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方法于2014—2018年采集无锡市哨点医院门诊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采用real-time PCR法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3 408例腹泻病例中,共检出阳性样本946份(混合感染66份),总检测阳性率为27.76%。其中细菌感染529份,阳性率为15.52%,病毒感染460份,阳性率为13.50%,混合感染66份。细菌性病原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60%),其次为沙门菌(5.11%)、副溶血弧菌(4.05%)、志贺菌(0.32%),主要流行于夏季。病毒性病原体中,诺如病毒(8.92%)和轮状病毒(3.29%)检测阳性率较高,主要流行于冬春季。不同年龄组人群病原体阳性率不同,轮状病毒感染高发于0~4岁年龄组。结论 2014—2018年无锡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夏季以细菌性腹泻为主,冬春季以病毒性腹泻为主,在不同季节应针对5岁以下婴幼儿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关键词:
  • 感染性腹泻  
  • 细菌  
  • 病毒  
作者:
管红霞; 沙丹; 冯微宏; 齐倩倩; 肖勇
单位: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无锡214023
刊名:
疾病监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2928/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