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学工作措施

时间:2022-07-04 18:48:09

导语:在教学工作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学工作措施

第1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 思想教育 创新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样的发展速度同我国技工教育为各个岗位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密不可分,同时我国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被经济高速发展所带动,这样的经济形势为技工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的是,在技工教育中,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环节远远滞后于技术能力的教育,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技工教育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需要切实把握好技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提高思想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提供全面均衡的优秀的技术人才。

2我国技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工作的逐渐展开,技工学校的招生也逐步与之并轨,这样的变化使得技工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比之原来更加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首先由于客观的社会原因,生源的质量和素质较之专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技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偏弱,学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才进入了技工学校,内心难免会有低人一等的想法,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上进心的缺失。其二,技校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也相对淡薄,通常技工学校的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和对错误思想的抵御能力都有不足,相应的社会公德心也严重缺失,人生观价值观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这样的一批社会人群没有经过良好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当他们独立步入社会时,更加容易被复杂的社会环境所诱惑,思想上也更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波动甚至腐化。因此,技校的学习时期是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

3我国技工学校的思想教育现状

我们能够看到国家对技工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和技工学校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工人才,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前的技工学校教育普遍的更加重视的是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育智与育人的失衡在我国技工学习教育中普遍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习的师资配备的局限,通常技工学校的思想教育老师都是由教授其他专业技能的教师兼任,在学校的教育重视程度上出现了偏离。另一方面,在对技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展开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缺乏感染力和教育方法创新,加之学生素质偏低,强硬的态度和不当的方法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反作用。这样的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技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重滞后。

4技工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进措施

明确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当前技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改变现状需要对当前的技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

4.1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首要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哪个职业,这都是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技工学校需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需要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从教学到实践结合当前的社会竞争,让学生意识到毕业不仅是技术的过硬,同样要思想道德达标。

4.2丰富思想道德教学方式,培养良好的学校思想道德文化

晓之以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而以理服人则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强硬地把道理灌输给学生,对于这些人生观不完善而又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们显然是不适当的方法,好的方法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自己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技工学校可以说是技校学生在这一人生阶段的家,学校的环境对于学生影响不可谓不大,由于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学校平时经常开展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有趣的文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之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有良好的办学环境和文化氛围配合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会使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也得到很快的提升。

4.3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与信任,重塑他们的内心

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心的教育,这里边包含着对学生信心、上进心、责任心等等的重塑。想要影响到学生的心,首先要做到与学生心贴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技工学校的学生很多由于成绩的原因,从小心中不免会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由于种种原因又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在他们的心里缺乏信心,有的学生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从此没有了上进心,更有甚者开始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严重的缺失了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心,这样的他们即便走上了岗位步入了社会,依然很难被社会所接纳。在技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这些心。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重拾信心,帮助他们正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和把握,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拥有一颗上进心;给他们多一分理解和宽容,让他们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希望,用信任和帮助融化他们对社会的冷漠与惧怕,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优秀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镇采取"运维费里挤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乡村两级筹一点"办法,今年以来为全镇18个远教站点统一制作了节目预告栏,接通了节目预约服务热线,只要群众打一个电话,就能及时知晓教学计划和节目安排,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学积极性。积极创新培训方式。

按照远程教育"学习使用年"活动的要求,针对农村党员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靠观看远教课件培训效果单一等实际问题,每次远教学习中,都穿插安排现场观摩活动,组织群众走出远教活动室,深入田间地头,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果树修剪、农药喷施、疏花套袋、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实践操作,真正变"闭门"授课为"开门"培训,变理论灌输为实践操作,变户内"小讲堂"教学为户外"大课堂"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是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争当优秀站点管理员和业务能手。选配乡镇组织干事、驻村干部、"三支一扶"和"进村进社"人员及大学生村官担任站点管理员。组建了一支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熟悉电脑操作业务的管理员队伍。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原则,今年共调整站点管理员26名。采取直接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今年在县委党校举办终端站点管理员培训班2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3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91-01

