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当代科学论文

时间:2022-03-03 16:26:33

导语:在当代科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代科学论文

第1篇

“反科技”的声音

“反科技”的声音早已出现,提出“回归自然”口号的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就科学技术对人的道德产生消极的社会道德功能展开批判。他指出科学技术在其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逐渐成为支配、控制人的工具,人类丧失了自然人性与美德。至19世纪,马克思比卢梭更为深刻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率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4]77520世纪被公认为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加速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却摧毁了人类自身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即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全面爆发的危险,人类又一次遭受着空前的危机考验。于是,一些学者和思想家继续对科学技术展开批判,从而审视、反思科学技术,儿童文学界以捍卫孩子未来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己任,也积极传达出他们的隐忧与预警意识。

(一)对受控与异化的揭示

周锐在《遥控健身操》中传达了人类被科技所掌控和异化,必须对科学技术有所限制的观点,他提醒人们对科技的潜在巨大风险应保持警惕。小说中的“阿嗡”大夫发明了一种遥控机器,在机器中输入做健身操、表演、讲课、背诵课文、洗脸、刷牙等等各色各样的程序后,再给被遥控的人服下“里应外合剂”,就可以准时准点、准确无误、身不由己地把设定程序中的各类行为“演练”出来。起初,遥控机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舞盲”们吞下“里应外合剂”,就可以潇洒自如地跳“探戈”、“恰恰”;两个刚入门的乒乓球爱好者通过遥控技术保证对打三百回合也不会失误……但弊端也随之接踵而来。尝试过“遥控门诊”技术苦头的阿嗡大夫意识到:“遥控健身操无疑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但如若这种创造的结果恰恰只是防碍了人们的发展和创造,那么,尽管已经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只得抛弃它。现在差不多每个人体内都存有‘里应外合剂’了,也就是说,大家随时随地都会身不由己地接受遥控。要是盗贼设法遥控银行职员、侵略者遥控了边防军……那该多可怕。”(《遥控健身操》)更可怕的是,如果技术被战争狂人或恐怖集团所掌握,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由此暴露出科学技术具有统治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无疑会严重抹杀个体人的自主创新性。哈贝马斯也认为科学技术必然具有消极的作用,主张把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批判对象来加以批判。在周锐的这部短篇小说中,也开始深刻表现技术异化人类的问题了。人们被禁锢在看得见的装置和看不见的控制中,“越来越少地与人面对面打交道了。电脑自动化管理、自动取款机、自动验票系统、自动驾驶仪……我们实际上逐渐把自己的日常行为‘托付’给了机器来‘照看’”,甚至于哭、笑等精神活动在小说中也受到了技术的控制,正如生态批评家鲁枢元所言:“先进的科学技术正以它的巨大威力渗透到人类个体的情绪领域和精神领域,并力图以自己的法则和逻辑对人类的内心精神生活实施严格精确的、整齐划一的现代化管理。当科学技术日趋精密复杂时,人却被简化了,这又是热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人们始料不及的。”[5]269这无疑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给人类内部带来的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精神污染”。我们如今确已生活在一个机器智能的时代,电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当代的机器人保姆,而信息技术目前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人类已从中产生了受控感、异己感和非人感,如果我们不想变成冷冰冰的机器,反思是必要的。

(二)科技的尴尬与自然的胜利

如今科技的滥用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了许多新的灾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杀虫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它也会造成食品污染和生态灾难。核能的开发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但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氟利昂被应用四十多年之后,科学家却又发现它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人类现在陷入一个怪圈,总是试图利用新的发明创造去解决现今不断显露出来的应用科技而遗留下的“祸端”。这一切都表明,科学技术存在致命的软肋,远非尽善尽美。因而生态文学家认为,技术终究不能替代自然界中活生生的生命体,一切都得服从自然法则的制约。周俊儒、古京雨等儿童文学作家以其作品表明科技不是万能的,技术制造品无法替代自然生命体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在周俊儒的童话《大红袍》里,人们用飞机喷撒灭蝗虫的化学药剂,虽然杀死了部分蝗虫,但也杀死了小鸟,杀死了原野上的许多生灵。这充分显示出科技发明的弊端,因为“鸟儿不但消灭蝗虫,还可以消灭其他许许多多的害虫”。(《大红袍》)而且长期使用药物灭蝗,也使蝗虫慢慢产生了抗体,药物越用越失灵,对环境的危害却越来越大。于是人们不得不回归自然原始的方法,借助生物链原理用鸡来灭蝗虫。童话中的老公鸡“大红袍”将军率领灭蝗鸡队伍经过几次战斗,彻底消灭了以“大叉脚”为首领的地下蝗虫大军,保证了草原的绿意葱茏,实现了鸡在自然链条上的本我价值。古京雨的小说《五月的草场》叙述的是类似的主题。锡林郭勒大草原闹起了蝗灾,一个夏天,几代蝗虫轮番争夺草场上牛羊的口粮,小主人公家承包的草场只一夜功夫就被蝗虫吃得只剩一个角,“诺大的草场上,聪明无比、无所不能的人却胜不了小小的蝗虫。”(《五月的草场》)在小主人公的启发下,大人们改变了策略,把灭蝗虫的农药变为了一千只大黄袍鸡。最终当广袤的草原上又一次展开人蝗大战的时候,来势凶猛的土蝗已在小主人公家的草场上销声匿迹了,自然原理战胜了科技发明。其实在《屎壳郎先生波比拉》中,我们也能读出保冬妮对于大自然雄奇伟力的称颂和对于科技力量的质疑。六十岁的公象对波比拉说:“自然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像人那样为了达到像龟一样的寿命,一百年,甚至一千年,而去胡作非为,真是聪明反被”,“弱肉强食是非洲自然界不断进化的客观规律,没有谁可以改变……”科学技术未必能够有效排解非洲草原上每天都会留下成百上千吨的象粪、犀牛粪,而浩浩荡荡的屎壳郎队伍就能把这些垃圾迅速变成小粪球,转入地下,从而让非洲的原野肥沃起来,作家以赞美的口吻写道:“不难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些草原清道夫,阿鲁巴平原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屎壳郎先生波比拉》)科学技术未必能够准确地控制屎壳郎家族的数量,而大自然的生物链即能做到这一点,作家写道:“是啊,从波比拉、坎丽鲁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有许多危险在等着他们,他们的天敌更是想方设法要吃掉他们。大部分的屎壳郎,来不及生儿育女,命就断送在那些贪吃的家伙们的嘴里了。正是这些敌人,控制着阿鲁巴平原上屎壳郎的数量,让他们不至于太多,而造成象粪的紧张;又不至于太少,而无法打扫干净平原上的粪便。”(《屎壳郎先生波比拉》)由此可见再高妙的科技发明也难以真正替代自然界的原生态力量,所以曾经热切向往人类文明的波比拉最终丢弃了他视若珍宝的人类的“报纸”和他几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下来的模拟“眼镜”,愿意做回一只普通的屎壳郎。在周锐的童话《拯救伶仃草》中,2100年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通过时间网人们可以给过去任何时代的人发E-mail。而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女孩“蜜枣”一双肌肉萎缩的腿却无法医治好。如果女孩生在一百年前,主人公“我”的中医父亲给她开张方子吃点药,很快就能治愈。尽管后来“蜜枣”收到了主人公父亲开出的药方,可她生活的时代,只能找到29种草药,少掉的那一味叫伶仃草,它灭绝在污染严重的21世纪中期。于是,尚处于21世纪初叶的“我”发起了拯救伶仃草行动,最终让女孩如愿以偿得到了伶仃草。未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拯救女孩的病痛,在一株自然界的植物面前黯然失色。周俊儒的童话《最后一只小鸟》也表现了科技的脆弱,与大自然活生生的生命相比,科技陷入无用的尴尬境地。阳阳的爸爸是一个仿生学家,专门设计、制作各种机器鸟,原因是五十年前鸟类已灭绝,人们寻遍天涯海角也没再找见一只小鸟。虽然机器鸟制造得惟妙惟肖,酷似真鸟,拥有艳丽的羽毛和美妙的歌喉,可孩子们还是情绪低落,向往着曾在碧海蓝天间翩翩舞动的真鸟。那些机器鸟没有心脏在跳,没有血液流动,没有脑子思想,其实质不过是一堆冰冷生硬的铁片。高科技产品终归无法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只有最后一只小鸟——鸟仙子告别世界的飞翔让孩子们终生难忘,他们惊异于挥动双翅翱翔于天际间自然生命的美丽。

第2篇

1 医药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1.1 医药档案的起源

出土卷于是出土医药档案的重要内容,其中以敦煌出土卷子数量居多,敦煌医学卷子的很大一部分保存收藏于海外。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了封存九百余年的近五万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时期写录的卷子书籍,现称为“敦煌遗书”,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批珍贵文物在发现后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盗劫的卷子(今编号为s和p)最多,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医经残卷有十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等。

针灸残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备急灸经》和灸疗图等。

本草残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龙530卷,现藏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首残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经集注》卷一,内容 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写时间,一说据卷末所记为唐开元六年(718年);一说据不避唐讳及实物考证,为六朝写本。

医方残卷有三十余卷,共录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大多则不知书名及撰者。

藏医卷,是1983年罗秉芬和黄布凡编译出版的《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经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审订,内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写的四卷吐蕃时期的藏医文献。

