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铝土矿稀土元素富集机制——以新民铝土矿为例

摘要:通过对黔北新民铝土矿岩矿石稀土元素的系统分析,探讨了黔北铝土矿稀土元素特征与富集机制。研究发现:黄龙组灰岩呈'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韩家店群泥岩、梁山组炭质泥岩及大竹园组(含矿岩系)呈'右倾型'轻稀土富集特征,而大竹园组随着风化作用的增强从陡'右倾型'的铝质泥岩→缓'右倾型'的豆状、致密块状、碎屑状铝土矿→缓'左倾型'土状铝土矿的特征。且含矿岩系由底到顶,∑REE具减少趋势,顺着其倾向∑REE有下降趋势,沿着走向其有升高趋势;这受到不同底板岩性及厚度大小的影响,底板泥岩比灰岩更易使含矿岩系富集稀土,同为灰岩,其厚度越大其稀土总量有富集趋势。而∑REE受到矿物组合(岩性)控制,其有'含独高稀,鲕粒富稀,豆状少稀,高铝贫稀'特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做相关性图解(Sr/Ba—∑REE、Sr/Cu—∑REE、δCe—∑REE、δEu—∑REE)可知,在干热气候的海相咸水环境更易使稀土富集,虽含矿岩系主要是在氧化环境中形成,但高∑REE样品易在还原环境中富集。

关键词:
  • 稀土元素  
  • 富集机制  
  • 铝土矿  
  • 黔北  
作者:
龙克树; 付勇; 陈蕤; 叶远谋; 严爽; 陈满志
单位: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037
刊名:
矿物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2-1045/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