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磷块岩型稀土矿与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证据

摘要:对织金磷-稀土矿果化矿段中摩天冲、戈仲伍矿段中磷肥厂磷块岩进行岩相学研究,对磷块岩中石英、白云石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冷热台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磷肥厂硅质磷块岩中胶磷矿主要以碎屑磷灰石形式存在,粒径50~200?m,以硅质胶结和白云石胶结为主;石英、白云石捕获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于87.5~127.8℃,盐度变化于12.31%~20.61%,计算的流体压力为5.54~8.02 MPa;而摩天冲白云质磷块岩中胶磷矿主要以是碎屑磷灰石形式存在,粒径变化于50~300?m范围,以白云石胶结为主;白云石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99.8~184.3℃范围,盐度变化于12.31~20.61 wt%,计算的流体压力变化于13.7~22.6 MPa。碎屑磷灰石胶结物以及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指示果化矿段中摩天冲白云质磷块岩所揭示的热液体系很可能是热卤水与正常海水混合所致,而晚期不含NaCl的硅质热液对早期形成的白云质磷块岩的交代对戈仲伍矿段中磷肥厂硅质磷块岩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 均一温度  
  • 盐度  
  • 流体包裹体  
  • 矿床成因  
  • 织金磷块岩  
作者:
刘喜强; 张辉; 唐勇; 刘云龙
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55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刊名:
矿物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2-1045/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