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名班主任工作室计划

时间:2023-01-26 23:13:19

导语:在名班主任工作室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名班主任工作室计划

第1篇

一、专业发展状况的自我分析

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工作。这次有幸成为“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激动之余倍感压力。我要在名师的引领下,同行的帮助下,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1、优势:

责任心强,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能经常反思自己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改进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能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善于探索与创新,尤其擅长家校沟通,深受家长喜爱。

2、不足:(1) 由于每天忙于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琐碎事情的处理,教学专业知识和班主任管理理论知识学习不够。 (2) 读书不系统,不善于积累教育教学的精彩瞬间,想得多,记录少。

二、专业发展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1)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3)认真做好班主任交流,撰写班主任工作日记(4)围绕班级管理方面主持一个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1)对照“优秀班主任”的要求和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2)认真参加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阅读更多的教育书籍,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 (3)撰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写好阶段小结。 (4)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努力提高捕捉问题、系统分析、自觉反思与深入研究的能力。 (5)在工作室中,通过苏老师的指导与各位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对班会课的设计和班级管理的能力,形成自已特色的班级教育管理策略和方法。

三、具体落实措施:

1、每年至少读两本教育类书籍,并做好相应的随笔记录与心得撰写,并随时把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整理到博客上提高理论知识素养。

2、在班集体建设中,实现一个先进班级的目标。争取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塑造成一个先进班集体。

3、积极进行班队活动课的实践探究,把专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认真上好观摩课。倾听专家指导做好记录,反思自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第2篇

在2012年11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上,上海市15位优秀班主任参赛,闵行区占了3位。在上海市获得的两个一等奖中,闵行区浦江一中洪耀伟老师荣获了初中组一等奖。此外,闵行区的3位班主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班级管理实务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新颖的教育设计、实效的操作方法赢得了评委和同行们的青睐。闵行区是上海代表队中入选人数最多、成绩最好的区县,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场景二:别具一格的班主任节

2012年10月,上海市七宝中学校园内,班主任们满面春风。原来班主任们正在享受学校“班主任节”带来的喜悦。在开幕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纷纷发言,学生代表向全校各位班主任献上鲜花和自己制作的礼物。在历时一周的“班主任节”期间,学校为每位班主任制作一块宣传版面,充分展示班主任的个性魅力—格言、喜欢的书、工作实效等。全校学生参与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年龄最大的班主任,离家最远的班主任,最有个性的班主任等。

场景三:金奖班主任评选表彰

从2005年开始,闵行区教育局每年投入50~60万元,用于评选、表彰和宣传百位优秀班主任。目前已举办7届,评选出金奖班主任140多名,银奖、铜奖班主任600多名,合计700多名。闵行区教育局还在上海《新闻晨报》《文汇报》《闵行报》开辟专栏,宣传金奖班主任事迹。每年编辑一本《难得人师—闵行区优秀班主任事迹介绍》,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作用,组织全区班主任向他们学习,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

上述场景仅仅是上海市闵行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对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闵行区教育局的领导有着清醒的认识。局长王浩认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骨干,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班主任的素养和水平提升了,就有利于每个班集体的建设,就有利于学生在班级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班主任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的好坏,更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更好地成长。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重视,优秀班主任日益成为家长们继择校之后优先追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助推全区3000多名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闵行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的基础性保障工作。

一、多层次培训,促使班主任进行研究

为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闵行区将班主任技能比赛列入每年教育局的工作计划,建立了分层次、按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班主任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各类培训,实现专业引领与班主任自身成长的良性互动。

1.新班主任岗前培训。闵行区推行班主任资格准入制度,做到新任班主任必须持证上岗。2009年8月起,闵行区教育局对全体新任班主任进行为期半年的全员上岗培训,让新班主任了解当前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等。学校也按照区教育局的要求,积极推进班主任资格准入制度,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对经过锻炼成长比较快的青年教师,经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优先担任班主任。区教育局对经上岗培训考核合格的班主任统一颁发资格证书。目前,新班主任上岗培训班已举办了3期,培训学员800多人。

2.骨干班主任培训。对于比较成熟的骨干班主任,闵行区根据他们的需要,举办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在梳理各种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的骨干班主任在职进修的课程建设思路。根据班主任的需求,构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由培训实施者和接受培训者共同建构的动态课程,进行了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整合,实现了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组合,扩展了班主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目前,闵行区教育局已经举办了8期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受训班主任达到600多人。

3.优秀班主任培训。2009年,闵行区建立了区班主任实训基地,开展了针对闵行区优秀班主任的培训。基地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新基础实验校班主任日常实践性研究的丰富资源,引导基地的优秀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建设实践中,关注班级生活的教育性、延续性和有效性,在班级文化的引领、班级组织的变革、班级活动的推进等方面形成班级建设的专业品质。经过两年的培训,一支高素养的研究型班主任队伍正在形成。

