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经营现状、问题及最优规模研究——基于豫西南11县(市)217户问卷调查

摘要:农地规模化经营是推进河南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 路.对豫西南11县(市) 217 家农户农业经营现状的调研发现:农户种植小麦的平均规模约7.2亩,超过10亩的农户占比不足30% ,几乎所有的承包大户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获得所租用土地的相 关农业补贴,且土地流转期限较短(集中于2~4 年),相关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不畅.农地经营 规模严重偏小,导致亩均劳动投入对单产的弹性系数显著为负(弹性系数-0.067 ) ;亩均资本投入 严重不足(弹性系数0.711 ), 亦即豫西南农地经营的劳动投入过度,人 均土地规模远未达到最优水 平.基于农户视角,通过建立农地流转供需函数,测得豫西南农地流转市场出清时的土地流转价格 约为689.4元/ 亩,流转土地户均0.79亩.因此,应适当调整农地的政府补贴制度,规范农地流转 市场,着力推进以农地流转为基础的规模化经营战略.

关键词:
  • 农业经营  
  • 最优规模  
  • 供需函数  
  • 豫西南  
作者:
吴银豪
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刊名: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1-1279/N。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9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