一、中职学校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中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而中职学校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一)社会需求的专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应该紧密的围绕社会对用人的需求而定,让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紧密相连,真正的做到专业对口。就业安置百分之百满意。

(二)高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够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熟练的从事技术操作,并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独立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在上岗之前必须取得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尊老爱幼,扶弱扶残;善待性灵,爱护花草,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说话文明,不暴粗口?;穿着得体,举止有度,做一个有善恶之心的人;尊敬师长,见面问好;排队有序,不争不抢,做一个有辞让之心的人;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明辨是非,懂得进退,做一个有是非之心的人,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有自学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不可能把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都学到,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一个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

(五)能够吃苦耐劳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个人的成才,是需要吃苦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降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见一个人要立足社会,承担社会义务,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吃亏在前,享福在后。和同事在一起要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目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明显不足。德育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思想教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是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的教育;品德教育是指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作风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德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德育教育是一项思想政治的转化工作,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由于过去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特别是研究德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特点、道德观念形成规律探索不够,方法简单,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较差。

(三)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人们曾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其他教职工只是配合而已,而实际上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角,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将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读书、怎样选择性的看世界、怎样筛选知识。

三、改进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任科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中职生人数众多,生源多样,大部分都处于青春期阶段。也就是说中职生正面临来自就业问题和自身生理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多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心理疏导,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展现教师人格魅力起表率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严肃校纪校规。我们生活在一个“规矩”的世界里,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例证。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规矩,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公共场所也有公众应该遵守的规矩,它制约着我们每一个人,同时,让我们拥有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现代中职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

(七)开展校园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研究学生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结合社会实际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好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培育出遵守社会公德、符合企业要求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跨越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力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

[3] 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俞龙辉.新时期职校德育内容的提升.职教论坛,2010(10).

[5] 浅淡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011(7).

[6]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011(11).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工作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门槛逐渐的降低,大学生人数逐渐的增多,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找准动力,有力的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发挥出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甚至只是以政治系统为主来承担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没有从学校整体工作的高度来认识、规划、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因此存在“轻德育、重专业”的现象,而且也没有专门开设德育教育课程。即便是开设了相关课程,也使其流于形式和表面。

2.高校的环境不佳

高校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的力度、广度也不够。此外,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开发有限,既不能有效的利用校内资源,更不能充分的开发校外资源。而且也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学生们的教育实践基地有待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缺乏有力的条件和保障。

3.高校的措施不足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措施不足,建设滞后,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更不能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另外,学校自身开展的德育课程单一、枯燥,方式非常陈旧,仅仅只是灌输式的说教方式,使得学生不能接受。

4.社会环境产生了变化

如今的社会非常的多元化,变化也非常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大学生们自然会被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所影响。同时,社会媒体中传播的信息也显得良莠不齐,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所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显得无所适从,甚至穷于应付,同时,这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学校的师资队伍不稳定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还没有完全的实现专业化、专职化,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都是从别的学科和专业调集过来的。因此可能出现流动性大、不稳定、素质不高的特点。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1.缺乏公德心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缺乏公德心的现象,比如在思想上失衡,缺乏诚信意识和集体观念,不能为他人着想。在生活上,常常出现攀比、铺张和浪费的现象,在学习上则经常迟到、早退,考试也经常作弊,甚至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些现象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心理失态

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倾向,因为这些大学生社会经历很少,所以适应能力非常差。在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之下,他们逐渐的被急功近利、轻浮急躁的思想所影响,甚至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而且这些现象发生的机率正在逐年的上升。

3.理想和信念不坚定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惘和茫然的心态,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学生甚至渐渐的形成这样的状态,思想空虚、不知所云、游戏人生,仅仅只追求短暂的享乐。这样的学生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奋斗观,所以不能很好的面对失败和挫折,同时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4.价值观念更倾向于利益化,厌学和失衡的心态

