的完整的知识链;及时纠正陷阱构造的手把手教学环境,模拟实习(作业)建立仿真实验、练习和自测及其适时批阅带来快速测试反馈等等都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种要求,各种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试用。数学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之中。而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为进一步适应新世纪职业教育对数学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不断转变角色,提升执教能力.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对数学教师角色的要求
1.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过去,"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增设是在向职业教育倾斜,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3.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新的高中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4.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做好以下三方面更新
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文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很多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完全一致,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3.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
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指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引导,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着重提高以下两方面执教能力
1.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还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中职生是经过中考选拔后进入新环境的青少年学生。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职数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职业教育向更好的方向顺利的进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职业人才。当代的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他山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3
[2]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