2.3 以石刻为主的地面遗存的医药档案

石刻,是先在石头上写字再进行雕刻来传播知识的一种载体。在石头上刻字是原始人的一种风气,至今能见到的有石窟、摩崖石刻、石碑乃至庄重的“石经”。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23600余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窟群中的“药方洞”洞壁上载有治疗40余种疾病的民间验方,用药150余种。摩崖石刻也是传播医药知识的方法之一。位于广西桂林南溪山的刘仙岩上,以粗健的楷书,书刻了宋代宜和年间,当地防治岚瘴之气所致病的药方“养气汤方”的来源、组方、煮服法与治疗效果。石碑传播医药知识较多见,四川绵阳李杜祠的石碑上以隶书为主,书刻了汉代名医涪翁隐居涪水渔父村时曾用针石治病取效的情况。北宋医官王惟一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首先辑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久将它用清秀的楷书写刻于石碑上,内容含十二经、657个穴位,供后人抄录流传,洛阳兴国寺的一块石碑上,用楷书刻写了宋代无际禅师留传后代的“换骨丹”药方。由于石碑上的宇可以不断地拓片流传,故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2.4 以编研成果形式保存下来的医药档案

档案汇编虽不是档案原件,但由于是根据档案编研而成,因此可以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原始性意义,它们也可被列为直接遗存。

第3篇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弊端简析

1.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内容仅仅为不断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体育爱好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剧烈运动,例如足球、篮球之类;而对于女生而言则更喜欢温和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跳绳等。因此,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不能将全班同学等同视之,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

2.体育目标的不合理定位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时至今日,不乏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但仍存在不少人对体育活动存在误解。他们总把体育归为一种单纯的竞技项目,而忽略的体育活动的本质,即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应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不应单纯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变传统以分数衡量体育成果的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3.文化课地位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当代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挤压其课余活动时间,小学生亦难逃与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培养若干建议

1.重视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对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随着世界上各重大体育盛会的连连举办,各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为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体育的认知并不成熟,大多数人在观看这些竞技活动时总是忽略运动给选手带来的快乐而关注各选手的运动成绩。论文格式,体育竞技。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造成他们在体育中一位求胜的心态,从而忽略了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教导小学生不应一味看中比赛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反映竞赛的一方面,但不是竞赛的全部,我们应通过竞赛的成绩激励自身奋发向上。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锻炼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而是要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才可达到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顽强的意志品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对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锻炼或是竞技中,小学生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同时必然也要面对承受失败的压力。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此可知,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失败后,其意志品质必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意对小学生意志的锻炼,鼓励其在失败中仍能享受体育的乐趣。

(2)在追求身体满足的同时关注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体育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就能达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三、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之余多加关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萌芽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体育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等,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并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2.指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继续营养的补充以及强悍的身体。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于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但仍应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指引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等不良后果。论文格式,体育竞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注重体育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因此,各小学、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他们所爱好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从而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医学英语及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医学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美,即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然后,结合翻译美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这些美。

关键词 医学英语;简洁美;逻辑美;修辞美;翻译美学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历时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医学文献翻译研究”(14YJC740084);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医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及其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4-gh-717);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医学文献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2013-QN-5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志全(1983—),男,河南南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医学英语。

王连柱(1981—),男,山东郓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英语词汇学。

0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翻译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体主要包括科学专著、科学论文、科技文献及科普读物等,涉及自然科学各个专业的题材。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而文学文体的主要功能是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无美感可言,美感功能是文学文体的专属。很多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作为科技翻译的一种,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部分研究已开始关注医学论文摘要翻译中的美[1],对医学英语的美及在译文中如何再现这种美的研究远远不够。

1 翻译美学理论

作为译学的边缘学科,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语言学、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翻译中的语际转换的美学问题[2]。翻译美学认为,翻译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中介将审美客体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的一种审美活动,其中审美主体是译者,审美中介是译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客体是原文和译文。翻译正是译者对原文的美感体验产生一种美感凝结,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美学思维活动。翻译美学指导下的医学英语翻译实质是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同等的美学效果,其过程实为美学取向的过程。从事医学翻译实践时,译者须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在准确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在译文中既要忠实再现原文信息,也要再现原文的美学特征,同时还要使译文在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等方面符合译入语的规范。

2 医学英语的美及其翻译

科技英语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行文规范,文体正式,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之范畴,其美学特征在句法上主要表现为: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其中简洁美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上。下面将分别探讨医学英语的这些美,并分析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所有实例均出自笔者所授医学英语课程教材《医学英语新教程》[3],译文均为笔者提供。

2.1 简洁美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医学英语的一大特点,因为医学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4]。医学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可使表达客观、句型简洁。翻译时,一般要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译成动词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1)Clearly, greater activity results in 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

译文:很显然,活动量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例句中“greater activity”和“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是由动词“act”和“expend”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不将之译为对应的动词结构,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审美规范。

(2)The e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roids as treatment for many inflammatory diseases has been approved.

译文:已证实,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例句中“The effectiveness of…”是由形容词“effective”所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按字面意思翻译,译文看似忠实原文,实则拗口,不如将之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动词结构,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2.2 逻辑美

科技英语最具特色的美就是逻辑美[5]。科技英语在表述科技事实和概念时,常用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句式阐释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译者应仔细分析原文的句式结构,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准确传达原文的推理关系,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1)Physiological stress re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physical responses that occur as a direct effect of a stressor causing an upset 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body.

译文:生理性应激是指一系列由某种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的应激原直接诱发的身体反应。

例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介词短语“as a direct effect of”和非谓语动词“causing”共同构成原文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causing”逻辑主语是“a stressor”。翻译时,应理清这些逻辑关系,以汉语“的”字结构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The success of physiology in explaining how organisms perform their daily tasks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intricate and exquisite machines whose operation is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译文:生理学可成功解释生物体是如何进行日常活动的,这是由于生物体就好比是结构复杂且灵巧的机器,其操作过程受物理和化学规律的调控。

例句是个复合句,主语中包含一个how引导的宾语从句,谓语中包含一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其中还包含一个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应首先分析原文中复杂的句式,理清三个从句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原文中代词“they”在汉语中需明示出所指,并用“其”翻译原文中引导词“whose”,以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3 修辞美

修辞手法并非文学文体的专利,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优秀的英语科技文章及其译文也是富有美感的[5]。科技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暗喻、借代等。翻译时,应竭力保留原文的修辞色彩,再现原文的修辞美。

(1)Our heart beat increases to the point of pounding, blood pressure rises, respiration quickens, and perspiration increases.

译文:我们的心脏砰砰直跳,血压升高,呼吸加速,出汗增加。

例句有两种修饰手法,一是由“pounding”构成的拟声法,一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或平行结构,句式相同,以加强语气。翻译时,应再现原文的修辞色彩。

(2)In fact, the seeds of disease often lie within the adaptive mechanisms of the body itself, 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

译文:事实上,疾病的种子往往存在于机体自身的适应机制中,而这种机制本身可能就是一把双刃剑。

例句有两处暗喻的修辞手法,一处是“the seeds of disease”,将疾病比喻成植物,一处是“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将机体的适应机制比喻成一把双刃剑。翻译时,应保留原文的比喻色彩,再现原文艺术化的语言和修辞美。

3 结语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在句法上具有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等美学特征。医学翻译和文学翻译一样,不仅要求译者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语言表达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能清楚认识汉英两种语言审美的异同,竭力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即所谓“雅”,给译文读者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译文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亮,范武邱.医学论文摘要英译的美学视角[J].中国科技翻译,2014(2):12-15.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兰英,王玉安.医学英语新教程(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清华.医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5.

第5篇

Abstrac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great number of high-level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till in urgent need. In this paper,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briefly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hand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or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translation marke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xtbooks on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关键词: 科技英语;翻译;教材;翻译人才培养

Key words: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lation;textbook;qualified translator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63-03