当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视实际利益,乐意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同时对于奉献和索取统一的要求也更加实际。有一部分学生却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只重视物质利益,轻视奉献,重视金钱,轻视理想和追求。一些学生由于产生了厌学的念头,认为接受的高等教育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不愿意老实本分的读书,甚至出现了弃学、逃避学习的念头。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整个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对于学生也能产生一定辐射作用。此外社会媒体所出来的信息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些信息也会在无意间对学生的行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目前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非常溺爱,使得孩子从小形成了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很低的状态,同时也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校的影响

我国目前实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只重视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没有开设过德育课程。即便是开设过这类课程,也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灌输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含糊而淡薄。

四、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做

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高校需要建立网络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他们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学校教师可建立一些QQ 群、贴吧、飞信群、微博等,积极的开展网络教育,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就业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确立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并且还要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学生对于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比如“职业生涯设计比赛”,或者“创业大赛”等,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来提交参赛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以理论课程为主,还要带领学生对社会进行调查、对企业进行参观和访问,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择业、就业。

3.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够保证思想教育工作能正常的进行。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培训的内容必须是多样化的,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因为在新的时期,学生很可能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首先要建立一个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专业的教师来给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其次,教师在平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关注和关心,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5.积极的开展各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的开展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培养感情,加强交流。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与社会服务相关的活动,比如“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下乡对群众进行交流和接触,活动内容既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又有慰问老人的环节。

6.加强党建工作

学校还要积极的推进党建工作,充分的发挥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可以将党支部建立在班级里,开设学生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此外还要将一部分优秀学生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形成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最后还要开展相关的座谈会,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身,提高党性修养。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不同的思潮也逐渐涌进校园内,高校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象牙塔。同时,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个性、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改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宏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关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0):52-53.

[2]王亚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0):207-207,217.

[3]姚兵刘继泉.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载体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8):235-236.

[4]高红旺冯桂梅王雷浦甲东樊熙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4).

[5]李海波.运用典型示范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9):54-55.

第5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柔性管理;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14-02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贯彻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学生为工作重心的理念已经在教育者头脑中普遍深化。高校秉承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创新和调整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为广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服务。由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跟一般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都有区别,其原因在与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当中最特殊的群体。军事化的管理不适合大学生群体,而机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人们急需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

二、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情感教育是在教育系统中,按照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的顺序和发生发展规律来进行的一个教育环节。教育是对人综合施加影响的实践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有情感的影响、意志品质的形成,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为。情感教育是广义的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爱和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人格,并提升道德情操的过程。[1]长期的应试教育导向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情感成长处于疲弱甚至是饥渴状态。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人格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无止境溺爱,造成学生情感结构的失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效率至上的社会发展形势带来的道德滑坡的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缺乏,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人际关系异化,都使得大学生的情感急需引导和满足。

2.柔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柔性管理最早来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区别于“刚性管理”的以人为中心的新管理策略。它不再突出强调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而是通过民主的氛围和公平的机制去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从人的内部心理动机出发,立足人的本能需要,依靠人的成就动机和成就需要来促进企业竞争、向上的积极氛围,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也有益于企业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1]无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还是追求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高校,其管理组织成员的目的都是追求秩序、积极性和效率。人是组织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按照心理学当中成就动机理论和社会学当中的需求金字塔理论,虽然柔性管理一开始进展缓慢,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探索,但是一旦形成机制,其作用是长效的,会为管理工作节约大量的成本。柔性管理意在激发人本身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柔性管理的体系一旦形成,就会人人自律,良性竞争,形成一种稳固的民主氛围,并不依赖外在的强制措施,是一种理想的管理状态。在多元文化渗透大学校园的背景下,在“90”后大学生个性极强的客观状况下,柔性管理可以弥补刚性管理所不能获得的效果,如果刚性管理是轴承,那么柔性管理就是剂,轴承仍然不可或缺,但是离开了,轴承也无法运转,所以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

