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玛丽雅姆的命运归宿

摘要:为了消除9·11事件中世界人民对阿富汗人民的误解,打开一扇让世界了解阿富汗人民的窗户,胡赛尼的三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着重描写了近三十年来阿富汗动荡不安的政局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灿烂千阳》始终让读者揪心:这部小说站在女性的视角,用意识流创作手法去讲述阿富汗的历史变迁、政府更替,人们生活在人间炼狱,过着生不如死的黑暗生活。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玛丽雅姆所面临的伦理身份、伦理禁忌、伦理困惑以及不得不做出的伦理选择;在父权主义和夫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双重压迫下,传统阿富汗女性的命运不言而喻,其如同崩溃的道德体系,成为历史的缩影;但玛丽雅姆的爱犹如生长在彼岸的夜来香给人以芬芳和希望。

关键词:
  • 文学伦理学  
  • 伦理身份  
  • 伦理禁忌  
  • 伦理困惑  
  • 伦理选择  
作者:
郭晓青
单位: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 山西长治046000
刊名:
陇东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陇东学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2-1197/G4。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