0 引言

科技作为人类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工具永远离不开人文。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科技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科技的研发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人包括一些翻译教育人士,依然认为科技翻译或技术翻译是一种低层次的词语转换行为,跟文学翻译无法相提并论。正如《技术翻译:技术文献翻译中的可用性策略》的作者朱迪・拜恩(Jody Byrne)指出,技术翻译长期被视为翻译界的丑小鸭,尤其在学术领域,它常被归诸于最低级的翻译活动。[1](任朝迎译)。就我国的翻译现状而言,从规模上看,可以称得上“翻译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翻译强国”,真正高水平的职业译者很少。由此,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1所,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也已达158所[2],现在开办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高校则更多。然而,在目前高校的翻译本科、硕士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盛行,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翻译理论、翻译史及文学翻译为主。有些高校虽开设了非文学翻译课程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真正做到把科技翻译、工程翻译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却少之又少,教学内容大多与翻译市场的社会性、实践性需求严重脱节,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在概述《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3](以下简称《教程》)所编写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基础上,反思我国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要解决高校培养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就在于解决科技翻译教材建设问题和翻译教学问题。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就是要以科技翻译教材的内容为突破口,将教材内容与翻译市场需求、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将翻译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学科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1 《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程》一书共三个部分十八章。第一部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技巧实践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十五章;第三部特殊应用篇,包括从第十六章到第十八章。每一章都配有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篇、练习以及专题常用词汇。此外,在素材专业领域的选择方面,《教程》不仅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素材囊括其中,而且还选取了科幻小说题材,拓宽了狭隘的科技翻译的教学和实践内容,有利于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章对科技英语及其文体特点、科技翻译标准以及适用理论、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和科技翻译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并以《科学美国人》等科普类杂志上的英语原文为实践篇进行。第二章主要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字方面的对比,并以科幻小说为专题进行实践练习。过去科幻小说中的很多科幻技术已经完全成为当今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设备,如计算机、手机以及机器手在工业上的应用等,故此专题能为拓宽学习者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每章分别从直译和意译、音译与形译、顺译与倒译、分译与合译、重组法、转译法、增译与减译、正反译法、替代法以及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的定义、类型或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不同专业专题,如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电力、管理、材料、建筑、机械、农业、交通运输、环境、地质、测量、采矿、矿物加工、冶金、林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技文献为翻译实践篇进行分析讲解。与其它翻译教材相比,《教程》在翻译理论上着墨不多,除一般性概念外,稍加了一些逻辑辩论;忽略了那些存在争议或只在英语学界存在的理论研讨部分;降低了《教程》的学习难度,使更多学习者能进行无障碍学习;精简了《教程》的文本结构,突出《教程》编写的工具性目的,具有现实性意义。

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特点、类型、常用句型以及科技英语中图形、位置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第十八章就科技英语中数量、倍数的常见表达方式及其翻译进行了总结。本书所选的单句和语篇,多选自近3年内各专业领域资料,既侧重于专业性基础英语,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新视野,又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现代科技前沿,为学生实现英语的工具功能提供新的体验。

《教程》在每章介绍基础翻译理论后,附上或选自国际知名刊物如Nature、Science等的文章,或选自专业英语书籍的语篇,进行翻译实践。这些文章既涉及科学论文又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操作说明书等。编者对节选文章中的复杂句和长难句做了详细的分析,书后附有参考译文。这不仅有利于读者学习科学期刊的语言风格,更有助于提高其用英语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和与外籍人士就专业技术进行沟通的能力。《教程》的出版,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尽管编者尽全力进行编写创新,《教程》一书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排版问题。尽管《教程》在总体设计上把所有编写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合理而有创新,不过由于排版失误,导致目录导读与书中内容不一致,如目录页中缺少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第二部分为技巧实践篇、第三部分为特殊应用篇”,这使得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容易丧失对全书把握的整体观。

②编写内容。《教程》内容覆盖面广、选材新,但因篇幅限制,各专业所选取的材料不够丰富,各章所附的常用科技词汇比较有限。对翻译专业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即使学会使用这些词汇,也仍与用英语进行科研交流的行业人员差距甚大,因此,在词汇方面还需提供更多参考文献,方便自学。

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而语言仅是用于描述其内容的工具,不管使用汉语还是使用英语,都必须遵循符合客观事实的原则。然而,由于参编人员都只具有英语文学专业背景而缺乏专业背景,书中某些地方的译文,难免有失准确。例如:

原文:The two methods, overall least squares fitting and B-spline approximation, are both sensitive to noise because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minimum sum of squares of geometric distance 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pixel interpolation.[3]

译文:最小二乘法和B样条优化逼近这两种方法,因为分别建立在几何距离平方的最小值和对像素插值的基础上,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3]

对照原文初看,原译文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对专业人员而言,原译文显然欠准确。显而易见,这是因编者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所致,因为平方和的最小值与平方的最小值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建议改译:最小二乘拟合法和B样条近似法这两种方法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前者以几何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为基础,后者以像素插值为基础。

因此,为了确保译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翻译专业语篇时,今后还需要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尽量避免科学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

损耗。

2 《教程》一书引发的思考

正如有识之士指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4]这就意味着,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如果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改革。而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系列翻译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重视翻译教材建设,重视翻译教学也是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1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加强教材建设 翻译教材建设应该体现工具性特点。蔡基刚教授曾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精神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这“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换言之,“大学英语教材不应只是人文性和一般文化介绍,还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5]

“近十年来,有关语种互译的教材变得红红火火,如英汉翻译教程,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使用的不少于100种,但重复多,创新少。”[6]如此重复编写教材,明显不利于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人才的培养。现在的翻译教材建设情况,与十多年前相比,无论从数量、质量、编写内容等方面都已有很大改观。不过,总的来看,翻译教材,特别是翻译硕士阶段的教材,基本仍以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居多,其编写内容跟职业翻译实践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使是科技翻译教材,情况也是如此,科技翻译的实用性、工具性未能凸显

出来。

科技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些高校把科技英语作为课程甚至是专业方向进行了设置。要开展好科技英语的教学,就必须建设合适的科技英语系列教材,并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的特点,这样教材建设才不会“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5]

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如地质、采矿、冶金、材料、机械、电力、仪器仪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词汇。“科技翻译工作者要熟悉所服务的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英语能力只是科技翻译的一个要素和基本能力,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科技文献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话内容的。”[7]科技翻译工作者应该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杂家基础上的

专家。[8]

《教程》正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学生个人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编写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实用的翻译技巧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无论例句还是语篇翻译实践或练习,都涉及到科技英语的十多个专业领域,启发学生站在学科前沿高度,深刻把握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市场急需的技能,以适应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人才要求。因此,《教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翻译教材应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的编写

目的。

2.2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依托基于内容、重在实践的课堂教学 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一批具有知识性和学科性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同时还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翻译课堂教学。科技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翻译授课教师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绝不能偏离科技题材或其他应用性题材;而且还需要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翻译项目为导向,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即“将翻译课堂教学与社会翻译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互动、合作式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9]。道理说一千遍不如亲自体验一次,与其灌输学生很多生硬的翻译理论,不如直接让学生进行翻译活动更有实际效果。这就要求翻译课堂的教学回归翻译实践的本质,重视社会翻译实践教学。

就翻译实践市场而言,科技英语翻译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对翻译教育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多层次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过,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在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应重视社会的需求,并在加强翻译教材建设的同时,适当调整翻译课程的授课内容,建立以内容为依托、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上教学,指导学生处理翻译同类文本时,尤其是在翻译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题材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不会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批的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生产品”,而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满足社会性和实践性需求的合格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从而全方位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Byrne, Jody. Technical Translation: Usability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M]. Dordrecht Springer,2006.

[2]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名单.翻译硕士专业试点院校名单[J].中国翻译,2011(2).

[3]任朝迎,李桂丽,刘芳.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5]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6]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J].中国翻译,2001b,(1).

[7]杨会军.科技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上海翻译,2006(2).

第6篇

(1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焦作454002;2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信息是情报科学研究的对象,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随着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但是两者之间的研究却很少。为探究情报科学对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影响,文章对情报学原理中的离散分布原理、有序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易用性原理、小世界原理和对数透视原理6 个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情报学的角度更好地组织、序化农业情报信息,满足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情报信息需求。

关键词 :情报学;原理;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224

0 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1]。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信息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生产要素[2]。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信息系统、信息网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广大农民对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生活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由过去的主观臆测、盲目生产与销售,转变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利用农业科学技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3]。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情报学是一门以信息、知识和情报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网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情报学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讲,它研究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的生产、传递及其效用的发挥[4]。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引入情报学相关原理,吸取情报科学中的精华取长补短,对于更好的组织、序化农业信息,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现代农业中的利用效率,满足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日益增加的情报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

情报科学是以信息、知识和情报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伴随着情报科学的不断发展,情报科学逐步向信息科学和知识科学延伸。王知津[5]认为情报科学是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并以知识为中心。当代情报科学真正的价值在于为知识的有效利用和知识共享创造便利条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如何更好的开发信息资源、改善信息资源的管理,并因此提高生产中的信息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传统农业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紧密的联系起来。杨宝祝[6]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开发利用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全新生产力,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去,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大减少农业流通损耗,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完整过程。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来解决农业问题,是当前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好途径[7]。

2 情报科学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

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当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更容易打破惯性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随着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之间的交集越来越深入,农业信息中的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的媒体,都可以当做情报科学中的情报源进行处理,运用情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从大量的农业信息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情报信息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将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

在美国,农业信息化迈入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阶段,特别是在农场的生产和控制等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和研究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9]。在日本,借助于公共电话网、专用通讯网和无线寻呼网等开发出来的农业技术情报网络系统,使个人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系统、互联网网络系统、气象情报系统、温室无人管理系统和高效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等联接起来,可以让用户做到随时利用入网的各种数据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10]。在中国,阎莉莉[11]认为中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基础之上,情报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情报和信息情报产业将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量。涉农情报信息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必将在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 情报学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情报学的研究范围被外延到农业领域,农业信息情报将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情报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一门发展中的新科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目前以成为一门涉及自然、社会和技术的交叉学科。马费成[12]认为情报学有离散分布原理、有序性原理、相关性原理以及情报交流获取的易用性原理、小世界原理和对数透视原理,并在这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它们对于构建情报学理论体系的作用与影响。笔者从情报学的角度看待现代农业信息化,有利于2 个学科之间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业情报信息的分析、提炼水平,使农业情报信息增值,满足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情报信息需求。