4.班主任校本培训。2008年,闵行区教育局颁布了《闵行区“十一五”班主任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在岗班主任均要完成30课时的校本培训任务,规定校本培训课程应由理论课程、经验课程和操作课程三大板块组成,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力争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为使班主任培训全覆盖,效益最大化,我们建立了四级培训网络,一是请德育专家对学校管理层进行相关主题培训,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执行能力;二是教育学院德育室利用MOODLE信息化教学平台对班主任给予理论指导;三是在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上提前对竞赛专题进行探讨,形成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四是学校依托校本培训,设立相关内容,并进行实践操作,对经验加以总结。

“以赛带训”的教研和培训方式将班主任日常工作与班主任基础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提升了班主任工作艺术。

二、以评促建,优化班主任成长环境

为使年轻班主任脱颖而出,中青年班主任由经验型班主任向科研型、专业班主任发展,优秀班主任成长为班主任的领军人物,我们建立了三级班主任评优选拔机制,除对优秀班主任的一次性奖励外,另奖励一次暑期外出学习考察机会。区教育局还专门召开庄严隆重的表彰大会,使获奖班主任荣誉感大增。在区教育局评选优秀班主任做法的带动下,各镇、各学校也纷纷评选镇级、校级优秀班主任,使各级优秀班主任受到鼓舞。

三、创建工作室,示范优秀班主任经验

建立班主任工作室是提升班主任素养的良好路径。目前,闵行区已初步建成了市、区、校三级班主任工作室。市级班主任工作室由上海市优秀班主任、浦江三中瞿新忠老师,浦江一级校长张蕊老师等领衔,5个区级班主任工作室由闵行中学、七宝明强小学、华坪小学等校金奖班主任领衔,此外还有闵行四中、浦江一中、实验小学等十几所学校为本校优秀班主任建立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由政府和学校给予经费支持,支持他们著书立说,支持他们外出讲学。

四、举办基本功大赛,在实战中成长

在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系列竞赛的带动下,闵行区教育局已举办了五届“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这也成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通过操练和竞赛,广大班主任的基本功得到明显提升,一批观念新、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脱颖而出。此外,许多学校还经常举办主题班会大奖赛和研讨活动,如吴泾中学的民族精神特色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评奖活动等,较快地提升了班主任的实务能力。

五、建设区域班主任专业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

第3篇

做有灵魂的教育就是要实现“有道德的教育”,即“合乎道,至于德”的教育,就是以合乎规律的途径达到“德”之目标,其具体目标和内容包括:构建有道德的校园,让高尚的道德引领师生生活;构建有道德的课堂,让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让课堂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符合道德的要求、体现道德的关怀、孕育道德的心灵、洋溢道德的光辉,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2年,郑州教育以建设“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新文化”为抓手,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朝着“有道德的教育”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鉴于篇幅有限,在此仅从几个侧面展示一下郑州教育的镜像。

镜像1:班主任是“铺路石”

加强班主任培养,促进班主任成长,建设好每一个班级,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追求“有道德的教育”,铸就教育灵魂的基石,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之道。今年以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班主任成长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了班主任成长档案库;各中小学校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促进班主任发展与成长的服务体系。为加强班主任培训提升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制订实施了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了班主任业务档案,实行了中小学班主任梯级攀升激励机制。班主任梯级划分为四个等级:首席班主任、一级班主任、二级班主任、三级班主任,实行分级聘任的办法。班主任梯级的认定,从班主任工作年限、工作业绩、年度考核、德育成果及个人辐射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兼顾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参加培训情况等因素。在此基础上,今年启动了郑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校“首席班主任”和符合相关条件的市级优秀班主任中评出若干“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进行重点培养,以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保障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在落实班主任津贴制度的基础上,还设立了“班主任培训专项资金”“名班主任工作室专项资金”和“班主任科研专项资金”,建立了完善的奖励和激励机制。这些有力的措施造就了一批名班主任,他们成为郑州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多彩“铺路石”。

镜像2:变化中的课堂

追求“有道德的教育”,铸就有灵魂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做有灵魂的教师,推进有灵魂的教学、培养有灵魂的学生,催生“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的成长,成为郑州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一年来,课堂在变、教师在变、学生在变。这是郑州107中学的一节英语课,大家刚走进七(1)班的教室,发现原来的“排排坐”变成了“团团坐”。仔细一问,原来是六人结成了小组,围坐一团是为了合作学习。难道课堂的变化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创新吗?带着疑问,大家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授课教师于文伟是英语教研组组长,她精于教学研究,勇于实践,以期达到“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的目标要求。变了!课堂真的发生了变化,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和展示,小组内部热烈讨论,优等生变成了学困生的“老师”,展示的机会更多地留给了潜能生;小组成员针对一个难点激烈争辩,教师认真观察并倾听,适时地进行点拨和释疑。整节课,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达成了课堂学习目标,实现了主体与主导的和谐共进。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做有道德、有灵魂的教师是实现“有道德的教育”的关键,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构建有道德的课堂是追求“有道德的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把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生成新知,让新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和生命狂欢的“舞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习落实在过程之中,“让学习看得见”,这是课堂教学之道,更是课堂教学之德!

