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学研究》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21年,致力于成为探讨山西历史文化的权威平台,其内容涵盖广泛,常设专题包括晋国史研究、三晋考古、三晋民族史研究、三晋思想文化研究、晋商研究、山西抗战研究、三晋非遗、三晋学人以及地方学研究等。这些专题的设置不仅全面展示了三晋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促进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多为国内较新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华早期文明、晋国历史、山西地方文献、宗教文化、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专题的探讨,不仅揭示了山西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演变规律,也为更广泛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杂志还设有书评栏目,对相关学术著作进行评析,推动学术交流与争鸣。该杂志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和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对促进三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山西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要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
一、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光盘版、网络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二、题名须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要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 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三、作者署名项:高校等大单位注明院系等二级单位,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单位的,分别标注。后列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或直辖城市的,还须标出省份)和邮编。
四、参考文献应保持在5条及以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位时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顺序要规范。
五、非直接引文注释,注释前应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以“转引自”为引领词注明转引之文献详细信息。
六、中文摘要300~500字,是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概括,能简明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关键词3~6个为宜。
七、引言:概述与本文立题相关的有关报道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说明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阐述本文的目的,简述立题调研、文献分析,以及查阅方法、结论等。
八、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照片应反差要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九、基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上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处理与刊登。
十、文责自负,不存在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未在任何正式出版物刊载,不允许一稿多投,不接受任何语种的翻译稿。
及时下单,安全放心
合规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