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的比值研究

摘要:炭屑与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现代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比值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及沉积物微炭屑与植硅体的丰度与火灾和燃烧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现代草本及木本植物叶片进行开放燃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燃烧微炭屑的形态特征及微炭屑与植硅体数量比(Ch/ph)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燃烧后会残留下植硅体和微炭屑,草本与木本植物微炭屑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微炭屑与植硅体(Ch/ph)比值较大,Ch/ph值木本植物(26.07-31.61)大于草本植物(1.62-15.20)。微炭屑的形态及长宽比(L/W)、Ch/ph值含有丰富的火灾发生及燃烧的植被类型信息,尤其Ch/ph可能是古火灾及古植被重建研究的潜在替代指标。

关键词:
  • 植硅体  
  • 微炭屑  
  • 燃烧模拟实验  
  • 古植被  
  • 火灾  
  • 古环境重建  
作者:
李成; 李戈; 李仁成; 梁婉仪; 温梦丹; 陶欣悦
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541004;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刊名:
微体古生物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微体古生物学报

微体古生物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189/Q。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4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