镜像3:人文精神的光辉

在2012年初的全市德育建设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在讲话中引用了著名学者周国平的一句话:“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就是要通过教育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宝贵的价值挖掘出来。随着实践的深入,人文精神的种子在郑州的校园里已生根、发芽。郑州市回民中学坚持绿色教育理念,不以牺牲学生的自有资源和学习环境为代价而取得良好学业成绩,以培养思想健康、行为规范、意志坚定、方法良好的学生为目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价值取向,以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为目的,走出了一条“有道德的教育”的生态文明之路。走进校园,除了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井然有序的学习秩序,你会发现,一尊雕塑、一个展板、一处报栏、一幅标语不时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操场上、教室外、楼梯口,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在悄无声息中滋润着每一位学子。做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了解自我,尊重他人,珍惜拥有,开拓未来,这才是人的意义,才是人的灵魂之所在。回民中学“绿色教育”的成功实践,正走进每一位学子的灵魂深处。

镜像4:回归学生的心灵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心灵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并非取决于你获得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你感受到了多少。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回应,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如果教师无法走近孩子的心灵,教育将是无效的,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灵魂的学生。有灵魂的学生,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学生,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生,就是有爱心、善心、责任心的学生,就是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生,就是能够担当大任的学生。要知道,未来的担当是由现在的一点一滴累积而来。郑州八中开展了“我给老师接杯水”活动,以促进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培养尊师美德,优化师生关系,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于是,每到课间,总会看到学生主动为老师端茶送水的温馨场面,老师接过学生小心翼翼递到手里的水杯,面带微笑地说声“谢谢”。“一杯水”可以促使学生自觉成为向上、向善的好人,帮助他们独立地走向未来。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产生幸福的感受,学生今天的幸福体验是他们学会感激的起点,让学校成为学生心存感激的地方,让老师成为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存在。

镜像5:用文化为学校立魂

做有灵魂的教育,要用文化为学校立魂,用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学校是文化浸润的地方,是塑造灵魂的殿堂。学校育人,实质上就是用文化育人。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等内容的聚合体,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并显现于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和物质载体之中。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的不断生成、提升和丰富内涵的过程。所以,站在文化变革、文化重构的高度来审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已成为郑州教育人的共识。

第4篇

一、提升自身魅力

作为班主任,其自身魅力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成长内驱力的激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班主任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仪表魅力。我校从组建教师社团、礼仪培训、形体展示等方面做起,要求教师平时保持平和的微笑,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拘谨。二是人格魅力。学校鼓励班主任多读书,尤其是多读班主任管理专业的书籍,以提升文化修养;开展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评选活动,激励班主任主动完善自我,提升人格魅力。三是学识魅力。我校以省级李玉娟名班主任工作室、恒真教科研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名师团队的辐射引领作用;开展恒真讲堂、教师素养大赛、班级故事演讲、班级案例分析、班主任研讨沙龙、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切实提升班主任的学识魅力,全面打造魅力课堂。

二、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1.物质文化建设———以景动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指环境布置,整体上要呈现出净(地面干净整洁)、齐(物品摆放有序)、美(布置美观协调)的良好效果。可设立照片墙,将大型集体活动中的照片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凝聚力;设计板报、班级图书角等,能够推陈出新、群策群力。2.制度文化建设———以理服人。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制定好班级公约,设置小组表现量化管理表,增强学生的小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3.精神文化建设———以诚待人。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学校鼓励班级分阶段不断推出班内多种“明星”,如体育、写字、表演、帮助同学、努力进步等各方面的;开展“最美班级”评选、“一班一品”特色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班级精神,营造良好的班风。4.行为文化建设———以“轻”育人。我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一个字———“轻”。这种“轻”体现在师生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老师平时的一举一动,比如课堂上的讲话、关门的动作、拿取物品的动作;学生在楼道的轻声慢步、阅览室的鸦雀无声、课间的彬彬有礼、入学放学的秩序井然等。这些细节折射出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照,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根植于心的修养。

三、丰富班会活动

第5篇

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与努力,我们找到了“远程加面授、主题式推进、一体化评价”的新对策,全面提升了远程培训的质量。

一、远程加面授

我们在远程教育实践中,融入传统的面授因素,实现远程、面授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的优势,又用传统面授的方式弥补远程培训施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隔膜感,使远程培训有了“亲切感”。

1.组建面授专家团队

融合学科名师工作室,组建涵盖各个学科、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领域的面授专家团队,对所有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进行面授辅导。同时,以进修学校的培训者、教研员为主,省市县骨干教师为补充,组建的远程培训辅导员队伍。

