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与国人训育观念的萌生

摘要:清末的中国正处于教育的转型期,新式学堂的勃兴,逐次取代旧式的书院制度。为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国人从最初注意西学,开始逐步引进西方的教育学说,由是"训育"一词经日本传入中国。其时,公开出版物、教育学者与留日学生三大主体,对训育的概念、目的及方法均进行了引介。自训育概念传入后,国人不仅初步产生了训育观念,且在新式学堂中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训育的初步实践,如《各学堂管理通则》的颁布、"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关键词:
  • 清末  
  • 训育  
  • 训育观念  
  • 教育革新  
作者:
王海凤; 余子侠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430079
刊名:
教育研究与实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2-1041/G4。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3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