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兰州城市的“中山纪念空间”

摘要: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其革命活动与思想对中国革命进程走向产生深刻影响。其逝世后亦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与政治社会整合过程中被逐渐建构成为民众精神崇拜对象与政权政治象征符号,并贯穿于民国时期政治运行始终。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形态的中山纪念空间于西北重镇兰州落成,并在市镇建设与教育工作中出现以'中山'命名的街道、桥梁与学校单位,多数构成了延续至今的城市建设'中山印记'。而对以兰州为代表的民国城市中逐渐空间化与日常生活化的中山标志进行分析,或可对进一步理解中山纪念这一民国特色政治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性社会认知有所启示。

关键词:
  • 政治文化  
  • 符号与记忆  
  • 中山纪念空间  
  • 兰州  
作者:
吴宏韬; 汪洪亮
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西边疆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6;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66
刊名: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青海民族大学主办,青海民族大学主管的学术刊物,国内刊号为:63-1071/C。创办于1975年,季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栏目有:海外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研究、民俗学研究、藏学研究、历史研究、教育·文化·传媒、附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