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滑坡破坏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

摘要:滑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发生率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为了了解位于S206线省道东南侧正山滑坡的滑坡机制,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结合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特点,对某滑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主体为粉砂岩风化残坡积土层,富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且层面产状与边坡相近,顺倾。坡体发育两组不利结构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整体性,且充当水分进入边坡的主要通道。同时因路堑挖方使坡脚地带形成了高陡的临空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原有平衡状态,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滑坡后缘发育弧形裂缝。在持续降雨情况下,裂隙和滑面充水软化,诱发边坡失稳。

关键词:
  • 滑坡  
  • 破坏特征  
  • 演化机制  
  • 稳定性评价  
  • 路堑边坡  
作者:
李晶晶
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黄石435003
刊名: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由湖北理工学院主办,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刊物,国内刊号为:42-1832/Z。创办于1985年,双月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栏目有:机械电子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土木工程、数学物理研究与应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