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方法的缺陷及其优化研究--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

摘要: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方法存在缺乏理论基础、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分析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识别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度,对现有的需求识别方法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引入KANO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型需求为对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大院的需求;期望型需求为对广场舞培训、有线电视、文化工作宣传栏、农家书屋的需求;魅力型需求为对有线广播、送戏下乡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需求;农村电影放映属于无差异型需求。根据识别出来的需求的不同属性,政府可以制定差异化的供给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KANO模型对于现有需求识别方法的优化。同时,政府还应引入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其它类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大对文化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把识别农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

关键词: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 需求识别方法  
  • 缺陷  
  • kano模型  
作者:
梅正午; 谢舜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0872;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530004
刊名: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2-1653/C。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