2.撰写面授辅导报告

辅导员团队按照远程培训项目的课程计划,组织相应的面授专家团队,认真学习该项目所有的课程资源,对项目的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共同撰写每个课程的辅导报告。

3.进行面授教学

辅导员团队组织该远程培训项目的全体学员在网上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辅导员将参培学员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学科教研组、班级管理中心组、校长研修组,将面授专家团队下派到各组进行面授辅导。面授辅导着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课程辅导报告,就远程培训课程资源进行系统讲解、疏理,对重点难点进行讲析,以求学员对课程的核心理念,主要内容有较准确而全面的掌握。二是答疑,针对学员对课程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以求学员对课程有所反思。三是课堂教学示范,由专家团队成员主讲示范课,课后介绍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验证项目课程资源中相关理论,旨在提高学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引导学员对示范课进行评析、研究,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员的思辩力。这样大大丰富了远程培训的内容,大幅度提高了远程培训的质量。

4.指导校本研修

现在的远程研修提倡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我们以此为契机,由辅导员团队组织,面授专家团队全体成员分片包干,充分运用国家培远程平台提供的资源,指导学员进行校本研修:一是组织全体参训学员召开开班动员会,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健全班级学习组织,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二是导师负责制,辅导员和面授专家团与全体学员见面并由学员自选导师,学员选定导师以后,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本组学员的情况,结合网上课程资源,指导学员制定研修计划,参与学员集体备课,负责指导磨课,为学员研修时提供理论指导。

二、主题式推进

远程培训提供的资源是丰富的,但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紧密,只有把这些资源整合成为一个一个的体系,才可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基于此,在组织远程培训时,由辅导员团队和面授专家团队对这些资源进行序列化整理,将这些丰富的资源归纳为三个主题:校长思想治校、班主任文化治班、教师专业治教,这种“主题式推进” 的方式,既使远程培训的主题明确,又使受训者能够系统地把握课程资源,大大提高了远程培训的针对性。

1.校长思想治校

我们在组织校长进行远程培训时,由专家团队对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将其整合为“思想治校”,分为如下三个序列: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文化领导力、校长的行为领导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重在引领校长推进课程改革,文化领导力重在指导校长建设校园文化,行为领导力则要求校长办有个性化教育,办特色学校。这三个序列总起来就是要求校长要用一定的“思想”来治理学校。具体的培训程序是:校长网上远程研修辅导员团队、面授专家团队面授辅导异地高端集中研修校长论坛展示培训成果。

2.班主任文化治班

班主任远程培训则以“文化治班”为主题,辅导员和专家团队,对远程网上平台提供的各类资源从“文化治班”的角度进行整合,使我们的班主任远程培训主题更加鲜明。

我们知道,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为了实现其管理目标,必定会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传递给学生,传递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管理”的方式传递,也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第二种是“文化”的方式传递,就是以“文化”为“舟车”,引领学生到达顿悟的彼岸。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网上平台提供的各种资源,确定“文化治班”的班主任远程培训主题,使参训学员多了一些“顿悟”,他们不再是对资源中提到的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停留在简单机械的“管理学”上的理解,而是将这些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内化为班主任的一种“文化”,从而达到“文化治班”的理想效果。

3.教师专业治教

用“专业治教”来统领学科教师远程培训,是我们远程培训的又一个特色。促“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培训永恒的主题,我们从这一主题出发,用“专业治教”的视线来审视学科教师的远程培训工作,大大的开阔了远程培训的视野。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和体现。

我们在分析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的同时,确定“专业治教”为主题的学科教师远程培训,将远程网上平台上提供的课程资源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内容进行整理,分学科组编写成五个面授辅导报告,到学科远程培训中心教研组进行面授辅导,促进了广大参培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参培教师树立“专业治教”的意识。

三、一体化评价

远程培训评价的远程性对学员们的约束力被弱化,激励性不强。如何运用评价的这一杠杆,有效地撬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构建“一体化”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所谓“一体化”评价,就是围绕远程培训项目,最大限度整合各种评价的资源,通过各种评价渠道对远程培训进行评价考核,形成一种“评价合力”。

1.利用媒体进行评价

远程培训网上平台对参培学员的情况进行统计公布,如果仅停留在网上,评价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区域内教育媒体对远程培训进行报道,发挥媒体对远程教育的评价功能。

2.将老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范畴

将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纳入督导的范畴,并在每月进行一次教师远程培训教育督查通报。督导过程中,既督导学员参加培训完成研修任务的情况,又督导学员参加面授辅导活动的情况,同时还督导单位领导对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重视情况、成果运用情况等。

3.围绕远程教育培训项目整合各类活动,充分检测培训成果

我们根据不同的远程培训项目,围绕项目主题,整合各种活动,让参加远程培训的学员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培训成果,检验远程培训的效果。

