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从性别文化现实还是文学角度,女性乡土都是在场的缺席者,这并不是因为创作方面不够突出,而是缘于女性文学自身的发展问题。现代女性乡土叙事在五四时代从关注妇女儿童问题出发到一些乡村题材,创作比较仓促,乡土意识刚刚萌芽;20年代末到抗战前期伴随左翼文学的兴起,形成了女性乡土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乡土意识自觉形成;30年代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沦陷区和解放区的女性乡土创作呈多元化态势,乡土意识逐渐浓厚。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9013545号 辽公网安备:21011302000173 © 版权所有:沈阳学刊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