3.1 离散分布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农业信息、知识和情报在农业各领域内是以离散的状态分布的,并趋向集中。所以可以研究如何甄别出农业信息最集中地区域,以便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优质的农业信息。被认为情报学基本定律的Bradford 定律在农业信息中同样可以应用,如农业中某一类科学论文大约会有2/3 发表在少数几种期刊中,而剩余论文则分散于大量其他的期刊中,同样,农村按人口的分布和按收入水平的分布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分布。这种在离散分布的基础上表现出向核心区域集中趋势的表现,在现代农业各领域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3.2 有序性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人类创造时的有序性和科学体系发展时的有序性决定了情报结构是有序存在的。农业科学是一门累积性特别强的自然科学,当新信息进入农业信息系统时,为了防止信息增多导致的系统混乱,必须要对信息进行人为的整理和组织。情报学有序性原理在农业中的体现,并不是说它能在农业信息系统中自动形成有序的信息结构,而是说可以利用情报学有序性原理对农业信息结构的规律进行研究,建设更有效率、更方便的农业信息系统。例如,在情报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网络链接系统还是RSS的知识信息聚类,都是情报结构有序性的体现,而这些在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相关性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用户如何查找想要的情报信息,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在现代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情报学的相关性原理同样是农业情报信息有效检索和组织的基础。任何情报信息的检索系统都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有序组织,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没有相关性,就无法获得想要的情报信息。而农业信息体系具有的累积性、交叉性、时效性和国际性,使得农业情报信息无论是在横向的各知识领域之间,还是在纵向的不同级别之间,都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农业信息的处理也由最初简单的存储和排序,逐步向信息的归纳、分析和推理等方面发展,情报的相关性原理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4 易用性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人类交流和获取信息总是趋向最便捷的方式,追求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发源于语言应用领域的齐夫定律所提出的省力法则在现代农业领域也具有普遍性意义。例如,农产品生产、存储和加工的地点选择,农业气象情报的获取途径,使用农药化肥的方式等,都适用齐夫定律的省力法则。而在农业情报信息方面,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用户对情报信息的获取过程中,情报信息获取途径的便捷性往往是第一位的,而对情报信息的质量要求,往往是排在第二位的,这也就是电视和广播能够成为农民信息需求最主要信息源的原因。所以,在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要考虑到不同情报信息渠道对于不同用户来说易用性是不同的,合理的利用情报信息的易用性原理,能够使得农业情报信息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3.5 小世界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世界上任意挑选出2 个人,最少通过几个人能让2个人联系上?网络中任意2 个节点,最少通过几个节点能让相关信息通过?小世界理论认为通常这个数字是6[13-14]。也就是说,无论世界再大、人口再多、网络结构再复杂,人际间的情报信息传递总是能实现的。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的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这时准确、有效、快捷的农业信息检索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在农业信息生产、获取、传递和利用的过程中,在各类农业信息网站、网络目录、网页和用户之间增加有效链接,优化情报信息的传递路径,就可以通过有限的路径将用户和信息联系起来,同时也增加了农业情报信息的易用性。

3.6 对数透视原理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对数透视原理研究的是外界物理刺激在人类感官系统中的反应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类对各学科专业领域的认识研究,例如,早期的地心说就是对数透视对物理对象带来的认识扭曲。在农业信息中,信息的分布是均匀的,但距离用户时间和空间较近的农业情报信息则会优先被获取,并占用户信息感知量的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说农业信息用户获取的最多的情报信息来自于农业领域。但现代农业的信息化是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领域而孤立发展的,对数透视原理揭示了农业信息化在物理空间和认知空间的差异,通过对数透视原理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物理空间的农业信息和进入认知空间的农业情报信息之间的差异,为农业信息化的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

4 讨论

农业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并非所有农业信息都是农业信息资源,只有经过序化与组织的农业信息在农业信息化中才是可用的。情报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递等相关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入情报科学的相关元素,对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帮助将会是巨大的。在当前,随着农业经营主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转变,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系统,这就迫切需要提供整合加工好的农业信息[15]。然而,在如今农业信息化领域,全国已有2200 多个农业网站,此外还有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专家系统等信息化成果,这些信息平台拥有庞大的农业信息,但只有经过加工处理过的信息才能成为农业信息资源,因此情报科学能够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报科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思维研究的学科,目前在语言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的某些领域已经有了很深的联系[16]。同样,情报科学在农业信息化的领域内,也有很多交叉相关的地方,在当前信息就是效率、信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情报科学对农业信息化的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之间的相关研究非常少,笔者也仅是从情报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相关学者对情报科学和农业信息化之间的思考,但文章没有涉及到情报技术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需要接下来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旭强.试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27-229.

[2] 赵颖文,乐冬.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农学学报,2011(4):54-57.

[3] 谭玲玲.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74-4176.

[4] 王知津,张桂玲.网络情报学初探[J].情报科学,2002,20(11):1121-1125.

[5] 王知津,陈芳芳.从情报科学到知识科学[J].情报科学,2007,25(9):1281-1286.

[6] 杨宝祝.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业信息,2013(3):33-35.

[7] 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66-470.

[8] 芦天罡,李显友,高晓红等.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的思考[J].农学学报,2011(4):58-61.

[9]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特点[J].中国农业信息,2013(5):44-46.

[10] 杨艺.浅谈日本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5(6):60-62.

[11] 阎莉莉.情报信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7(7):42-44.

[12] 马费成.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情报学报,2007,26(1):3-13.

[13] Travers J, Milgram 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J]. Sociometry,1969(32):425-443.

[14] 刘植惠.大世界悖理与小世界现象[J].重庆图情研究,2006(1):3.

第7篇

【关键词】人类学转向/人种志方法/科学技术人类学/文化解释学/本土方法论

【正文】

社会学与人类学1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在它们的发展史中,其理论与方法的互相渗透与借鉴,对这两个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史来说,至70年代中期以来,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相伴随,出现了“人类学转向”这种现象〔1〕,在文献中也出现了科学技术人类学这个提法。

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anthrohologicalturn),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研究角度(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我简称为对科学的人类学研究。

那么,这种人类学取向的研究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含义是把现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在这里,作为文化现象考察,并不是斯诺所提的独立于人文文化之外的、与人文文化相对立的科学文化,而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这样就把现代科学纳入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第二个含义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选出某个科学家集本的场所,对科学家及其活动进行人种志〔2〕(ethnography)的研究,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详细的记载、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从宏观上把现代科学纳入人文文化范围,决定了研究的总倾向,那么,人种志的研究就属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在我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宏观定向相一致的研究和微观倾向发生学的研究[2]正好与这两方面是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说,整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都和“人类学转向”有直接关系。

(一)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一:科学是诗文化系统之一

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科学史家耶胡达·埃尔卡纳在《关于知识人类学的尝试性纲领》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他提出,在传统上,“科学很少被认为像艺术或宗教那样是属于人文文化整体的,因为它被看作是某种不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互相背离的东西”,但他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维度:宗教、艺术、科学、意识形态、普通常识、音乐,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文化系统。”[3埃尔卡纳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认为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特·格尔茨的观点。在他的论文《深描:迈向文化解释学的理论》中,格尔茨说:“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的。和M·韦伯一样,我们相信,人类是挂在由他自己织就了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必须把“文化看作那些网,因而对文化的分析并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4]我注意到,虽然格尔茨在他的论述中是把科学列入文化解释的范围中的,但是他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后面还要讲这一点)。而埃尔卡纳同样是把科学作为文化解释的对象,并且根据他对格尔茨的“深描”方法的理解,对科学史中的“深描”作出了解释。

而这也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题。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凯、巴恩斯、布鲁尔等人都在他们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把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重点放到科学知识上面,并把自然科学知识等同于其他知识和信念、看作是文化现象。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拙著《科学社会学》一书的第十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主要是把这种理论倾向与“人类学转向”联系起来。

爱丁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在他的著作《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就指出,科学是一种信念,只是一种被接受了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他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是亚文化的4集合’,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科学当然受到外部的整个大文化的影响。[5]因提出“强纲领”主张而著名的布鲁尔也是把科学当作文化现象、人类学现象来对待的。他的“强纲领”的第一条就把科学知识与信念并列,并且认为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原因。[6]他在评述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的社会理论时曾明确地说“数学是人类学现象”。[7]

马尔凯在他的著作《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中,以专门的篇幅论述了这个问题。该书第三章的标题就是“科学中的文化解释”,鲜明地表示出文化人类学的倾向,这也就是说,他要对科学作一种文化意义的解释、文化意义的分析。他的这种文化意义的解释和分析是怎样做出的呢?

