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文本中的认识发生学

摘要:马克思认为,以实践为基础,将人和事物作为一个“类”来把握是人类意识区别于动物意识的关键;对事物“类”的把握是通过在实践中确定事物对人或人的实践的意义,从而确定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的相对稳定的性质来完成的;进而暗示事物在感觉中聚合成一个整体并与其他事物或环境区别开来也是由与感觉、欲望和意志直接相连的实践动作移动事物并改变事物造成的;意识最初只是实践的一个方面(在感觉中,动作直接与欲望和意志相连,指向对象),只是随着劳动分工才获得了相对独立性,并最终分化成知(认识)、情、意三个方面。

关键词:
  • 类  
  • 实践  
  • 动作  
  • 感觉  
  • 欲望  
  • 意志  
作者:
韩旭
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刊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10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很重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