三、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1.丰富管理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以刚性管理为主,模式僵化,理念落后,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不佳。刚性管理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作为管理主体,一方面独立于学生群体之外,难以真正深入学生生活和内心,体察学生的真实需要;单一的管理主体也把学生自身排除在管理体系之外,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3]柔性管理可以作为刚性管理的辅助和剂,落实以人文本的理念,做到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主体的尊严、兴趣、需求和积极性,为学生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公平宽容的教育环境,将学生自身作为管理主体之一,补充单一主体带来的工作僵化。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发挥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多种作用,通过学生会、社团、兴趣小组、老乡会等形式的活动和号召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相互监督,自我督促的管理机制。

2.提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发挥情感的感召力和榜样效应。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走向民主和平等,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地位、管理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并不是单向的,也不是片面的,由于管理对象是感性的人,那么以情感作为切入点,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就成为管理的原则。管理者遵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规律,严格要求自身,做到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的细节中发挥对学生的榜样感召力。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情感人格形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无时不刻无处不在的教育管理方式,迎合大学生需求的、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管理效能,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学校管理者要积极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校园文化载体,在与学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培养情感,施加影响。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哲思可以在情感上予以学生激励,在品质上陶冶学生的情操,使管理工作蕴含在文化熏陶当中,像无形的手抚慰学生心灵,滋养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自爱、自律、自强,这种良好氛围可以为大学生管理降低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看,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人性化,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尊重学生消费者地位和权益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中促使受教育者自身形成主动性自律性积极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勇,崔海涛.大学生教育运用柔性管理理论的思考[M].天津大学学报,2012,(05).

[2]龚学峰.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创新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第6篇

一、努力构建和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党政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领导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协调一致的学生管理体制。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去,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制。

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履行《教师法》所规定的义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教师要做到备好课、教好书、育好人,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师要做学生的导师,在课外经常接触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

高校要定期研究服务育人工作,把服务育人列入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后勤集团和后勤职工要努力完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后勤保障机制,努力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高校要加快学习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教职员工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陶冶。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网络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借助网络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牢固树立网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摆在重要位置上,使校园网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网上家园”,更好地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全面创新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有的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增加了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难度。现代信息网络一体化使网上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分散性、便捷性的特点,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校园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校园稳定的重要阵地。匿名表达、平等参与、复杂互动、瞬间扩散的网上信息传播等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分和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愈加复杂化,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有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承载着社会、家庭很高的期望,自我定位也比较高,但他们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成本不断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人际、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疏导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为此,高校要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基金,组织力量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同时,单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教改项目,并提供研究经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加强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要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各自的基本特征,深入思考各自的办学规律,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摸索具有新时期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稳定、工作高效、素质优良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1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总体上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科学合理地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改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学历结构与专业知识结构。

2 认真解决好辅导员的发展问题,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高校各职能部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原则上要从辅导员队伍选拔。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培训,每年安排专门经费用于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进修。积极搭建辅导员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注意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支持和鼓励他们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建立和完善各级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落实学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学生辅导员由学工部单独进行考核的年度考核体系,每年评选“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4 切实解决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务、评聘和待遇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切实解决好专职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出台的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评聘教师职务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 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以不低于在校学生每生每年5元的水平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要纳入教学设备管理体系,给予优先解决。

2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心理普查测试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认真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建设成精品课程,同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面向大学生实施的发展性教育,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3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按在校学生,5000:1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个院系设立一至二名学生心理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并逐步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4 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随时关

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沟通、引导甚至治疗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每星期统计、汇报制度,各院系每星期必须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本院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和强化危机干预力度,杜绝学生因心理问题非正常事故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自杀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紧急援助服务;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危机预防工作。对于预警方案实施不力,或延误上报、漏报、瞒报学生信息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五、突出重点、加强引导、注重实效,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1 要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向功能、育人功能。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以政治文化为中心、以科技文化为重点、以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精心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校、诚信、责任、关爱生命”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挖掘具有原创意义的校园文化作品,推出校园文化精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新时期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阵地,积极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重视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本着“统一领导、自愿参与、自主活动”的原则,根据学生社团“成员兴趣相投,组织凝聚力强,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灵活”的特点,引导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各项活动,使社团成员发挥特长,提高综合能力。