首先,他分析了科学社会学中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的争论,分析了默顿的规范和米特洛夫的反规范,认为,在科学中,科学家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多种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共同遵守某种特定的规范,并不存在一种体制化的机制来保证科学家们都一致遵从或信奉某组特定的规范。在科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语言公式(verbalformulation),这就为科学共同体、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节目单(repertoire)或字典(vocabrary),科学家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它去分类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不同职业行为。”因此,关于规范的讨论就走到了关于科学的文化资源的说明。”[8]这也就是说,科学规范并不是像默顿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体制化的要求,而是“磋商”的结果,科学家们是从代表着不同文化资源的节目单及字典中去寻找自己的道德信奉原则的。

马尔凯的文化解释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学考察。他研究了若干实际案例,从中做出分析,他的结论是,对于科学实验结果的意义是什么的评判、对于科学论断的有效与无效,并不存在普遍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在实验和解释的过程中,个人的特点、具体的环境都会产生作用,他说,“科学一致,因而科学知识,并不是仅由证明正确或拒斥来达到的。科学家们经常面对的是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思想和智力方面的信奉不是由于应用事先确立的正式标准来实现的,而常常和必定是制作而成的。对于研究纲领的拒绝或采纳,是一个更加实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家的相对具体的旨趣利益影响的。”[8]马尔凯承认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是存在着认识因素的,科学的判断和解释是受认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他认为,不仅社会规范是社会地变化着的,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纲领来说,认识和技术规范也是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解释的。”在社会意义的磋商和知识主张的评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与技术的公式表述,在具体情况下,是由每个参加者所选定的,所说明的;这两种资源,在具体科学知识被认可的过程中,在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和正式的证明程序中,是紧密地综合在一起的。”[8]

马尔凯关于科学的文化解释的结论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已经会聚到这样一种观念,即把科学看作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物理世界的本性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又说:“更好的普遍的公式是,科学知识是由磋商过程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被那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解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磋商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运用认识和技术的资源;但最终结果还是依赖于可利用的其他社会资源。因此,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特定行动者群体看来是正确的科学主张罢了。”[8]

以上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一个含义的简单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向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源的,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代表着旧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的复活”,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注意重点的变化和重新取向的过程”。[1]深入的研究将会说明,这种转向与当代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文化的思潮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不过,这已不是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了。

(二)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二: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

文化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起源于对初民社会(primarysociety)的研究,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对于“不开化的”、非欧洲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的发展相联系,形成了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就是人种志方法(ethnogranhicatmethod)。人种志研究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民族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种研究首先要选定地点,即某个部落或民族的聚居地,作为田野调查(fieldwork)的基地,进行参与观察,作详细的记载,最后形成描述性分析性人类学著作。许多文化人类学的名著都是人种志研究的成果。这种研究要求有较长的时间投入(一般在一年以上,离开以后有时还有通讯联系或回访);这种研究要求研究人员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尽可能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个观察者的客观独立的立场,除了参与观察以外,研究人员通常选定或培养某个当地人作为信息提供者(informants),等等。这种研究也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于所研究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对照性的分析。

当代人类学的人种志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初民社会的研究(可研究的初民社会愈来愈少),已经发展到为对现代社会中某个社区、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例如,对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研究,[9]对于工厂、精神病院、科层制的研究,等等。[10]人种志研究的技术也有很大进展,如广泛利用电影、录音、录像等等手段。显然,这种方法是可以同样应用于研究科学活动所在地和科学家人群的。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二个含义: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具体说来,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对科学进行的人种志研究。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对科学知识持有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以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实验室,他们以实验室为田野调查的基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参与观察,对于实验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科学家的日常活动和对话,对于科学家与实验室以外的联系,以至于科学论文的形成、发表,论文引证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做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这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它们有一个概括性名称,即“实验室研究”(IaboratoryS-ludies)。在这种成果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拉都尔对美国加州萨尔克实验室的研究、谢廷娜对伯克利大学中生物化学等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和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实验室生活》和《知识的制造》以外,还有若干研究及其相应的成果。[2]虽然这一批著者在他们的进一步分析中表现出差异和分歧,但他们的共同认识是“深入到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材料,就可有益于对科学的理解”。[11]而谢廷娜则把这一批“实验室研究”看作是说明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她说:“这个纲领是被若干个实验室研究所支持的。”[2]

拉都尔的《实验室生活》一书的工作基础是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他进入实验室观察科学家的日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他的书内容确实展现了人种志研究所得的大量资料:有实验室场景的多幅照片,有科学家在不同场合的对话记录,有科学仪器状况的一览表,有某项化学物质合成的报告记载,有科学家个人事业经历的摘要,等等。拉都尔运用这些资料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实验室是文学标记的系统,仪器所显示的现象是“技术现象”,科学实验室中的事实是“人工事实”,因而科学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科学的陈述是磋商的结果等等。其实,拉都尔在《实验室生活》的第2版后记中就说过,他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看法即科学认识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他在参与观察中的工作只不过是搜集详尽的材料罢了。这就使得这部运用人种志研究的著作读起来与其他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不相同:其描述与分析结论似乎有某种不连贯;这些分析,与其说是文化人类学的,不如说是认识论的,与其说是社会学的不如说是哲学的。

《知识的制造》这部书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这部以人种志研究为基础的专著,已经完全把调查来的资料编纳入作者的认识论结论的框架中了。“科学家作为实践的推理者:知识是在环境中建构起来的”;“科学家作为索引性推理者: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和情境性”;“科学家作为类比推理者,取向的基本原则和革新的隐喻推理批评”;“科学家作为社会环境中的推理者,从科学同体到跨越科学的领域;”“科学家作为文学的推理者,或者实验室推理的嬗变”;“科学家作为符号推理者,或‘我们以什么造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这就是该书的章节标题所构成的框架。这样,在文化人类学著作中通常见到的对文化现象的完整而生动的描述性记载不存在了,资料“沦为”结论的例证。

在这里,我们不能详细讨论这些结论与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具体联系,那是需要专门的研究的。我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的微观建构学派是运用人种志研究方法寻找经验资料支持和论证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因而就恰好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不过,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个学派的运用,与本来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人种志研究是不完全同一的,因为他们进入了认识的领域,而且是科学认识的领域。拉都尔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他“所使用的人种志方法,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与人种志方法相一致。”[11]因此,我们一方面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建构学派的“实验室研究”看作是“人类学转向”标志;另一方面,从严格的人类学意义上考察,又只能把这些研究看作是特殊的、值得讨论的具体运用。

(三)

科学技术人类学:有待开发的领域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只不过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取向或者科学技术人类学的一种类型。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技术人类学,笔者尚力所不及,仅就目前的初步认识,说明以下要点:

(1)科学技术人类学,在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所作的研究。在人类学领域,早已存亡可以归纳入这个范畴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考古人类学及人种志研究对于含有科技内容的“物质文化”的研究;人类学家所考查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为民族数学(ethzo-mathmeties)、民族心理分析(ethnopsycehiatny)、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医学人类学所研究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3〕,等等。因此,有的学者指示,“在这个意义下,人类学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要比跨学科领域STS研究科学技术早得多。”[13]当然,人类学家在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学,是非西方文明中的传统科学,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

(2)正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是关注欧洲以外的文化,所以,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就必然处在专业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外。现在,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已经发展为大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人类学家进入这个领域的仍然为数不多,为1988年美国的4S’学会召开会议,有来自各学科的学者529人,其中人类学家只有18人。[13]

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来毕竟出现了一批人类学取向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就包括有前面提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绝大部分科学人类学研究或者人种志研究是由社会学家、哲学家及其他并没有受过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专门训练的人完成的。”[14]这样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在采取了人类学研究角度、完成了具有人类学特点的著作以后,就获得了人类学家的称号,如拉都尔就是一例。这些不是人类学家(或者说准人类学家)所作的研究,被人类学家看来是存在着某种混乱的,有人指出,“实验室研究”作为人种志研究的一种版本,是与人类学家的研究不相同的。”[14]拉都尔也谈到他的人种志研究所引起的批评。[11]

(3)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领域,关心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家的建议是:必须弄清人种志方法的真谛,弄清这种方法的要害在于记和写(grapy)、在于描述,在于通过写他们来说明人民和他们的文化;必须了解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者: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人种志学,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比较主义方法,以格尔茨为代表的符号象征主义的文化解释学等等。[14]我以为对于当代有重大跨学科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及其文化解释学尤应引起注意。[15]

(4)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做的工作也许是接近于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的。如前所述,马尔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对科学进行了文化解释,埃尔卡纳则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深描”方法在科学史中的运用,讨论了科学知识增长、科学与其他文化因素,历史舞台上的科学等。但我们没能读到埃尔卡纳或是马尔凯都没有运用人种志的“深描”方法所作具体的研究。而“实验室研究”所作的经验描述的意义在于得出认识论的、哲学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规定去研究的文化现象,是格尔茨都认为是棘手的问题:科学。格尔茨是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者,他从文化解释的角度说明了法律现象,但是当他把科学与其他文化现象并列时,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尽管我们很偏爱科学,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棘手的事务”,“但物理学和雕塑以及其他所有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类学上难以理解的问题。”[16]

(5)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决不局限于对实验室的研究,可以从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扩展到学术会议上的扩展到法庭中的科学家,[10]这也就是说要“从实验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和多元的领域。”[13]有的社会学家选择了科学事业管理组织及其附属机构,[17]有的学者进入了政府设立的海洋生物养殖经济研究组织[18]在这些研究中,注意的集点也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了这些机构中科学家的社会身份,涉及到实验室与顾客、科学知识与生产方法以及科学政策和经济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特别要揭示的是,同样进入实验室,其研究重点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以特拉维克对美国及日本的线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其重点就是实验室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及什么是“良好”的物理学工作条件的模式差别。[19]

