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历史上的道统构建起源较早,内容发展比较丰富,并形成了明显的排他性特征。明代王阳明一方面为了论证心学的合法性,继承了道统构建排他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万物一体”“满街皆是圣人”等自身思想的指导下,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杨、墨、佛、老等儒学“异端”学问的价值,并有条件地肯定了其儒学内部直接竞争对手程朱理学的价值,从而弱化了其道统构建过程中“门户之见”。王阳明有关道统构建的这两个路向都被其后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并有所发展,不仅出现了大量惟心学是取、旨在论证阳明心学儒学正统的专门史籍,而且出现了一些具有“合会朱陆”特点的著作,从而丰富了明中后期语录体、学案体史籍的编纂,甚至可能直接影响了旨在去除“门户之见”的《明儒学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热门期刊
伦理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