一是教师竞赛活动。在实施项目时,根据项目主题,将各种教师竞赛活动作为载体,培训项目的主题作为竞赛的内容,开展各种教师竞赛活动。

二是名师工作室研讨、展示活动。名师工作室(包括学科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的首席名师和各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全部是远程培训面授专家团队成员,我们要求各工作室开展的研讨、展示活动,都要紧扣当前远程培训项目主题来进行。

三是设立班主任园地、校长论坛。围绕班主任文化治班、校长思想治校两个主题,在教师进修校设立校长论坛和班主任园地,这两个阵地分别围绕“校长思想治校”“班主任文化治班”两个主题开展活动,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活动,每一活动都围绕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开展研讨、辩论、经验交流等活动。

四是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和业务考试。我们每年都开展教师读书知识竞赛和业务考试,业务考试安排在暑假进行,读书知识竞赛安排在年底进行,这两次活动的命题、现场展示、选题等方面,都紧紧围绕远程培训项目来进行。

第6篇

迈入“十二五”,教育正处于“转型、提质”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率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全区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核心作用,现结合我区实际,对做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六制六化”的行动策略(即坚持学校德育项目制、德育活动课程制、学生成长导师制、班主任上岗持证制、家庭教育联动制、学生健康公告制,推进学科德育全员化、班集体建设制度化、学生发展社团化、社会实践常态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团队工作一体化),创新育人模式,凝炼德育文化,积极构建德育体系,致力形成学校德育的特色和区域德育的品牌,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主题活动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是要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各校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有道德的人。二是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着力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和引导作用。三是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切实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四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多载体多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各中小学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构建以加强学生社团为基础,以开发多样化课程为支撑,以落实体艺科“2+1+1项目”为载体,以建设“十有学校”为目标的活动体系。要统筹规划学生社团的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以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和按学校班级数成立社团数为基本标准,保障活动场地、器材、时间、课程和指导老师的落实,努力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积极培育精品社团,繁荣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各校要逐步建设社团文化节制度,以区级两年一届的“十大精品社团”评选为契机,不断提高我区学校社团发展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社团化。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浓厚文化育人氛围。各校要高度重视现代化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生命和核心。要着力加强学校文化规划,妥然解决好精神力系统、执行力系统和形象力系统的关系,有机整合学校文化要素,进一步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优化校风、学风、班风,细化校本礼仪,加快文化环境布置,加强校服、校刊、校歌、师生誓词、学校宣言等个性化设计。同时各校要建好校史展览或荣誉陈列室,充分挖掘和传承学校原有的优良文化。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凸显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持久影响作用。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项目,提升拓展特色学校,并不断从特色中挖掘育人的品质,真正融学校德育于校园文化之中。

(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保障德育目标细化落实。各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强化校本措施,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优秀班集体建设。加强班主任区校培训效度,坚持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全国心理健康辅导C级及以上证书和区班主任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争取通过三年努力,实现我区班主任教师持证率达到100%。要加大班主任的管理力度,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名班主任评选与考核制度,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逐步壮大区级高级德育工作者队伍,形成人人争当名班主任、人人关注学生人格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加强班级(中队)文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以“温馨班级、文化教室”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班级育人氛围,实现优秀班集体建设制度化,并建立优秀班集体建设定期交流制度。

(五)加强德育小班化建设,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推行德育小班化,实行由2-3名德育导师分担原行政教学班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以进一步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全面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健全学校领导带头、班主任为中坚、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原则上要求一名导师辅导6-8名学生,在思想、道德、做人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在学业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促进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学习成绩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教师培训的参与率和持证率,切实发挥好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努力使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把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低龄阶段。要进一步加大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的关爱行动。

(六)加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建设,增强德育工作合力。各校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增强对办好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好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和服务职能,加强家长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和校本化建设。区教育局将通过组织示范家长学校评选、家长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专家讲座等活动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同时,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将组织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中,通过设计各种有效途径,保证初中学生每年参加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高中学生每年不少于15天。要进一步丰富社会大课堂,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利用好已有的23家区级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及校级实践基地,注重多方联动,完善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继续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千百万工程”,主动配合社区建好“假日学校”,并深入推进学校教育资源开放工作,让孩子们的闲暇时间充实而有意义。

(七)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推进德育渗透全员化。坚持举办德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展评活动,促进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通过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验尝试体验,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内化功能。各校要积极抓好《市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落实工作,实现学科德育渗透全员化。通过每年举行的市区级德育优质课、学科德育渗透课、主题班会课评比,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培养,民主法制教育及禁毒、环保教育等内容切实落实到德育课程和相关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大德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开发,研究德育活动系列化开展,注重各类校本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渗透,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八)加强评价制度建设,实现德育评价多元化。积极构建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目的,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摒弃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模式,完善中小学生全面素质评价体系,重视学生过程评价,丰富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继续开展区“中小学生身边的榜样”十佳评选及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三好学生、“四好少年”、张士柏奖学(育)金等各种形式的评选和表彰奖励制度,树立一批中小学生优秀典型。鼓励各校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学生特点、区域特色的多样化德育评价制度,着眼于学生多元智能,注重成长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