(6)正是因为如此,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并不局限于人种志的田野调查,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样的;发展一种“跨学科的、批判的、文化的方法”,这也就可以包括历史的研究、比较的方法、文本阅读、……等方法;并且基于这种种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技术’意义的定义,不可避免地以理解专家到理解非专家。”[13]虽然我们对于上述这些方法也许还不能都了解和掌握,但多样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7)总之,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极为扩散,各具特点,我们只要看看《诸科学与诸文化》(《SciencesandCultures》[1])和《知识与社会第9卷,科学技术学人类学》[13]这两部文集的论文题目就可以知道了。每个作者都按照自己对于人类学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注意焦点,进行不同的人类学探讨。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论著,要在纷云繁复的论述中弄清来龙去脉把握要害,我认为,有一项工作要做,这就是要注意作者所使用的主要关键概念,诸如“人工事实”、“技术现象”、“磋商”、“文本”、“深描”、“反思性”(reflexivity)、“结构的和形容的”(emveandetic),等等:它们就好像一片模糊背景中的亮点,了解除它们可以有助于深入的研究。

(8)在谈到实验室的人种志研究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对实验室的民俗学研究,这就是社会学中民俗学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4〕代表人物加芬克尔及其学派的工作。麦克尔·林奇把这一批研究称之为“对科学工作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tthnomethodologicalstudiesofscientificwork),指出这种研究要详细考察实验室中“自然地组织起来的日常活动”“讨论”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暂时的秩序”[20]。他并且专门著书论述了民俗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关系。[21]那么,这种研究与前述人种志研究有什么关系?在民俗学方法识者看来,人种志研究是与“民俗学方法论的文献是有密切关系”的,甚至认为那些作者都是“民俗学方法论的说明者”[20];而人种志研究的学者则认为民俗学方法论是人种志研究的一种。[10]弄清这两种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我们要指出的是,从已有的人种志研究的著作来看,他们确实从民俗学方法论者的著作中吸取了某些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这一点,对于认识知识社会学微观研究的特点也许是重要的。

(9)最后要说的是,科学技术的人类学研究中的专业人类学家在增加,〔5〕但是非人类学背景研究人员仍然会占相当大的比重。因为,专业人类学家即使转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能够专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对于在人类学科并不充分发展的中国从事于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学者来说,也许是一种机会:他们也许可以增添几分勇气,去涉足这个确实颇为陌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注释:

〔1〕人类学是一个大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有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或称文化)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2〕ethnography另一种译法是民族志,我这里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的译法。

〔3〕1996年我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尔多)人类学系讲学时,就见到一位研究藏医的研究生,她已不止一次到作田野调查。

〔4〕这个词在社会学中有多种译法,如:民俗学方法论,人种方法论。

〔5〕从两本文集中的撰稿人可以看到这一点:1992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第9卷9名作者中有4名是人类学家;而1982年出版的《诸科学与论文化》9名作者中只有1名是人类学家。

【参考文献】

[1]WotgeLepenics: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sinthesociologyofscience,in"SciencesandCultures",EditedbyE.MendelsonandE.Elkana,D.ReidelPublishingCompang,1981,p.245,p253.

[2]KarinKnorr-Cewua:"TheEthnographieStudyofScienelifieWork:TowardsaConstractivislInterpretationofScience,in"ScienceObserved",EditedbyR.Knorr-CentinaandM.Mulkay,SagePublicalionLtd,1983.p.115,pp.117—118.

[3]YehudaElkana:AProgrammaticAuemttatanAnthronologgofKnowtedgein"SciencesandCultures",P.6.

[4]克利福德·格尔茨:《深描:向文化解释学理论》,《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40.

[5]BarryBarnes:ScientigieKnowtedgeandSociologicdTheory.RoultedgeKeganPaulLtd.1974.p.63.

[6]DavidBloor:ScienceandSocidlImage,RonteedgeKeganPaul&fd.1976,pp.4—5.

[7]DavidBloor:Wettgenstein-ASocialTheorgofKnontedge,MacmillanEducationLtd.1987.p.83.

[8]MichaelMulkay:ScienceandtheSociofogrofKnonfedge,GeorgeAllenandUnwinLtd.1979,pp.68—95.

[9]Ethnography,BritanicaVoi.4,pp.583—584.

[10]R.S.Anderson:TheNecessaryofFieldMethodinFliedgmmethodofScientificRecearch,in"ScieneesandCutlures,p.218,p.216.

[11]BrunoLalour:LaboralorgLifePrincetonUnicversityPress,1986,p.278.

[12]KarinD.Knorr-Cetina:TheMonutactureofKnowledge,PergamonPress,1981.

[13]"Precoce",in"KnontedgeandSociety: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9,1992,"JALPressInc.p.x.

[14]DavidJ.Hess:"Introduction:ThenewEthnographyand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ibid,pp.1—17.

[15]詹姆斯·匹科克:《芬三流派:韦伯、帕森斯、格尔茨》,《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p.106—110.

[16]格尔茨:《地方性知识》,《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91,p.93.

[17]SlacieE.Zabushy:"MultipleConlexts,MultipleMeaning:ScientistintheEuropeaSpaceAgency,in"KnowledgeandSociety,Vol.9.".

[18]M.CollonandJ.Laws:"OntheConstructionofSocio-techniceeNetworks:ContentandContextRevisited",in"KowlegeandSociety,Vol.8,1989SludiesintheSociologgofSciencePastandPreseut,JALPressINC.

[19]KarinKnorr-Cetina:"LaboratorySludiesandTheConstructionApproachintheStndyofScinceandTechnologg,(日)《科学·技术·社会年版》1993、卷2p.138.

第8篇

 

一、研究林业科技人才智能结构的战略意义

 

培养林业科技人才,光研究知识结构还不够,还应当重视人才的智能结构的研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是意味深长的。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林业各门学科也发生了新的飞跃。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生态工程、模拟技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正在林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人的能力增添了新的内容,又对人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解决知识猛增的速度同育人周期有限的矛盾问题,只能在智能结构上下功夫。

 

知识迅增的现实,使人们对传统的把人的大脑视为“储存器”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至少有接受、储存、判断和想象四种功能。如果仅把大脑视为“储存器”,一味追求知识量的储存,则会使机械的记忆功能扩大,而压抑其它三个功能。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进行记忆,但想象和思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更应重视人的智能,重视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智能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起从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年轻有为,出类拔萃,已成为林业战线上的骨干,而有的却平平淡淡,虽能担任工作,但无创造和贡献呢?还有的在事业上半途夭折,终生碌碌无为。另外,有不少学习“尖子”,毕业以后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差,动手能力差,被称为“高分低能者”。显然,这种人才的成功与失败,除掉工作环境等社会因素外,与求学期间的智能结构息息相关。

 

发展林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生产建设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我国现有林业髙等院校11所,农学院内设林业系18个,在校生14,000人,年毕业3,500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仅全国林业系统就需要大专水平以上的科技人才176,000人,按现在年毕业人数计算,大约要50多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测的要求。因此,对林业科技人才的培荞必须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方面着眼于增加数量,另一方面着眼于提高质量,即少出“次品”和“废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林业科技人才智能结构的研究,作为沐业科技人才开发理论工作中的一t虽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人从理论上推算出它的构成因素在120种以上。

 

对于智能结构的分析归纳角度不同,产生的提法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有的按自学能力、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中外文的阅读能力、实验研究和动手的能力等来划分;有的则根据大脑的四种功能,提出四种基本的智能,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各种不同的智能结构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做为林业科技人才的基本智能结构应如何?拙见如下:

 

(一)品格素质

 

这是智能的关联因素和基础。林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多在深山老林、荒山野滩,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从事林业科学的研究,不仅影响因素复杂、困难重重,而且一项研究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几代人连续进行,加之社会上对林业工作尚有偏见,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林业科技人才,不但要热爱祖国、热爱党,而且必须树立为绿化祖国、实现林业现代化而奋斗的坚定的事业心,要具有不畏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诚实果断、严谨求实、合群善处等品格素质。

 

(二)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发展智能的保证。林业科技人才的基础知识应当既专门化又多能化。它应是横向知识和纵向知识两大部分所组成的综合体。

 

横向知识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些基本规律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基础打得好,对尽早形成最佳的智能结构非常有利。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理论知识。

 

2.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哲学、历史、地理、法律、语言文学等。

 

3.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包括逻辑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基本知识。

 

纵向邦识是与本专业或本学科紧密联系的定向性知识,它是形成具有专门智能的林业科技人才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1.本专业主干学科和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例如,森林采运专业根据特定的要求和目的,必须以采运工艺与管理为主干学科。主要课程有森林采伐学、木材运输学、贮木场生产工艺学、采运企业管理学、森林开发学等。

 

2.本专业所服务的工程对象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如要学好森林采运专业的主干学科的课程,必须伴有林学、技术经济学、木材商品学和林政学等其它辅助课程。

 

(三)基本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些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这说明了基本能力在智能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基本能力一般包括:

 

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包括阅读、听课、笔记、理解、文献检索和掌握科技情报的能力,也包括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要求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的学习技能。例如不能用学数学的方法去学外语。如果某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强,他就可以不断地有效地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可以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适应性。

 

2.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林业科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实用科学。从林业科技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性质而言,应属于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他们应在调査研究、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包括使用计算机)、工艺或施工、实验测试、动手操作、绘图及撰写报告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

 

