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充填矿物和蚀变晕对火山岩储集层流体作用的指示--以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为例

摘要: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集层的流体演化过程,对储集层裂缝中的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自生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2主要来自深部热液流体,CO2来源具有深部热液、烃类流体混合改造的特征。在压力梯度与浮力驱使下,富含SO2等挥发分的含硅热液沿断层向上及两侧运移,分别形成具拱张-高温特征以及具隐爆-低温特征的石英脉。伴随深部流体由酸性向弱碱性的演化、压力的降低、CO2含量和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在收缩缝中沉淀出早期方解石。在岩体顶部长期暴露出地表地质背景下,当大气淡水与偏碱性盆地流体相遇时,在风化缝中形成保留渗流环境特征的方解石胶结物。埋藏期构造作用形成构造裂缝,烃类的充注-漏失使孔隙流体再次由酸性变为碱性,并在溶蚀孔缝中沉淀出晚期亮晶方解石。晚期热液作用的叠加形成磷灰石、方解石及黄铁矿矿物组合。石英、方解石等的充填作用使裂缝由开启变为闭合,对储层物性主要起破坏作用。

关键词:
  • 克拉美丽气田  
  • 滴西地区  
  • 石炭系火山岩储层  
  • 裂缝充填物  
  • 蚀变晕  
作者:
刘小洪; 李宁辛; 冯明友; 石章俊; 黄伟林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610500
刊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2-1102/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