(九)加强德育干部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各校要深入贯彻《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团队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团队干部选拔、配备制度,保障团队干部在政治、工作量和职评方面的待遇。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德育组织领导体系,分管领导、德育主任、年级组长和团队干部职责明确,队伍稳定,能根据计划定期研究、部署和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干部要热爱学校德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指导和实践能力。要增强德育干部考察、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德育干部片区交流研究制度,继续实施德育干部考核表彰制度,逐步建立德育校长述职制度、学校德育结对联谊制度,拓宽德育干部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进我区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第7篇

一、在“学”字上下功夫

1.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书的不读书永远不能进取。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教师应终身以书为伴,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姿势,成为一种时尚。

2.实施“青蓝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深谙其道。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选配了名师或优秀班主任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师傅帮助徒弟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让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可涉及“学历提升”、“教学成绩”、“教学观摩与讲座”、“或获奖”、“课题研究”、“专业进修”等方面;长期规划可涉及“优势分析”、“不足剖析”、“目标设定”等方面。其中,“目标设定”可包括“教学能力”、“德育工作”、“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资格”、“名师发展”等方面。每学期按具体计划开展工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推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每年对“青蓝工程”进行考核,并对表现出色的师徒给予表彰和奖励。

3.构筑“名师工程”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学校经常邀请省内外一些名师、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校还一直坚持邀请地方高校教授、市教科院各科教研员来校“面对面”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年,学校还为青年教师提供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目前,我校所有英语教师都已经走出过国门,进行了深造),使他们与大家、名师近距离接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专业能力。此外,学校近期还遴选出了8名省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

二、在“练”字上磨本领

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他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好课等显得至关重要。每年学校都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有普通话、粉笔字、课件制作、把握学科能力等。此外,每年学校还要安排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通过赛课青年教师得到了磨炼,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几年,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如陈昊、何佳、张旭东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区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施静、陆娴、边卫华、张盛、刘云、胡静、郑家兰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初中组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张磊老师获苏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安弘毅、褚雯、俞伟、杨煜、蔡晓兰、李黎、肖叶分获苏州市直属学校互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等等。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

1.以教研促提高

教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教育改革,需要拥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化。教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就是“研究素养”。

为把教师更多地塑造成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特别要求40周岁以下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申报市级或校级微型课题,让研究成为常态,让他们在研究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常,先在组内进行专题研讨,然后备课组长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体组员参与,激发他们投身教研的积极性。

第8篇

一、校本研训工作

1、调查了教师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我校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表》。

2、开展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校本培训:《如何说课》、《如何制作课件》、《现代教育理论》;进行了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由于严格组织、培训到位,我校参加区决赛的选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开展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校本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意识到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在传承“勤恳务实”学校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修炼,从而远离职业倦怠,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通过培训,我校教师自我充电、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选拔。老师们都觉得结果只是一个部分,大多数教师都是把认真准备答辩的过程当做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名师工作室成员从一名增加到三名。

二、初三工作

1、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希望生名单,与初三老师达成目标上的共识,目标到人。

2、领导分工明确,关注教研组集体备课,加强课标学习,关注近三年的中考题,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出卷,分层次练习,做到以学定教;跟踪问题学科、问题班级、问题学生课堂,关注希望生的课堂反馈。

3、加强检查反馈,反馈到组、到人。例如:作业批改、学生课堂表现、小考反馈的及时性等。

4、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确保信息通畅(区要求、考试说明等)。

5、落实复习计划到天,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讲求课堂有效性,开展预案、学案、教案的整合,做到课堂无死角,学生精神状态饱满。

7、加强教学跟踪分析指导,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

8、准备各项加试工作。

开学初,初三年级针对上学期期末成绩召开了全年级的试卷分析会,通过这次分析会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依据学情目标到人、计划引领促个体和整体共同提高,有效备课、同伴互助促有效课堂。每位教师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本班学情确定了优秀、及格希望生的名单和跟进措施,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措施依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努力做到红笔不离手,目标生不离口。初三教师中出现了越来越浓的研究气氛、互助气氛。每天一节的组内研讨课大家都认真参加,在研讨中对如何组卷、如何精讲多练有了更多的共识。

第9篇

一、执着修行

江梅老师对外分享个人专业成长经验时,发言的标题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修行》。她师专所习专业为英文,1990年毕业后做了中学英语老师。1998年调入广州,在小学教过英语、思品、语文、综合实践……小学老师常被人称为“万金油”,易滋生“浑身是刀,无一把锋利”的平庸。江梅老师却能在干一行爱一行的基础上,心怀教育理想,刻苦钻研,沉静踏上综合实践的专业成长之路――