2 要发挥日常教育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育人目标,把握工作的大局,注重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突出学生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通过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有效激励措施,推进学风和校风建设。

第7篇

根据九龙坡区“以生为本、科学育人、减负提质”的课改主题,围绕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深化美的教育特色”这一总体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美的教育,构建没的课堂”为工作重心,加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和“美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力度,有效启动“生本教学研究,以整合教研力量,创新教研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深化“美的课堂”建设,构建美的课程。

2.落实教学工作的两个“六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全力以赴承办好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展示我校“美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实力和成果。

4.抓好“两杯”赛课活动。

5.力争各学科合格率达100%,优生率超过上学年。

三、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主题:以生为本、科学育人、减负提质

落实一个重点:以课堂为重点,积极探讨“美的课堂”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研究。

做好五项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素质培养。

四、工作措施

(一)抓常规,促质量

1.落实教学工作的两个“六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保证教学工作质量,密切关注有下滑趋势学科的教学监测视导工作,区抽查学科在全区的地位要逐步上升。

具体做到

(1)备课要“深”。各教研组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情,采取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在教案稿上进行修改复备。

(2)上课要“实”。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规则,做到专课专用。2分钟预备铃响应立即到达教室,按时下课不拖堂。教师在上课时不随便离开教室,应准备充分,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作业要“精”。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习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对书面作业总量的要求,不得向家长推荐课外辅导书,不踩红线。对学生作业做到精批细改,注重实效。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根据作业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难易度,鼓励设计分层作业。加强作业的讲评,督促学生订正。有计划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

(4)辅导要“细”。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不仅补知识,还要细心补心理,同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断提高。(教师不得挤占“副科”教学时间补差,及占用午休、课余时间大面积补课)

第8篇

在学校和学科组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结合科组工作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把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使学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心态,明确了学习目的,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

二、具体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1、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并根据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课堂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精心备好了每一节课。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智力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每一节课都得充分准备,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或者是习题课,都要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增加实验能见度,对训练题进行认真组织,使每一次的课堂训练都有适度性和针对性。

3、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落实“问题主导”、“先学后教” 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增加能见度,注重课题练习训练,及时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做到精讲、精练、精评,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4、加强了实验教学,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探究,本学期按计划安排

学生进行了两次学生实验,并创造条件增加了课堂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科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解题思路,加强练习训练,适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并及时批改,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6、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积极进行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第9篇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育”的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保证服务质量,规范后勤管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工作重点:

1、规范后勤工作、健全规章制度;

2、加强财物管理、减少物质浪费;

3、抓好安全工作、力创“平安校园”。

三、工作措施“

(一)后勤工作

1、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校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校产的日常管理。及时运用校产管理软件做好校产登记、保管、申领、维修、报废、转让等各环节工作,增强教师和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3、加强绿化管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现有的花草树木做好养护和专人的管理工作。今年的重点是绿化的改造(如学校东面空场地的绿化设计、原花坛绿化带花草树木的添置等),努力是校园四季如春,春意盎然。(具体方案等学校讨论后再定)。

4、加强教学设施的维修与更新,本学期将根据去年制定的基建财政预算,将进行各班级后黑板的、教师办公室办公橱的更换,会议室与队室的装修,学校校门的维修等。

(三)安全保卫工作

1、按时参加各级安全工作会议,及时向学校领导及师生汇报,传达会议精神,加强安全工作信息沟通,加大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安全教育与学校整体工作紧密配合。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强岗位安全责任制,重点部位安全责任制上墙,每学年与教师签定“安全责任书”。

3、期对学校各类设备、用火、用电、饮食等进行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粗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