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摘要: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相比较,聚驱后Cr^3+聚合物凝胶调驱采收率增幅有较大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随调驱剂注入段塞尺寸增加,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注入段塞尺寸为0.2PV时,“产出/投入”比最大。在调驱剂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与整体段塞相比较,采用“Cr^3+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或“Cr^3+聚合物凝胶+水”交替注入方式采收率增幅较大,表明该注入方式可以减缓“吸液剖面反转”进程,进一步提高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

关键词:
  • 渤海油田  
  • 聚驱后  
  • 参数优化  
  • 物理模拟  
  • 机理分析  
作者:
冯时男; 卢祥国; 鲍文博; 刘义刚; 邹剑; 肖丽华
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大庆163318;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研究院; 天津300450
刊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21-1504/TE。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