江梅:1990年,风华正茂的我师专毕业,申请分配回父母所在的城市,在一间较偏远的镇办中学做了一名英语教师。尔后,辗转调动了两次,学校离家越来越近。第三次调动,却无可奈何地远了几百公里,因为我来到了广州,还被告知只能教小学生。

站在2005年的时间点上回望之前十五载的生命历程,恰如我在《时光》一诗中所述:时光允许我将它挥霍/允许我一无所有/允许我一错再错……我过着“冬眠”式的教育生活,安享了十五年的云淡风轻、平和庸常。个人教育生涯的画布上,似乎未曾着墨,几乎难寻亮色。或许,这十五年注定是我人生的留白。

2005年2月23日,广州区域教研博客群“天河部落”诞生。一年后,我开始在部落上的个人博客里发教育日志、教学反思,有的文章陆续被盖上“参考”的红印,浏览和评论者众,其中包括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鸢尾花(IRIS)团队创始人吴向东老师。吴老师邀请我参加他主持的综合实践领域的省课题,毫无课程实施经验和课题研究经验的我答应了。

在《天河部落,圆梦之所》这篇博文中,我坦言天河部落圆了自己求学时代的记者梦,但我又做起了第二个梦。这个梦,缘于我觉醒了的专业发展需求,也与下面“修行”的故事有关:有位居士问大师:如何修行?大师答曰:修行o外乎穿衣、吃饭……居士大为不解:这些只是日常琐碎的事情罢了。究竟什么叫修行呢?大师一语道破:修行即指寒暄、洗脸、吃饭等细节都要诚心诚意。每日奉行,诚意地完成每件事而使之与真理产生共鸣。

当时,这个哲理小故事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教育――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我身体力行地“修行”?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宜让学生“人人都发挥特长”?邂逅综合实践活动后,我满怀憧憬,心中有了默默的坚持和无尽的努力。于是,如我的小诗《走过大海》所言,……人群散去/我还像个小姑娘一样/在醉心的天地里/不知疲倦地玩堆沙。堆什么沙?我持之以恒地建设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利用它们完成综合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完成我所主持课题的实验任务,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我一共构建了23个专题的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2008年实施的“秋天的叶子”一直被同行称作跨地域合作的典范,基于该主题活动撰写的案例(《架设跨区域之桥??生成新课程资源》)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之上;“广州地区的灰霾研究”等十多份案例、论文,都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成为市、区观摩课,还荣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调查周围的环境”在市观摩课上获赞誉:学生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相当优异,该案例也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之上。有了利用综合课程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实践经验,我主要的论文得以发表:《应用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基于劣构问题求解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技术支持的阅读训练促进小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在网络阅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鸢尾花“经典教育”综合课程的德育价值》《应用综合实践活动鸢尾花项目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鸢尾花(IRIS)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黎加厚教授曾赞许:“作为鸢尾花团队的核心成员,江梅老师在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了持续性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做出了表率,站在了时代的前沿。”近年,由于“为高级思维能力而教”教学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受邀为“广东省中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校长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广东省乡村小学教师全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做专题讲座十余次。

解读江梅老师的专业成长史,恰好能以“十年磨一剑”概之。她2006年开始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2016年当选特级教师,堪称与综合实践共成长!希望江梅老师能成为我省综合实践专业发展的榜样,让一线综合实践教师看到黎明的曙光,产生前行的力量。

二、立己达人

2012年9月,江梅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之后,成立了广州市第一个综合实践学科的省级工作室,先后完成了三批次共30位骨干教师的省级跟岗培训任务。广东广播电视台曾专程赶赴江梅工作室拍摄《广州好教育 走进名师工作室――亦师亦友,才女教师倾囊相授》。每当骨干教师跟岗的日子,江梅老师都不给学校增添麻烦,不申请减少一丝一毫的工作量,每天超负荷运转,为帮助学员完成跟岗指标任务殚精竭力。学员老师回到自我岗位上迅速成长后,她倍感欣慰,称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最高目标就是“立己达人”――

江梅:一进入我的工作室,抬头可见墙上的“工作室简介”:广东省江梅教师工作室是广州市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省级工作室。其成立旨在以江梅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素养、事业心和责任感为示范,集教育、教科研、培训于一体,为工作室人员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名教师。

