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供大众锻炼和休闲的城市共享资源,后发国家的城市健身圈应在其建设过程中贯彻集体化和非商品化原则。与生态中心论和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不同,兼具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的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文明观从社会历史和日常生活两个层面揭示了这种实践的可能性。一方面,作为知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文明观从制度维度和价值观维度对后发国家的城市健身圈建设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城市健身圈又以微观个案的形式推进了前者的现实化和大众化,使其成为内在于实践过程中的环节。立足于“实存”与“本质”的辩证运动中来解读这种双向的交互关系,对于推进后发国家的城市健身圈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