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形式化背后的“无用论”反思

摘要:调查发现,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的形式化趋于严重,合适成年人在场的覆盖面不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在场的合适成年人印象不深。严重形式化的原因包括: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的强制性不足,合适成年人的来源和能力等不足以支撑其实质化地履行职责以及合适成年人到场后活动受限等。严重形式化进一步催生了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制度无用和应被取消的讨论。对“无用论”的反思和对这一制度的价值定位,需要超越其监督和见证讯问过程这一表面功能,回归到国家监护补位的制度源头,关注其在少年司法视角下保障未成年人参与权,实现少年司法社会化和形成合作式诉讼构造的多元价值,并应当通过制度和操作的完善使合适成年人能够实质性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 合适成年人  
  • 讯问时在场  
  • 国家监护  
  • 少年司法  
作者:
何挺
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刊名:
环球法律评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环球法律评论

环球法律评论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4560/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9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