3.组织管理的能力。这是对当代林业科技人才不能当“书呆子”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日后可以组织和领导林业工作所必须的素养。在未来的时代,文f是难以生存的,“书呆子”也同样是难以生存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诚实果断、充满活力、严谨求实、合群善处、讲究实效等方面的素质,使之一旦工作需要马上可以成为一个组织者和指挥者。

 

4.发创新能力。它是指富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人才成功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能力。它在各种能力综合的基础上形成,并要求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研林业科技人才的智能结构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任何结构都是由一定的要素组而成,但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的结构的功能也不M。例如,碳原子的一种结构方式可以生成较轻的石墨,而另一种结构方式却可以形成坚硬的金刚石。同理,林业科技人才的智能结构,由于内部的要素结构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智能。因此,要形成最佳智能结构就有必要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林业科技活动的特点要求有不同的特殊智能结构。智能可以分为一般智能和特殊智能两种,一般智能是完成任何科技活动所必需的,特殊智能是完成某种林业科技活动所特需的,智能既有一般和特殊之分,智能结构也自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特殊智能结构是指完成某一林业科技活动所特有的各种要素组合。每一项具体的林业科技活动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也就要求有特殊的智能结构;既然活动的性质、对象、任务与内容不同,培养从事某种活动的重点也不同。因此,在研究智能结构的同时,一定要研究每种活动的专业性所必需的智能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智能,以适合客观要求的特殊需要。

 

其次,林业科技人才本身的智能类型与智能结构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有各种类型,在科研领域中就有再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之分。再现型智能的人才善于积累知识,并能有效地再现知识;发现型智能的人才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实践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有所发现;而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创造型智能人才的功能。因此,最佳智能结构都是因人而异的,就是说同一类型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智能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无论是培养林业科技人才的单位,还是想做一个出色的林业科技人才的人,都应因人而异地去建立独特的智能结构,而不能象成批产品那样要求一致。能成尤一个出色的林业部长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岀色的卞业科学的研究员;反之,也一样么就不应当强求去建立某种与自身不适合的智能结构;赶着鸭子上架,是不符合人才经济学观点的。

 

再次,智能结构功能与内部要求调整智能结构是由内部要素的一定形式结合而形成的,然而由于内部要素受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制约,内部要素的发展总是有限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内部要素的限制,使得满足要素限制条件的最佳智能结构,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最佳智能结构唯一,也就是上面说的有的林业科技人才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但不适合做其他领域的工作。二是最佳智能结构不止一个,是指有些林业科技人才同时能做不止一个领域的工作。三是无最佳智能结构,对这种情况要具体分析产生无最佳智能结构的原因。如果结构内部的要素限制是不可调整的,那么就要考虑对智能结构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如果结构内部的要素是可以调整的,比如某项知识或某种能力不足,就可以通过拓宽知识或培养某种能力来形成这一独特的最佳智能结构。实际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某林业科技工作者想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林业工作中的某个课题进行定量研究,做了细致的调查,收集了充分的数据,也建立起了完整的数学模型计算程序,但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却百思不得其解,后经请教行家,方知是由于线性代数基础知识不足所致。另一个刚走上林业科技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开始时在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料面前束手无策,后来通过学习读书方法和科技文献检索等知识,学会了查资料、做卡片、作笔记等基本功,很快提高了科研能力,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

第9篇

俞君英的父亲只读过一年书,母亲目不识丁,父母靠种田、养猪为生,家境贫寒。然而,“能行就得争第一”的家教,让他们的女儿考取北大、赴美留学,成为全球瞩目的女科学家。

遗传父母倔脾气,7岁的女儿不完成任务不回家

1980年秋天,俞君英的表姨来俞家走亲戚。晚饭做好时,俞君英的母亲屠双凤招呼表妹吃饭。表妹发现全家只剩小外甥女俞君英还没回来,想等她回来一块吃。屠双凤告诉她,君英采猪草去了,不要紧,咱们先吃。天渐渐暗下来,表姨不免着急起来:一个7岁的小女孩独自在田野里采猪草,能让人放心吗?她费怪屠双凤太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万一出点事咋办?说着,她便出去寻找俞君英。

表姨沿着田埂一路喊过去,足足找了一个小时,才在离家1公里远的一丘田里见到一个小黑影在田里晃动,身边搁着一个大竹篮。小黑影应了一声,仍埋头忙活,没有回家的意思。表姨快步走过去拉着俞君英,心疼道:“天都这么暗了,一个人不怕吗?快跟姨回家,饭都凉了。”谁知俞君英摇摇头:“竹篮里的猪草还没满,我不能回家。”表姨忍不住笑了:“傻孩子,都看不见了,明天再采吧。我回去和你妈说说,保准她不会说你。”表姨没能劝动她,俞君英只顾瞪着双眼寻找猪草,样子挺倔。无奈,表姨只好帮她一起采猪草。

其实表姨来之前竹篮里的猪草就差不多满了,加上表姨帮忙,很快竹篮里就装满了猪草。俞君英这才满意地随表姨回家。

路上,表姨问她累不累、怕不怕。俞君英摇摇头:“不累,爸爸、妈妈才累呢。”

表姨起先以为,俞君英要采满一竹篮猪草才允许回家吃饭是表姐的规定,便怪表姐太苛刻、太难为俞君英了。屠双风笑道:“我哪会那么强求她啊,是君英自己和我约定的。女儿和我们一样是个倔脾气!”原来,屠双风夫妻俩的个性,是认准的事儿,天塌下来也要做好才罢休,凡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就该把它做好。久而久之,父母身上的倔脾气便“遗传”给俞君英了。

为了抚育一双儿女,俞君英的父母像拼命三郎,每年要种10亩地,还要养3头母猪、7头肉猪,农忙时几乎都累趴下了。自小被母亲放在田头玩耍的年幼的俞君英把父母的辛苦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懂事的她6岁学会扫地、洗菜,7岁学会做饭、洗衣服,8岁就会织毛衣了。上学之后,俞君英对父母说:“我没时间帮爸妈做事,就让我放学回来采猪草吧。”她和母亲拉钩约定:采满一竹篮猪草才回家吃饭。屠双凤连连称赞:“好孩子就该这样!这样的孩子长大才有出息!”于是每天傍晚一放学回来,俞君英便挎着大竹篮去采猪草,每次都满载而归。

这天班里轮到俞君英值日,放学后等打扫完教室回到家,太阳都快下山了,她急得一口气跑到1公里外的田里去采猪草。见猪草又多又嫩,俞君英喜得忘记了一切,一直采到天将黑表姨找上门来。

晚上,俞君英趴在桌上一丝不苟地做作业。邻居女孩叫她去玩,很快被俞君英打发了:“我作业没做好之前是不会和你玩的,你等得了就等,等不了就算了。”屠双凤煮了玉米,香气诱人,表姨几次叫俞君英出来尝鲜,俞君英头也不抬地说:“姨,我作业还没做好,不能吃,你们先吃吧。”表姨感动了:比起自己馋猫似的8岁女儿,俞君英简直像个做事认真的大人了。

几年后,表姨再来串门时,俞君英的奖状已贴满了墙。屠双凤自豪地说,女儿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排全镇第一。表姨好不羡慕,说下次要带她女儿来取经。屠双凤笑道:“我一天书也没读过,她爸也才上过一年学,我们都没文化,读书全靠她自己,所以我没什么可说的。”表姨突然想起几年前俞君英采猪草和做作业时的情景,恍然大悟。

俞君英读初二那年寒假,看到父母和哥哥天寒地冻还要在外劳作,萌生了给他们织毛衣的念头。于是,整个寒假她几乎足不出户,不分昼夜,一心一意地织毛衣。寒假的最后一天,三件毛衣终于织成了,俞君英的手却生了冻疮还磨破了皮,血淋淋的让人心疼。可望着父母和哥哥身上合身的毛衣时,俞君英开心极了。这个寒假为织三件毛衣,俞君英创下连续13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的纪录。

能行就得争第一,不服输的女孩轻松上北大

1990年夏天,俞君英整个暑假几乎是在田里度过的。一天,一家四口在水田里插秧,父亲俞阿土一时来了兴致,提议进行一场家庭插秧比赛,谁得第一,可提前半小时回家。俞君英觉得自己插秧还行,便积极响应。她和父母、哥哥四人排成一条线,“预备,开始!”父亲一声令下,一家四人立即弯下腰飞快地插起了秧,只见父亲和哥哥的双手如蜻蜓点水,手过之处便稳稳地扎下绿油油的秧苗,速度最快,母亲次之。由于俞君英不熟练,不到一刻钟,就被父母和哥哥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君英,加油!”旁观者给俞君英鼓劲。俞君英显得有点紧张,但她没乱方寸,尽力地一丛一丛地插,并力求每丛均匀、前后左右对齐,倘若插下的秧苗歪了,她都要扶正后再继续往下插,不像哥哥,虽然快,但秧苗东倒西歪。她觉得这种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比赛意义不大:先把事情做好应该是比赛的前提。此次全家插秧比赛的结果没有悬念:哥哥第一,俞君英倒数第一。

“哥,你别得意,今天你得第一,以后得第一并不一定是你。信吗?”俞君英挑战似的说。“嘿,不服气是不是?假如你能胜过我,我空手下河摸几条鱼给你吃。”哥哥俞屠军夸下了海口。

俞君英当然不服气:哥哥小学毕业就辍学务农了,插秧之类的农活当然比自己熟练多了,得第一没什么大惊小怪。她觉得插秧不难,关键要熟练,等她练到一定程度,总有一天会超过哥哥,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让他心服口服!

