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对印度近代社会与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康有为在对近代印度衰亡进程的考察中,坦承印度文明在道德层面"万国第一",这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华夷构造体系,标志着康有为后期思想的一种重大飞跃。同时,康有为意识到革命自立、道德教化等均非短期内实现民族振兴之根本,转而将"物质"与新世界紧密挂钩,这种判断,也是触发其提倡"物质救国论"的一大动因。但另一方面,康有为难以承受"物质"力量的全球化扩展对传统文明的毁灭性打击,难以把握马克思所云的"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转而从传统文明内部摸索未来的发展之路,康有为后期思想转向"保守",显然与其对印度的实地考察和思考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
  • 康有为  
  • 印度  
  • 传统文明  
  • 物质  
  • 道德教化  
作者:
朱忆天; 王寅申
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刊名:
南亚研究季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南亚研究季刊

南亚研究季刊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1-1023/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