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思想与现实的粘合度为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可以被划分为四类,报刊文章属于"第三类文本"."第三类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兼具思想形成价值和传播价值,文本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德法年鉴》中马克思发表文章的思想价值,但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一生参与的众多报刊时,却"遗漏"了《德法年鉴》.可能的解释是他考虑到《德法年鉴》传播效应缺失而进行了取舍.因为《德法年鉴》在传播之初遭遇"夭折"致使其社会效应大大减弱,未能充分发挥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引领作用,从而影响了恩格斯对其价值的评判.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239/N。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9013545号 辽公网安备:21011302000173 © 版权所有:沈阳学刊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