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长调歌是如何传承的?——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德都蒙古长调歌表演

摘要:以前,帕里、洛德和甚至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弗里教授都认为口头表演都是一种单个人的表演,他们都没有关注到这种歌手群小舞台演唱或剧班表演的特点。本研究发现,德都蒙古长调歌的表演活动是一种以宴会舞台的群体歌手的口头表演剧。在这种“小舞台”中,群体歌手们通过自己的长调歌表演来获得自己“粉丝”的支持,学到自己喜欢的歌,从此传承了青海蒙古长调歌。这样,蒙古长调歌是群体歌手在宴会舞台中不断的表演,学习和传播过程中传承保存下来的,而非某一歌手在生活中孤立的学习、参与和表演来传承下来的。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民歌表演之间关系,修正西方的单人口头表演理论。

关键词:
  • 群体歌手  
  • 宴会舞台  
  • 单人口头表演  
作者:
傲东白力格
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30
刊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读者对象:国内外艺术研究部门专业人员,艺术院校师生,演出团体的艺术工作者,业余艺术爱好者等。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4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很重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