你们也许想不到,那些从全省各地选拔到我工作室跟岗的“综合实践”骨干教师,有不少人在自己的学校根本没担任或没教过综合实践!我称他们为“零起点”学员。指导这种老师,对我的专业能力是一种挑战,但我都能耐心、智慧地应对。广州从化区的刘小芳老师,是“零起点”学员迅速成长的典范。她2012年10月来我工作室跟岗三周,回校后就动员校长让她教综合实践,并很快在区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上执教公开课,逐渐成为广州市的综合实践教研骨干。三年之后,她发给我的个人业绩登记表里,记录多达89条!不管面对怎样层次的学员,我都细心指导他们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为他们精心传授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经验,积极关注学员返岗后的实践情况,在网络上随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2016年5月,由于情况特殊,我同时培训了“华师班”、“二师班”的17位跟岗学员,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培训任务。每批学员结业前,都感激我真诚无私、倾囊相授。有的学员已成长为一方名师,如毕艳薇老师获广州市“十佳”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称号,邵咏梅老师被评为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我曾笑称,祝贺你们长大!我也没懈怠,长成了特级教师。

2015年,江梅工作室接受了省教厅对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考核,结果为“优秀”。这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江梅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该工作室为全省小学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的培养贡献了不俗的力量,不愧是名师成长的摇篮!

三、和谐共生

令我们想不到的是,江梅老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业绩突出,她还一直教语文,担任班主任。2013年,她因为班主任工作出色,获得广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更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她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也充满诗意,成为美育的元素,成为自己诗教的一部分,悄然推动德育,实现育人目的。提起诗化教育,江梅老师有说不完的故事――

江梅:2014年8月底,听说我要接手五年九班,同事好心提醒我:这个班有不少问题,学生打架,家长都相互吵到家里去了!刘某某的妈妈,经常来学校找某老师(原班主任)闹,把某老师气得哭!还有一个女生的奶奶,也是常站在教学楼下吵的……后来我还听说,某老师曾这样抱怨:真是个“鬼”一样的班!

热心的同事帮我打“预防针”,对我还是有些好处的,让我未雨I缪地考虑:怎样把一个所谓“鬼”一样的班,带成一个“人”班?带成具有“中国人”精气神、具有“君子之风”的班?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我不妨把品德教育、班级建设、校儒雅文化活动、区经典教育等进行整合,带领学生开展《做谦谦小君子》主题活动,以富有诗教韵味的综合课程实施,提升各色常态教育活动的效益。

《做谦谦小君子》活动实施后,我带着学生亲历了为班级命名,设计班徽、班服、班旗,拟定班歌、班级公约,读诗、写诗等系列子活动。我们把自己的班级命名为“诗雅九班”。每当我迈向课室时,学生吟诵的《君子歌》就会由远及近地飘来。它堪比绿野仙境徐徐拂来的和风,更是我生命中最优美动听的弦歌。在这股和风的吹拂下,在我“看小动物般的顽童,个个皆好”(摘自我的《赠诗雅九班》)仁爱之心的熏陶下,从前被很多同学歧视的后进生刘某某,获得了人格的平等,享受了同学们学习上的帮助,他的父母自然不会来找我吵闹。另一个女孩李某某,由于家庭环境复杂,心理早熟而且思想蒙尘,曾在第一个学期溜进老师办公室,偷走近十份数学试卷,然后丢进马路边的垃圾桶,原因是这些试卷的主人让她讨厌。更令人堪忧的是,她还去好朋友家里行窃。但其后三个学期,她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像珍珠一样焕发光彩。原因一是她生活在一个君子之班,原因二是我叫她做了我的小助手。她的能力渐显,乐此不疲地为我、为班级做了许多事情。

我和孩子有了心灵的契合,也就有了特级教师评选评估课上师生的优异表现。听参加座谈的孩子回来讲,当评委随机要求唐同学现场用一句话描述江梅老师时,她脱口而出:“岁月悠悠,波光明灭,唯有江畔的那枝寒梅依然如旧”,话音未落,就引来一片赞许的目光。虽然五年九班的学生毕业快两年了,我却时常心怀感恩:是这班孩子把我簇拥向了特级教师的宝座。

翻看江梅老师为五年九班编辑的《九班雅集》,学生的诗作如雨后春笋,新鲜活泼。家长们的祝贺之语也洋洋洒洒,灿如花海。略拾一段以飨读者:“江老师,九班的孩子在您的循循善诱下学到了君子以谦为怀、以恭为尊、以礼为道的谦卑有礼,尽显龙口西小学‘儒雅少年’的风范!您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深情且久远的……”我们感慨,这种诗意满怀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让学生与江梅老师在美丽的校园里和谐共生。教育的幸福与功德,莫过于此。

四、杏坛寻梦

我们知道,江梅老师的专业成长发力期只有十年。这十年里,她养成了对教师来说至为宝贵的“写”的习惯。因为笔耕不辍,所以她不断有新书问世。江梅老师用心向我们推荐装帧精美的《杏坛寻梦――特级教师成长记》,说这本刚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专著,隐藏着帮助老师们成长的密码――

江梅:天河部落的诞生,被我喻为“天河波澜已惊”,被唤醒的我也不再沉睡:在部落经营博客后,我不知疲倦地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教学设计、反思、教科研日记,堪称个人生命中的一个时代,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