午饭后,父亲和哥哥都在家休息,俞君英独自头顶烈日在水田里练习插秧,好几条蚂蟥叮在脚上也全然不顾;傍晚,大家都收工了,她还泡在水田里继续练插秧,一连六天都这样。父母也不劝她,她想练就练呗;哥哥却说风凉话,认为妹妹想夺走他的桂冠是痴心妄想。

七天后举行的第二次家庭插秧比赛上,谁也没想到,俞君英竟将堪称插秧能手的父亲和哥哥打败,不仅拿了第一,而且质量很高。自称为“小老农”的俞屠军心服口服:“还是君英厉害,哥认输了。”他真的下河摸了几条鱼犒劳妹妹。

俞阿土从小就告诉女儿:“能行就得争第一。”这句话成了俞君英做事的准则。

1991年10月的一天,俞阿土发

现回家带干菜的女儿眉头紧锁,像有什么心事,便问俞君英怎么回事。原来俞君英就读的诸暨市湄池中学开运动会,其中100米赛跑项目没人敢报,班主任潘丹很着急,让身为班长的俞君英动员同学报名。可任她怎么动员就是没一个人愿意,这下她急坏了,所以闷闷不乐。

俞阿土想起女儿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学放学全靠两条腿,久而久之练就了一双“飞毛腿”,比起那些动辄由家长接送或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女儿的腿上“功夫”应该是很厉害的。于是,他用激将法激她:“闺女,你要知道,别人不报名参赛情有可原,你是一班之长,如果你也不敢参赛,就会让人小瞧了,你说呢?”

“爸,我从没参加过100米赛跑啊,万一输了不也让人小瞧吗?”俞君英犹豫着。

“我的女儿准行!去报名吧。”俞阿土极力鼓励女儿。

有了父亲的鼓励,俞君英马上有了信心,觉得自己能行:不就100米嘛,眼睛一眨就过去了。

报了名后,天没亮俞君英就悄悄起床晨练,等她晨练回到寝室同学们才起床。练了两个早晨,俞君英就找到感觉了,跑起步来觉得脚下生风,轻如飞燕。

100米比赛时,从没参加过此类项目的俞君英一举获得冠军,令全校师生啧啧称奇。

不久,俞阿土参加家长会,女儿的学习成绩没得说,一直保持年级第一。可有老师说同学们反映俞君英个性太强,班级里的事只要她决定了,别人就休想再改变,有点独断专行;有时为了一道题竟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不给老师面子,有失师道尊严。俞阿土没有当场表态。

纯朴的俞阿土虽然大道理说不好,但经过一番仔细琢磨,觉得女儿没错,有这样的个性有什么不好?女儿回家时,俞阿土委婉地告诫她:班长像领导,决定的事不轻易改变是对的,但你要耐心向不赞成或有意见的同学解释说服,争取别人的理解,这样你的工作就不至于被动了;和老师讨论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别让人误以为你不尊敬师长。

这番话竟是从没多少文化的父亲嘴里说出的,俞君英感到非常意外,重重地点着头。

1992年高考前夕,在全市最后一次统考中,俞君英以两分之差屈居全市第二。每次都稳拿全市第一的她很不服气,因为数学有道很容易的应用题由于她的粗心做错了,整整丢了12分。为此,俞君英有点难过。关键时刻考生的情绪非常重要。俞阿土来学校送菜时,发现女儿情绪有点低落,一问才知是因为没得第一。俞阿土并不着急,问道:“闺女,如果重考一次,你能得第一吗?”

俞君英想都没想就说:“那还用问,如果再考不能拿第一的话,我就不是您女儿。”

“好,过几天就要高考了,你就把它当作一次重考吧。”

老爸的话给了她很大信心,高考时,她轻轻松松地答完考卷,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揭榜时,传来喜讯:俞君英的高考成绩不仅名列诸暨市第一,而且摘取了绍兴市理科状元的桂冠!

俞君英轻松地被北京大学生物系录取了,这是湄池中学迄今为止唯一考进北大的学生,轰动了阮市镇,校长亲自来俞家祝贺。俞君英幽默地对拿着北大录取通知书看个不停的父亲说:“爸,您说我考入北大,是不是又拿了第一?”俞阿土笑道:“北大是全国最好的大学,理所当然属第一!”

离家10年不回家,培育“万能细胞”一鸣惊人

进了北大后,俞君英仍然刻苦学习,大二时,她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帕德纳奖学金”。在北大五年,俞君英几乎没让家里寄过钱,每年她都能拿到系里最高奖学金。有了奖学金和做家教挣的钱,生活费就不用父母负担了。

1997年初夏,成绩优秀的俞君英顺利被美国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为博士生。此前,想出国深造的俞君英曾写信回家征求父母意见。俞阿土回信说,你已不是小孩子了,主意你要自己拿。但父母必须告诉你,因为家里盖房子把积蓄全花光了,不可能出钱给你留学,只能靠你自己想办法了。

当时出国所需高达3万元的费用让俞君英一筹莫展,最后她不得不狠狠心以比银行高的利息向乡邻借了3万元。

去美国留学前,俞君英抱着母亲直流泪,不知一别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便想以一种什么方式来纪念与亲人的别离。俞阿土脱口而出:“咱们全家来一次割稻比赛,怎么样?”俞君英眼含热泪点点头。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割稻比赛开始了,几乎全村的人都成了他们的观众,都为俞君英加油。比赛结果俞君英得第一。明眼人知道俞君英的父母和哥嫂都有意谦让她,俞君英自己也知道,但谁也没点破,只留下一串串欢快的笑声。

1997年8月28日,俞君英背上沉沉的行囊离开了家。她坚决不让父母和哥嫂送行,她自豪地说:“我能行,你们放心好了。”平时只要听到女儿说出“我能行”三个字,父母就放心了一大半。可这次父母的心沉沉的,尤其屠双凤,泪水止也止不住,仿佛女儿是要远嫁他乡。

女儿在地球那一头,父母的心线就牵扯到那一头。逢年过节,屠双凤便自言自语:“英子一个人在那儿还好吗?她有对象没有?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刚开始俞君英和家里联系还比较多,常常写信回来告诉家人在美国读书的情况。为了联系方便,她还寄钱回家让父母装上电话。

1999年,俞君英拿到1万美元奖学金后,当即给家里寄了8000美元,让父母替她还钱。收到钱,俞阿土连本带利将女儿所欠的钱一次性还清,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2003年,俞君英博士毕业前夕,在一次通话中,父母希望而立之年的女儿毕业后能回家看看,五年多没和女儿见过面,他们想见日思夜想的女儿。然而这个愿望却实现不了,俞君英抱歉地告诉父母:“爸,妈,别怪女儿不孝,女儿是身不由己啊。”原来她博士一毕业就被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汤姆森看中,并很快进了汤姆森实验室从事生物研究工作,根本没时间回国。

父亲生气地挂断了电话,可生气归生气,夫妻俩很快便理解了女儿的苦衷:女儿有“鸿鹄之志”,就让她高高地飞吧!于是他们反过来安慰鼓励要强的女儿:“英子在美国也能行,事业上也别忘了拿第一呀。”

之后,俞君英的电话越来越少,信也基本上没有了。每次通话,她说得最多的是“忙”字,不是在考察就是在实验室里。

2005年的一天,屠双凤终于接到已半年没有音信的女儿的电话,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好久才说让女儿有空多给家里写信。俞君英却说:“妈,我心里也很惦记你们的,可不行啊,我一写信,脑子里正在思考的问题一下子就飞走了,就不得不从头再来,请妈谅解。”“妈知道了,只要你在那边过得好,妈心里就好受些。”话没说完泪水就模糊了双眼,老太太不知道女儿具体研究什么,但知道女儿一旦研究成功,就可以挽救绝症病人,女儿做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大事啊!

2005年起,俞君英开始了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为干细胞的研究。一年后,当获知日本同行也在进行这项研究的消息时,俞君英如遭当头一棒,顿时惊呆了。从不服输的俞君英带领美国研究小组暗暗地与日本研究小组展开“时间赛跑”。就在这节骨眼上,实验室里的一台干细胞培育机出了问题。这场事故虽不大,却让俞君英心急如焚,她几乎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

2006年圣诞节前夕,俞君英刚拿到“绿卡”,准备利用假期回国和家人团聚。她通过电子邮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杭州工作的表弟,表弟马上将喜讯告诉俞君英父母。可全家左等右等不见她回来,也没接到她的电话。表弟发邮件询问,才知道原来她在去赶班机的路上出了车祸,幸好只受了点轻伤。为避免家人担心,她让表弟帮她瞒着家人,只说是实验室工作忙不放人。

2007年11月23日,俞阿土夫妇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自己女儿的照片,惊喜万分。仔细一听,原来女儿的一项发明引起了世界轰动,被称为当代了不起的科学家。“英子真有出息,搞了这么大的一个发明。”老两口顿时热泪盈眶,急忙将喜讯打电话告诉所有亲友,让他们分享他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