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岩溶区典型农地土壤优先流特征

摘要:以广西桂北岩溶区的3种典型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形态学、数理统计以及分形理论等方法,对岩溶区玉米地、花生地和水稻田的土壤优先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供水条件下,玉米地土壤水流运动形成的染色形态由大面积的块状变为树枝状,土壤在20—40 cm深度范围内存在较多侧向孔隙通道,染色形态表现为由树枝状又变为较小的团块状,而花生地和水稻田的土壤水流运动形成的染色形态均由大面积的块状变为指状,但花生地水分以优先流形式入渗时还伴有一定程度的侧向运移,呈现指状染色形态中夹有较小的团块状染色形态,水稻田指状染色形态中无明显团块;玉米地的平均基质流深度达5.55 cm,是花生地的1.18倍,优先流发生时间相对花生地滞后,水稻田的平均基质流深度仅为2.36 cm,其最先发生优先流现象;玉米地的平均总染色面积比、优先流比和湿润锋迹线的分形维数(32.09%,71.59%和1.34)是花生地的1.40,1.04,1.05倍,水稻田的平均总染色面积比、优先流比和湿润锋迹线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2.55%,62.03%和1.26,均小于玉米地和花生地,表现为玉米地优先流发育程度最大,其次为花生地,水稻田优先流发育程度最小。

关键词:
  • 优先流  
  • 发育程度  
  • 染色示踪法  
  • 岩溶区  
作者:
李振东; 朱彦光; 陈晓冰; 甘磊; 张宗急; 方荣杰; 程芳丽
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市农业科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刊名:
水土保持研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1-1272/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