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

摘要: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商品或服务的品牌之争,创造名牌就是为了打造品牌良好的商誉。商誉作为商主体无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商主体的竞争优势并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明确对商誉加以规定的仅存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中,在民事立法中则依法人名誉权的规定来保护商誉,此种立法模式无法实现对商誉的有效保护。本文指出,立法应确立商誉的权利地位,商誉权的性质应采商事人格权说。我国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应在民法典的人格权一编或章中明确商誉权的独立法律地位;同时在民法典外另行设立商事通则,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在商事通则中规定商誉权的内容。此外,还应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誉的规定。

关键词:
  • 商誉权  
  • 商事人格权  
  • 立法模式  
  • 法律保护制度  
作者:
王晓翔
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刊名:
金陵法律评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金陵法律评论

金陵法律评论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类别包括论文、译文、评论以及学术随笔。是一本综合性半年刊,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很重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