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犯罪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以刑事责任年龄为突破口的治理路径遭遇“降低”与“维持”两种观点争议。与其过分关注立法治理,倒不如将治理思维转向对罪错行为的研究。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具有罪错事件的低龄化、罪错行为的危害性、不良行为的渗透性三大特征。其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社会、行为处遇四个方面。基于此,应当通过构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制度,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责任,倡导国家监护支持综合体系予以应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热门期刊
期刊名称: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1-1716/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8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