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大学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例

摘要: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之中,社会责任感是热点之一。广义的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人类责任感六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通识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大学生自我责任感这一维度是社会责任感(广)的6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项;男女学生之间和有无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显著差差异。建议:因材施教,教学适时融入自我责任感相关内容;同等对待,提供同样的学习和培养机会;学生干部带头,带动和影响全体学生社会责任感;继续发发扬通识教育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 通识教育  
  • 国防教育  
  • 大学生  
  • 社会责任感  
作者:
沈莉萍; 张伟东
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杭州310007;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310023
刊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刊物,国内刊号为:33-1263/Z。创办于1997年,双月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栏目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与劳动教育、区域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