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结构与影响:质性研究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是指家庭处境不利情境下留守儿童拥有的对心理社会适应有保护效应的类状态积极心理能力。基于这一定义,采用问卷法筛选出“家庭处境不利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留守儿童20名;在此基础上,对儿童本人及其监护人、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定性揭示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其影响。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由明理感恩、自立顽强、自信进取、宽容友善、乐观开朗五个类别(含十个次级类别)构成;各类别均能诱发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明理感恩、自立顽强、自信进取对学习和日常行为表现亦有促进作用;此外,个别次级类别可诱发儿童的压力感甚至烦躁情绪。

关键词:
  • 留守儿童  
  • 心理资本  
  • 心理社会适应  
  • 质性研究  
作者:
范兴华; 卢璇; 陈锋菊
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院; 湖南长沙410205;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湖南长沙410205
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3-1161/C。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8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