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通过CPI篮子商品的权重直接抬高总体价格外,食品价格上涨还可以通过推高通货膨胀预期和提高工资水平转化为非食品价格上涨,进而间接推动总体价格上升。这就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二轮效应'。食品价格上涨的'二轮效应'存在与否对将价格稳定作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典检验方法和分析技术,首先对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二轮效应'影响的存在性证据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分预期和工资两种渠道剖析了食品价格上涨'二轮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①我国存在较为显著的食品价格上涨'二轮效应'证据,且主要通过提高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和拉动工资水平上升两种渠道来推高非食品价格和总体价格水平;②我国工资渠道的'二轮效应'要大于预期渠道,但二者之和还没有在非食品和总体价格上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结论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及相关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